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术的临床分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7203140 上传时间:2018-04-08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401.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术的临床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术的临床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术的临床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术的临床分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儿毛细支气管炎可导致气道的高反应性或复发性阻塞性支气 管炎, 有研究表明, 毛细支气管炎是感染性炎性反应和变态反应性炎性反应症错综复杂的临床综合征 2。M allory等 3的研究发现支气管痉挛在毛细支气管炎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炎性反应性肺组织中, 可产生大量的炎症介质, 其中组胺为一重 要的炎症因子, 它可导致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渗出,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及支气管腺体分泌增加 4。因此, 在常规抗病毒抗感染、 雾化吸入及吸氧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组胺阻断剂异丙嗪, 痰液溶解及促进肺表面活性物产生的氨溴索, 收到较好 的效果。前者可以降低肺小血管壁通透性, 缓解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及抑制腺体分泌, 减轻

2、患儿喘息、 咳嗽、 缺氧及痰液的 分泌, 但也会出现痰液的粘稠不易咳出, 可以用后者裂解痰液促进咳嗽时排出, 当然, 在毛细支气管炎中, 不止上述一种炎症介质, 所以, 笔者在应用此二种药物时亦有部分效果并不理 想, 相信, 随着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不断研究, 会有效果更好副反应更少的药物出现。参 ?考 ?文 ?献 1 ? 胡 亚美, 江载 芳. 实用 儿科 学. 人民 卫 生出 版社, 1995:1165-1167. 2? 张正霞, 罗运春, 蔡晓红.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研究. 临床儿科杂志, 1999 , 17( 2): 83 . 3? 王晓民.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治疗进

3、展. 国外医学? 儿科分册,1993, 20( 5): 238 . 4? 王迪浔, 金惠铭. 病理生理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 110-111 .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术的临床分析张辉? 康桂芹? 彭红梅? 摘要 ?目的 ?观察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安全性及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无痛人流及常规人流各 143例,作为丙泊酚加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实验组和对照组, 观察实验组患者 用药后的镇痛效果、 生命体征、 人流综合征、 术中出血、 子宫收缩、 宫颈松弛等情况。结果 ?丙泊酚加瑞 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镇痛,镇痛效果达 95%以上, 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

4、义 (P150 200m l 。宫颈松弛情况: 实验组全部扩张顺利, 对照组为 44例, 占 30?76% , 经统计学处理, 两组差异显著 (P 0?01)。人 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 实验组无一例发生, 对照组有 13例发生, 占 9?09% , 两组对比差异显著 (P 0?01)。 3? 讨论无痛人工流产侧重消除术中的生理疼痛, 维护受术者的 正常心理状态, 消除各种形式的紧张情绪和精神痛苦。人工流产手术的特点是手术时间短, 但术中因宫颈紧张需行扩宫 术, 会出现扩宫困难, 产生强烈扩宫痛, 引起患者疼痛不适, 恐惧紧张, 并且强烈刺激可引起反射性心率、 血压变化, 对有心 肺疾患的患者也

5、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因为丙泊酚具有强效催眠、 起效快、 时效短、 苏醒迅速等 特点,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但丙泊酚的镇痛效果与给药剂量有明显的关系, 丙泊酚对呼吸、 循环的抑制作用与剂量和注 药速度有关, 给药速度越快, 剂量越大, 则呼吸抑制发生率越高, 呼吸频率减慢, 当给药速度减慢或分次给药时则相反; 单 一使用丙泊酚镇痛效果较弱, 而丙泊酚复合小剂量瑞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既可加强镇痛 3, 减轻镇静深度和伤害性反应, 又可减少丙泊酚的用量及减轻对注射部位血管的刺激性疼痛, 提高麻醉效果, 使麻醉诱导和苏醒更加迅速, 并 不影响清醒质量。综上所述, 丙泊酚复合小剂量瑞芬太尼用于人工流

6、产术 的麻醉安全有效, 不良反应少, 镇痛效果好, 苏醒快, 孕妇愿意接受, 是早孕施行人工流产术的最佳选择。参 ?考 ?文 ?献 1? 黄盛辉, 陈秉学, 张文礼, 等. 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手术时注药方法的临床观察.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0 , 2 : 100. 2? 耿志宇, 宋琳琳, 许幸, 等.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及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比较.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4( 1):14 -15. 3? 单世民, 金玄玉, 张晓光, 等. 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条件及血流动力学变化.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04 , 33( 1): 79.应用氯胺酮

7、麻醉临床分析郑萍? ? 作者单位: 164200 黑龙江省孙吴县人民医院? ? 麻醉系指用药物或非药理性方法使人体局部或全身暂时失去知觉, 麻醉的目的是为解除患者手术的痛苦, 但是, 随着 社会和医学科学的发展, 患者的安全与康复理所当然成为麻醉医师追求的重要内容。所以, 探讨与总结不同麻醉方法的 利弊既重要又必要, 更刻不容缓。临床麻醉的方法 (技术 )及其使用的药物虽然众多, 根据 麻醉药作用于神经系统的不同部位, 概括起来可分为局部(区域 )麻醉和全身麻醉两大类。前者包括: 蛛网膜下腔阻 滞、 硬膜外阻滞、 神经干 (丛 )阻滞、 局部浸润麻醉; 后者包括:吸入全麻、 静脉全麻。目前已较

8、少使用单一的药物或单一的 方法进行麻醉, 多应用复合麻醉或称平衡麻醉和联合麻醉。氯胺酮系全身麻醉中静脉麻醉药。所谓的静脉全身麻醉药 ( intravenous anesthesia)为经静脉注入人体后, 可使患者镇静、催眠、 遗忘, 直至神志完全消失的药物。氯胺酮不仅用于静脉 注射, 亦可通过肌肉注射产生同样的全身麻醉作用。1? 氯胺酮的理化性质与药理作用 氯胺酮是苯环已哌啶类静脉全麻药, 化学名为 2 - 氯苯-乙- 甲基胺环己酮盐酸盐。此药为白色结晶, 熔点 259? , 易溶 于水, pH值 3?5 5?5 。其药理作用主要为: 选择性地抑制大脑的联络系统和丘脑- 新皮质系统, 阻断疼痛

9、冲动向丘脑和皮 质区的传导, 使通过非特异性网状结构和丘脑的冲动产生功能阻滞, 使边缘系统兴奋, 还可使脑血管扩张, 脑血流量增加, 颅压升高; 非但不抑制循环系统的功能, 反而具有兴奋循环的作用; 对呼吸系统影响轻微, 注射用量过大时可发生一过性呼 吸抑制; 对肝、 肾功能均无明显不良影响; 骨骼肌松弛作用欠佳, 需肌肉松弛的手术宜配合肌肉松弛剂。 2? 氯胺酮麻醉的适应证多用于不需要肌肉松弛的各种表浅而短小的手术和诊断性检查; 硬膜外间隙阻滞和神经阻滞镇痛不全时可用氯胺酮作辅助麻醉; 亦可配琥珀胆碱施行快速气管内插管术; 适用于 烧伤清创切痂植皮和更换敷料等; 亦可用于各种骨折复位和推拿术

10、; 还可用于头颈、 颌面部手术、 整形手术及骨科矫形术 与眼、 耳、 鼻部的小手术; 尚可用于疼痛较强的检查和治疗等。3? 氯胺酮麻醉的禁忌证 高血压及脑血管意外病史者; 颅内压增高、 眼内压增高者, 手术需眼球固定不动者; 心脏代偿功能不全、 冠心病、 心绞 痛、 心肌病; 呼吸道有严重感染或呼吸功能障碍; 甲状腺功能亢进、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癫痫和精神分裂症; 咽喉部和支气 管手术检查, 宜配合完善的局部麻醉或肌肉松弛剂方可应用。4? 氯胺酮麻醉的方法 术前常规禁饮、 禁食, 用足量阿托品, 加用地西泮 0?2mg /kg肌内注射。 首剂量 2mg/kg静脉慢注。 3m in后开始手术,

11、 一次用药可维持 5 15m in麻醉, 追加剂量为首剂的 1/2 , 但总剂量切 不可超过 6mg/kg 。若连续手术可继以 0?1 % 氯胺酮溶液静脉滴注, 20 40 滴 /m in维持麻醉。氯胺酮可复合安定、 琥珀胆碱静脉麻醉。 氯胺酮麻醉既有肌肉注射法 (主要用于儿童、 剂量绝不可过大 ); 也有静脉注射法 (适用于成人短时间手术 )及静脉 滴注法; 还有静脉复合法及静吸复合法。5? 小儿肌肉注射氯胺酮的注意事项 氯胺酮麻醉的主要优点可归纳为: 镇痛; 支气管扩张; 易保留自主呼吸; 意识与感觉分离现象 (亦称分离麻醉 )。主要 缺点可概括为: 苏醒时常有梦幻、 恐惧及情绪改变: 交感神经兴奋; 有心肌抑制作用; 呼吸道分泌物增多, 不抑制咽喉反射; 增加脑血流量、 耗氧量和颅内压。临床常用的静脉麻醉药都有各自的优、 缺点。所以, 在药物的选择上, 一方面要从疗效?156?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 4月第 5卷第 12期? China PracM ed, Apr 2010, V o.l 5 , No.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