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声现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15988 上传时间:2017-08-05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9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课时《声现象》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1课时《声现象》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1课时《声现象》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1课时《声现象》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1课时《声现象》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课时《声现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课时《声现象》(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南中学初三物理第一轮复习声现象,第一课时 声现象,八年级(上),声现象,1. 声音的产生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2. 声音的传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3. 声音的特性,响度声音的大小振幅和远近,音调声音的高低频率,音色声音的品质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4. 噪声,定义:物理定义;环保定义,控制: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5. 声的利用,传递信息:回声定位/声呐/B超,传递能量:清洗精密机械/除去人体内的胆结石,构建知识网络,回顾知识点,【课前预习】校对比比看,谁的正确率高,1.都在振动、振动,2.固体、气体、b、固体传声效果好、液体可以 传声

2、、不能、无线电(电磁波),3.变弱、听不到声音、真空不能传声(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4.烛光摇曳、声音具有能量,5.340、少、0.29s、看到冒烟就开始计时、光速比声速快,6.音调、振动的快慢不同、频率,7.重、重、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色,8.拖拉机发出的声音(交通工具发出的声音)、在听课时,美妙的音乐声(干扰学习、工作、休息的所有声音)、分贝、dB、50dB,【课前预习】校对比比看,谁的正确率高,9.在声源处减弱、禁鸣(将洗衣机中的衣服放平整)、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种草植树(关门、关窗)、在人耳处减弱、佩戴有耳罩的头盔,10.20000Hz、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

3、较集中的能量、声呐、超声波清洗机、B超、次声波、传得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无孔不入,【课前预习】校对比比看,谁的正确率高,考点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 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只有振动才会发声。当物体停止振动时,发声也就停止。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发出声音,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足以说明这个问题。,考考你:,1.设计实验说明发生的音叉在振动,2.是否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考点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2. 声音的传播,(1)固体、液体、气体物质都能够传播声音。没有这些介质,声音就不能传播,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比如:“隔墙有耳”说的就是

4、固体可以传声,图中听石头在水中的撞击声,说明声音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液体中传播。,(3)声音的传播速度: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在相同条件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 15Co 空气中声速 v=340米/秒,(2)钟罩实验:,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方法:,考点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课内思考】1,如图11所示,在教室里,小明用力敲响乙音叉时,与甲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会起来,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也能说明声音可以在传播,乒乓球的作用_ _;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此实验,则(还能/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这是因为 ,考点链接:,考点一:声音的产生

5、和传播,【课内思考】2,小红站在一个正在检查铁轨的巡道员旁边,只见巡道员将小锤放在铁轨上,耳朵贴着锤柄的另一端突然,巡道员好像听到了什么,马上拉着小红离开铁轨旁,说火车马上就要到了,可小红却没有听到火车开来的声音,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课堂检测】7,如图14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A将音叉的振动时间延迟B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C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D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图14,【自主检测】4、13,1.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程度,与物体振幅度有关,振幅越大, 响度越大。“响鼓也要重锤

6、敲”、“震耳欲聋”指的都是响度;,2.音调是指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有关,发声体振动快,声音的频率就高,音调也越高;反之,振动慢,声音的频率就低,音调也就低。男低音、女高音中的“低”、“高”指的就是音调;,3.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音量控制器,女高音为男低音伴唱,声纹锁,考点二:声音的三种特征,考点二:声音的三种特征,考考你:,若要研究音调的高低与弦的粗细、长短、松紧每一因素的具体关系,应采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课内思考】3,【课堂检测】2、4,【自主检测】1、3、5、7,考点链接:,1.乐音与噪声的区别:乐声是由物体做规则振动产生的,它往往能陶冶

7、人的性情,令人心情舒畅;噪声则是由物体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另外凡是干扰人们正常学习、休息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2.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在人耳处减弱。比如,在中考期间,考场周边有“禁鸣喇叭、缓行,谢谢合作的”提示牌,其中“禁鸣喇叭”的提示就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考点三: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考点三: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考点链接:,【课堂检测】5,【自主检测】8、10、11、12,2. 超声波:通常把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做超声波。超声波具有定向性好、穿透能力强等特点,可用于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碎石等。,1. 可听声:人耳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在2020000Hz之间,叫做可听声。通常人们会利用可听声来传递信息。,3. 次声波:把低于20Hz的声波叫做次声波。监测与控制次声波有助于减少它的危害,并可用来预测地震、台风和监测核爆炸。,地震,台风,核爆炸,考点四:三种声音的应用,考点四:三种声音的应用,考点链接:,【课堂检测】1、3、8,【自主检测】6、8、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