初中语文-文言文提要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7230181 上传时间:2018-04-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文言文提要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语文-文言文提要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语文-文言文提要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文言文提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文言文提要(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提要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提要一、复习内容:一、复习内容: 2125 课二、朗读课文:二、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出语调 三、课文课文翻译:要求结合注解。四、综合练习:、综合练习:五、重点课文朗读、背诵五、重点课文朗读、背诵:、1.文学常识填空:(1)论语 家经典作之一,是关于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言行的记录。该课文谈论的是 问 题 ,涉及学习方法和 态度。孔子名 ,字 ,鲁国 人,是时期 家 家 家。(2) 期行 、乘船 选自 ,是我国古代 小说集。记叙的是士大夫的闲谈逸事。作者是 朝的 。(3)伤仲永选自林川先生文集 作者是 , 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

2、,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他七大家,他们是:唐代的 和 ;宋代的 、 、及“三苏”( 、 和苏洵。)(4)木兰诗又名 和 ,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首 方民歌。选自郭茂倩编的 。它和 被称为“乐府双壁”。诗中塑造了一个勤劳、善良、机智、勇敢而又淳朴不贪功名,热爱家乡的巾帼英雄花木兰的形象。我们学过另一篇乐府叙事诗是陌上桑 ,诗中刻画了 美丽、机智、不慕权贵,勇于反抗的形象。(5)卖油翁作者 ,号 ,晚年号 ,宋 代文学家,政治家。本文通过 和 两件事,刻画了卖油翁高超的倒油技术,告诉人们 的道理。(6)三峡选自水经注,作者 , 时期地理学家,散文家。戴震难师作者 清代语言家,经学家,文中通过戴震问师,赞扬了

3、他敢于质疑,善于质疑精神,启示人们:要勤于思考,大胆 。2读准字音并填空:愠(yn) 罔(wng) 殆(di) 环谒(y) 可汗(h n)自矜(jn) 睨之(n) 叠嶂(zhng) 愕然() 踟躇(chch)千余骑骑( ) 几几二千年( ) 券券在心( ) 未尝语语我也( ) 沿溯溯( )曦曦月( ) 属属引凄异( ) 燕燕山( ) 邑邑人( ) 默而识识之( )3找出通假字并解释:尊君在不:不:通“否”,在不在 著著我旧时裳:通“着”,穿 昨夜见君 帖帖:通“贴”,粘贴 出门看火火伴:通“ ”, 城 阙阙辅三秦:通“缺,”断缺 不亦悦悦乎:通“悦”,高兴学而不思则罔:通罔:通“ ”, 宁可以

4、急相弃邪:通邪:通“ ”, , 头发白,蚤死:通“ ”, 徐以勺勺酌油沥之:通“ ”, 亡何:通“ ”, 而而翁知我:通“ ”, 女女还,顾反为女女杀之:通“ ”, 4词类活用:(1)形容词意动用法:如:伤伤仲永:为-感到惋惜 父异异焉:以为惊异(或认为惊异)邑人奇奇之:以为奇怪(或认为不寻常) 不耻耻下问: 认为可耻(2)名词意动用法:父利利其然:以为利(或认为有利可图)稍稍宾客宾客其父:把当作宾客对待(或请去做客)(3)名词用作动词:如:策策勋十二转:记 但微颔首颔首:点头 卒辇辇而致之:用车子运即书书诗四句: 罗敷善蚕桑:蚕桑: 耳中中名月珠: (4)动词活用为名词:乘奔奔御风:奔驰的快

5、马 吾射射不亦精乎:射箭技术沿溯沿溯阻绝:顺流而下的船,逆流而上的船。 耕者忘其犁犁,锄者忘其锄锄: ; (5)形容词用作名词:回清清倒影:清波(6)使动用法:猿鸣三声泪泪沾裳:使眼泪5一词多义:以以:公亦以此自矜:因此。 徐以勺酌油:用。 以我酌油知之:凭 不以疾也: 绝绝:沿朔阻绝:断。 哀转久绝:消失而:而:学而时习之:然后。(顺接连词) 人不知而不愠:却(转折连词)尔尔:但手熟尔:通“耳”,罢了 尔安敢轻吾射:你射射:尔安敢轻吾射:射术 尝射于家圃:射箭闻闻:余闻之也久:听到 不能称前时之闻:好名声为为:自为其名: 以以养父母,收族为为意: 青丝为为笼系: 或:或:或以钱币丐之: 或王

6、命急宣: 自自:自非亭夜分: 自是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自三峡七百里中: 就:就:指物作诗立就: 就就傅读书: 引引:下车引之: 属引凄异: 去:去:相委而去: 宋朝、周朝相去几何时矣: 6重要黑体黑体词语识记并解释: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罔:迷惑不解。殆殆:疑惑。 默而识识之:记诲诲人不倦:诱导,教导 相委委而去:丢下,抛弃 下车引引之:拉环谒:拜访 赏赐百千强强:多,余 但但手熟尔:只 沿沿朔阻绝:顺流而下是以是以谓之“文”也: 学而不厌厌: 诲人不倦: 期期日中: 相委而去去: 尊君尊君在不: 君君与家君家君期日中: 歆辄难辄难之: ; 。 本所以所以疑: 既已纳纳其自托托: ; 。未尝尝识书书具: 。 自是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夏水襄陵襄陵: ; 素湍素湍绿潭: ; 良良多趣味: 林寒裥肃肃: 何以何以知其然: 然则:然则: 无以无以应: 此非常非常儿也: 东南隅隅: 湘绮湘绮为下裙: 但坐坐观罗敷: 谁家殊:殊: 尚尚不足: 7翻译:(1)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孔子因什么叫做文呢?孔子因什么叫做文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