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一级考试书本知识点整理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715807 上传时间:2017-08-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一级考试书本知识点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计算机一级考试书本知识点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计算机一级考试书本知识点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计算机一级考试书本知识点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计算机一级考试书本知识点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一级考试书本知识点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一级考试书本知识点整理(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书本知识点整理1.1。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1.1946 年 2 月,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 ENIAC 在美国宾西法利亚问世,运算速度为每秒 5000 次,使用真空管。2.电子计算机发展历程:代数 逻辑元件 存储材料 程序 代表1 电子管 磁鼓磁芯磁带机器语言;汇编语言ENIAC2 晶体管 磁带磁盘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IBM70903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半导体存储器应用软件 IBM3604 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半导体;软硬磁盘数据库管理系统;通信软件微型机3.2010 年 11 月,国防科技大“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每秒 4.7 千万一次的速度。1.1.2 计算机的特点4.计算机

2、主要特点:运算速度快;计算精确度高;具有存储和逻辑判断能力;具有自动控制能力;采用二进制表示数据;1.1.3 计算机的分类5.电子数字计算机(处理离散量) ;电子模拟计算机(处理连续量) 。巨型机(超级计算机) ;小巨型机;大型主机;小型机;工作站;个人计算机。1.1.4 计算机的应用6.最早用于科学计算;最广泛用于数据处理和信息管理;自动控制;计算机辅助功能(CAD 计算机辅助设计;CAI 计算机辅助教学;)人工智能;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应用。1.1.5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7.巨型化; 微型化; 网络化; 智能化; 多媒体化。1。2.1 概述:8.硬件是计算机系统的基础;软件是计算机系统的灵魂。1

3、.2.2 硬件的基本组成:9.冯诺依曼: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的计算机工作原理10.计算机有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5 大基本部分组成。这五大部件通过系统总线互联,总线分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11.图鉴下一页。12.计算机软件及其分类:系统软件; 应用软件; 商品软件;共享软件;自由软件。1.3.1 信息,材料,能源是组成社会物质文明的三大要素。信息可以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1.3.2 14.信息技术是用于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并在生信息的一项技术。著:现代信息技术将信息的传递,处理和存储融为一体,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与其他用户调换信息,或调用信息。1

4、5.特征;计算机技术(核心) ;微电子技术(基础) ;通信技术(加快了发展) 。著:集成电路芯片是计算机的核心。1.3.3 16.二进制位,英文 bit,只有 0 和 1 两种状态。 (西文字符 8 比特;汉字 16 比特) 。1 字节=8 比特千字节;兆字节;吉字节;太字节。17,。信息传播是通过比特的阐述实现。Bps:每秒多少比特补 11 题:计算机系统分为:硬件系统 和 软件系统硬件系统分为:主机和外设 软件系统包括:主机分为: 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中央处理器(运算器和控制器)和内存(ROM 和 RAM 和 cache)外设分为: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外存储器(硬盘;优盘;光盘)18.ASC

5、II 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128 个元素):控制字符 34 个;阿拉伯数字 10 个;大小写英文字母 32 个;8 位一字符,最高位为 0.19.三个层面,6 个要素:一是信息基础设施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基础) ;二是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的应用。 (核心与关键) ;三是信息产品制造业的不断发展(重要支撑)6 个要素:信息基础设施;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与应用;信息产业;信息化法规;信息科技人才。20.信息安全:信息安全指:数据的安全(指保证计算机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和信息系统的安全(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信息管理安全)21.信息安全技术:访问控制;数据加密;身份认证;数字签名;防火墙。22.

6、计算机病毒及防治:计算机病毒是一种能够自我复制的程序。23.计算机病毒特性:传染性;破唤醒;隐蔽性;潜伏性;可触发性;攻击的主动性;不可预见性。24.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被动传播和主动传播(无线摄入;有线注入;接口输入;先机植入)25.计算机病毒的种类:网络病毒;邮件病毒(梅丽莎;尼姆达)文件型病毒(CIH) ;宏病毒;引导性病毒(打球病毒;小球病毒) ;变体病毒(属于文件型病毒) ;混合型病毒(文件型病毒和宏病毒)计算机硬件P29 指令流内容26.CPU(center processing unit),计算机罪核心的部件。CPU 有数据通路和控制部件组成(CPU 不能直接访问硬盘)(控制器

7、置于芯片组上。 )27.一条指令应该包括:操作的性质和功能; 操作数的地址;操作结果的地址;下一条指令的地址。 (操作码和地址码两部分)28.指令系统:一台计算机所能执行的所有指令的集合。 (连接软硬件)CISC 复杂指令集计算机; RISC 精简指令集计算机。 (用在智能手机内部)29.计算机 CPU 中有寄存器堆;算数逻辑单元 ALU;(基本逻辑结构是加法器)PC 指令技术器;IR:指令寄存器。30.CPU 的性能指标:CPU 性能主要指 CPU 运行用户程序代码的时间。指标要素:机器字长;主频;CPU 总线速度;处理器的微架构;处理器芯片的集成度;内核数量。31.微处理器的发展和分类:半

8、导体集成电路芯片。32.几个英文缩写:MCH 北桥;GPU 图形处理器;APU 音频处理单元。33.存储器的特性:存取方式:随机存取;顺序存储;直接存取。34,半导体存储器:ROM 和 RAM。DRAM:动态随机存储存取器;SRAM :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ROM(主要由闪存)35.存储器性能指标:容量;速度(ns)和价格。 (单位加格 =总价费除以总容量)36.存储时间又快变慢:寄存器;高速缓冲存储器;主存(CPU 可访问) ;辅助存储器,后备存储器(CPU 不能直接访问) 。37.主存储器:容量=地址数*每个存储单元的位数)38.常用外存硬盘:磁道(磁头号;磁道号;扇区号)硬盘格式化后的容量

9、=2*盘片数*每盘磁道数*每磁道扇区数*每扇区字节数光盘存储器:由光盘盘片和光盘驱动器组成。光盘分为适用红光的 CD 盘,DVD 盘和适用蓝光的 BD 盘三类。光盘按读写次数可以分为只读型,一次写入性,可擦写性。一次写入型:用户可以写入一次,多次独处但不能擦除的光盘。Eg:CD-R;DVD-R;DVD+R;BD-R可擦写型:可读可写的光盘;CD-RW;DVD-RW;BD-RW.只读光盘:只读型光盘:CD-ROM;BD-ROM。39.硬盘系统与光盘系统的区别:原理不同;数据读写不同;数据传输速率不同;存储容量不同;速度不一样。 (光盘笔硬盘慢)40.总线:系统总线实质连接 CPU,存储器和输入输

10、出系统之间总线的总称。总线带宽=(数据线宽度除以 8)*总线工作频率*每个总线周期PCIE 总线的特点如下:采用点对点串行连接;有多重规格,满足不同设备对数据传输带宽的需求;数据传输速率高41.常用的 i/o 接口;ps/2;USB ;DVI ;HDMI;VGA;(53 页到 62 页知识点过于琐碎,自己看吧)43.主板:又叫主机板;系统板;母版。提供计算机主要部件;连接部件之间信息传送通路;集成输入输出控制器。44.芯片组:北桥人们称之为主桥; 内存控制器中心 MCH。 (北桥芯片)南桥芯片(输入或输出控制中心 ICH).45.BIOS 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放在 ROM 上)POST 加电自检

11、程序;CMOS 设置程序;系统自举装载程序;主要 IO 设备的驱动程序和中断服务程序。操作系统46.操作系统的作用:管理系统资源;提供友好的人机界面;提供高效率的平台。内核在内存中,具有直接访问外设和全部主存空间的特权,负责对系统资源进行管理和分配。47.处理器是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核心硬件资源,可以有效地管理处理器,充分利用处理器资源是操作系统罪重要的管理任务。48.存储管理:内存分配和回收;内存共享和保护;内存扩充。49.(盘符名):路径(文件名) 。 (扩展名) 。50.常见的操作系统:Windows;iOS;Unix;linux;安卓。51.计算机语言的发展经历了及其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

12、言的过程。52.常用程序设计语言:BASIC 语言;FORTRAN 语言;PASCAL。C 语言;Java 语言。53.翻译程序可分为汇编程序;解释程序;编译程序。汇编程序可将用汇编语言编写的源程序翻译成目标程序。解释程序的有点事实现算法简单,缺点是运行效率低。编译程序适合用于翻译大型复杂的应用程序。54.数据结构:数据的逻辑结构:集合结构;线性结构;树状结构;图状结构。数据的存储结构:是指数据元素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中的存储方式。它包括数据元素的表示和关系的表示。55.通信的目的是传递信息,通信的主体包括信源;信宿;通信的载体是信道。传输介质有有线的(光纤)和无线(无线电波,微波)的。56.数据

13、是传送信息的实体,信号则是数据的电器表现。信号可以分为连续的模拟信号(打电话的语音)和间断的数字信号(计算机信号) 。57.模拟信号传输:穿之前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叫调制。传之后教解调。合在一起叫调制解调器 Modem。 (调幅 AM,调频 FM,调相 PM)58.PCM 脉码调制(将模拟信号变成数字信号) (采样;量化;编码)59.网络性能指标:速率;带宽(hz)吞吐量;时延(总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 +排队时延) ;利用率(信道利用率和网络利用率)60.传输介质:双绞线:UTP 非屏蔽双绞线电缆;STP 反之。 (主要传模拟信号)同轴电缆;光纤;无线和微波。CCP 通信控

14、制处理机。61.遵守 TCPIP 协议的任何计算机都可以介入因特网。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局域网 LAN;城域网 MAN;广域网 WAN62.计算器网络的工作模式:客户/服务器方式;对等方式。63.信道服用技术:时分复用 TDM(适用于传输数字信号)频分复用 FDM(适用于传输模拟信号)波分复用 WDM(密集波分复用)码分复用 CDMA64.交换技术:1.电路交换:建立连接(占用通信资源)-通信(一直占用资源)-释放连接(归还通信资源) ; 3 个步骤的交换方式称为电路交换。2.分组交换和存储转发分组(包)每一个数据段前面加上对应的地址信息和控制信息组成的首部(包头)65.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基于

15、 TCP/IP 标准的网络体系结构开始占领市场,成为事实上的国际标准。实体:(网卡)对等层:两个不同系统的同级层次。对等实体:分别位于不同系统对等层中的两个实体;接口:服务访问点服务:各层通过接口给其相邻上层提供的功能集合;协议:对等实体在通信中必须遵守的原则。协议是水平的,服务是垂直的。4.2.166.计算机网络:一个是国际标准的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RM) ,另一个是 TCP/IP 体系结构。OSI 是七层协议体系结构; TCP/IP 则是四层协议体系结构。OSI/RM:通信发送方发送数据时,从第七层开始构建传输数据,并一层一层往下。接收方接收后,并一层一层往上。OSI/RM TCP/IP广用层 应用层表示层 传输层会话层 网际层传输层网络层 网络接口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应用层:HTTP;FTP;Telnet;SMTP; pop3.网络层(IP 地址) ; 数据链路层(发送方的数据在数据链路层被封装成帧,并按顺序传送这些帧,根据帧中的目的地址(硬件地址或 Mac 地址)送达到接收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