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和上下楼梯安全知识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7169127 上传时间:2018-04-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和上下楼梯安全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和上下楼梯安全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和上下楼梯安全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和上下楼梯安全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和上下楼梯安全知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和上下楼梯安全知识中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和上下楼梯安全知识中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和上下楼梯安全知识.txt 都是一个山的狐狸,你跟我讲什么聊斋,站在离你最近的地方,眺望你对别人的微笑,即使心是百般的疼痛只为把你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刺眼的白色,让我明白什么是纯粹的伤害。消防安全知识一、防火安全常识 (一)灭火的几种基本方法 1.冷却法:就是降低燃烧物质的温度使火熄灭。2.窒息法:就是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断绝氧气对燃烧物的助燃,最后使火焰窒息。3.隔离法:就是要断绝可燃烧物。4.抑制法:用有抑制作用的灭火剂射到燃烧物上,使燃烧停止。二、发生火灾怎么办 (一)及时、准确地报警 当发生火灾时,

2、应视火势情况,在向周围人员报警的同时向消防队报警。1.向消防队报警:直接拨打 119 火警电话。拨通电话后,应沉着、冷静,要讲明:发生火灾的单位、地点、靠近何处,什么东西着火、火势大小,是否有人被围困。还要讲清报警人姓名、单位和联系电话号码,并注意倾听消防队的询问,准确、简洁地给予回答。报警后,应立即派人到单位门口或交叉路口迎接消防车,并带领消防队迅速赶到火场。如消防队未到前,火势扑灭,应及时向消防队说明火已扑灭。(二)扑来初起之火 火灾的发展为初起、发展、猛烈、下降和熄灭五个阶段。火灾初起阶段,燃烧面积不大,火焰不高,辐射热不强,火势发展比较缓慢,如发现及时,方法得当,用较少的人力和简单的灭

3、火器材就能很快地把火扑灭。这个阶段是扑灭火灾的最佳时机。在报警的同时,要分秒必争,抓紧时间,力争把火灾消灭在初起阶段。 (三)火灾中自救 火灾中的人员伤亡,多发生在楼上,或因逃生困难,或因烟气窒息,或被迫跳楼,或被烈火焚烧。那么发生火灾时,应如何自救呢? 1.如果楼梯已经着火,但火势尚不猛烈时,这时可用温棉被、毯子裹在身上,从火中冲过去。 2.如果火势很大,则应寻找其它途径逃生,如利用阳台滑向下一层,越向邻近房间,从屋顶逃生或顺着水管等落向地面。 3.如果没有逃生之路,而所有房间离燃烧点还有一段距离,则可退居室内,关闭通往火区的所有门窗,有条件时还可向门窗洒水,或用碎布等塞住门缝,以延缓火势蔓

4、延过程,等待求救。 4.要设法发出求救信号,可向外打手电,或抛出小的软的物件,避免叫喊时救援人员听不见。 5.如果火势逼近,又无其它逃生之路时,也不要仓促跳楼,可在窗上系上绳子,也可临时撕扯床单等连接起来,顺着绳子下滑。三、学生预防火灾知识1.在校学生不要吸烟。2.现代化商场、宾馆、图书馆墙上都安有红色火警按钮,千万不要随意按动它。消防用的水龙带、水枪、提桶、灭火器以及专门用来消防锹、镐、钩、沙箱等也不要随意搬动。3.校园内要特别注意不携带火柴、打火机、鞭炮等火种进入校园。4.外出活动时身上不携带火柴、打火机等,不携带任何易燃易爆品。5.发生火灾,一定要保持镇静,量力而行。6.如果火势十分猛烈

5、,正在或可能蔓延,切勿试图扑救,应该立刻逃离火场,打 119 火警电话,通过消防队救火。7.报警后要安排人到街道口等候消防车,指引消防车去火场的道路。8.不围观消防车。 9.不随意乱打火警电话。上下楼梯安全知识1.上下楼梯一律靠右行走,不得多人并行。上下楼梯人流相遇时,低年级学生先行,先下后上。 2.集体上下楼梯时要做到速度缓、脚步轻、不奔跑、注意力集中,严禁逆向上下,严禁在上下楼梯和转弯处打闹、推搡、起哄、突然停留、大声喧哗、恶意扰乱队伍行进秩序等行为,以防意外。3.上下楼梯时,一旦发现有人摔倒,附近同学要立即采取措施,制止后面的同学继续前行。4.较多同学上下楼梯时,即使发现自己的物品掉落,也应等到楼梯上相对人少时才可以拾取。5.不能将身体靠扑在楼梯走廊的栏杆上。禁止在走廊栏杆和楼梯扶手上坐立、打滑。 6.到综合楼公共教室集体上课(如音乐、信息、阅读、体育等课) ,班级集体下楼梯时,应找同学带队走在班级前面,相邻两个班之间应保持五米的距离。7.同学从班级到操场参加集体活动(如课间操、升旗仪式、集会等) ,必须听从班主任组织,在本班门口走廊上列队后,按照指定的教学楼的楼梯下去。返回时,也必须由班主任组织学生列队后,按照指定的楼梯,回到班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