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试题] 30道经典初中几何题目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16126 上传时间:2017-08-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试题] 30道经典初中几何题目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考试题] 30道经典初中几何题目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考试题] 30道经典初中几何题目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考试题] 30道经典初中几何题目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试题] 30道经典初中几何题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试题] 30道经典初中几何题目(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考试题 30 道经典初中几何题目一、初中几何.面积专题(10 道经典题)(1)(面积.折叠)正方形 ABCD 中,M 为 BC 中点,将正方形折起来使 A 与 M重合,折痕 EF 分在 BA、CD 上,正方形面积为 64,求 AEM 面积折叠是经常出现的题,折叠的过程隐含了垂直、对称等信息条件,也需要大家有一些空间想象感。这道折叠题和面积有关,收进这周精选题。(2)(面积)在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中画内接正方形有两种画法,作出这两种画法,并比较两个正方形的面积第 2、 3、4 题都是三角形内接正方形,题的条件不同,考验的解题要点也不同,大家将这 3 道题联系起来做会很有趣味。(3)(面积)有一

2、直角三角形木板,一直角边长为 3m,斜边长为 5m,把他们加工成面积最大的正方形桌面,选哪种方式(4)(面积)如图,任意三角形 ABC 内接正方形 DEHG。SADE=1,SDGB=3,SEHC=1。求正方形面积(5)(面积)如图,正方形 ABCD 和 CEFG 的边长分别为 m,n,求三角形 AEG面积的值这是一道选择题,答案也比较出乎意料,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进一步想想,为什么这个条件会消失。(6)(面积)P 是边长为 8 的正方形 ABCD 外一点,PB=PC,PBD 的面积等于48。求 PBC 的面积这是一道竞赛题,难度较大,通常的解法是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这道题有更为简洁痛快的解法,很考

3、验大家的观察和直觉。(7)(面积)如图,正方形 ABCD 边长为 8 厘米,三角形 ABF 面积比三角形 CEF面积大 10 平方厘米。求阴影部分面积这类求面积的解题思路,可以用 4 个字形容:“查缺补漏、移形换位”。这道题是简单的习题,给大家练练手。(8)(面积)如图,三角形 ABC 中,EF 和 AB 平行,DE 和 BC 平行,四边形BDEF 面积是 120 平方米。求三角形 AEF(阴影部分)面积又一道“移形换位 ”的题。(9)(面积)ABCD 是个梯形,已知 ABD 的面积是 12 平方厘米,三角形 AOD 的面积比三角形 BOC 的面积少 12 平方厘米,求梯形 ABCD 面积又一

4、道“查缺补漏 ”的题,经过前面的习题,这题就很 easy 了,轻松一下。(10 ) (面积)如图,将三角形 ABC 沿 EF 折叠,阴影部分面积与原三角形面积比是 2 比 5,重叠部分面积是 6 平方厘米,求原来三角形面积这道题本身不难,不过容易犯个小的疏漏,看看你会不会掉坑里。二、 初中几何.正方形专题(5 道经典题)(1)(正方形 .多解)正方形 ABCD,E 为 BC 内任一点,连接 AE,延长 BC 做角c 外角平分线 CF,使 AE 垂直 EF。求证 AE=EF。虽然直角坐标系在初三的教材中,不过,大部分学校初二已经学完初三的内容了,第三种解法应该也看得懂。(2)(正方形 )正方形

5、ABCD 内,E、F、G 、H 分别在 AB、CD、AD、BC 上,EF=GH,求证:EFGH。(3)(正方形 )在正方形 ABCD 内,以 AB 为边作等边ABE,连接 DE 且延长交BC 于 G,求 EGB 度数这道题是复习基础知识。(4)(正方形 )在正方形 ABCD 中,对角线 AC、BD 相交于 O,AE 平分角 BAC交 BD 于 E,正方形周长为 16cm,求 DE这道题考的是观察后的预判和基础知识。三、初中几何.三角形专题(7 道经典题)(1)(三角形 .双题双解)已知 ABC 中,AB=AC,BAC=90 ,D 是 AC 的中点,AEBD 交 BC 于 E。 (1 )求 AD

6、B=CDE;(2)若 AB=2 ,求CDE 的面积。一种适合执着地喜爱“ 几何 ”思路的同学,寻找几何形体之间相等、相似、倍数等关系。一种适合对“ 计算” 解题情有独钟的同学,根据线、角、面的关系计算出长短、大小的数值。(2)(三角形 .双解)正三角形 ABC,P 是三角形内一点,PA3,PB4 ,PC5求APB 度数。三条边看似没有什么关系,这类题通常要我们将三条边变换组成同一个三角形,题中的 3、4、5 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勾股定理。【第一种解法:旋转】旋转能简化证明过程,旋转前后的三角形是相等的。有的同学反映旋转不好理解,一转就不知到哪里去了,告诉大家,旋转要注意三点:1、确定那个固定不动

7、的点作为转心;2 、确定旋转的角数,通常旋转后有两条边是重合的;3、看清楚旋转后边、角的对应关系。【第二种解法:做一个三角形】这就需要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才能将题意中的边或角换到新三角形中。(3)(三角形 )P 是等边三角形 ABC 内一点, APC、APB、BPC 之比为5、6 、 7,以 PA,PB ,PC 为边的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大小。这道题和第(2)题类似,这种题型很特殊,看过一般都不会忘记解题思路。巩固一下吧。(4)(三角形 )如图,CF 、 EF 分别为ACB 和AED 的平分线,求证:2F=B+D。这道题要的是观察力,没有考察复杂的知识点,细心些,千万别被若干个交叉的三角形看晕了。

8、(5)(三角形 .双解)ABC 中,E 是 BC 的中点,D 是 CA 延长线上一点,且AD=12AC,DE 交 AB 于 F,求证:DF=EF。两种解法,其实是在不同三角形中构建中位线,实质是一样的。用好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这道题你就赢了。(6)(三角形 .三解)如图, ABC 和 ADE 均为等边三角形,且 D 在 AB 上,求证:BE=CD。三种解法,都是通过构建两个三角形全等,来证明线段相等。正三角形的特性,使得图形中暗含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四、 初中几何.梯形专题(2 道经典题)(1)(梯形)ABCD 是梯形, AD 与 BC 平行,ADBC,AB=AC 且ABAC,BD=BC,AC

9、,BD 交于 O。求BCD 的度数。(2)(梯形)在梯形 ABCD 中,AD 与 BC 平行,AD=AB=DC,BD DC,求C 的度数。五、 初中几何.双正方形专题(6 道经典题)(1)(双正方形 )已知正方形 ABCD 和正方形 CEFG,连结 BE、DG 、BD,点M、P、N 分别是 DG、BD、BE 的中点。求证: MPN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这道题利用了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相对比较简单一些。(2)(双正方形 )A 为正方形 BEFG 对角线 FB 延长线上一点,作正方形ABCD,D、C、G 在 AF 的同侧,H 为 DF 的中点。判断 GH 和 CH 的关系。这道题比较难,步骤多,角度

10、之间关联复杂,大家做的时候要仔细。(3)(双正方形 )正方形 ABCD,正方形 AEFG,M、N 是 CF、DE 中点,判断MN 与 DE 关系。这道题非常经典,堪称双正方形题型的鼻祖,由这道题变形出了很多题目,但万变不离其宗。(4)(双正方形 )已知锐角ABC 中,以 AB、AC 为边向外做正方形 ABDE,正方形 ACFG,连接 CE、BG,交点为 O,判断 EC 与 BG 的关系。这道题在双正方形中是很简单的,证全等和垂直的方法非常常见和易用,值得掌握。(5)(双正方形 )以ABC 的边 AB、AC 为边向外做正方形 ABDE,正方形ACFG,AH BC 交 EG 于 M,垂足为 H,求证 EM=MG、MA=BC/2。作为第(3)题的一个变种,也是常见题,大家可以通过题(5) 、题(6 )感受经典题的变化。(6)(双正方形 )在梯形 ABCD 中,AD 平行 BC,以两腰 AB、CD 为一边分别向外做两个正方形 ABGE 和 DCHF,设线段 AD 的垂直平分线 L 交线段 EF 于点M,求证, M 为 EF 中点。此题是第(3)题的另一个变种,将三角形拉开成梯形而已,思路不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技工职业技能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