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石沟铁矿自发现之初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7156540 上传时间:2018-04-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板石沟铁矿自发现之初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板石沟铁矿自发现之初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板石沟铁矿自发现之初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板石沟铁矿自发现之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板石沟铁矿自发现之初(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板石沟铁矿自发现之初,就被作为通钢的板石沟铁矿自发现之初,就被作为通钢的“米袋子米袋子”。经过。经过 5050 多年的开采,矿山资源日渐枯竭,面临倒多年的开采,矿山资源日渐枯竭,面临倒闭。作为板石沟的发现者,吉林省地勘局通化地勘闭。作为板石沟的发现者,吉林省地勘局通化地勘院再担深部勘查重任,探获院再担深部勘查重任,探获 40004000 余万吨铁矿余万吨铁矿资源量资源量春风又绿板石沟春风又绿板石沟金文革 金 航通化钢铁厂的发展离不开板石沟铁矿。板石沟铁矿自发现至今,作为通钢最主要原料供应基地的地位始终未变。可后备资源的不足,让矿山企业陷入发展困境。从 2008 年开始,吉林省地矿局通化地质矿产

2、勘查开发院在板石沟展开深部勘查,两年间新探获铁矿资源储量 4000 余万吨,不仅救活了板石沟铁矿,更给矿山近 2 万职工带来了希望。上世纪,通化地质大队探明板石沟 1.27 亿吨铁矿资源量,推动了通化钢铁基地的建设通化地勘院与板石沟铁矿的缘分由来已久。板石沟铁矿的发现者,正是通化地勘院的前身吉林省地质局通化地质大队。上世纪 50 年代,根据历史资料和群众报矿显示,通化地区具有良好的铁矿成矿条件,吉林省决定在这里建设钢铁基地。1958 年,吉林省政府牵头筹划建设通化钢铁厂,“铸锅垒灶”,吉林省地质局通化地质大队则集中优势兵力在通化地区勘查铁矿,寻找下锅的米。1958 年 7 月,通化地质大队发现

3、了板石沟铁矿矿体。地质技术人员夜以继日工作,加快矿区储量远景评价。这年冬天,板石沟铁矿勘探的第一口井布下,吉林省地质局调集了全局的地质钻探力量,展开板石沟铁矿勘探会战。经过勘探,通化地质队提交了 6407 万吨磁铁矿储量。11 月,号称“通钢第一炉”的两座小高炉建成投产。1963 年 3 月,通化地质大队提交了第一份矿区勘探总结报告。在此之后的 26 年间,通化地质大队根据吉林省和通钢及板石沟矿山不同时期的生产需要,先后开展了两次补充勘探,累计投入钻探工作量 53571 米,探明磁铁矿储量共计 1.27 亿吨。 矿山资源告急,通化地勘院挑起深部勘查重担板石沟铁矿自发现之初,就被作为通钢的“米袋

4、子”。可随着矿山开发的脚步,矿山后备资源越来越少,板石沟铁矿作为通钢最主要原料供应基地的前景不容乐观。2007 年,中冶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提交的通钢集团板石矿业采选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说明书显示,2008 年底可供工业利用铁矿石储量为 3818.7 万吨,其中还包括回收 270 万吨废矿石;2010年矿山处理矿石能力每年要达到 450 万吨,而 2010 年实际可供利用矿石储量为 3310.7 万吨。根据这一规划,通钢板石沟矿业公司保有储量仅供开采 8 年左右,矿山保有资源储量明显不足,矿山已处于资源危机状态。去年,板石沟矿业公司向国土资源部门申报了资源危机矿山,但由于公司的采矿证上没有及时变

5、更,按照原来的开采能力和服务年限来看,板石沟铁矿还不够申报危机矿山的条件。但不乐观地计算,矿山采区持续服务年限最长的 8.4 年,最短的 1 年,整个矿山平均服务年限也就 6 年左右。企业要发展,矿山就要扩建,采矿就要扩容。年开采量一增加,矿山储量减少得就更快了。据板石沟矿业公司副总经理李谊翔介绍,其实职工心里都不赞成扩容,很担心矿山有一天倒闭而失业。矿领导层也打算在其他地方另寻资源,找一块求生之地,但论证结果都不可行。矿产资源枯竭,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和职工队伍稳定。板石沟矿业公司领导最后决定,开展板石沟铁矿深部勘探,搞清自己采区内的资源储量情况,及早为矿山发展方向作出决策。那么深部补充勘探

6、的重任交给谁?板石沟矿业公司第一个想到的自然就是吉林省地勘局通化地勘院。板石沟矿业公司临危请将,完全是基于与通化地勘院多年合作的信赖。板石沟矿业公司领导说:如果板石沟需要进行 100 次地质勘查,他们将 100 次选择通化地勘院。而通化地勘院院长王世民也表示,院和板石沟在多年的合作过程中,结下了深厚感情,目前矿山面临危机,理当尽力。打破原有勘探思路,在各矿组间攻深找盲2008 年春天,通化地勘院派出精干队伍进驻板石沟,立志做好板石沟铁矿区深部及外围勘查找矿工作,增加矿山保有资源储量,为通化钢铁公司持续发展与稳定“囤粮”。令人们没想到的是,担纲板石沟项目领队的是通化地勘院的女分队长路恩兰。但此后

7、的事实让人们对这位巾帼刮目相看。项目组接到任务后,最初的工作区域在 8 矿组。这个矿组包括 1958 年发现的 2 号矿体,但后期开展的补充勘查和生产勘查,都没有储量增加。路恩兰告诉记者,他们对以往勘查地质资料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综合研究,认为没有储量增加的原因,一是对 8 矿组矿体产状推断有误,勘探线东西向布设,造成矿区边缘钻孔深度不够;二是对矿区构造及各矿组深部矿体之间关系评价不足,造成沿矿体走向没有工程控制,使各矿组形成孤立矿体。项目组指出,原来的勘探思路是建立在 8 矿组为南北走向基础上的,但经仔细研究发现,这只是北东向的断裂构造产生的局部变形。8 矿组总体走向应为近东西,由于受多期次变质

8、变形作用,矿体沿走向及倾向均发生褶曲,产状变化大。板石沟铁矿分南北两个成矿带,8 矿组与东西相邻矿组构成北部成矿带,从而确立新的找矿思路与模式,并采用先进的找矿方法和手段,开展本次攻深找盲勘查工作。新的找矿思路确定后,项目组编制了板石沟铁矿8 矿组深部补充勘探工作设计,将找盲矿体目标放在成矿带内的各矿组之间,勘探线方位南北向布设,使矿体沿走向东西拖开,倾向选择主勘探线摸清矿体产状变化后展开。钻到设计孔深却没有见矿,钻探深度加深一倍,终于石破天惊2008 年 3 月底,项目组选择最佳勘探线布置了 4 个钻孔同时施工。然而,一排孔钻到设计见矿位置却没有见到矿。这个结果让人心里发凉。路恩兰心里更犯嘀

9、咕了,她相信自己的设计没问题,并且通过瞬变电磁等先进物探手段勘查,打钻位置应该是正确的。路恩兰及时组织技术人员对各钻孔所见岩性特征与勘查区地质构造进行研究,对矿区老资料重新认识。路恩兰坚信,矿体就在下面,只不过是向地下深部走了个大斜坡,钻孔还没有打到矿体上。于是,路恩兰向板石沟矿业公司领导班子提出调整工作设计,继续往深部钻探。这是个大胆的建议。继续深钻就一定见矿?见到矿还好,若不见矿,几十万元就白扔了。板石沟矿业公司领导班子的决定,再次体现了对通化地勘院的信赖,表示同意钻孔深度加深至 600 米。钻机继续钻进。路恩兰每天都要到机台查看。每天早晨睁开眼睛第一件事,就是往机台打电话,第一句话就是问

10、“见矿没有”。就这样,钻孔由最初设计的 340 米逐步钻进至500 多米。当钻进至 590 多米的时候,仍未见矿。路恩兰心里没了底。可就在她失去信心,准备下山的时候,机台上有人大喊“见矿了”。路恩兰赶快过去看,钻孔泥浆开始发铅黑色,把吸铁石放在泥浆里,发现上面吸附着铁矿粉屑。终于见矿了。路恩兰的信心也回来了。这见矿的第一钻,拉开了 8 矿组深部勘查突破的帷幕。20082009 年,通化地勘院在8 矿组共施工钻孔 52 个,见矿孔 45 个,新增资源储量 2951.9 万吨。不仅如此,路恩兰分队还完成了 7、16、18 矿组的深部勘查工作,加上 8 矿组的新增储量,两年来为板石沟矿业共增加资源储量 4022.351 万吨。今年春天,路恩兰分队又踏上板石沟这片山岭,对 4、5、6、17 矿组展开深部勘探,探寻找矿新的突破。路恩兰说,四方山板石沟成矿带不仅铁矿资源丰富,而且具备多金属找矿前景。如果在这里实施整装勘查,所获得的成果和突破,将是振奋人心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