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空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7158376 上传时间:2018-04-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1空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课题1空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课题1空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课题1空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课题1空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题1空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1空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 1空气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玉溪市易门县龙泉中学 朱绍仙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空气与人类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是学生身边最熟悉的物质,但却是学生从化学角度接触到的第一种物质,教材把空气作为初中化学认识具体物质知识的开端,是因为学生在生活中对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更重要的是它在自然界分布极广、是自然界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条件、是化工生产的廉价资源。本节课通过空气的研究及氧气的发现史实及实验事例,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索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使学生了解人类认识事物的曲折过程以及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同时受到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思维方式、

2、实验方法、探究方法,因此本节内容的学习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具有及其重要的地位。2教学目标: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内容以及初三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确定本节课的三维目标为:知识与技能: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及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方法和原理;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一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初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初步学会归纳、概括、对比的科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科学发现的过程和所运用的方法,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发展相互交流,共同协作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

3、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及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方法和原理教学难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方法和原理。突破重难点的方法:利用丰富的史料,学生通过阅读、分析材料初步认识到科学家的实验原理,以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进行实验探究及小组讨论等互动交流的形式来突出教学重点,通过补充演示实验帮助学生理解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原理以突破教学难点。二、学情分析与教学法指导二、学情分析与教学法指导1学情分析: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强烈的探索欲望,感受到了化学实验所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但他们的心理发展不够成熟,认知水平有限,自主探究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较弱,对问题的认

4、识往往比较肤浅和片面,因此学生之间需要合作,互动交流,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2同时也需要教师的适时点拨和引导。2 学法指导:主要体现了三个字“探” 、 “疑” 、 “用” 。疑:在教学中先让学生分组实验,提出问题或疑惑“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是多少” 。探:学生自学通过学生自探,同桌合探,小组互探及师生共探等多边互动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感悟“拉瓦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和原理” 。用: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仿照拉瓦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和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做到学有所得,学以致用。三、教学方法和手段三、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的选择,既要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得,也要注重学生智力

5、和能力的发展。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启发法,实验探究法,归纳总结法等方法进行教学,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亲身体验、主动建构知识,师生、生生间协作互动、平等对话。教学手段:将现代信息技术(ppt 课件)与传统教学媒体(实验、黑板等)等教学资源有机整合,以达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四、教学准备: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导学案 2教师演示实验准备:两套自制装置、量筒、烧杯、酒精灯、打火机、红磷、药匙、饮料瓶、杯子、盘子、蜡烛、氢氧化钠溶液等。3学生分组实验(每组中心发言人 1

6、 名,实验演示员 2-3 名,实验记录员 1 名)打火机、杯子、盘子、蜡烛、氢氧化钠溶液等五、教学设计五、教学设计1.设计理念: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增进对科学探究的体验,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2. 设计创意:(1)打破教材编排顺序,按情景、问题、探究的顺序学习,以学生活动为逻辑主线,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2)简单改进教材中的实验,确保实验成功,现象明显。六、教学程序六、教学程序活动内容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景激趣明确目标(约1分钟)【导入】 让学生做一个深呼吸活动【问题】你吸入的是什么? 【板书课题】课题

7、1 空气出示学习目标深呼吸,体验空气的存在思考回答明确学习 目标从呼吸切题,暗示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感到亲切3和轻松。二、 合作探究 互动释疑 (约28分钟)(一) 【分组实验一】利用蜡烛的燃烧初步探究 空气的组成,完成表一:要求: 1.看清实验步骤,按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同时完 成导学案的表一2. 实验时注意氢氧化钠的使用不要弄到皮肤衣 物上, 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 3.小组分工合作,描述出现象,分析归纳出结 论 【交流汇报】让各小组交流汇报分组实验一观 察到的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板书课题】1.不是单一的物质2.有氧气 【问题】1.烧杯中的水是否充满杯子?余下的气体是否是氧气? 2

8、杯子中的水为什么会上升?上升水 的体积与氧气的体积的关系? 【演示实验】 【问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是多少呢? (二)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学课本 26 页,了解 拉瓦锡实验方法和过程,完成表二:实验现象实验原理实验结论教师指导学法。【交流汇报】让学生交流汇报自学结果【思考】1.为什么会产生红色固体?2.汞液面上升的原因?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1.在未点燃的蜡烛上罩上玻璃杯2.点燃蜡烛3.在点燃的蜡烛上方再罩上玻璃杯分组实验, 观察现象,并完成导学 案上的表一小组代表积 极发言,其 他同学听取 发言,并及 时补充,知 道空气不是 单一的气体思考回答 观察现象, 观看 思考 自学,标注、 重

9、点勾画 ,小组讨论 完成导学案 表二讨论交流共 享拉瓦锡的 实验方法、 过程、原理 思考回答激发学生探 究欲望,激活学生的思 维。 让学生学习用实验的方 法进行探究, 学会与他人 合作,培养 学生团队精 神和研究问 题的科学方 法及严谨求 实的品质。 培养学生语 言表达能力 帮助学生理 解气体减少 压强减小的原理,知道进 水量与气体 减少量之间 的关系,为 理解拉瓦锡 的测定原理 打下基础。培养学生自学 能力,通过科 学史,分析科 学家实验细节, 探究其中的科 学方法,了解 人类认识事物 的曲折过程以5二、 合作探究 互动释疑 (约28分钟)3.上升汞的体积与消耗的氧气体积的关系?【板书】空气

10、中的氧气含量为 1/5 【评价】拉瓦锡实验 (三)仿照拉瓦锡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测定空气 中氧气的含量 1.确定原理:提供下列信息蜡烛(固体) + 氧气(气体) 二氧化碳(气体) + 水(液体) 木炭(固体) + 氧气(气体) 二氧化碳(气体) 硫(固体) + 氧气(气体) 二氧化硫(气体)红磷(固体) + 氧气(气体) 五氧化二磷(固体)【交流汇报】选择反应原理并说明理由【板书】测定原理 P+O2 P2O52.确定装置: 展示教材装置,让学生说说 装置的设计原理。 3.展示自制装置、并用自制装置当堂演示测定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强调实验操作、完成测定 【交流汇报】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实验反思

11、】为什么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 要注意以下问题? 1. 实验前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 红磷要足量?3.为什么要等到装置冷却后再观察水位的变化? 4.点燃红磷后,为什么要迅速插入瓶内? 【交流汇报】小组讨论后交流汇报、教师补充 【过渡】我们仿照拉瓦锡实验的测定原理测定 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为 1/5,那么 4/5 的气体 是什么?引出空气的组成。 用饼状分布图展示空气的组成 【板书】空气的组成:氮气 21、氧气 78 【讲述】像空气这样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 混合而成的物质叫混合物。 【板书】混合物: 让学生举例 【讲述】多种物质组成,组成混合物的各成分 保持各自的性质。说明如空气中的氧气

12、和氮气 仍然保持各自的性质。 【讲述】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 识记 评价 思考、 小组讨论 确定消耗氧气药品汇报交流说说装置的 设计原理观察现象, 思考完成导 学案的表三交流汇报思考、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了解空气的 组成识记 听讲举例混合物听讲举例纯净物及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使学生初步学 习评价和改进实验设计。 应用从科学 史中所获得 的启示解决 问题,建构 自己的知识 体系,进一 步明确测定 空气中氧气 含量的实验 原理,知道 实验是学习 化学的基础, 通过合作实 验探究过程, 体验实验过 程中的成功 与失败。通过反思, 使已有认知 得到升华,获得研究问 题的科学方 法,培养学生 严谨

13、求实 的科 学品质 联系生活实 际理解概念点燃点燃点燃点燃点燃2二、 合作探究 互动释疑 (约28分钟)【板书】纯净物: 让学生举例,强调: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其组成可用化学式表示。混合物与纯净物的关系为:分离 【板书】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三 展示点评 总结升华 (约 5分钟)通过学习,说说你有什么收获、启示或发现? 引导学生从知识上、方法上、价值观上总结归 纳思考,回忆 学习过程, 归纳整理知 识将知识结构 化和系统化, 形成良好学 习习惯四 当堂练习 评价反馈 (约8分钟)让学生进行课堂达标练习(见导学案) ,之后反 馈检查。思考、练习、 回答及时评价, 巩固所学知 识,提高运 用能力附:板书设计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1.空气不是一种单一的物质 2.空气中含有氧气 3.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约占 1/5 4.空气的组成:氮气 21、氧气 78分离 二、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