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7217129 上传时间:2018-04-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活学意动、使动怎样算是学会了一篇文言文:1.理解词语的含义 2.理解句子的含义 3.理解文章的主旨。了解词语的含义一项中,包括实词的含义和虚词的含义,虚词是有一些固定的用法或者常见的词意,但是每篇文章出现的实词却总不相同,要理解实词,我们不能忽视的一个问题就是词类活用。本文将会梳理两种常见的词类活用的现象,即使动和意动用法,并且帮助同学们活学活用,掌握其中的规律。词类活用包括四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词性转变和名词用做状语。我们将在本文中,系统地讲一下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一)使动用法我们知道可以充当谓语的包括动词和形容词,在古代汉语中,有时候名词、数词可以

2、活用为谓语动词,因此使动用法包括: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数词的使动用法。(一)动词的使动用法例:焉用亡郑以陪邻?项伯杀人,臣活之。【识认标记】后面直接带宾语,后面的宾语可以放在动词前面构成一个主谓短语,如例, “亡郑” ,可以变成“郑亡” ,郑国灭亡,所以在这里,应该是使动用法。例,活之,之指代项伯,因此可以说项伯活,也由此推断是使动用法。(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例:今媪尊长安君之位。(现在您使长安君的地位尊贵)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各国诸侯(因此)畏惧(秦国) ,会合结盟想办法削弱秦国(的势力)春风又绿江南岸。(春风又使江南岸变绿)【识认标记】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同动词的使动用法略有区

3、别,它的特点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我们首先可以按照动词的使动用法,把宾语前置,来审核是否是使动用法。例,长安君“尊” ,同时这个“尊” ,是长安君的状态,例,秦“弱” ,弱是秦的状态。(三)名词的使动用法1.例:尔欲吴王我乎?(你想让我做吴王吗?)桓公解管仲之束缚而相之。(齐桓公亲自解开管仲的绳索束缚,并且让他做丞相)【识认标记】 名词的使动用法其实就是把名词变成动词的一种方式;表示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如“王”和“相”这里都是后面的“我”或“之”要变成的对象,可以变成“我”成为“王” , “之(管仲) ”成为“相” 。备注:方位名词,是名词的一

4、类,活用为动词后有时也有使动用法。例如:故王不如东苏子,秦必疑齐而不信苏子矣。 所以大王不如使苏代向东去(回齐国),秦国一定怀疑齐国,而不相信苏代了筑室百堵,西南其户。(修起房屋,四周墙壁一百方丈,将一座座门户向着西方或南方开着)【识认标记】方位名词的使动用法,便是使宾语表示的人或物向某一方向行动。句的“东苏子” ,意思是使苏子(苏代)往东去。句的“西南其户” ,意思是使门户向着西方或南方开着。(二) 、意动用法意动用法就是“以为” ,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有共通性,一般来说,形容词和名词有意动用法,因此,我们在碰到形容词和名词的时候要注意,看看是否有特殊的用法。(一)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由形容词活用

5、而来的动词,例如: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滕公认为其言出众不凡,其貌壮美)梁以此奇籍。(项梁以此认为项羽不平凡)孔子登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天下小了)【识认标记】我们可以发现和使动用法一点相同的是,意动用法照样后面跟着一个宾语,并且把宾语提前是可以说得通的,如“言奇” 、 “籍奇” 、 “鲁小” ,形容词使动和意动用法似乎有出奇的共性,唯一的不同就是,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动词前的主语促成动作发生;意动用法表示主观上认为(觉得)宾语所表示的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动词前的主语主观认为如此。(二)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如: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 现在我还活着,而人们都欺侮我的兄弟,假使我死后,都会把他当作鱼肉了(任意宰割) 孟尝君客我。(孟尝君把我当作客人)【识认标记】名词后面还带着一个宾语,名词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之鱼肉,我客本篇我们重点阐述了古代汉语中特殊的使动和意动用法,这些用法都有一些特殊的标志,巧妙转化一下位置,配备上适当的理解,使动和意动用法便不再是一个难题,你同意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