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住宅楼砖砌体施工技术交底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7173890 上传时间:2018-04-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层住宅楼砖砌体施工技术交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层住宅楼砖砌体施工技术交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层住宅楼砖砌体施工技术交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层住宅楼砖砌体施工技术交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层住宅楼砖砌体施工技术交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层住宅楼砖砌体施工技术交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层住宅楼砖砌体施工技术交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统表 C01-3技 术 交 底 记 录工程名称:中铁置业水映加州(青竹湖畔住宅小区南区)三期高层 F-4#栋工程编号:施工单位中铁天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长沙第一项目经理部交底日期 年 月 日交底提要砖砌体施工技术交底交底内容:施工部署施工部署根据施工进度计划要求,砌体工程施工需提前穿插于主体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当主体结构施工 10 层以上时,砌体工程开始进行一层砌体施工,现 F4#栋计划于 2014 年 9 月开始进行施工,每层砌体施工时间约为 7 天。按照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填充墙砌筑总体方案为:填充墙(除卫生间墙外)底部先用灰砂标砖砌筑 200mm 高,中部砌筑砌块至接近梁板底 170B2

2、40mm 宽空隙,待砌体充分沉实后(一般至少为 14 天时间),填充墙顶部再用灰砂标砖斜顶砌与梁板底挤紧密实。需做砼挡水带的填充墙底部先浇筑好 C20 砼挡水带,中部砌筑砌块至接近梁板底 170B240mm 宽空隙,待砌体充分沉实后(一般至少为 14 天时间),填充墙顶部再用灰砂标砖斜顶砌与梁板底挤紧密实。如下图所示:砌筑施工要点与措施:砌筑施工要点与措施:施工工艺要求如下:1、 施工前,应先将基础面或楼地面按标高找平,然后按设计图纸放出墙的轴线,并立好皮数杆。砌块应提前一天充分湿水,在砌筑前不得浇水,在施工期间气候异常炎热干燥时,可在砌筑前稍微喷水(洒水)润湿。钢筋砼基层面(与填充墙交界处)

3、采用涂刷建筑胶拉毛处理后,再进行砌筑。2、 砌筑前,应清理砌块表面的污物,检查砌块外观质量和出厂日期,不得使用断裂砌块砌筑,不准强度不达设计标准的砌块进行砌筑。水电管线的敷设或施工所需的孔洞、管道、沟槽和预埋件等应在砌筑时进行预留或预埋,不得在已砌筑的墙体上打洞。3、砌块应逐块铺砌,灰缝应做到横平竖直,全部灰缝均应填铺砂浆,然后将砌块上墙挤压至要求的尺寸。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 90%,垂直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 80%。 4、填充墙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连接:1)、填充墙应沿框架柱或钢筋混凝土墙全高每隔 500mm 设 26 拉结筋,见下图 8.1.1;当填充墙的墙厚200mm 时,其洞

4、口两侧的填充墙墙长小于 400mm,填充墙的墙厚大于 200mm,其洞口两侧的填充墙墙长370mm 时,应用钢筋混凝土框代替,内配 4 12,6200。2)、填充墙的墙长大于 5m 时,墙顶应与梁或板有拉结,见下图 8.2.1。图 8.1.1:图 8.2.1:第 3 页 共 7 页5、框架围护填充隔墙要在主体结构全部完成后由下而上砌筑,每层填充隔墙砌至梁底后,要待砌体充分沉实后(一般为 14 天),再砌筑最上端 300mm 红砖斜砌,窗台窗台浇浇筑筑砼砼的部位,砌筑的部位,砌筑时时窗洞口各凹窗洞口各凹进进 50mm,防止渗水。,防止渗水。6、填充墙与柱子、抗震墙之间采用后植筋连接,当现浇钢筋混

5、凝土带兼作过梁时,断面加高,配筋同过梁。7、填充墙与剪力墙、柱之间拉结筋沿墙高度方向设置 6.5500 墙体拉接筋,因墙柱施工时考虑柱墙外观美观,未预留拉结筋,所有钢筋均采用后植筋的方式。8、卫生间填充墙,屋面填充墙应做 300 高 C20 细石砼带,宽度同墙厚。浇筑砼带前,要先将与旧楼板砼接触面凿毛,并洒水充分润湿后再浇筑砼。9、墙体砌筑严格按照抗震规范要求的构造连接措施施工。钢筋砼和砌体材料的接缝处两侧各加 250MM 宽,厚 0.8mm 的 925 孔铁丝网(外墙在梁面和梁底都挂 250mm 宽铁丝网)。砌块墙与结构交接处挂钢板网示意一砼砌块墙墙250 250砼梁顶砌灰砂砖加气砼砌块砌块

6、墙与结构交接处挂钢板网示意二25025010、管井内壁抹灰施工受限时采取随砌随抹,确保内壁光滑平整,通风井不漏风;管道安装完毕后,楼板应采用 C20 细石混凝土封闭。砌筑墙留洞待管道设备安装完毕后,用比原结构高于一个等级细石混凝土填实。11、填充墙砌体的灰缝厚度和宽度应正确。灰砂砖砌体灰缝应为 812mm。12、填充墙体直接砌筑于板上时板中按下图加筋。圈梁、圈梁、过过梁梁1、圈梁圈梁设置原则:(1)、填充墙墙厚为 120mm 时,应在门窗洞顶或半层高位置设置圈梁。 (2)、填充墙墙厚不小于 180mm 时,当墙高大于等于 4m 时,应在门窗洞顶或半层高位置设置圈梁。2、过梁过梁设置原则:1)

7、、所有门窗洞口顶应设置过梁,过梁选自国标 03G322-13,荷载等级为 II,过梁遇柱则应现浇,钢筋锚入柱内La.2)当门洞顶与框架梁底距离小于过梁高时,过梁应与楼面梁整浇,详见图。3)屋面女儿墙顶应设置圈梁,然后圈梁沿墙高不大于 1.5m 增设一道,圈梁截面为 240240,内配 4 12,6200。过梁梁宽同墙厚,两端伸入墙内 250。构造柱构造柱的的设设置置1)、所有构造柱应先砌墙后浇柱,并应预留马牙槎 ,且设置拉结筋,上下均与梁或板连接,详图 .2)、所有挑梁(梁上有砖墙时)端头应设构造柱,构造柱与填充墙同高,按图 8.2.1 施工.3)、所有楼梯间和电梯间四角应设构造柱,构造柱与楼

8、,电梯间墙同高,按图 8.2.1 施工.4)、出屋面女儿墙构造柱,除图中注明者外,应在每个开间设置构造柱,且构造柱间距不应大于 3m,做法按图8.2.1.构造柱截面为 240240,内配 4 12,6150 主筋锚入屋面梁内及女儿墙顶圈梁或压顶内 35d.(拐角处必设)5)、构造柱下部钢筋采用预埋方式,锚入下层楼板、梁内长度 La;构造柱上部钢筋采用后植方式钻孔植入,具体要求详见“植筋章节”。六、六、 墙墙体拉体拉结钢结钢筋筋第 5 页 共 7 页1、填充墙与墙、柱之间的拉结钢筋沿墙全高设置 2 根 6.5500.2、填充墙与构造柱之间的拉结钢筋沿墙全高设置 2 根 6.55003、植筋:本工

9、程植筋采用高强建筑结构胶,主要用于如下部位:3-1、墙体拉接筋3-2、构造柱梁、板下口锚固筋施工工艺如下:1、在基材上钻孔,钻孔直径及深度按下表取值:序号钢筋级别钢筋直径(mm)钻孔直径(mm)锚固深度(mm)16.5108028121203101415041216160514181902、用吹气泵和清孔刷清除孔内粉尘,但不能用水冲洗,以防残留在孔内的水份削弱胶粘剂的作用。3、取出 A、B 组份胶,按 A:B=20:1 的比例配制胶粘剂并用专业工具搅拌均匀。4、将拌匀的胶迅速装入专用注射枪内。5、向孔内注入适量的胶并将除锈钢筋插入孔内。6、待胶粘剂完全固化后即可进行墙体砌筑。质质量保量保证证措

10、施措施1、砌块在砌筑前的一天,应充分浇水湿润,随吊运随将砌块表面清理干净; 砌块就位后及时校正,紧跟着用砂浆(或细石砼)浇竖缝。2、应注意砌筑基底找平。3、应按设计和规范要求,设置拉置结带和拉结钢筋。4、应注意砌块的规格并正确的组砌。5、控制每皮砌块高度不准确,应严格高度控制,掌握铺灰厚度。6、严格控制砂浆配合比,按气候情况控制好砌块温度,砌筑时应保持湿润,灰缝为 8-12mm 应控制均匀,随砌随用原浆勒缝,应密实,铺砌不应过长,一般情况下密实砌块铺灰长度不应超过 23m。7、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砂浆配合比。8、纵横墙交接处按设计要求加设水平拉结筋。9、允许误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

11、方法1轴线位置偏移动10用经纬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2基础和砌体顶面标高15用水准仪和尺量检查每层510 米103 垂直度全高 10 米20用线锤和 2 米托线板检查清水墙柱6 4表面平整度 混水墙柱6用 2 米靠尺和塞尺检查清水墙 10 米以内7 5水平灰缝平直度 混水墙 10 米以内10用 10 米拉线和尺量检查6水平灰缝厚度(连续 5 皮砌块累计)10与皮数杆比较,尺量检查7垂直灰缝厚度(水平方向连续 5 块累计)15用尺量检查宽度5 8门窗洞口(后塞口) 高度5用尺量检查9外墙窗上下窗口偏移20以底层窗口为准,用经纬仪或吊线检查安全保安全保证证措施措施1、在操作之前必须检查操作环境是否符合

12、安全要求,道路是否畅通,机具完好牢固,安全设施和防护用品是否齐全,经检查才可施工。2、墙身砌体高度超过地坪 1.2m 以上时,应搭设脚手架。3、脚手架上堆料量不得超过规定荷载,堆砖高度不得超过 3 皮侧砖,同一块脚手板上的操作人员不得超过二人。4、在楼层施工时,堆放机具、等物品不得超过使用何载。5、不准站在墙顶上做划线,乔缝及清扫墙或检查磊角垂直等工作。6、不准用不稳固的工个或物体在脚手板面垫高操作,更不准在未经过加固的情况下,在一层脚手架上随意再第 7 页 共 7 页叠加一层。7、用于垂直运输的吊笼、滑车、绳索等,必须满足负荷要求,牢固无损; 吊运时不得超载,并须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理。8、在同一垂直面内上下交叉作业时,必须设置安全隔板,下方操作人员必须配戴安全帽。9、人工垂直往上或往下转递砖块时要搭递砖架子,架子的站人板宽不应小于 60cm。审核人: 年 月 日交底人: 年 月 日接受交底人:年 月 日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人员与接受交底人员各保存一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