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考试-生理学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7198818 上传时间:2018-04-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生考试-生理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医学生考试-生理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医学生考试-生理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医学生考试-生理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生考试-生理学(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学生考试医学生考试生理学生理学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1.生理学:生理学:是生物科学中的一个分支,它以生物机体的功能为研究对象。研究这些生理功 能的发生机制、条件以及机体的内外环境中各种变化对这结功能的影响,从而掌握各种生 理变化的规律。 2.内环境:内环境:是指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即细胞外液。 3.稳态:稳态:内环境理化性质不是绝对静止的,而是各种物质在不断转换中达到相对平衡状态, 这种平衡状态称为稳态。 4.单纯扩散:单纯扩散:在生物体系中,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都是水溶液,溶于其中的各种溶质分子, 只要是脂溶性的,就可能按扩散原理作跨膜运动或转运,称为单纯扩散。 5.易化扩散:易化扩散

2、:有很多物质虽然不溶于脂质,或溶解度甚上,但它们也能由膜的高浓度一侧 向低浓度一侧较容易地移动。这种有悖于单纯扩散基本原则的物质转运,是在膜结构中一 些特殊蛋白质分子的“协助”下完成的,因而被称为易化扩散。 6.主动转运:主动转运:指细胞通过本身的某种耗能过程,将某种物质的分子或离子由膜的低浓度一 侧移向高浓度一侧的过程。 7.继发性主动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钠泵活动形成的势能贮备,还可用来完成一些其他物质的逆浓度差的 跨膜转运,为此把这种类型的转运称为继发性主动转运。 8.静息电位静息电位: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9.阈值:阈值:使所用刺激的持续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固

3、定某一数值;产生动作电位所需的最小 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或阈刺激,简称阈值。强度小于阈值的刺激,称为阈下刺激。 10.兴奋性:兴奋性:为细胞在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11.动作电位:各种可兴奋细胞处于兴奋状态时,受刺激处的细胞膜两侧出现一个特殊形式 的电变化,这就是动作电位。 12.兴奋兴奋-收缩耦联收缩耦联:在以膜的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丝的滑行为基础的收缩过程 之间,存在着某种中介性过程把两者联系起来,这一过程称为兴奋-收缩耦联。 13.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沉降率:通常以红细胞在一小时内下沉的距离来表示红细胞沉降的速度,称为红 细胞沉降率。 14.血液凝固:血液凝固:血液离开血管数

4、分钟后,血液就由流动的溶胶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胶冻状凝 块,这一过程称为血液凝固。 15.心动周期:心动周期: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 16.心输出量:心输出量:每分钟射出的血液量,称每分输出量,简称心输出量,等于心率与搏出量的 乘积。左右两心室的输出量基本相等。 17.射血分数:射血分数: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称为射血分数。 18.降压反射:降压反射: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觉反射当动脉血压升高时,可引起压力感受性反 射,其反射效应是使心率减慢,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压回降。因此这一反射曾被称为降 压反射。 19.血血-脑屏障:脑屏障:血液和脑组织之间

5、也存在着类似的屏障,可限制物质在血液和脑组织之间 的自由交换,称为血-脑屏障。 20.呼吸:呼吸: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21.肺通气:肺通气:外界空气与肺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22.肺换气:肺换气: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23.胸式呼吸:胸式呼吸:由肋间肌舒缩使肋骨和胸骨运动所产生的呼吸运动。24.腹式呼吸:腹式呼吸:膈肌收缩而膈下移时,腹腔内的器官因受压迫而使腹壁突出,膈肌舒张是时, 腹腔内脏恢复原们画面为膈肌舒缩引起的呼吸运动伴以腹壁的起伏,所以这种型式的呼吸 称为腹式呼吸。 25.顺应性:顺应性:是指在外力作用下弹性组织的可扩张性,容易扩张者顺应性大,弹性阻力

6、小; 不易扩张者,顺应性小,弹性阻力大。 26.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是复杂的脂蛋白混合物,主要成分是二棕榈酰卵磷脂,由肺泡型 细胞合成并释放,有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的一种物质。 27.潮气量:潮气量:每次呼吸时吸入或呼出的气量为潮气量。 28.残气量:残气量:最大呼气末尚存留于肺中不能再呼出的气量为余气量。 29.功能余气量:功能余气量:平静呼气末尚存留于肺内的气量。 30.肺活量:肺活量:最大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称作肺活量,是潮气量、补吸气量和 补呼气量之和。 31.时间肺活量:时间肺活量:为单位时间内呼出的气量占肺活量的百分数。 32.每分通气量:每分通气量:是指

7、每分钟进或出肺的气体总量,等于呼吸频率乘潮气量。 33.解剖无效腔:解剖无效腔:每次吸入的气体,一部分将留在从上呼吸道至呼吸性细支气管以前的呼吸 道内,这部分气体均不参与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故称为解剖无效腔。 34.肺泡无效腔:肺泡无效腔:进入肺泡内的气体,也可因血流在肺内分布不均而未能都与血液进入气体 交换,未能发生气体交换的这一部分肺泡容量称为肺泡无效腔。 35.生理无效腔:生理无效腔:肺泡无效腔与解剖无效腔一起合称生理无效腔。 36.通气通气/血流比值:血流比值:是指每分肺通气量(VA)和每分肺血流量(Q)之间的比值(VA/Q) , 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约为 4.2/5=0.84。 3

8、7.肺扩散容量:肺扩散容量:气体在 0.133kPa(1mmHg)分压差作用下,每分钟通过呼吸膜扩散的气体的 ml 数。 38.氧离曲线:氧离曲线:或称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是表示 PO2 与 Hb 氧结合量或 Hb 氧饱和度关 系的曲线。 39.吸收:吸收:食物经过消化后,透过消化道的粘膜,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 40.胃肠激素:胃肠激素:在胃肠的粘膜层内, 不仅存在多种外分泌腺体,还含有十种内分泌细胞, 这些细胞分泌的激素统称为胃肠激素 41.基础代谢基础代谢:是指机体在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 42.基础代谢率(基础代谢率(BMR):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称为基础代谢率(BMR

9、) 。43.基础状态: 是指室温 18-25、清晨空腹、平卧、清醒又极其安静的状态,也就是排除了肌肉活动、 环境温度、食物及精神紧张等因素的影响时的状态。 44.调定点:调定点:POAH 区中的起到恒温器设定值作用的结构或功能。调定点学说认为,POAH 的中枢性温度敏感神经元在体温调节中起调定点作用,调定点决定体温的恒定水平。调定 点数值的设定取决于温度敏感神经元的敏感性。 45.排泄:排泄:是机体将物质代谢尾产物和它不需要的或过剩的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生理学中 只将物质经过血液循环由某些排泄器官向体外排出的过程称为排泄。 46.肾小球滤过:肾小球滤过:指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的水分和小分子

10、溶质,从毛细血管到达肾小 囊囊腔的过程。 47.原尿:原尿:由肾小球滤过产生的血浆的超滤液,不含有形成分和大分子蛋白。 48.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的超滤量,也称肾小球清除率。 49.滤过分数: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浆流量的比值。 50.肾糖阈:肾糖阈:尿中出现葡萄糖时的血中葡萄糖浓度。 51.激素:激素:是细胞与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信号物质,由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分泌,具有高效能的生物活性,经过组织液或血液传递而发挥其调节作用。 52.远距分泌:远距分泌:经过血液运输到远距离的靶细胞而发挥作用。 53.旁分泌:旁分泌:不经血液运输,仅由组织液扩散而作用于

11、临近细胞。 54.自分泌:自分泌:分泌的激素返回来作用于自身。 55.神经分泌:神经分泌:经神经纤维于末梢释放神经激素的过程。 56.肽能神经元:肽能神经元:能分泌神经肽或肽类激素的神经分泌细胞。分布于视上核、室旁核与促垂 体区核团内。 57.下丘脑调节肽:下丘脑调节肽:下丘脑促垂体区肽能神经元分泌的肽类激素,其主要作用是调节腺垂体 的活动,称为下丘脑调节肽。 58.应激刺激:应激刺激:一般将能引起 ACTH 和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的各种刺激称为应激刺激,而产 生的反应称为应激。 59.应激反应应激反应:是以 ACTH 和糖皮质激素分泌为主,多种激素参与的使机体抵抗力增强的非 特异性反应。 60

12、.神经元神经元:神经细胞能够感受到刺激和传导兴奋,是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 位. 6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后膜的局部对 Na+、K+ 通透性变化,主要是 Na+内流。使突 触后神经元兴奋性升高、可引起冲动出现。 62.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后膜的局部对 Cl-、K+ 通透性变化,主要是氯离子内流。使 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性降低。 63.突触后抑制突触后抑制: 由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完成、抑制发生在突触后膜,是 IPSP 的表现,意义 是防止神经元过度兴奋,使同一中枢内许多活动神经元之间相互制约和协调一致。 64.突触前抑制:突触前抑制:抑制发生在突触前

13、膜(通过 GABAA 受体) ,结构基础为轴-轴突触,使突 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降低。意义是控制从外周传入中枢的感觉信息,对感觉传入的调节具 有重要的作用。 65.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是指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在末梢释放,经突触间隙扩散,特异性作用于突 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上的受体,引致信息从突触前传递到突触后的一些化学物质。 66. 受体:受体:是指细胞膜或细胞内能与某些化学物质发生特异性结合并诱发生物效应的特殊 性生物分子。 67.神经反射:神经反射:是指在 CNS 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做的规律性应答。反射弧是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 68. 后放:后放:即使刺激已经停止,传出通路仍

14、可在一定时间内持续发放冲动的现象。 69.牵涉痛:牵涉痛:某些内脏疾病可引起远隔的体表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称之为牵涉痛。 70.运动单位:运动单位:一个 运动神经元及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运动单位的大小决定于神经元 末梢分支数目的多少。分支少有利于做精细动。分支多有利于产生巨大的肌张力。71. 运动神经元: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内肌,调节肌梭的敏感性。 72. 运动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体积较大,对梭内、外肌都有支配。 73.牵张反射:牵张反射:是指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的牵拉时能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 的反射活动。 74.脊休克:脊休克:高位脊髓突然受到损伤,损伤面以下的暂 时功能丧失,无反射活动、无反 应状态。 75.去大脑僵直:去大脑僵直:是伸肌和屈肌的牵张反射同时亢进,由于上位脑的强烈易化作用导致脊髓 交互神经支配机制消失的一种状态。 76.震颤麻痹:震颤麻痹:运动少,肌紧张增强。病变在黑质,多巴胺神经元功能减退。补充 L-多巴。 77.舞蹈病:舞蹈病:运动多,肌紧张降低。病变在新纹状体,GABA 神经元功能减退。使用利血平,耗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