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实验指导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7198734 上传时间:2018-04-0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影像学实验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医学影像学实验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医学影像学实验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医学影像学实验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医学影像学实验指导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影像学实验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影像学实验指导(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学影像学医学影像学实验指导实验指导( 供临床医学专业用供临床医学专业用 )长江大学医学院长江大学医学院二二 0 0 一一 0 0 年八月年八月实验一实验一 骨骼与肌肉系统:正常影像表现与基本病变骨骼与肌肉系统:正常影像表现与基本病变一、实验目的一、实验目的 1、掌握骨骼与软组织常见基本病变影像表现 2、熟悉骨骼正常影像表现 3、了解关节基本病变影像表现 二、实验器材二、实验器材 多媒体实验室、影像诊断软件 三、实验内容三、实验内容 (一)正常骨与关节的影像表现 1、骨 质:包括骨皮质和骨松质 (1)骨皮质:X 线上为骨外缘的线样致密影,在骨干中部最厚,二端较薄,轮廓光滑整齐, 密度均匀。 (

2、2)骨松质:主要构成长骨骨端、长骨、扁骨、不规则骨的内部,由骨小梁彼此交叉呈海 绵状结构。 2、小儿长骨的 X 线表现: (1)其主要特点是存在骺软骨 (2)可分为:骨干、干骺端、骺、骨骺板 (3)骨骺线:随着骨的生长,骨骺板逐渐变小呈线状,X 线片上呈横形透明线,位于骺与 干骺端之间,称骨骺线 3、成年长骨没有骨骺和骺线,只有骨干和骨端 4、关节:关节软骨、关节囊不显影,因而 X 线上关节表现为关节骨端和关节间隙,X 线上 的关节间隙为骨端间的半透明间隙,比真正的关节间隙宽 5、CT:CT 上骨皮质呈密度极高的环状,骨松质由高密度的交叉呈网状的骨小梁组成,小 梁间为低密度的骨髓; 6、MRI

3、 表现: (1)骨皮质:T1WI 及 T2WI 均呈明显低信号; (2)骨髓腔:T1WI 及 T2WI 均呈较高信号,其信号强度与红、黄骨髓含量有关; (3)骨小梁,低信号; (4)骨骺线:线状低信号; (5)韧带呈低信号,脂肪组织呈高信号; (6)肌肉:T1WI 中等信号、T2WI 低信号 7、骨龄:在骨的发育过程中,骨的原始骨化中心和继发骨化中心的出现时间、骨骺与干骺 端骨性愈合的时间及其形态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这种规律以时间来表示即称之为骨龄, 是判断骨骼发育的参考资料。 8、脊柱: (1)脊柱由脊椎及其间的椎间盘组成。 (2)X 线上椎体呈长方形,椎间盘表现为相邻椎体间的横行半透明影

4、,称椎间隙。 (3)CT 上可显示骨性椎管和椎间盘,椎间盘呈密度均匀的软组织密度。 (4)MRI 的直接矢状面成像显示脊柱结构良好。 (二)基本病变表现 1、骨质疏松:指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影像表现为骨密度减低,骨皮质变薄,骨小梁减少,变细但显示清晰。脊椎可呈鱼椎样变形。疏松的骨质易发生骨折。 2、骨质软化:指一定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正常,而钙盐含量减少。影像表现为骨密 度普遍减低,骨小梁模糊,可广泛发生骨畸形。 3、骨质破坏:是局部骨组织吸收而为病变组织所取代的结果。影像表现为骨质局限性密 度减低区,无骨质结构。 4、骨质增生硬化:是单位体积内骨量增多的结果。影像表现为骨

5、质密度增高,伴或不伴有 骨骼的增大。骨小梁增粗、增多,骨皮质增厚。 5、骨膜异常:包括骨膜反应和骨膜新生骨,是骨膜受刺激后的表现,通常表示有病变存在。 影像上仅见骨膜新生骨,早期为一层与骨皮质相平行的细线状致密影,继而增厚,可呈线 状、层状或花边状表现。骨膜新生骨若再破坏,破坏区两侧残留的骨膜新生骨呈三角形, 称为骨膜三角或 Codman 三角,多见于恶性骨肿瘤。 6、骨与软骨内钙化:表现为局限性高密度影。 7、骨质坏死:是骨组织局部代谢停止,坏死的骨质称死骨。影像上表现为骨质局限性密度 增高。 8、矿物质沉积:多沉积于生长较快的干骺端,X 线多表现为多条平行于骺线的致密带。 9、骨骼变形:

6、10、周围软组织改变:包括局部软组织增大,密度增高,软组织内的正常层次模糊不清等。四、讨论四、讨论 骨质疏松、骨质软化及骨质破坏在影像上均可表现为密度减低,其主要区别有哪些?实验二实验二 骨骼与肌肉系统:疾病诊断骨骼与肌肉系统:疾病诊断一、实验目的一、实验目的 1、掌握长骨骨折、急性化脓性骨髓炎、骨结核、骨巨细胞瘤的影像表现 2、熟悉骨肉瘤、椎间盘突出的影像表现 3、了解脊椎骨折的影像表现 二、实验器材二、实验器材 多媒体实验室、影像诊断软件 三、实验内容三、实验内容 (一)骨折 1、骨折的基本 X 线表现:骨折线(骨折断端间不规则的透明线) 。 2、骨折的类型:按骨折的程度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

7、性;按骨折线的形状和走向分为横行、 斜行、螺旋形,复杂骨折又可分为 T 形、Y 形等;按骨骨碎片情况分为撕脱性、嵌入性和 粉碎性。 3、骨折的对位对线关系:在长骨以近折段为标准借以判断远骨折段的移位方向和程度。骨 折断端的内外、胶后和上下移位称为对位不良,而成角移位称对线不良。 4、骨折断端的嵌入:X 线上不见透明的骨折线,表现为密度增加的条带状影。 5、儿童骨折的特点:骺离骨折与青枝骨折。青枝骨折:儿童骨骼柔韧性较大,外伤不易使 骨质完全骨折,仅表现为局部皮质和骨小梁的扭曲,而看不到骨折线。骺离骨折:外力经 骺板达干骺端引起骨骺分离,即,由于骺软骨不显影,所以不见骨折线,仅显示为骺板、 骺线

8、增宽或骺与干骺端对位异常。 6、骨折的愈合: 7、常见部位的骨折:Colles 骨折、肱骨髁上骨折、股骨颈骨折 Colles 骨折:桡骨远端 2-3cm 内的骨折,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断端向掌侧成角。 8、脊椎骨折:MRI 能更好显示脊椎骨折、椎间盘突出和韧带撕裂,同时还可观察脊髓的损 伤情况。 (二)椎间盘突出 1、X 线平片: (1)椎间隙变窄;(2)椎体边缘骨赘;(3)脊椎排列变直或侧弯;(4)Schmorl 结节。2、CT:显示颈椎间盘有困难。 (1)椎间盘膨出:椎间盘边缘均匀超出相邻椎体终板的边缘,膨出的椎间盘后缘仍向前微 凹,也可平直。 (2)椎间盘突出:局限性突出于椎体后缘的弧形

9、软组织密度影。 3、MRI: (1)椎间盘变性: T2WI 信号明显减低。 (2)椎间盘膨出:椎间盘向四周较均匀膨出; (3)椎间盘突出:椎间盘局灶性突出于正常轮廓之外,并对邻近结构产生压迫。 (三)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1、临床表现重,起病急。 2、X 线平片:2 周内常无异常表现或可见一些软组织改变。2 周后可见明显骨改变。 (1)骨质破坏:多始于干骺端松质骨,呈局限性骨质疏松,骨小梁破坏、中断和骨密度减低;继而皮质骨成虫蚀样或筛孔样破坏。病变发展可达骨干 2/3 或全骨干。 (2)骨膜新生骨:表现为一层密度不高与骨干平行的新生骨,可为单层、多层或花边状, 病程越长,骨膜新生骨越明显。 (3)

10、死骨:沿骨长轴分布的条形死骨,密度高于周围骨质。 (四)慢性化脓行骨髓炎 X 线平片在骨破坏周围有明显骨质增生硬化现象,表现为骨膜新生骨增厚,并与骨皮 质融合,呈花边状;骨干增粗,轮廓不整;骨髓腔变窄、闭塞。虽然骨增生硬化明显,但 仍可见骨质破坏及死骨。 (五)骨结核 1、以骨质破坏和骨质疏松为主,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年。 2、X 线平片:为首选影像检查方法。 3、长骨结核:干骺端和骨骺是长骨结核的好发部位。X 线表现为局限性骨质破坏区,边缘 清楚,破坏区内可有泥沙状死骨,邻近无骨质增生,骨膜反应无或轻微。易累及关节。 4、脊椎结核:以腰椎多见。病变好累及相邻的两个椎体。 中央型主要引起骨松质破坏

11、,常可致椎体塌陷变扁或呈楔形。边缘型病变累及椎体的上下 缘及邻近软骨板,早期侵犯椎间盘,使椎间隙变窄甚至消失。结核破坏骨质时产生的干酪 样坏死物质流入脊柱周围软组织形成冷性脓肿。 (六)骨巨细胞瘤 1、以 20-40 岁常见,好发于骨骺已闭合的四肢长骨骨端,以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桡骨下 端为最好发部位。 2、X 线平片:长骨病变位于骨端,病变直达骨性关界面下;多数为偏侧性、膨胀性骨质破 坏,边缘清楚。骨皮质膨胀变薄。根据影像表现的不同,分为分房型与溶骨型。分房型者 其内可有数量不等、比较纤细的骨嵴,成为大小不一的小房征。溶骨型者破坏区内无骨嵴, 仅表现为单一的骨质破坏。 (七)骨肉瘤 1、多见

12、于青少年,11-20 岁好发。干骺端为好发部位,多见于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肱骨 上端。实验室检查血清碱性磷酸酶常增高。 2、其基本 X 线征象为骨质破坏和瘤骨形成、骨膜新生骨及再破坏、软组织肿块及其内肿瘤 骨。 在众多的征象中,确认肿瘤骨的存在是诊断骨肉瘤的重要依据。肿瘤骨一般表现为云 絮状、针状和斑块状致密影。根据骨破坏和骨增生的多少,以 X 线表现为基础,骨肉瘤可 分为成骨型、溶骨型和混合型。 四、讨论四、讨论 骨折影像诊断时的注意事项?实验三实验三 呼吸系统:正常影像表现与基本病变呼吸系统:正常影像表现与基本病变一、实验目的一、实验目的 1、 掌握呼吸系统常见基本病变的 X 线表现 2、

13、 熟悉呼吸系统正常影像表现 3、 了解呼吸系统少见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 二、实验器材二、实验器材 多媒体实验室、影像诊断软件 三、实验内容三、实验内容 (一)正常影像表现 1、胸廓 1.1、胸锁乳突肌与锁骨上皮肤皱褶:胸锁乳突肌在两肺尖内侧形成外缘锐利、均匀致密的 阴影,锁骨上皮肤皱褶为与锁骨上缘平行的 3-5mm 的薄层软组织影。 1.2、乳房及乳头:女性乳房重叠于两肺下野,形成下缘清楚、上缘不清且密度渐变淡的半 圆形致密影,下缘向外与腋部皮肤相连续。乳头在两肺下野形成两侧对称的小圆形致密影。1.3、胸椎:正位像上与纵隔重叠,横突可突出于纵隔影之外。 1.4、肋骨:后段呈水平向外走行,前段自外

14、上向内下斜行。同一肋骨前后端不在同一水平。 第 1-10 前肋为肋软骨,影像上呈游离状,钙化时表现为不规则的斑片状致密影。 1.5、胸骨:正位片仅两侧外上角可突出于纵隔影。 1.6、锁骨:两侧锁骨内端与胸骨柄形成胸锁关节,向外与肩锋形成肩锁关节。两侧胸锁关 节间隙应对称,否则为投照位置不正。 1.7、肩胛骨:标准投照位时肩胛骨应与肺野分开,有时其内缘可与肺野外带重叠。 1.8、胸膜:在胸膜返折处且 X 线与胸膜走行方向平行时,胸膜可显示为线状致密影。常见 的有伴随阴影(后前位常见于第 2 肋骨下缘,表现为与肋骨下缘平行的线状阴影) 、水平叶 间胸膜、斜裂胸膜等。 2、肺 2.1、肺野:充满气体

15、的两肺在胸片上表现为均匀一致较为透明的区域,称肺野。两侧肺野 透明度基本相同,透明度与肺内气体含量成正比。肺野的划分:横向划分:分别在第 2、4 肋骨前端下缘引一水平线,将肺分为上、中、下 三野;纵向划分:分别将两侧肺纵行划分为三等份,将肺分为内、中、外三带。肺尖区: 第一肋圈外缘以内的部分称肺尖区;锁骨下区:锁骨以下至第 2 肋圈外缘以内的部分。 2.2、肺门:正位胸片上肺门位于两肺中野内带,左侧比右侧高 1-2cm。两侧肺门可分上、 下两部,上、下部相交形成一钝的夹角,称肺门角。 2.3、肺纹理:在充满气体的肺野,可见自肺门向外呈放射状分布的树枝状影,称为肺纹理。 由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

16、、淋巴管及少量间质组织构成,其中主要是肺动脉分支。 3、纵隔:胸片上除气管、主支气管及心脏可分辨外,其余结构缺乏对比,只能观察其与肺 部邻接的轮廓。 4、横膈:位于胸、腹腔之间,呈圆顶状。圆顶位偏内侧及前方,呈内高外低、前高后低。 膈与心脏前形成心膈角,与胸壁间形成尖锐的肋膈角。(二)基本病变表现:肺部病变 1、支气管阻塞 1.1、阻塞性肺气肿:肺气肿 是指终末细支气管以远的含气腔隙过度充气、异常扩大;可 分两种局限性和弥漫性两种。局限性者表现:肺局部透亮度增加,肺纹理稀疏;可累及一 叶或一侧肺;范围大时可致纵隔移向对侧,同侧膈肌下降。弥漫性者表现为两肺透亮度均 增加,肺纹理稀疏;晚期胸廓前后径增大,肋间隙增宽,横膈下降,心影狭长。 1.2、阻塞性肺不张:其影像表现与阻塞的部位和时间有关,也与不张的肺内有无存在病变 有关。不张的肺组织表现为片状均匀高密度影像,可为一侧性、肺叶、肺段或小叶的肺不 张。邻近肺组织可有代偿性肺气肿,患侧肋间隙可变窄,纵隔可向患侧移位,横膈可上抬。2、肺实变:肺实变是指终末细支气管以远的含气腔隙内的空气被病理性液体、细胞或组织 所替代。影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