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组教案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7185953 上传时间:2018-04-0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组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组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组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组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组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组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组教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教学目标1、了解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以及对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影响。2、了解现代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能正确使用媒体,学会选择信息,趋利避害。3、逐步学会搜集信息,善于和别人交流信息,初步养成留心信息、运用信息的好习惯。4、初步学会根据目的搜集和处理信息,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5、认识 19 个生字。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浏览整组教材,明确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制定活动计划。教学过程一、揭示主题,激发兴趣1、师生共同回忆五年级时进行过的“遨游汉字王国”的综合性学习的经历。(1)历数开展过的活动。(2)说说在活动中感觉最快乐或最难忘的事。(3)

2、谈谈开展综合性学习要注意的事项。2、揭示主题。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开展一次新的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1)说说对“信息世界”的了解。(2)谈谈你对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期待,或者说你希望在这次活动中能开展哪些活动。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尽可能的纳入到即将制定的活动计划中去。二、浏览教材,交流感受1、自由浏览整组教材,感兴趣的地方可以读得仔细一些。2、交流浏览教材后的感受。(1)浏览了教材,你知道了一些什么?(2)你产生了哪些困惑或疑问?(3)你认为这次综合性学习可以开展哪些活动?教师要注意倾听,特别是学生的困惑、疑问和活动建议,这些要成为最终的活动的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三、分组讨论,制定计划1、

3、重点阅读:单元导语、两个活动建议以及最后的结语。(1)自由阅读,你认为有价值的可以画下来。(2)课堂交流:单元导语、两个活动建议以及最后的结语给了我们哪些启发?2、根据“自由组合,适当调整”的原则,组成 35 人的学习小组。3、分组制定本次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计划。(1)组内充分讨论:想开展哪些活动?可以开展哪些活动?(2)组内达成共识,填写活动计划表。小组:“走进信息世界”活动计划小组成员: 活动时间活动内容活动地点活动形式预期的成果四、交流计划,取长补短1、分组交流各自的活动计划,要求:(1)清晰地汇报各项计划中的活动,随时回答同学的提问;(2)认真倾听别的组的活动计划,及时记录与自己组的计划

4、不一样的内容,需要的话可以向回报的小组提出疑问。2、分组修改各自的活动计划。(1)分析其他组提出的活动建议是否有价值,是否可行。(2)修改小组活动计划。3、公布活动计划。可以采用适当的形式公布各组的活动计划,比如:张贴,装订成册等。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阅读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 、 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 、 神奇的电脑魔术师和网上呼救 ,能选择阅读材料中的信息,了解古今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以及现代信息传递的特点。2、认识这几篇阅读材料中的 7 个生字,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要点。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交待任务1、教师例举生活中传递信息的生动事例。2、其实从古代到现代,信息传递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

5、一起来阅读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 、 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 、 神奇的电脑魔术师和网上呼救等四篇阅读材料。二、快速阅读,了解概况1、默读阅读材料,思考:(1)材料中提到的古代的信息传递方式有哪几种?有什么特点?(2)现代的因特网传递信息有什么特点?边读边思考,在材料中画出有关的句子,并做好标注。2、课堂交流(1)学生自由发言,特别要关注学生对上面两个思考题的认识来自于材料中的哪些语句。比如:古代信息传递方式的特点:速度慢。典型语句:“哪知瓶子在海上足足漂了 359 年,到 1852 年才被人发现。 ”“但是有个叫斐迪辟的士兵,从马拉松平原出发,一刻不停的跑了 40 千米”不精确。典型语句:“各路诸

6、侯看到烽火,以为有敌人入侵,火速率兵出击。 ”“然而诸侯们望见熊熊燃起的烽烟,却以为是周幽王故伎重演,个个按兵不动。”因特网传递信息的特点:速度快。典型语句:“计算机把全世界连成一家, 天涯若比邻已经不再是梦想。 ”多媒体。典型语句:“这个小学生为了通过电脑教表姐学唱,除了把歌词、各谱写在电脑屏幕上,还通过多媒体的录音技术把自己的歌声录在上面”不受地域阻隔。典型语句:“他赶紧问:你在什么地方?答案是芬兰 。 ”2、再次阅读材料,思考:信息传递的方式是怎样变化的?(1)重点阅读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 ,画出关键词语。(2)尝试填写:古代:驿差长途跋涉近代:( )现代:( )当代:广播、电视和( )

7、 。3、根据课堂讨论,填写下面的表格。种类特点古代信息传递方式现代信息传递方式三、联系生活,了解现状1、说说你在生活中接触到那些信息传递方式?举一个例子。2、想想这些信息传递方式带给你什么?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继续阅读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 、 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 、 神奇的电脑魔术师和网上呼救 ,进一步了解现代信息传递方式的特点,体会信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2、感受网上呼救中紧张的气氛,体会桑恩热心救人的品质。教学过程一、阅读材料,体会影响1、默读四篇阅读材料,联系材料中的具体事例说说信息是如何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2、小组讨论。3、课堂交流。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阅读材料,感受信息对人们生活

8、的影响。比如:(1)信息传递错误导致了西周灭亡。烽火戏诸侯(2)信息的及时传递“大大增强了希腊人抵抗波斯侵略军的信心。 ”“我们胜利了” (3)信息传递方式的进步,不仅可以传递文字信息,还可以传递多媒体信息。神奇的电脑魔术师(4)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使许多原来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实行超远距离的救助。网上呼救二、重点阅读,深入体会1、重点阅读网上呼救 。(1)默读课文,思考:苏珊是在怎么样的情况下呼救的?桑恩救援的过程是怎么样的?(2)边读材料边思考,在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再用自己的话说说。(3)课堂交流。苏珊当时的紧急情况:“图书馆里一片寂静,这一层只有她一个人。李他最近的电话在外面的走廊上,靠

9、瘸着的腿走到那里是办不到的。 ”如果你就是苏珊,你能怎么办?如果没有网络,结果会怎么样?捕捉文中的有关信息,理清桑恩救援的过程:网上呼救打电话给县政府打电话给救援中心救援人员赶到学校(4)这一次跨越大西洋的不可能的救助行动,带给你怎样的启示。学生可能有多种多样的回答,教师要善于总结,引导学生发现信息传递方式的进步,使不可能的事成为了可能。2、重点阅读神奇的电脑魔术师 。(1)默读材料,说说电脑能变哪些“魔术”?(2)教师展示电脑制作的多媒体作品,让学生感受信息传递的进步。三、学科整合,延伸体验1、结合信息技术课,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如在电脑上欣赏照片、音乐、动画,收发邮件、贺卡等,亲身体验多媒

10、体电脑和网络的神奇,感受现代信息传输的方便快捷。2、谈谈电脑和网络给自己和家人生活、学习、工作带来的变化。第四课时教学目标调查全家人在一天中获得的信息及渠道,能对记录进行分析,能自己发现调查和分析的结果。课前准备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设计好调查记录表,要求简单明确,便于记录。如:家庭信息调查表年 月 日家庭成员获得的信息获得信息的渠道爸爸妈妈我2、做好调查,填写好调查表。教学过程一、说说调查的过程1、说说你是怎样进行调查的?引导学生注意同学间不同的调查方式,比如:有的用访谈的方式,一边与家长交流,一边记录;有的家长分别填写,学生整理汇总等。2、说说调查的快乐和烦恼。二、交流调查的结果1、以学习

11、小组为单位,相互传阅或者逐个汇报,交流调查的结果。2、推荐组内“最有价值的信息” 。3、全班交流“最有价值的信息” 。三、分析调查结果1、教师说明分析调查结果的重要性,让学生觉得有必要进行分析。教师可进行实例分析,如:家庭信息调查记录表家庭信息调查记录表调查日期:2005 年 9 月 28 日 调查人:502 班 殷晨露家庭成员获得的信息信息来源中国男排以 0:3 负于日本队郊区有 300 多户农户要求作房屋拆迁评估爸爸全国人大举行个税法听证会天气预报:明天晴星光街开了一家大型水果超市妈妈杭州西湖边万人免费品茶柿子和桂圆嫁接在一起结出柿桂果失去双臂的男孩制成飞机模型我一只北极熊来到杭州动物园(

12、说明:获得信息的渠道分类:亲自看到或听到;电话或短信;报刊和书籍;广播和电视;网络;其他。 )调查后的分析:(1)通过这次调查,我知道信息无处不在,只要稍加留意,就能获得很多信息,对生活有帮助。如妈妈知道了明天天晴,准备洗晒衣服。(2)从家中每个人了解的信息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如爸爸喜欢体育 和了解国家大事,妈妈关心跟家庭生活有关的信息,我比较注意有趣的信息。(3)我们家的信息主要来自广播、电视和报纸,也有一些是直接看到或听到的,来自网络的信息不多,因为爸爸妈妈都没有上网的习惯,家里也没有装宽带网,上网不方便。2、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1)可以统计和分析一家人一天

13、内获得了哪些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是通过什么渠道获得的,哪些渠道多,哪些渠道少;不同的人感兴趣的信息相同吗等。(2)写好书面的“调查结果分析” 。3、尝试对学习小组内同学的调查表综合起来进行分析。主要分析:获取信息的渠道的比例4、全班汇总交流调查分析结果,判断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5、讨论:我们今天的调查结果和分析结果有什么作用?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推测作用,比如:企业如何选择最佳的广告渠道;如何最快地获得有效的信息等。第五课时教学目标1、阅读把握自己 ,认识沉迷于网络的危害,坚定把握自己,告别网吧的决心。2、了解演讲稿的一般特点,能写一篇简短的演讲稿。3、认识 7 个生字。教学过程一、谈话引

14、入1、教师谈网络的负面影响。2、出示:“把握自己” 。二、阅读理解1、默读阅读材料,想一想:从这篇演讲稿中,你明白了什么?(1)沉迷于网络的危害:影响学习成绩。影响身体健康。导致犯罪(2)青少年要调整好心态,不要被他所控制、所奴役。2、课堂讨论。(1)怎样理解“网络能造就人才,也能诱使许多对事物辨别能力差的人走向无底深渊。”师生共同历数“网络英雄”和他们的故事。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沉迷于网络的危险。小结:网络中有份丰富的信息资源,有效的利用资源就能获得成功,被不良信息捕获就会发生悲剧。(2)面对网络怎样才能“把握自己” 。学生讨论,自由发言。教师宣读“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三、了解特点1、自由

15、朗读演讲稿,想想:演讲稿有什么特点?2、小组讨论。3、课堂交流。(1)有很强的针对性,有明确的听众。(2)有鼓动性,竭力说服听众。(3)摆事实,讲道理。4、有感情的朗读这篇演讲稿。四、写演讲稿1、学习小组内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讨论: 小学生应当多看电视 小学生应当少看电视 玩网络游戏好处多 玩网络游戏害处多 上网聊天多交朋友 上网交友危险大 我相信媒体上的广告 媒体上的广告不可信2、根据讨论的结果,尝试写一篇简短的演讲稿。3、课堂交流。第六课时教学目标能明确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能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论证自己的观点,参加辩论“怎样正确利用媒体”的辩论赛。教学过程一、明确任务,选择立场1、交待辩论赛的一般规则和比赛办法。2、出示辨题辨题 1:正方:小学生应当多看电视 / 反方:小学生应当少看电视辨题 2:正方:玩网络游戏好处多 反方:玩网络游戏害处多辨题 3:正方:上网聊天多交朋友 反方:上网交友危险大辨题 4:正方:我相信媒体上的广告 反方:媒体上的广告不可信3、选择辨题和立场,组成四场比赛的正反双方阵营。二、小组讨论,充分准备1、同一观点的同学组成一个辩论队,组内讨论:(1)主题观点的陈述。(2)支持自己的观点的事实。(3)反对对方观点的事实。(4)总结观点的陈述。2、根据同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