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检测试题(D卷)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16318 上传时间:2017-08-1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23.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现代史检测试题(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国近现代史检测试题(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史检测试题(D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现代史检测试题(D卷)(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近现代史检测试题(D 卷)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 11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1.恩格斯在评论某次战争时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 ”恩格斯所评论的战争是指 ( )A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使历史包含着越出旧轨的趋向。 ”若从洋务运动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包含着越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A促进了自然经

2、济瓦解,诱导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C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 D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3.1916 年,一位学者说:“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并以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职能集团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这则材料的实质是( )A批判近代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B.反对宣传西方启蒙思想家的理念C指出宣传西方启蒙思想的缺陷 D.提倡马克思主义4.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1894 年估计约有 1 亿多美元,到 1914 年时已增至 9.5 亿多美元这些投资有很大部分不

3、是来自于国外的资本流入,而是由对中国的暴力掠夺转化而成的。例如庚子赔款(即辛丑条约的赔款)有一部分就转化为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企业投资” 。 (摘自林增平中国近代经济史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始于辛丑条约 B对华输出的资本基本来源于列强国内的剩余资本C甲午战争以后列强对华输出资本增长迅速 D资本输出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注入了资金5.中国近代经济史纲记载 1922 年一民族资本家言:“我之廉价工人,彼(日本)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日本)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况彼来者皆该国一流工厂,资本较吾雄厚,技术较

4、吾高深,对工厂之管理经营,亦皆养之有素,吾更何恃而不恐,吾将何术以善后。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你选择解决这种形势采取的根本方法为( )A必须首先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建立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C倡导创办实业,进行实业救国 D发动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抵制洋货6.民国时期的著名记者黄远生说:“盖在昔日,仅有制造或政法制度之争者,而在今日已成为思想上之争。 ”事实上,中国近代有些事件兼有制度之争和思想之争,它们是( )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以为高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新文化运动 A B C D7.五四运动爆发后,当时的教育家罗家伦曾撰文指出:“自从受了五四这个大刺激以后无论是

5、谁,都觉得从前的老法子不适用,不能不别开生面,去找新的,这种潮流布满于青年界。 ”这反映了五四运动最主要的影响是( )A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B促进了中国教育模式的变化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D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820 世纪初,中国官办报纸虽一时称盛,但民办报纸更在数量和影响上远远超过官办报纸,达 150种之多。据统计,仅上海就有杂志 46 种,在东京中国人办的杂志也有 34 种。以下表述符合材料的是( )A中国新闻媒体完全可以自由地传播舆论 B近代中国民众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根本性巨变C留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D新闻媒体的普及推动了民主政治的进程9.1958 年

6、,美国一份评估中国“二五”计划的文件认为,中国虽然面临着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与人口快速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可以获得苏联援助,同时减少粮食出口,中国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这一文件的判断( )A.对中美关系的急剧变化估计不足 B.低估了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作用C.符合中苏两国关系的基本走向 D.与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10.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位中国诗人写道:“彩霞里伊水似飞舞,白云中洛河似龙腾,看茫茫绿树大海,排排烟筒森林。 ”这反映了A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步增强 B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C 追求工业化的发展目标 D 诗歌创作脱离社会现实11.“张一凡,1966 年就读于无锡

7、第二中学高三,1969 年作为知识青年至苏北下乡。 1978 年 3 月考进南京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80 年代公派前往美国深造,获得博士学位, 90 年代回国,创办了一家网络视频网站”该段个人履历反映了 60 年代 义务教育法 的实施,保障他完成了 9 年制义务教育 70 年代中期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为他考上大学提供了可能 70 年代末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对他获得博士学位至关重要 90 年代互联网在全球的飞速发展为他创业提供了舞台A、 B、 C、 D、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两题,1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8 分)材料一 江南制造总局造船厂 1868年已着手建造蜗轮蒸汽舰了。蜗

8、轮蒸汽舰是 1845-1850年间在欧洲推广使用的,1850 年以后被用于军事。摘编自徐泰来中国近代史记材料二 克服技术的落后时一个巨大的困难,尤其是当那些夕阳顾问和教习自己就不很专业时,更是如此。自强规划所造出的枪炮船舰性能及其低劣。这就导致需要不断从国外购买船炮。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材料三 从 1985年起,有聂荣臻主持的国防科技严谨已迈开步伐。党和政府克服苏联政府单方面撕毁协定、撤走专家、停止供应设备所造成的严重困难,自力更生发展国防科技工业,终于取得了国防尖端技术的重大突破。中国国防尖端技术的巨大发展。标志着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大大加强了

9、我国国防力量。这也集中代表了我国科学技术当时达到的新水平,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摘自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 )根据材料一、二,归纳洋务企业制造军舰的技术状况。 (8 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失败的外部原因。 (8 分)(2 )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国防尖端技术大发展的作用。 (8 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文化大革命”前我国“国防尖端技术的重大突破”的表现(4 分)1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8 分)近代以来,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某种标志性的意义,其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因角度的不同出现多种说法。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对的界定提到两种说法。第一种将理解为 1911年秋至 1912 年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第二种把理解为 20世纪社会革命中的 1900一 1913年阶段。请回答:(1) 第一种说法主要是从哪一方面审视?列举相关史实加以说明。(10 分)(2) 结合社会思想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变革对第二种说法加以说明。(8 分)(3)运用上述视角认识五四运动的影响。(10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