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实验前所要做的准备工作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7194622 上传时间:2018-04-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实验前所要做的准备工作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生物实验前所要做的准备工作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生物实验前所要做的准备工作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生物实验前所要做的准备工作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生物实验前所要做的准备工作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实验前所要做的准备工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实验前所要做的准备工作(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生物高中生物实验前所要做的准备工作实验前所要做的准备工作在做生物实验前,高中生主要有二个方面需要注意的: 第一点:材料用具的准备 精心选择实验材料,是实验成功的前提。每次实验所需的仪器、用具、试剂、材料等等, 都要提前做好准备。 例如,在必修模块 1“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中,需要用到的吡罗红甲 基绿染色剂,原粉剂比较少见,需要提前订购。该试剂需要教师自行配制,且溶解时间较 长。这就需要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准备。 有时候在学生实验前,教师有必要先做一次实验,及早了解实验现象是否明显,实验的成 功率如何,实验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等等。 第二点:学生的准备 每次实验前教师应

2、提前布置学生预习,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做好准备。预习并不是简单 的浏览。教师可通过设计一些思考题,让学生通过预习来解答。在某些探究活动中,教师 可引导学生在课前进行实验设计。 例如,必修模块 1“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探究活动,可引导学生根据教材提示,先进行实 验设计,然后小组讨论,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形成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通过预习,可促进学 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其对生物实验的兴趣。 因为每个实验的内容、目的、要求不同,所以设备条件在在很大的差异,我们应该根据学 生的知识水平、适应能力等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实验教学模式。在安排实验时主要有三点 需要注意: 第一点:先上实验课,后上知识传授课 这类实验需

3、要的基础知识不多,实验操作比较容易,是一般性的探究实验。例如,必修 1 的“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 “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等实验。在上知识传 授课时,可以先让学生汇报实验现象并提出疑问,然后教师再传授知识,这样学生带着疑 问来听课,就会变得主动学习,会积极思考,通过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学生对知 识点记得牢固,了解得透彻。 第二点:先上知识传授课,后做实验 这类实验需要的基础知识较多,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要求较高,实验内容较 复杂。如,必修模块 1 中“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来 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引起更深

4、入的思考。 第三点:实验与知识传授课混合型 这类课型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教师除事前作好充分准备,课堂上认真组织教学外, 还需作好应付突发事件的准备。 生物教学生物教学中实验的四个意义中实验的四个意义生物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不仅锻炼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使学生掌握实 验的基本技能,更能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生物实验 在教学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心理表现,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开阔视野、努力学习 的一种强有力的内部驱动力。实验除了具有真实、直观、形象、生动和易于激发学生的直 接兴趣之外,还具有一种目的性

5、操作活动的特点,使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满足他 们的操作愿望。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通过动手动脑,克服种种困难,最后获得 实验成功,此时由学习成功的喜悦而产生兴趣和学习的愿望转化为一种热爱科学的素质和 志向。所以说,实验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2、提供学生认知的学习情境 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过程符合学生的一般认知规律: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由 具体到抽象,由理解到应用。运用实验组织教学是提供学生认识材料和学习情境的有效途 径。例如:初中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的分组实验、观察光合作用产 生氧气和需要二氧化碳的演示实验,并对各个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推理,在此基础上对光

6、 合作用的概念、公式、实质的理解就更深刻,掌握就更牢固,对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 中的应用也就更加自如。 3、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实验研究的基本过程体现了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问题假设实验结论是 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大多数中学生物学实验都体现了这个过程。教师应该结合每一个具 体实验,帮助学生由了解到理解,最后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把这种发现问题、 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程序内化为学生的思维习惯。 4、培养学生的初步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对中学生来说,初步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主要是指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和已有的经 验、能力发现未知的问题,并进行思考和解决的心理素质。探索性实验和学

7、生自行设计实 验是培养初步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 在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中,通过各种方式来加强学生的探索和设计能力的培养。教师 可以给出实验课题,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验方法,自己选择实验材料、仪器、试 剂等,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设计同一个实验课题。例如七年级生物学的第一个探究实验“ 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我校七年级一班学生根据此实验课题用不同的方法设计了同一 个实验。在实验中进行了创新,把玻璃板换成了透明的薄膜,这一创新不仅取得了相同的 实验结果,也使实验材料廉价易得。 综上所述,实验在中学生物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认知材料和学习情境,进一步激发了 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科学方法和思想

8、的获得,对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对中学 生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DNA 是主要遗传物质实验分析是主要遗传物质实验分析DNA 是遗传物质的证据和研究实验的设计思路及其应用是高考的热点内容。正确理解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结论以及实验过程中蕴含的科学思想和方法是制胜法宝。下面简单作以分析:一、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宏观比较这两个实验都是证明 DNA 是生物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两者在实验设计、实验结论等方面既有共性也有细微的差别,现比较如下:1实验设计思路的比较艾弗里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思路相同设法将 DNA 和蛋白质等其它物质分开,

9、单独地直接地去研究它们各自不同的遗传功能处理方式有区别直接分离:分离 S 型菌的 DNA、多糖、蛋白质等,分别与 R 型菌混合培养同位素标记法:分别标记 DNA 和蛋白质的特殊元素(32P 和 35S)2两个实验遵循相同的实验设计原则对照原则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的相互对照:3实验结论(或目的)比较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结论: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结论: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因为蛋白质并没有进入细菌体内。两者都不能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实验材料:S 型细菌和 R 型细菌(自己总结比较它们菌落、菌体

10、、毒性特点) 。2、体内转化实验:研究人1928英国格里菲思(F。Griffith)过程结果注射 R 型活细菌小鼠活 注射 S 型活细菌小鼠死亡 注射 加热杀死的 S 型活细菌小鼠活 注射 分离 培养R 型活细菌+加热杀死的 S 型活细菌小鼠死亡S 型活细菌 S 型活细菌分析组结果说明 R 型活细菌无毒性 组结果说明 S 型活细菌有毒性组结果说明加热杀死的 S 型活细菌已失活,因而无毒性组小鼠死亡,证明有 R 型无毒细菌已转化为 S 型有毒细菌。 说明 S 型细菌内含有使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的物质。结论组实验中,已经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体内含有“转化因子”,促使 R 型细菌转化为

11、S 型细菌。(主要通过组实验证明)3、体外转化实验:研究人1944美国艾弗里过程结果分析S 型细菌的 DNA 使 R 型细菌发生转化结论S 型细菌体内只有 DNA 才是“转化因子”,即本实验体现了一个完整的科学发现过程,即发现问题提出假说实验验证得出结论。格里菲思的工作相当于前两步,艾弗里的工作相当于后两步。体内转化实验与体外转化实验的关系:体内转化实验说明 S 型细菌体内有“转化因子”,体外转化实验进一步证明转化因子是 DNA。本实验还遵循了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增强了结果的科学性和可信度。例如体内转化实验中,注射 R 型活细菌与注射 S 型活细菌相对照,说明 S 型活细菌有毒性;体外转化实验

12、中,各组互为对照,说明只有 DNA 是遗传物质。三、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实验材料T2 噬菌体、大肠杆菌过程结果标记细菌 细菌+含35S 的培养基含35S 的细菌 细菌+含32P 的培养基含32P 的细菌 标记噬菌体 噬菌体+含35S 的细菌含35S 的噬菌体 噬菌体+含32P 的细菌含32P 的噬菌体 噬菌体侵染细菌 含35S 的噬菌体+细菌上清液放射性高,沉淀物放射性很低 含32P 的噬菌体+细菌上清液放射性低,沉淀物放射性很高分析过程表明,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并未进入细菌内部,噬菌体的 DNA 进入了细菌内部结论DNA 是遗传物质注:上清液中含有未侵染的 T2噬菌体和侵染后的 T2噬菌体外壳,沉淀物中含有被感染的 细菌。此实验用同位素标记法,巧妙地将噬菌体的和核酸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观察 两者在遗传上的作用。因噬菌体蛋白质含有 DNA 没有的特殊元素 S,所以用35S 标记蛋白质;DNA 含有蛋白质没有的特殊元素 P,所以用32P 标记 DNA,因为 DNA 和蛋白质都含有 C、H、O、N 元素,所以此实验不能标记 C、H、O、N 元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