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A卷答案

上传人:nt****6 文档编号:37198264 上传时间:2018-04-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材料》A卷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建筑材料》A卷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筑材料》A卷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材料》A卷答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河南 20142014 级工程造价大专(业余)级工程造价大专(业余)3 3 班班 第二学期第二学期建筑材料建筑材料考试题考试题 A A 卷参考答案卷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70 分) 1( a )是评定脆性材料(天然石材、混凝土及烧结砖)强度的鉴别指标。 A.抗压强度 B.抗拉强度 C.抗弯强度 2.建筑石膏在使用时,通常掺入一定量的动物胶,其目的是为了( A ) 。 A.缓凝 B.提高强度 C.促凝 D.提高耐久性 3.硅酸盐水泥适用于( A )混凝土工程。 A.快硬高强 B.大体积 C.与海水接触的 D.受热的 4.施工所需要的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的大小主要由( D )

2、来选取。 A.水灰比和砂率 B.水灰比和捣实方式 C.骨料的性质、最大粒径和级配 D.构件截面尺寸大小,钢筋疏密,捣实方式。5.砌筑砂浆的强度主要取决于( D ) 。 A.水灰比与水泥标号 B.水灰比与水泥用量 C.用水量与水泥标号 D.水泥用量与水泥标号 6.石灰熟化过程中的陈伏是为了( C )。 A.利于结晶 B.蒸发多余水分 C.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 D.降低发热量 7.硅酸盐水泥石耐热性差,主要是因为水泥石中含有较多的( C ) 。 A.水化铝酸钙 B.水化铁酸钙 C.氢氧化钙 D.水化硅酸钙 8.砌筑砂浆的分层度为( B )mm 时,该砂浆的保水性和硬化后性能均较好。 A.0-10 B

3、.10-20 C.30-50 D.60-80 9.对混凝土早期强度提高作用最大的外加剂为( B ) 。 A.M 剂 B.硫酸钠 C.NaNO3 D.引气剂 10.砂浆的流动性指标为( C ) 。 A.坍落度 B.分层度 C.沉入度 D.维勃稠度 11.干燥环境中有抗裂要求的混凝土宜选择的水泥是( B )。 A.矿渣水泥 B.普通水泥 C.粉煤灰水泥 D.火山灰水泥 12.现场拌制混凝土,发现粘聚性不好时最可行的改善措施为( A ) A.适当加大砂率 B.加水泥浆(W/C 不变) C.加大水泥用量 D.加 CaSO4 13.测试混凝土静力受压弹性模量时标准试件的尺寸为( D ) 。 A.1501

4、50150mm B4040160mm C70.770.770.7mm D150150300mm 14.用于吸水基底的砂浆强度,主要决定于( B ) 。 A.石灰膏用量 B.水泥用量和水泥强度 C.水泥强度和水灰比 D.砂的强度 15.砂浆保水性的改善可以采用( D )的办法。 A.增加水泥用量 B.减少单位用水量 C.加入生石灰 D.加入粉煤灰16.已知混凝土的砂石比为 0.54,则砂率为( A ) 。 A.0.35 B.0.30 C.0.54 D.1.86 17.下列水泥中,和易性最好的是( B ) 。 A.硅酸盐水泥 B.粉煤灰水泥 C.矿渣水泥 D.火山灰水泥 18.过共析钢在常温下的晶

5、体组织主要为( B ) 。 A.铁素体 B.珠光体 C.渗碳体 D.奥氏体 19.检验水泥中 f-CaO 是否过量常是通过( C ) 。 A.压蒸法 B.长期温水中 C.沸煮法 D.水解法 20.工程中适用的木材主要是树木的( C ) 。 A.树根 B.树冠 C.树干 D.树皮 21.石油沥青的粘性是以( A )表示的。 A.针入度 B.延度 C.软化点 D.溶解度 22.加气砼所采用的加气剂多为( B ) 。 A.松香胶泡沫剂 B.磨细铝粉 C.氯化胺 D.动物血加苛性钠 23.下列碳素结构钢中含碳量最高的是( D )。 A.Q235-AF B.Q215 C.Q255 D.Q275 24.石

6、膏制品的特性中正确的为( A )。 A.耐水性差 B.耐火性差 C.凝结硬化慢 D.强度高 25.下列钢材中,塑性及可焊性均最好的为( A ) 。 A.Q215 B.Q275 C.Q235 D.Q255 26.用于炎热地区屋面防水的沥青胶宜采用( A )配制。 A.10 号石油沥青 B.60 号石油沥青 C.100 号石油沥青 D.软煤沥青 27.低温焊接钢结构宜选用的钢材为( C ) 。 A.Q195 B.Q235-AF C.Q235-D D.Q235-B 28.材料抗渗性的指标为( B ) 。 A.软化系数 B.渗透系数 C.抗渗指标 D.吸水率 29.下列材料中可用于配制耐热混凝土(90

7、0)的是( D )。 A.矿渣水泥 B.硅酸盐水泥 C.普通水泥 D.高铝水泥 30.高铝水泥在 20-30时的主要水化产物是( B )。 A.CAH10 B.C2AH8 C.Ca(OH)2 D.C3AH6 31.普通混凝土用砂应选择( D )较好。 A 空隙率小 B 尽可能粗 C 越粗越好 D 在空隙率小的条件下尽可能粗 32.混凝土的水灰比值在一定范围内越大,则其强度( A ) 。 A 越低 B 越高 C 不变 D 无影响 33.建筑石膏在使用时,通常掺入一定量的动物胶,其目的是为了( A ) 。 A.缓凝 B.提高强度 C.促凝 D.提高耐久性 34.当材料的含水率增大时,下列指标中变化

8、的是( B ) A.吸水率 B.表观密度 C.软化系数 D.密度35.冬季混凝土施工时应优先选择的外加剂是( B ) A.早强剂 B.防冻剂 C.速凝剂 D.引气剂二、简答题(每题 6 分,共 18 分) 1、与普通水泥相比较,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在性能上有哪些不 同,并分析这四种水泥的适用和禁用范围。参考答案:矿渣水泥保水性差、泌水性大。在施工中由于泌水而形成毛细管通道及水 囊,水分的蒸发又易引起干缩,影响混凝土的抗渗性、抗冻性及耐磨性。适用于 高温和耐软水、海水、硫酸盐腐蚀的环境中;火山灰质水泥特点是易吸水,易反 应。在潮湿条件下养护可以形成较多的水化产物,水泥石结构比较致密,

9、从而具 有较高的抗渗性和耐久性。如在干燥环境中,所吸收的水分会蒸发,体积收缩, 产生裂缝,因而不宜用于长期处于干燥环境和水位变化区的混凝土工程中,但适 宜于大体积和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及耐海水、硫酸盐腐蚀的混凝土中;粉煤灰水泥 需水量比较低,干缩性较小,抗裂性较好。尤其适用于大体积水工混凝土及地下 和海港工程中,但不适宜抗碳化要求的混凝土中。2、试述材料成分、结构和构造对材料性质的影响?参考答案:材料的成分对性质的影响:材料的组成及其相对含量的变化,不仅会影响 材料的化学性质,还会影响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材料的成分不同,其物理力学 性质有明显的差异。值得注意的是,材料中某些成分的改变,可能会对某项

10、性质 引起较大的改变,而对其他性质的影响不明显。 材料的结构对性质的影响:材料的结构是决定材料物理性能的重要因素。 可分为微观结构和细观结构。材料在微观结构上的差异影响到材料的强度、硬 度、熔点、变形、导热性等性质,可以说材料的微观结构决定着材料的物理力 学性能。 材料的构造对性质的影响:材料的构造主要是指材料的孔隙和相同或不同 材料间的搭配。不同材料适当搭配形成的复合材料,其综合性能优于各个单一 材料。材料的内部孔隙会影响材料的强度、导热性、水渗透性、抗冻性等。总之,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构造决定了材料的性质。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构造的 变化带来了材料世界的千变万化。3.建筑石油沥青、道路石油沥青

11、和普通石油沥青的应用各如何? 答:建筑石油沥青针入度较小(粘性较大) 、软化点较高(耐热性较好) ,但延伸 度较小(塑性较小) ,主要用作制造油纸、油毡、防水涂料和沥青嵌缝膏。 它们绝大部分用于屋面及地下防水、沟槽防水、防腐蚀及管道防腐等工程。 道路石油沥青主要用于道路路面或车间地面等工程,一般拌制成沥青混合料 (沥青混凝土)或沥青砂浆使用。道路石油沥青还可作密封材料和粘结剂以及沥青涂料等。普通石油沥青由于含有较多的蜡,故温度敏感性较大,针入度较大(粘性较小) 、塑性较差,故在建筑工程上不宜直接使用。可以采用一定的方法改善其性能后再使 用。 三、计算题(每题 6 分,共 12 分) 1某多孔材

12、料的密度为 2.59g/cm3。取一块称得其干燥时质量为 873g,同时量 得体积为 480cm3。浸水饱和后取出擦干表面水分称得质量为 972g。求其质量吸水率、 闭口孔隙率及开口孔隙率。参考答案:质量吸水率:%34.11%100873873972%1001mmm密实体积: 孔隙体积:)(0 .33759. 28733cmV)(1433374803cm开口孔隙体积: 闭口孔隙体积:)(998739723cm)(44991433cm开口孔隙率: 闭口孔隙率:%6 .20%10048099%17. 9%100480442已知混凝土经试拌调整后,各项材料用量为:水泥 3.10hg,水 1.86kg

13、 ,沙 6.24kg ,碎石 12.8kg,并测得拌和物的表观密度为 2500kgm3,试计算: (1)每方混凝土各项材料的用量为多少? (2)如工地现场砂子含水率为 2.5,石子含水率为 0.5求施工配合比。 答案:(1)比例常数 k=2500/(3.10+1.86+6.24+12.84)=104,故基准配合比为:W=1041.86=193.44Kg S=1046.24=648.96Kg C=1043.10=322.4Kg G=10412.84=1335.36Kg (2)施工配合比为: W=193.44648.962.51335.360.5=170.53Kg C=322.4Kg S=648.96(1+2.5)=649.96Kg 59/2.8)100=7.5. G=1335.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