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尾静脉注射是药理、毒理实验中常用的注射方法,有些实验要求注射时速快、准 确我们在长期的动物实验技能操作中,总结出一种新的小鼠尾静脉注射方法,具体方法 介绍如下 1器材 1ml 一次性注射器,棉球、纱布、毛巾或棉纱手套 2方法 2.1 固定小鼠尾部血管在背、腹侧及左右两侧均有集中分布,每侧均由数对伴行的动、 静脉组成的血管丛在这些血管中有 4 根十分明显:背腹各有一根动脉,两侧各有一根静 脉两侧尾静脉比较容易固定将小鼠置于实验台上,操作(甲)左手(戴棉纱手套,也 可用毛巾或几层纱布盖住小鼠背部及头部)轻轻按住动物头部及身体,使其露出尾巴拇 指及食指捏住小鼠尾巴根部,注意避开血管右手大拇指及食指挤压小鼠尾巴根部静脉并 往尾巴尖部推,同时将尾部向左或向右拧约 90°,使一侧尾静脉充盈朝上操作(乙)左 手朝上,食指及中指置小鼠尾巴尾部,用拇指和食指控制小鼠尾巴角度,使其尾巴尖部朝 下(图 1) 左手食指及中指靠在实验台(桌)边缘,使小鼠尾巴与实验台保持平行2.2 进针(乙)右手持 1ml 注射器(4 号针头) ,使针头与静脉平行(小于 15°) ,从 尾下 1/4 处(约距尾尖 2cm)进针,于小鼠尾巴拐弯处平行刺入已经充盈的尾静脉内 3~5mm。
注射器外套置于拇指及中指交叉处,并调整好位置,保持针头刺入点、血管、注 射器成一条直线(图 2) 2.3 注射(乙)松开注射器,食指及中指夹住注射器外套,拇指推注射器按手,并将 药液按一定速度推入(图 3) ,同时(甲)松开挤压的血管刺入后先缓注少量药液,如无 阻力,表示针头已进入静脉,可继续注入注射时若出现隆起的白色皮丘,说明针头未注 入血管,应重新向尾巴根部移动注射这种注射方法准确率高、速度快,1h 可以完成注射约 100~150 只注射完毕后用棉球 按压止血一次注射量小鼠为 0.1~0.2ml/10g 体重如需反复注射,应尽可能从小鼠尾巴末 端开始,以后向尾巴根部方向移动注射 3体会 传统的小鼠尾静脉注射法是将小鼠置于特制的固定筒内(或倒置的大漏斗、乳钵下) , 使鼠尾在外用体积分数为 70%~75%的乙醇棉球涂擦尾部,或将鼠尾在 50℃热水中 浸泡 30s,使血管扩张左手拉尾尖,以右手持针从鼠尾左右两侧尾静脉中,选择 一条扩张最明显的尾静脉,将针尖刺入血管,推入药液由于用上述方法进行小鼠尾 静脉注射,操作繁琐,耗时较长,动物不能很好固定,而且血管不充盈而导致进针不 准或者进针后由于动物挣扎,针头很容易刺穿血管,推注时通常阻力较大,且尾部肿 胀变白而注射失败,准确率较低。
我们用该方法指导学生实验和帮助校内外其他单位 完成该实验,得到良好的效果该方法准确、迅速,我们介绍该方法,以便用于药理 学、毒理学等相关的小鼠尾静脉注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