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A版第七册第六单元教案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7186534 上传时间:2018-04-08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A版第七册第六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语文A版第七册第六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语文A版第七册第六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语文A版第七册第六单元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语文A版第七册第六单元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A版第七册第六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A版第七册第六单元教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22 父爱深深课型初读学字词共需2课时 第1课时时间月日课程目标:1通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初步整体感知课文空容,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4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知道爸爸怎么和我一起做音箱。重点难点:1学会生字词2通读与感知教学策略:听歌激情融情初读读读议议体会情感教学过程:一播放歌曲,导入新课1播放崔京浩的歌曲父亲。(示歌词:那是我小时侯,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忘不了粗茶淡饭将我养大,忘不了一声长叹半壶老酒,等我长大后,山里孩子往外走,想儿时一封家书千里循叮嘱,盼儿归一袋闷烟满天数星斗,都说养儿能防老,可儿山高水远他乡留,都说养

2、儿为防老,可你再苦再累不张口,儿只有轻歌一曲和泪唱,愿天下父母平安渡春秋。)2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体会?(感受到深深的父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父爱深深,(板书课题)看看这篇文章的父亲是用什么方式来关爱孩子的。二初读解文,学习生字新词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检查学生预习时自学生字新词的情况。2再出示这些词语,大家一起在读中巩固。3出示要求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4指名分段读,检查学生读通课文的情况。5大家一起朗读课文。6指名反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我“十五岁时,父亲牺牲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和我一起制作音箱的事,以及”我“怀念那深深的父爱)三精读精讲,体会

3、情感十五岁的我迷恋音乐。迷恋是什么意思?(对音乐过度爱好而难以舍弃)我们想组织乐队参加比赛,要买个音箱,可父亲却坚持动手做。2学生自由读第一、二自然段,思考:父亲怎么和我一起做音箱?3指名反馈,老师出示相关的句子,体会带点的词语。此后,爸爸牺牲所有的闲暇时间,和我一起做音箱。我们一起挑选木材,购买喇叭和蒙在音箱上的纺织材料,甚至胶水也是跑了好几家商店才买到的。终于,我们的音箱做好了,我们的乐队可以参加学校的比赛了。然后指名读一读。4再次有感情地读这些句子。四课堂小结小结语:音箱柊于做好了,我们终于如愿以偿的去参加比赛了。可是在我的心底有个挥之不去的疑问:花在材料上的钱足够买一个音箱了,为什么还

4、要自己做呢?下节课,我们就来解开这个疑团。五作业1抄写本课生字并组词。2熟读课文。鼓励先背为快。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的眼睛窘得()()的音箱急得()教学反思课题22 父爱深深课型读解共需2课时 第2课时时间月日课程目标:1继续读解,体会“我”心情前后变化的句子,感受深深的父爱。2拓展延伸,总结全文。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重点难点:1体会作者心情变化的句子。2感受爸爸是如何与孩子一起制作音箱,给孩子时间和关爱的。教学策略:复习牵入以读促感总结升华,理解父爱教学过程:一复习引新1听写下面的词语:迷恋疑惑选择选购甚至窘迫牺牲自豪分离烟消云散微不足道挥之不去无言以对2指名说一说:课

5、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回忆了在“我”十五岁时,父亲牺牲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和我一起制作音箱的事,以及“我”怀念那深深的父爱)(朗读第1、2自然段。)二继续读解,感受深深的父爱(一)学生自由读课文第3至4自然段。1比赛日子到了,我们自制的音箱引起了同学们的注意,我的心情也随着同学们的看法而发生变化。下面让我们读课文,找出表现“我”心情前后变化的句子,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2集体反馈。表现“我“心情前后变化的句子:我窘得无言以对,只好坦白刚才的窘迫顿时烟消云散,我感到无比自豪和幸福。一开始,我认为自己制作的音箱,没有牌子,不够档次,没面子。所以窘得无言以对。后来,因为这个音箱和爸爸一起做的,同

6、学们羡慕得都有点妒忌时,觉得无比自豪和幸福,于是刚才的窘迫顿时烟消云散了。(二)默读5、6自然段,体会父亲深深的爱。1导:同学们,花在材料上的钱足够买一个音箱了,可为什么要辛辛苦苦自己去做呢?父亲有什么用意呢?长大后,我才解开这个挥之不去的疑团。2出示第5自然段,读一读,说说自己的体会。3集体反馈,教师引导。(分享时光)4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5导读:是的,正因为父亲给了我他的时间、他的关爱,所以直到今天,我似乎还能清晰地回想起那自制音箱的形状,闻到它散发的胶水味,听到它传出的第一个音符,看到爸爸脸上的微笑,特别是那双充满爱意的眼睛。6指名说说对这段话的体会。(作者深深地怀念父亲对自己的爱;

7、作者爱父亲、尊敬父亲,为父亲感到自豪的情感)7集体朗读这段话,要求读出对父亲深沉的爱。8再次有感情地把这些句子读一读。9小结:原来是这样,父亲当时并不是没钱买音箱,而是想和孩子一起分享一结时光,于是他牺牲所有的闲暇时间,和我一起做音箱。一起挑选木材,购买喇叭和蒙在音箱上的编织材料,甚至连微不足道的胶水也是跑了好几家商店才买到的。父亲给了我他的时间、他的关爱。我们感受到了父亲深沉的爱。三总结全文1同学们,每个父亲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只是爱的方式不同而已,你们能体会到父亲对你们的爱吗?谁来说?2学生说说父亲对自己的爱。3总结语:是的,父亲的爱和母亲的爱有所不同,他更多的是用自己的行动来表达对你们的

8、爱。让我们珍惜这用金钱难以替代的爱吧,我们也应该理解,、尊敬、爱自己的父亲。四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5自然段。2把这个古人的故事读给爸爸听一听。板书设计:22父爱深深爸爸和我做音箱和我一起分享时光(给我他的时间、他的关爱)教学反思课题23雪姑娘课型初读共需2课时 第1课时时间月日课程目标:1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3了解雪姑娘给大家事来的欢乐。重点难点:1掌握生字新词。2感知课文内容。教学策略:话题疑问引入角色初读感知内容读解雪姑娘与大家的欢乐教学过程:一话题导入新课1那童话里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言语,总能把我们带入美好的境地,使我们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今

9、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童话。板书雪姑娘,齐读课题。2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如:她什么样的人?)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自读课文。(1)小组合作学习生字新词。(2)采取比赛等方式,让学生读课文,并作简单的批注。(3)读了帮事后,你有什么感受?这篇童话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认读,老师从旁指导。(2)指名学生逐段朗读课文。(3)齐读全文。(4)结合相关的语句,说一说读后的感受。(雪姑娘给伊万和玛露莎带来了欢乐;雪姑娘和伙伴们玩得很高兴;雪姑娘很漂亮,大家都喜欢她,也很神奇,因为雪人竟然会活过来;雪姑娘非常舍不得离开大家,但最后她还是离开了大家;大家非常

10、想念雪姑娘,希望她能回来)(5)说一说童话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伊万和玛露莎堆的雪人雪姑娘,竟然活了,于是他们把她当作自己的孩子。雪姑娘和孩子们也给了他们带来。后来,虽然雪姑娘舍不得离开大家,但最后她还是离开了大家,融化了,大家都非常想念她)三学习14自然段,了解雪姑娘带给大家的欢乐1默读课文,想一想自己喜欢雪姑娘么?喜欢什么?2学生反馈。因为她长得漂亮,一双蓝眼睛闪闪发亮,樱红的嘴唇上露出甜蜜的笑意。大家都她,特别是伊万和玛露莎,他们没有孩子,很孤独,他们把雪姑娘当作自己了孩子了。因为雪姑娘带给大家欢乐。她带给伊万和玛露莎的快乐。“曾经冷冷清清的小屋屋现在充满了生气和欢乐。”她带给孩子们的快乐

11、。“孩子们纷纷来找白雪姑娘玩。他们唱歌给她听,还告诉她种种新鲜的事。”3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内容。(惊奇地、喜爱地)四课堂小结伊万和玛露莎两位老人堆的雪孩子居然活了,他们可真高兴,把她当作自己的孩子,曾经冷冷清清的小屋现在充充满了生气和欢乐。雪姑娘带给大家许多快乐。那么,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吧!五作业1抄字生字并组词语。2熟读课文。教学反思课题23雪姑娘课型读解共需2课时 第2课时时间月日课程目标:1读解、体会雪姑娘离开大家时的痛苦心情。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展开想象,续编故事。重点难点:1感情朗读。2读解、感悟与雪姑娘欢聚悲离的情感。教学策略:感情朗读感悟悲欢离合想像续编故事教

12、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听写下列词语。居然 气息 庄稼 跳舞 樱红 嘴唇 榕树 胆怯 邀请草莓 忧郁 爱抚 依然 照耀 融化 繁花似锦 无影无踪2雪姑娘带给大家话多快乐。她带给伊万和玛露莎的快乐。“曾经冷冷清清的小屋现在充满了生气和欢乐。”她带给孩子们的快乐。“孩子们纷纷来找白雪姑娘。可是,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大家再读读课文。二继续读解课文(一)体会雪姑娘离开大家时的痉心情。1默读课文第5至自然段,画出体现雪姑娘痉心情的句子。2交流反馈,体会雪姑娘的痉心情。(白雪姑娘却倚坐在窗边,神情越来越忧郁。白雪姑娘更悲伤了。她总是主开伙伴们,躲在不见阳光的阴冷角落里,像大榕树底下的一杂胆怯地小花。白雪姑

13、娘不情愿的地了。)3说说白雪姑娘为什么这么痛苦。(因为天气暖和了,她将融化了,她要离开大家了,她无法再给大家带来欢乐了,所以很痛苦)4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读出雪姑娘的痛苦心情。5可是,大家非常爱她、关心她。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你这是怎么啦,亲爱的孩子?”玛露莎爱抚地把白雪姑娘抱了起来,“你不舒服吗?为什么不高兴?”小伙伴们白雪姑娘一起去采草莓)大家越是这样对待白雪姑娘,白雪姑娘就越痛苦。最后,白雪姑娘融化了。大家的心情是怎么样子的?(二)休会大家推动白雪姑娘的心情。1先出示下列词句:他们喊了又喊,喊着白雪姑娘的名字他们安全穿过树林,到处都找遍了,白雪姑娘依然无影无踪。侰万和玛露莎的心都碎

14、了。玛露莎哭了很多久很长时间过去了,伊万和玛露莎还是盼望着白雪姑娘回来。2有感情地读读。(伤心地、盼望地)三展开想像,续编故事1任选一题,根据想像接着往下说一段话。(1)冬天到了,白雪姑娘又回来了。(提示:白雪姑娘又回来了,伊万和玛露莎怎么样,孩子们又怎么样呢?)(2)大家呼喊着:“白雪姑娘,你在哪儿啊?”(提示:大家会在什么地方找到白雪姑娘呢?比如她融化了在小溪里,蒸发到形容变成了云彩)2学生小组互相说一说吧!3然后,把刚才说的写下来。四课堂小结:白雪姑娘来时,带给大家许多快乐,要离开大家时,她非常痛苦,因为她无法再把快乐带给大家了。这样只想给别人快乐的孩子,谁会不喜欢呢,即使是暂时的离开,

15、大家也会非常想念她,盼望着她再回来。五作业1完成课后的选词填空。2抄写喜欢的句子段落。板书模版: 23雪姑娘雪姑娘是个只想给别人快乐的孩子给大家带来快乐离开时自己痛苦教学反思课题24 黄昏的蝉课型初读识字共需2课时 第1课时时间月日课程目标:1通读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初步整体古籍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重点难点:1识字学词2蝉的发声原理。教学策略:话蝉导入提纲导学反馈助学、理顺读解蝉鸣原理教学过程:一蝉的话题,引入新课1板书课题读课题,强调“蝉”是读前鼻音的。2让学生展示搜集到的蝉的图片和相关资料,并说明从哪里得到的。3引入新课:你们找到的资料可真是多

16、。今天,我们就来读读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知道蝉的知识的。二提纲为导,小组合作学习。(按要求在小组内学习课文。)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2说一说你从课文中知道了哪些关于蝉的知识?三检查生字新词学习情况,初读感知课文内容1检查生字新词学习情况(1)出示本课的生字新词,指名读一读,教师加以强调。(2)然后全班同学读一读,在读中巩固生字的认读与书写。2大家一起朗读课文,在读中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3指名分段读课文,说一说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4说一说哪几个自然段合起来介绍关于蝉的哪些知识。第一部分(13自然段)作者小时候通过,了解蝉的叫声响亮的原因。第二部分(46自然段)作

17、者通过捉蝉的游戏知道蝉的幼虫是何样的。第三部分(79自然段)作者通过读书,知道更多蝉的知识和蝉的一生。第四部分(第10自然段)作者对蝉的描绘和称赞。(合作学习,休会成绩和快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又了解了课文内容)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学生默读课文第13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蝉叫声响亮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怎么知道的?2反馈。(1)“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蝉的叫声使树林更加宁静,鸟叫声使山谷更加幽静。引诗写蝉,说明蝉的叫声在夏天都能听到,而且叫得最响最欢。(2)蝉叫声响亮的原因是:蝉并不是用嘴来发声,而是拿腹部两侧鼓状的发音器来鸣叫的。它的发音器

18、长得巧吧?可以通过共鸣把声音放大。作者捉蝉,把蝉拿在手里看,认真地观察才知道的。3学生自由读第一部分,然后说一说你还感受到了什么?(作者好奇,才会通过各种途径解蝉的知识;也写出了作者对蝉的喜爱之情)4大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部分,读出作者喜爱的思想感情。五小结:同学们,通过学习,我们知道蝉的叫声非常响,即使在四百米开外,人们也能听开它的叫声。我们还知道蝉为什么叫声响亮。叫的声音这么大,却又不用嘴巴,使人们对蝉产生了许多好奇。下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蝉的其他知识吧。六作业1抄写生字并组词。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暗无天日:形容蝉生活的环境极端黑暗。心灵手巧:形容蝉心思灵敏,手灵巧。匍

19、匐前进:蝉爬行着前进。3熟读课文。教学反思课题24 黄昏的蝉课型读解共需2课时 第2课时时间月日课程目标:1继续解读课文,了解蝉的其他知识。2结合搜集到的图片,依照课文说说蝉的一生。3总结全文,有感情地朗课文,感受探索喜悦。重点难点:1感情朗读课文。2通过搜集资料、解读课文,了解蝉的一生。教学策略:抓关键词朗读读中感悟作者对蝉的喜爱激发探索兴趣作结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教师出不本课的生字新词,大家一起读一读。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蝉的什么知识?(让学生回忆:叫声响,四百米开外能闻其声;叫声响的原因)3蝉的叫声这么大,却又不用嘴巴,使我们对蝉产生了许多好奇。这节课,作者想进一步揭开蝉的秘密

20、。二继续解读课文,学习蝉的其他知识1学习课文第二部分(1)指名回顾第二部分内容。(作者通过捉蝉的游戏知道蝉的幼虫的样子)(2)默读课文第二部分。画出蝉幼虫的样子的句子。捉蝉的游戏有趣吗?从哪里看出?(3)指名反馈。(4)找出文中捉蝉的句子,体会捉蝉的乐趣。“于是我们相约,在天刚擦黑的时候带上手电筒,来到小树林里。蝉是我们快乐童年的伙伴,几乎每个孩子都捉过蝉。”(5)小结:捉蝉的游戏真是有趣,而且还能在游戏中学到知识。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吧。2学习课文第三部分(1)学生默读,想作者从课本中还知道哪些蝉的知识?(2)指名反馈,休会写法。原来蝉有一个漫长的“童年”,而且是在“暗无天日”的地下

21、度过的!难怪它一旦走出“地狱”,就要面向太阳放声高歌。(作者以拟人的写法,把幼虫比作童年,在地下的生活环境写成地狱,生动、形象地写了蝉的一生绝大部分以幼虫的形态在地下度过)3学习课文第四部分。(1)大家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2)算计民,思考:“心灵手巧,乐于与受苦者分享利益的工匠”是什么意思?4学到这,我要问问,你们喜欢蝉吗?为什么?(放开让学生说)5小结:真是一个乐于与受苦者分享利益的工匠。可是,作为歌唱家尽情的欢乐却只有五六个星期。三总结全文1结合搜集到的图片等资料,依照课文说说蝉的一生。2指名说蝉的一生。3总结语:通过本课的学习,你休会到了什么?(知道了蝉的许多知识,知道

22、蝉的一生是怎么度过的;要了解自然中的事物,除了要有好奇心,产生浓厚的兴趣之外,还要懂得用各种方法查找资料、揭开秘密;学会把书本中积累的诗句与知识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使文章更生动、更让人信服)四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阅读法布尔昆虫记蝉,深入地认识蝉。(链接)3根据课堂说的情况,写一写蝉的一生。板书参考:24黄昏的蝉叫声为什么响亮心灵手巧的工匠黄昏的蝉幼虫是什么样子心情欢乐的歌唱家一生怎么度过(喜爱之情)教学反思课题语文乐园六课型积累与阅读共需5课时 第1课时时间月日课程目标:1了解汉字发展演变,激发研究汉语言文字的兴趣。2积累词语和名句。3阅读麻雀,了解麻雀,体会母爱的力量。重点难点:1积累

23、与阅读。2体会母爱。教学策略:字词玩味,促进积累读议麻雀,体会母爱教学过程:一有趣的汉字。1导入新课。师:你知道我们中国人通用的文字叫什么吗?(汉字)汉字是至今通行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我国的汉字至今已有多少年的历史了?(4500多年)2汉字的演变过程。(1)汉字并不是一开始就是现在这个样的,它经过了许多阶段的变化,主要的阶段是甲骨文、小篆、楷书等等。(2)出示汉字“宫”的图片,让学生讲解演变过程。3小结:汉字是世界上至今通行的最古老绵文字。汉字对日本、越南、新加坡等东方国家产生了浣的影响。二词语超市。1出示文中的成语,指名读一读,教师加以正音,并强调。2大家一起读一读这些成语。3引导学生借助

24、成语字典,了解这些成语的意思。(让学生查、找、说)4读了这些成语,你发现了什么?(每词前两个字意思相反)5学生读成语,在熟读中积累成语。三名诗名句1指名读一读写“雪”的名句。2学生齐读。3说一说诗句的大致意思。4小组合作,熟读成诵。四阅读欣赏麻雀1自学课文,初步感知。(说说课文描述了一件什么事?)2学习新知。(1)默读课文,你认为哪些地方的描写感动你,就画一画,并加批注。(2)小组交流,互议互得。在自学的基础上与小组同学交流,你读懂了什么,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与小组同学讨论讨论。(3)班组汇报,理顺层次。通过自学和小组交流,你们对文章的理解一定更深了,下面开始汇报。汇报方式不拘一格,可以把你感受

25、到的通过读出来,还可以通过重点词句的分析谈你的理解。重点理解。(即所谓重点句)我顺着林荫路望去刚刚长出来的小翅膀。一只黑胸膛的老麻雀一连两次扑向那长大的牙齿锐利的狗嘴。3总结:在小麻雀即将遭到不测的时候,老麻雀奋不顾身地从树上飞下来保护小麻雀,表现了老麻雀伟大的母爱,也正是它的爱,保护了小麻雀。五作业1把“词语超市”和“句诗名句”中的词语和诗句抄两遍。2背诵写雪的诗句。3将下列词语填写完整。()()无常()()分明()()交加()()两难()()如一()()兼施【板书】 麻雀老麻雀小麻雀猎狗救要吃敬佩同情 唤回 猎人教学反思课题语文乐园六课型习字共需5课时 第2课时时间月日课程目标:1用钢笔书

26、写“唇、顾、胶、震、购、娇”等汉字。2用毛笔书写“字中相对的左撇右捺”、“字中有短框”和“字中撇捺相交”的字。重点难点:1汉字笔画的形和位2写出字形美观的汉字来教学策略:观察与讲述写字方法学生描红临帖民主交流玩味教学过程:(准备:钢笔、毛笔及汁、水)一写字板(一)学习新课。1出示课件“唇”、“震”。(1)学生注意观察这个字上下两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名说。(2)教师相机介绍:上面笔画多,应写得上紧下松。(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2出示课件“顾”“胶”“购”“娇”。(1)请学生注意观察这个字左右两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名说。(2)教师相机介绍:这些都是左右结构,“胶”“购”“娇”左让右;

27、写法上是:“顺”右让左。(3)指名说一说书写“购”和“胶”的注意事项。(“购”,左窄右宽。左部要写得窄而长,右部“勾”要写得窄长些,里边“厶”写小些,位置要稍往上靠。“胶”,左窄右宽。右部“交”,第二笔横别写太长,中间撇和点要左右对称,最后两画撇和捺要写舒展些)(二)学生练习。1学生描红、临写。2请学生上黑板写。(三)根据学生练习情况临场总结。二学写毛笔字(一)复习“点位于横画中间的字”和“字中有方框的字”的要点。(点位于横画中部的字,点也应是整个字的中间;字中的方框,左肩略低,右肩略高)(二)学写“有相对的左撇右捺的字”和“撇捺相交的字”。(示课件“本”“文”)1教师讲解:“本”就有相对的左

28、撇右捺,撇和捺的斜宽要相等。“文”字中的撇捺相交,交点在正中。两个字撇捺都应写得舒展大方。2教师结合课件边说明边范写。3学生红习临帖。(三)学习写“果”。(出示课件“果”)1教师讲解:“果”字中有短框“曰”,“曰”应写得扁些,短框上宽下窄,左右竖斜度相等。2教师结合课件边说明边范写。3学生练习临帖。三展示学生的好作品,民主交流玩味。四作业1练习写“交”“木”。2评价自己写的字。教学反思课题语文乐园六课型读广告共需5课时 第3课时时间月日课程目标:1了解广告及广告的作用2学会读广告,向同学们介绍一种广告。重点难点:1了解广告的内容和目的2口语表达教学策略:话广告读广告广告民主评选“最佳推销员”活

29、动教学过程:一聊吧话广告1同学们,你们知道广告是怎么一回事啊?(让学生聊开广告话题)2师语:在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可以见到广告。你们说说在哪些地方可以看到广告?(电视、报刊、广告栏)是啊,广告有分商业性:目的在于介绍、推销某种新产品或服务,希望大家购买、使用;也有公益性的:目的在于宣传教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读广告。二明确要求,学会读广告1明确要求:广告一般文字简明,常配上画面,产生强烈的宣传效果,阅读广告应当把图与文联系起来,从中了解广告的内容、宣传的目的。读广告时,要注意什么?请同学们默读文中的注意事项。2指名反馈。(1)这则广告推销的是什么产品,这种产品的品牌是什么。(2)中同类产品比

30、较,这种产品有什么特别的地主,有什么优点。(3)这种产品销售的地点或联系电话。(4)分辨广告内容是否真实可靠。三小组交流,介绍广告1师语:你们已经搜集到了许多广告,下面请你选择一种介绍。2学生在小组中介绍。3小组推荐一位同学在全班介绍。4评选“最佳推销员”。四本课堂小结结语:今天,我们的收获真不小,不仅搜集了许多的广告,而且还学会了如何读广告,如何介绍广告。既扩大了我们的知识面,又培养了我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五作业介绍一种广告给家人听,与家人共享。教学反思课题语文乐园六课型习作共需5课时第4、5课时时间月日课程目标:1选择一种广告,按照读广告的要点写下来。重点难点:1广告内容完美。2真实,不浮夸

31、。教学策略:回忆玩味话广告公示广告要求广告写作广告评价与总结教学过程:一复习玩味1导语:上节课,我们学会了读广告。回忆一下,读广告时,应该注意哪几点?2学生反馈:(1)这则广告推销的是什么产品,这种产品的品牌是什么。(2)跟同类产品比较,这种产品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优点。(3)这种产品销售的地点或联系电话。(4)分辨广告内容是否真实可靠。3你给家人介绍的广告是什么?请你给大家介绍介绍,让大家共享快乐。(让学生自由介绍,玩味。)4引言:今天,我们就来把广告写下来吧!二公示写广告的要求1从你搜集的广告中任选一种。2按照上面的注意要点写下来。3语句通顺连贯。三学生习作练习写广告。四学生广告实例讲评。五

32、课堂小结:同学们,谢谢你给大家和老师介绍了这么多的好产品,教师有时间一定按照你们的推荐去买这些产品,你们介绍的公益广告也让教师深受教育和启发。照这样下去,你很有可能会成为一个出色的广告人。你们真的很棒!六学生广告作品欣赏:【名家作品赏析】名报刊广告词赏析(供教师欣赏、参考,以便评价)好的报纸像老伴,一日不可离开。好报的广告词像初恋,忘掉很难。“真知影响人生”,羊城晚报的这个广告词充满智慧,富有哲理。短短的五个字却对读者形成强烈的暗示:要想得到真正的知识,订阅羊城晚报显然是较佳的选择。“看环球时报,把地球抱回家”。一个“抱”字,让人忍俊不禁,不一定花钱旅游,只要您拥有了环球时报,也就拥有了整个地

33、球。等着长知识吧。“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这是光明日报的广告词。定位非常明确,就是给知识分子看的。“你的健康是我的牵挂”,人民保健报。这则广告词非常有亲合力。这哪里是广告,简直是感情的倾诉。在国内发行量很大的读者的广告词是:“选择读者,也就选择了一类优秀文化”,以优秀文化做标榜,显示了它的品位;老牌纯文学杂志收获的广告词是:“精神漫游者的最后家园”,没有一点推销的商业味,真是越品越有味道,也显示它的大家之气。更大气的还有咬文嚼字杂志。“不订咬文嚼字是你的错,不再订咬文嚼字是我的错”。对读者展开强烈的心理攻势。字里行间洋溢着办刊人的自信心,其潜台词不言而喻,即只要读者订了刊物,就会上“瘾”。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