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6章习题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7179643 上传时间:2018-04-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6章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6章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6章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6章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6章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6章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6章习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 6 6 章习题章习题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 6 章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 ) 。A怪异观念B强迫行为C强迫洗手D强迫恐惧2可采用( )来治疗失眠。A系统脱敏法B肌肉松弛法C自我暗示法D行为疗法3小王总是怀疑自己家的门没有上锁,因此常常要反复检查,它的这种行为属于( ) 。A焦虑B强迫行为C强迫观念D强迫恐惧4通过求诊者的观察和模仿来矫正其适应不良行为与神经症反应的方法是( ) 。A行为塑造法B自我控制法C强化法D示范法5关于考试焦虑症的处理,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考试焦虑症必要时可以心理治疗配合抗焦虑的药物来处理

2、B学业压力和考试焦虑会形成恶性循环,令考试焦虑症越来越严重C考试焦虑症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学生内部的压力,所以只要处理好学生的心态和观念就可以了D系统脱敏法是治疗考试焦虑症的方法之一6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常使用的“强化法”属于( ) 。A行为改变法B认知改变法C精神分析法D运动改变法二、简答题1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2结合实际说明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3怎样帮助学生降低考试焦虑?【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答案】B。2 【答案】B。解析:失眠可能由压力事件、脑力或体力劳动过度引起,也可能是神经症的伴生物,可采用肌肉松弛法治疗。3 【答案】B。解析:反复检查是动作,所以这种行为

3、不属于强迫观念,选 B。4 【答案】D。解析:略。5 【答案】C。解析:考试焦虑症的形成是多方面的,单纯处理好学生的心态远远不够。6 【答案】A。解析:强化法是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强化法用来培养新的适应行为。二、简答题1 【答案要点】(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6)小组心理辅导。2 【答案要点】(1)强化法。强化法用来培养新的适应行为。根据学习原理,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一次发生。如学生不敢和老师求教,当他一旦敢于主动向老师

4、请教老师就给予表扬并耐心解答问题,这个学生就学会能主动向老师请教的行为方式。(2)代币奖励法。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币等都可用来做代币。当学生做出教师所期待的良好行为以后,就发给相当数量的代币作为强化物。学生用代币可以换取有实际价值的奖励物或活动。(3)行为塑造法。行为塑造法是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当学生很少出现教师所期待的行为时。就依次强化那些渐趋目标的行为,直到合意的行为的出现。如有人曾用此方法让一个沉默无话的孩子开口说话。(4)示范法。观察教师呈现的范例(榜样)。(5)惩罚法。用处罚消除不良行为。可用两种形式:不良

5、行为出现后呈现厌恶刺激;不良行为后撤消愉快刺激。(6)自我控制法。让当事人自己运用学习原理,进行自我分析、自我监督、自我强化、自我惩罚,以改善自身行为。3 【答案要点】考试焦虑是考试时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考试焦虑的矫正可通过以下方法:(1)自信训练。让学生正确认识考试的重要性,摆正考试的位置,不要把考试看成是至高无上的东西。(2)对重度考试焦虑者,还要针对考试焦虑中的生理成分,进行放松训练或系统脱敏训练等,放松训练有意念放松法和肌肉放松法两种。(3)考试焦虑还可用想系统脱敏法降低。步骤和方法是:第一步,请当事人列出引起考试焦虑反应的具体刺激情景;第二步,将上述刺激情景按从弱到强的顺序,排成“焦虑等级” ;第三步,通过放松训练形成松弛反应。使机体处于完全放松状态;第四步,按照焦虑等级,让当事人在大脑想像中循序使松弛反应抑制焦虑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