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教案模板.美学.1、3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37203125 上传时间:2018-04-08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教案模板.美学.1、3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电子教案模板.美学.1、3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电子教案模板.美学.1、3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电子教案模板.美学.1、3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电子教案模板.美学.1、3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教案模板.美学.1、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教案模板.美学.1、3(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服装工程与管理系教案用纸服装工程与管理系服装工程与管理系 服装美学服装美学课程教案课程教案适用专业:适用专业: 服装设服装设 任课教师:任课教师: 备课时间:备课时间: 2012.82012.8 服装工程与管理系教案用纸章节及标题第一章 美学的基本理论 学时数4教学目标充分了解美学及服装美学的基本理论,为更好的理解服装美学知识奠定良好基础。教学重点及难点美学、服装美学的含义及内涵教学方法理论讲授;实例分析教学手段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参考书目/资料刘蕾,侯家华服装美学,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年 08 月徐宏力,关志坤,服装美学教程, 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 年 08 月内容美学及服装美学

2、的基本理论;性质;作用;特点;意义理论教学场所教室学时数4内容实践教学场所学时数课后作业级 班级 班级 班级 班级 班课后小结级 班服装工程与管理系教案用纸教学内容批注第一章 美学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美学的起源 一、西方美学的起源和发展美学思想和美学学科,是两个有着联系又有着区别的概念。一般认为,美学学科是在 17351750 年间,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创立的,二、中国美学的起源和发展 三、中西服装美学差异1、中国服装美学:偏重于“善” ,重视伦理学。2、西方服装美学:偏重于“真” ,重视形式美。3、中方:重智求善:智:聪明、智谋主义。善,事物的善良和美好。西方:重理求真:理:文物本身的规律。

3、真,事物本来面目。第二节 服装美学的含义和性质 一、服装美学的含义 1、服装美学是一门交叉性实用美学,从属于基础美学。美视觉上的美: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作品通过视觉传达的方式与观赏者达成一种心灵上的共鸣,这种共鸣使观赏者产生一种愉快的心理。学学说,上升到哲学范畴,指的是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统一。2、哲学美学、历史美学、科学美学(基础美学 、实用美学)3、美学成为一个国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4、生活美学引人注目。5、衣食住行(衣:人与动物的区别,食行:生存本能。 )6、服装成为当今社会衡量个人和社会生活方式的主要尺度。7、服装美学真正地产生与发展是在二十世纪初期。二、服装美学的性质

4、1、服装美学是实践美学实践观点的美学。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来探讨美学问题的美学思想。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德国黑格尔认为人通过实践改变客观现实,然后使自我在外在事物中复现出来,成为感性的显现,这就是美。马克思、恩科斯、列宁指出,生活、实践的观点服装工程与管理系教案用纸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人类的社会实践创造了历史和人本身,也创造了美。20 世纪 50-60 年代,苏联、中国一些美学家针对“美是主观”说、 “美是在事物自然属性”说,阐发了实践美学的理论。认为应从人类实践对现实的能动作用中来探讨美的本质,使自然人化,自然才美,并具有客观社会性,美是人的实践产物;人通过实践使人成为审美的

5、主体,形成审美意识,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具有特定的社会历史内容。2、服装美学是技术美学技术美学是研究物质生产和器物文化中有关美学问题的应用美学学科。 技术美学是随本世纪现代科学技术进步产生的新的美学分支学科。它与文艺美学和审美教育相并列,构成了美学的三大应用学科。 技术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现代美学应用学科,诞生于本世纪 30 年代。它开始运用于工业生产中,因而又称工业美学、生产美学或劳动美学;后来,扩大运用于建筑、运输、商业、农业、外贸和服务等行业。50 年代,捷克设计师佩特尔图奇内建议用“技术美学”这一名称,从此,这一名称被广泛应用,并为国际组织所承认,1957 年,在瑞士成立的国际组织,确定为

6、国际技术美学协会。技术美学这一名称在中国也具有约定俗成的性质,其中包含了工业美学、劳动美学、商品美学、建筑美学、设计美学等内容。3、服装美学是艺术美学艺术美学是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称为艺术哲学。其美学思想是建立在其“同一哲学”基础上的。它从客观唯心主义的立场出发,强调美和艺术是绝对的象征和体现,声称艺术哲学是对源自“绝对”的艺术作本质的探讨,认为“在艺术哲学划定的哲学的特殊领域里,我们可以看到永恒的美和一切美的原型。 ”在谢林看来,最高的理性活动是包括一切理念的审美活动,真和善只有在审美中才能接近,而美把真的科学知识和善的道德行为综合实现于艺术之中,因此,艺术高于哲学。正是在审美直观中,而不

7、是在数理逻辑的推演中,哲学家才领悟到了宇宙的奥秘。它提出“构造说” ,认为宇宙是作为一个绝对的宇宙精神。正是由于这种绝对的驱使,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仅仅成了满足他们天赋本质中的一种不可抗拒的冲动” ;而这种“天才” (灵感)乃是“上帝的绝对性的一个片断” 。在这种灵感,亦即审美直观中,作者突破了有限的感性形式的束缚乃与无限的宇宙服装工程与管理系教案用纸本体相汇合,把握到了“整个生存的根本” 。也由此推出艺术与美的本质在于体现了“绝对同一性”的真与善、必然与自由、实在与理想、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在美学史上艺术哲学有艺术按照从感性过渡到精神、精神性逐步超越物质性的方向形成一个依次的类别系统的原则。并把

8、艺术分为实在的与理想的两大系列:实在系列包括音乐、建筑、绘画和雕刻,而理想的系列则包括文学的各种形式:抒情诗、史诗和戏剧。在每个系列中最后都将趋于统一。艺术美学思想对以后的黑格尔等美学家及流派影响深远。第三节 服装美学的特点及作用 一、服装美的基本特征 1、服装美是具有感染力的形象 服装美的形象离不开线条、色彩、形体等形式,只有通过和谐的感性形式 及组合,事物才可能给人以美的感受。 车尔尼雪夫斯基与黑格尔在美的本质认识上存在根本的分歧,但在“美离 不开形象”这一问题上却是一致的。黑格尔认为“美的生命在于显现,显现就 是就是离不开感性形式”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有统治地 位” 2

9、、设计师赋予服装形象以美的生命 3、服装美的社会性与功利性 4、形式要素是构成服装美的条件 5、按照美的规律欣赏与创造 服装美之所以成为美,是因为客观存在着美的规律与尺度。美是有规律的, 美的规律存在于自然、生活、生产及各类艺术的体裁形式中。二、服装美学的教育作用 1、服装是文化的集中表现2、服装美学的社会教育与自我教育过程3、流行与个性化4、服装美与生活5、服装美学的学习方法思考与练习 1、了解中西美学的起源和发展?2、掌握服装美学的含义和特点?3、结合服装设计作品,谈谈学习服装美学的目的和意义。服装工程与管理系教案用纸章节及标题第二章 服装设计美学原理 学时数4教学目标充分了解服装设计的美

10、学原理;形式美原理;体会美学价值教学重点及难点从美学角度阐述服装设计的美学原理教学方法理论讲授;实例分析教学手段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参考书目/资料刘蕾,侯家华,服装美学,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年 08 月徐宏力,关志坤,服装美学教程, 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 年 08 月内容服装设计价值;服装设计基础理论教学场所教室学时数4内容实践教学场所学时数课后作业级 班级 班级 班级 班级 班课后小结级 班服装工程与管理系教案用纸级 班教学内容批注第二章 服装设计美学原理 第一节 服装设计的价值体现 一、服装设计的审美价值1、鲜明的个性特征如:魏晋时期是最富个性审美意识的朝代:“褒之博带”是魏晋

11、南北朝时的普遍服饰,其中尤以文人雅士居多。魏晋时期是历史上经济、政治最为混乱的年代,但在精神上却是极自由解放,最热情的年代。文人意欲进贤又怯于官海沉浮,只得自我超脱,除沉迷于酒乐之外,便在服饰上寻找宣泄,以傲世为荣,故而宽衣大袖,袒胸露臂,魏晋时期,倡谈玄学之风,认为天地万物以无为本,强调返本归真,一任自然。最有名的竹林七贤,主张道家的“自然主义思想,抨击虚伪的儒家名教,还以蔑视朝廷,不入仕途为潇洒超脱之举” 。表现在装束上则是袒胸露臂,披发跣足,以示不拘礼法。 魏晋记载:“谢鲲与王澄之徒摹竹林诸人,散首披发,裸袒箕踞,谓之八达。 ” 搜身记写:晋元康中,贵游子弟,相与为散发裸身之饮。文人群效

12、之尚清谈,不拘礼教,行为放荡,这种人格上的自然主义和个性主义摆脱了汉代儒教的礼法束缚,人们都直接欣赏人格个性的美,尊重个人价值。 世说新语中关于“斐令公有俊容仪,脱冠冕,粗服乱头,皆好,时人以为己人”的记载,生动了反映了当时的审美意识。2、符合时代潮流如:唐朝的服饰则是对美的释放,对美的大胆追求,其服饰色彩之华丽,重装饰,女子衣装之开放是历代没有的,即使是现代人也为之惊叹不已,望尘莫及。周诗:“惯束罗裙半露胸” ,即似描绘这种装束,这是中国古代装束中最为大胆的一种,足见唐人思想开放的程度。唐代出现追随时尚的潮流,其石榴裙流行时间最长,可见燕京五月歌中“石榴花,发街欲焚,蟠枝屈条皆崩云,千门万户

13、买不尽,剩将儿女染红裙。 ”安乐公主的百鸟裙为中国织绣史上的名作,官家女子竟相效仿,致使山林奇禽异兽,搜山荡谷,扫地无遗,充分显示了当时时尚的感召力之大。服饰风格是与现实分不开的,唐朝经济繁荣,服装工程与管理系教案用纸手工艺发达,对外交流频繁,博采众长,建立国度之多,堪称中国古代的“巴黎” 。3、能够激发起人的最大限度的审美感受。二、服装设计的实用价值 1、 适用不同的社会角色2、 适用不同的消费阶层第二节 服装设计的基础 一、设计者的综合修养和创造力 1、绘画基础与造型能力2、丰富的想象力3、对款式、色彩和面料的掌握4、对结构设计、裁剪和缝制的理解5、对服装设计理论及历史的了解6、对 20

14、世纪服装发展史和大师风格的掌握7、了解市场营销学与消费心理学8、电脑运用能力9、观察力和敬业精神二、设计者的美术基本功 服装设计属于综合艺术设计,但最终是以美术形式出现的。无论是构思中的草图,还是基本设计完毕时的效果图,再有设计最后阶段的制作图,都离不开绘画。设计者必须以自己的画笔在纸上勾绘出自己头脑中的设计原型,才有可能被有关方面的人先行看图,然后确定成品最后款式、色彩。一个设计者如果不会画图,只凭双手将头脑中的设计原型以布为原料做成衣服,那是不符合要求的,单件则可,批量生产时就不行了。过去,在美术院校并未设置服装设计专业以前,一些人凭双手直接做出新款式服装,是带有试验性的。在当今这个现代社

15、会中,即使已普遍操纵电脑设计,也要求设计者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三、掌握运用信息情报 第三节 服装设计的形式美法则 一、服装的造型 服装工程与管理系教案用纸造型:服装的造型美是指服装由造型因素而产生的美感,是通过形式美来表达,并按照一定的艺术规律进行服装造型构成。(一)点、线、面、体1、服装上点的美作为形式美的点,与几何学里的点不同,在视觉审美上可视的点,一般是分割面上相对细小的形象。所谓的点是相对服装外轮廓的大小。格式塔心理学用张力的概念,对世界中的点作了系统的解释。如大点显得活泼、跳跃、有扩张之感,小点有收缩、文雅、恬静之感。2、造型线的美线在服装造型设计中,也是很活跃的基本形式之一。从款式

16、的外观轮廓到不同分割面的转折,以及从细长形象中抽象出来的所谓“线条”等,都是服装造型艺术中的重要词汇。服装上存在着大量的线:1)基本轮廓线:肩线、领口线、腰围线、衣摆线、侧缝线等。2)装饰线:车缉线、腰褶线、滚边线。3、服装造型中面的设计线的移动形迹构成了面,造型中面具有二维空间的性质,有平面和曲面之分。可以有质感和色彩。面的作用在于分割空间。4、服装中体的形态体式面和面结合而构成的,具有三维空间的概念。不同形态的体具有不同的个性,同时从不同角度观察,体也表现出不同的视觉形态。(二)形式美法则服装设计形式美主要体现在:服装的款式构成、服装色彩配置、服装材料的运用等方面,其基本法则有对称、均衡、比例、节奏、韵律、对比、夸张、反复等。二、服装的色彩 色彩:服装的色彩美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服装本身所具有的色彩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