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质的跨膜运输 2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7171249 上传时间:2018-04-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21.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物质的跨膜运输 2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三物质的跨膜运输 2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三物质的跨膜运输 2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三物质的跨膜运输 2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三物质的跨膜运输 2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物质的跨膜运输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物质的跨膜运输 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9 页 2014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规范训练苏教版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规范训练苏教版 第第 6 6 讲讲 物质的跨膜运输物质的跨膜运输【组题说明】考 点题 号错题统计错因分析物质跨膜运输方式1、2、3、12渗透作用与细胞吸水和失水4、5、6、7、8、9、10、11实验与探究131如图表示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转运过程及相关的结构。下列哪一项 叙述是正确的 ( )Aa 表示发生质壁分离时水分子的主要移动方向Bb 表示神经细胞在受到刺激后细胞膜对 Na的透性变化特点Cc 过程一定消耗能量D效应 B 细胞能够依靠 d 识别相应的抗原答案 C解析 分析图示,上侧(分布有糖蛋白)为膜的

2、外侧,质壁分离时水分子由膜内到膜外;神经细胞受到刺激后细胞膜对 Na的透性改变,大量 Na内流;c 过程由低浓度一侧到高浓度一侧,一定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效应 B 细胞不能识别抗原。2下图表示动物肌肉细胞细胞膜转运部分物质示意图,与图中信息不相符的是( )A甲侧为细胞外,乙侧为细胞内BNa既可顺浓度梯度运输也可逆浓度梯度运输C图示中葡萄糖跨膜运输的直接驱动力不是 ATPD图示中葡萄糖跨膜运输方式与细胞吸收甘油的方式相同答案 D解析 肌细胞不能产生葡萄糖,原因是细胞内的肌糖原不能直接转化成葡萄糖,细胞要不断消耗葡萄糖,所以甲侧为细胞外,乙侧为细胞内;钠离子进入细胞需要载体蛋白但不消耗能量,

3、而运出细胞需要载体蛋白,消耗能量;分析图示可知,葡萄糖进入肌细胞需要载体蛋白协助,由钠离子驱动,而细胞吸收甘油的方式是简单扩散。3如图是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概念图,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第 2 页 共 9 页 A据图可确定为既耗能又需载体蛋白的主动运输B两种方式的共同特点是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C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可通过两种方式被吸收D果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与内吞作用有关答案 A解析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而 K通过膜的方式为主动运输,因而可确定为主动运输、为被动运输,物质非跨膜运输包括内吞、外排两种方式;被动运输是顺浓度梯度运输物质;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通过内吞方式被吸收;细胞膜具

4、有选择透过性,蔗糖不能进入细胞,果脯腌制过程中,细胞已死亡,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蔗糖才能进入细胞。4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渗透作用实验装置,实验开始时长颈漏斗内外液面平齐,记为零液面。实验开始后,长颈漏斗内部液面的变化趋势为 ( )答案 B解析 仔细观察图示,长颈漏斗内为蔗糖溶液,实验开始后长颈漏斗内部液面将上升,由于实验初始阶段半透膜内外溶液浓度差较大,液面上升速率较大。5如图表示一中间隔以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通过)的水槽,两侧分别加入等质量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和麦芽糖溶液。然后在半透膜两侧加入等质量的麦芽糖酶,在加入麦芽糖酶前后 A、B 两侧液面的变化是( )A加酶前 A 侧液面上升,加酶后

5、 B 侧液面上升并等于 A 侧的第 3 页 共 9 页 B加酶前 A 侧液面上升,加酶后 B 侧液面上升并高于 A 侧的C加酶前后 A、B 两侧液面不变D加酶前 A、B 两侧液面不变,加酶后 B 侧液面上升并高于 A 侧的答案 B解析 加酶前两侧溶液的质量浓度相同,由于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麦芽糖的,葡萄糖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即 B 侧水分子的浓度大于 A 侧,水分子由 B 侧向 A侧移动(净移动),A 侧液面上升;加入麦芽糖酶后 B 侧葡萄糖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 A 侧的,水分子向 B 侧移动(净移动),B 侧液面上升并高于 A 侧的。6如图所示,图乙是图甲发生渗透作用之后的示意图,图

6、丙是根毛细胞示意图,图丁表示细胞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中处溶液浓度小于处溶液浓度B图甲和图丙中都有半透膜,两者的本质区别是图丙细胞膜上有载体蛋白,使其具有选择透过性C若把图丙所示细胞放在质量分数为 5%的 NaCl 溶液中,在显微镜下连续观察一段时间发现其发生了质壁分离D若把图丙所示细胞放在质量浓度为 0.3 g/mL 的蔗糖溶液中,则图丁表示细胞体积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曲线答案 C解析 由图乙可知,图甲的渗透装置内部溶液浓度高于外部溶液浓度,即处溶液浓度小于处的。载体蛋白的存在使得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植物细胞可以吸收Na、Cl,使细胞液浓度升高,所以根毛细胞处于质

7、量分数为 5%的 NaCl 溶液中时会先发生质壁分离,后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将图丙所示根毛细胞放在质量浓度为 0.3 g/mL 的蔗糖溶液中时,细胞渗透失水,体积逐渐缩小,但由于细胞壁的伸缩性有限,体积不会无限收缩,则图丁表示细胞体积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曲线。7用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做质壁分离实验,下列图示符合实验结果的是( )第 4 页 共 9 页 答案 D解析 用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做质壁分离实验时,细胞的体积略微减小,细胞液浓度逐渐升高,液泡体积逐渐减小,细胞液色素浓度逐渐升高。8将从同一新鲜马铃薯块茎上取得的形状、质量相同的马铃薯条分为数量相等的 4 组,分别浸入4 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1 h

8、 后,溶液的质量变化百分率如表 1 所示。从 4 个不同的新鲜马铃薯块茎上,取得形状相同,质量、数量相等的马铃薯条,分成组,分别浸入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1 h 后,马铃薯条的质量变化百分率如表2 所示。则表 1 所列的 4 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开始时浓度最低的,以及表 2 所列的 4 组不同马铃薯条中开始时细胞液浓度最低的分别是( )表 1溶液质量变化(%)4023表 2马铃薯条质量变化(%)4023A.、 B、 C、 D、答案 D解析 表 1 中数据的含义:正值为溶液量增加、马铃薯条失水,负值为溶液量减少、马铃薯条吸水,故的溶液浓度最低。表 2 中数据的含义:正值为马铃薯条吸水、质量增加

9、,负值为马铃薯条失水、质量减少,故的细胞液浓度最低。9把蚕豆植株放在湿润的空气中照光一段时间后,取蚕豆叶下表皮制作临时装片,先在清水中观察,然后用质量浓度为 0.3 g/mL 的蔗糖溶液取代清水,继续观察,结果如图所示。对此现象的推断最合理的是( )A清水中的保卫细胞失水导致气孔开放B蔗糖进入保卫细胞后,细胞吸水导致气孔关闭C清水中的保卫细胞很快出现质壁分离并自动复原第 5 页 共 9 页 D蔗糖溶液中的保卫细胞失水导致气孔关闭答案 D解析 由图可以看出,在清水中气孔开放,在蔗糖溶液中气孔关闭,推测可能是蔗糖溶液中的保卫细胞失水导致气孔关闭。10取一段长 5 cm 的葱茎,将其纵切到 4 cm

10、 处,由于纵切的葱茎使薄壁的皮层细胞摆脱了厚壁的表皮细胞的束缚,皮层细胞扩张得更快,从而使葱茎向表皮外弯曲,切后的形状如图甲所示,将它作为对照。再取另外四段葱茎做同样的处理,将它们分别置于ad 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30 分钟后,葱茎形状记录如图乙。据此判断蔗糖溶液浓度的大小为( )第 6 页 共 9 页 甲蔗糖溶液aBcd葱茎形态乙Aabcd BacdbCbdca Dbacd答案 B解析 由题意可知,细胞吸水后皮层细胞扩张得更快,从而向表皮外弯曲;失水后皮层细胞收缩得更快,从而向表皮内弯曲。a、c 中葱茎在渗透失水,其中 a 中失水程度超过 c;b 中葱茎在渗透吸水;d 中基本未变。11如图

11、为物质出入细胞的四种方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 A 表示_方式,B 表示_方式,C 表示_方式,D 表示_方式。(2)K、O2和葡萄糖三种物质中,通过 B 方式进入红细胞的是_。(3)与 A 方式相比,B 方式的主要特点是需要借助_,该物质是在细胞内的_上合成的。(4)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是通过_方式进行的,该种运输方式也体现出细胞膜_的特点。(5)若在细胞中注入某种呼吸抑制剂,_方式将会受到较大影响。(6)需要载体蛋白协助的方式为_(填字母),影响 B 方式运输速率的因素为_;与 C 运输方式有关的细胞器是_。答案 (1)简单扩散 易化扩散 主动运输 外排 (2)葡萄糖 (3)载

12、体蛋白 核糖体 (4)D(或外排)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5)C、D(或主动运输和外排) (6)B、C 浓度差和第 7 页 共 9 页 载体蛋白数量 线粒体和核糖体解析 简单扩散受膜两侧浓度差的影响,浓度差越大,物质出入细胞的速率就越快,而易化扩散和主动运输都受细胞膜上载体蛋白数量的限制,主动运输和外排又受能量多少的限制。12研究表明,主动运输根据能量的来源不同分为三种类型,其示意图如下(图中 a、b、c代表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代表跨膜的离子或小分子)。请据图回答:(1)图中细胞质基质存在于_(填“P”或“Q”)侧,判断依据是_。(2)主动运输是由_所介导的物质_梯度的跨膜运输方式。(3)有人认

13、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 ATP 驱动泵的主动运输或易化扩散。请你设计实验加以探究。实验步骤:第一步:取甲、乙两组生理状况相同的小肠上皮细胞。第二步:将甲、乙两组细胞置于适宜浓度的葡萄糖培养液中,甲组细胞给予正常的呼吸条件,_。第三步:_。预测实验结果并分析:a若甲、乙两组葡萄糖的浓度相同,则_。b_。答案 (1)Q 糖蛋白位于细胞膜外侧 (2)载体蛋白 逆浓度 (3)第二步:乙组细胞用细胞呼吸抑制剂处理(或抑制乙组细胞的细胞呼吸) 第三步: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的葡萄糖浓度 a.小肠上皮细胞是以易化扩散的方式吸收葡萄糖的 b若甲组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小于乙组的,则小肠上皮细胞是以ATP 驱动泵的主动运输方式吸收葡萄糖的第 8 页 共 9 页 解析 (1)根据细胞膜的结构可知,糖蛋白位于细胞膜外侧,所以 P 侧为细胞外的环境,Q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