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乳头状瘤5例分析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7169286 上传时间:2018-04-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管乳头状瘤5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食管乳头状瘤5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食管乳头状瘤5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管乳头状瘤5例分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食管乳头状瘤食管乳头状瘤 5 例分析例分析食管乳头状瘤(EP)是一种食管被覆鳞状上皮的息肉样肿瘤,随着胃镜检查诊断的普 及应用和我们对食管乳头状瘤的进一步认识,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由于 EP 病例 中有伴发食管及其他部位恶性肿瘤的情况,所以 EP 受到医学界广泛的关注。现对我院胃 镜室近期检出的 5 例食管乳头状瘤内镜、病理及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一、资料 1.一般资料:自 2006 年 1 月至 2007 年 7 月,我院胃镜室从 4827 例进行胃镜检查的病 人中共检出 EP5 例,均经病理证实,占 0.1%。女 3 例,男 2 例,年龄 3170 岁。 2.临床资料:患者胸骨后不适

2、4 例,上腹部痛或腹胀 3 例,进行性吞咽困难 1 例。 二、结果 1.内镜下表现:部位:位于食道中段有 4 例,占 80%。食道下段有 1 例,占 20%。形 态特点:4 例呈乳头状隆起,有蒂,白色半透明分叶状;1 例呈白色扁平息肉状,有亚蒂; 质软,活动好。直径为 0.20.6cm。伴随其他内镜表现:伴食道炎 1 例,食道癌 1 例,5 例 均伴不同程度的慢性胃炎。 2.病理结果:镜下表现呈指样或乳头状突起,表面被覆增生的鳞状上皮。提示:食管 鳞状上皮乳头状瘤。 3.治疗:本组病人全部用活检钳钳除病灶,出血较少,均未行止血治疗。所有 5 例 (包括伴下段食道癌行切除术后)3 个月复查均无复

3、发和恶变。 三、讨论 食管乳头状瘤比较少见,临床上无特异症状,多因其它症状行胃镜检查时发现,病因 及发病机理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与胃食管返流、物理或化学因素损伤食管粘膜后的再生 有关,也有人认为与人乳头状病毒(HPV)感染以及遗传因素有关,HPV 与人类鳞状上皮 有高度亲和性,特别是 HPV16.18,可导致食管鳞状上皮多阶段演变为肿瘤1 。多数人现 在认为 EP 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报道本病的发病率为 0.01%0.04%2 。随着电 子内镜的广泛应用和对食管鳞状上皮乳头状瘤的进一步认识,本病的发生率逐渐增加,我 院统计 18 个月发生率为 0.1%;国内报道女多于男,黄秀江报道男女之

4、比为 15.183 , 本组病人男女之比为 11.5,可能与统计的时间过短以及病例人数较少有关,随着我们统 计病例的增多,发生率可能会进一步增加。食道鳞状细胞乳头状瘤以前普遍被认为是良性 病变,但可以出现细胞异型性,有一定的复发率,近几年通过医学界的观察和统计,我们 发现它亦可以恶变发生鳞状细胞癌:何明等报道一例食管乳头状瘤癌变4 ;宋魏,仇晓 菲,潘彦洛报道支气管孤立性鳞状上皮乳头状瘤部分恶变 1 例5 ,提示鳞状上皮乳头状 瘤为一种低度恶性潜能的肿瘤。本组病人有一例 59 岁男性病人合并食道鳞状细胞癌,虽无 充分证据表明乳头状瘤与食道癌有直接关系,但值得我们提高对本病重视。 总之,作为内镜

5、医师应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乳头状瘤一般较小,容易漏诊,尤其对 有胃食道反流症状和病史的患者,一定仔细观察,了解它的特点,一经发现应做病理分析, 直径小于 0.5cm 的应用活检钳钳除,对较大的病变不能钳除的应确诊后用微波、电凝切除, 治疗效果明显,复发及恶变少见。如发现棘层高度增厚,呈乳头瘤样增生,上皮细胞空泡 化,体积较大,可考虑 HPV 感染,应予 PCR 检查;该病多发于子宫颈、外阴、肛门、尿 道等部位,发生在食道少见;目前,对 HPV 感染无特效治疗方法,病变在外阴、肛周等处 者可反复用 5氟尿嘧啶(5FU)溶液等药物外涂;病变在食管者,可于内镜下应用并应激光及或氩气离子凝固术等清除瘤组织,但复发率较高6 。对于本病的检出者要加强重 视,积极随访复查,防止复发或恶变的发生,不能因为它恶性程度低而放松警惕,以免造 成漏诊和误诊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