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是一种美德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7156385 上传时间:2018-04-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勤俭是一种美德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勤俭是一种美德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勤俭是一种美德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勤俭是一种美德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勤俭是一种美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勤俭是一种美德(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是五千年文明古国的优良传统。从厉行 节约的晏婴到“一钱大守”刘宠,从一代名相魏征到民主革命家孙中山,都为 我们留下一份份忧苦万民、勤劳天下的珍贵遗产。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鞠躬 尽瘁、艰苦朴素的光辉事迹,更是彪炳千秋。中华民族正是具有这种精神,才 能生生不熄、不断繁衍、兴旺发达。勤俭节约还是我们国家的建国方针,建国 初期,毛泽东主席曾说“要使我们国家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 ,其中包括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正是这一方 针,才使我们年轻的共和国医治了几十年战争的创伤,甩掉一穷二白的帽子,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每

2、一食,便念庄稼之艰难;每一衣,便思纺织之辛苦。”勤俭是一种远 见,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美德!是对自己的子孙后代的负责。让勤俭成为一 种生活习惯避免生活中许多资源浪费的行为,其实只是举手之劳,生活告诉了 我们:节约不是省钱是一种至高无上的智慧。中国是拥有 5000 年文明历史的 泱泱大国,我们的文化博大精深,我们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中华民族历史倡 导勤俭节约,孔夫子把“勤俭”和“温良恭让”一同列入基本的道德准则。周 恩来和革命家们勤俭节约的故事众所周知,成为美谈,影响至今。但随着社会 的进步,生活水平提高;许多人忘了优良美德。晴朗的日子,教室总开着灯; 凉爽的天气,电扇竟还运转着;洗手间的水龙头

3、滴滴答答的躺着水,来来往往 的人视若无睹;饭盒还剩一大半饭菜。唐代诗人李绅亦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之论。意在告诉我们要勤 俭节约。人们一直把这个词挂在嘴边,但是绝大部分的人真的做过勤俭节约的 事吗?不,没有。改革开放后,国家的经济在不断提高,但是,我国尚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 的水平,还有相当一部分地区是比较贫穷落后的。在城市里,还有许多下岗工 人靠社会救济金金生活,在农村,还有许多孩子因交不起学费而失学。在西部 山区,还有许多人为解决温饱问题而奔波。我们国家还没有富裕到可以比阔斗 富的时候,勤俭节约的美德不能丢。勤俭是建立在“勤”与“俭”的结合上。 只有勤奋才能创造劳动成果,只有节约才能珍

4、惜劳动成果,两者相加,劳动者 创造的成果才会越累越多,社会才能发展进步。反之,则是社会衰败,文明倒 退。“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历史上多少人,贫困时勤俭节约 ,奋发有为,终于成就大事,又有多少人富贵时骄奢淫逸、声色犬马,使千万家财、百年基业毁于一旦。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即使国家足够发达了,我们的 生活真正富足了,勤俭节约的美德也不能丢。学习焦书记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重要的是要在管理上精益求精。 蒲松龄说得好:“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 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作为一个有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的每名监狱 警察职工,都要抓住点滴时间,刻苦钻研业务技能,

5、向精细管理要效益。海尔 总裁张瑞敏说过:不简单,就是将简单的事做千遍万遍做好;不容易,就是将 容易的事做千遍万遍做对。只要大家都能积极行动起来,从节约一滴水、一度 电、一张纸、一粒粮做起,从自身岗位做起,从小事做起,持之以恒,坚持不 懈,那么,我们的监狱事业就会持续兴旺,永葆活力!学习焦书记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最重要的是“勤俭节约,从我做起 !”观察我们单位,浪费现象就在身边,关不紧的水龙头、白天亮着的电灯、狱 内被扔掉的馒头饭菜、到处乱扔的可以再用的纸张等等。据统计,我们仅一个 月需担负的水电费就高达二、三十万元,相当于一千多个困难家庭的最低生活 保障。温家宝总理曾经说过,在中国,一件

6、小事如果加上 13 亿人口就是大事 ,如果每人浪费一点资源,加起来就非同寻常,如果每人节约一点资源,加起 来就是一笔巨大财富。节约是一种美德,节约是一种智慧,节约更应该成为一 种习惯和风气。所以大家如果能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牢固 树立节约意识,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一粒粮入手,把节约落到实 处!节约,穷人的财富,富人的智慧。读了俭以养德这篇文章让我了解了许多:直到 1976 年 9 月 9 日,毛主席在家里还是经常穿补丁的衣服。是他家中 贫穷吗?不是,他是国家领导人;是他不爱新衣服吗?不是,谁不爱美丽。如 果,一个人过惯了节俭和艰苦的生活,那么就不会有迈不过去的坎,度不

7、过的 难关。据有关人员统计:毛主席的一双布鞋补了 22 次,一套军装补丁有 76 块 ,睡衣则有 67 块。毛主席能有补丁一身的光耀形象,是因为他补丁之多,实 数罕见哪。毛主席的内衣内裤上更是五彩斑斓,有赤色、橙色、黄色、红色、 青色、蓝色、紫色与标准的老百姓一样“笑破不笑补”,只要不露肉,不 透风就行。我们不难看出,自古以来凡是品德高尚的人,大都是具备勤俭节约这一美 德。北宋着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范仲淹小时候家里很贫苦,但是他坚持 刻苦读书,为了节省粮食和节约时间,他每天早上熬了一小锅粥,等冷下来结 成块,他就带到学校去当干粮。到吃饭时用刀划平,上午吃两块,下午吃两块 。虽然现在他的做法

8、我们不可取,但是他的勤俭节约的美德不正是我们所要学习的吗?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苏东坡,也把节俭作为自己的生 活习惯,以节俭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他在生活上坚决反对奢侈浪费。有一年, 他被贬黄州,俸禄减少,这给生活上带来了诸多不便。为了渡过困境,它不仅 辞退了身边所有的仆人,而且自己更加节俭,他给自己制定了一份完整详细的 开支计划,把所有的收入和手边的钱都集中起来,然后将这些钱分成十二份, 每月一份,每份又平均分成三十份,每天只用一份。他就是这样“取之有度,用 之有节”度过了难关。“君子以俭德辟难”,苏东坡就是这样做的。隋朝太子杨勇,极度奢靡,家中所用家具绝大部分都是纯金打造。而家喻 户

9、晓的雷锋叔叔勤俭节约,别人过新年都穿上华丽的新衣裳,他却始终穿着那 旧军装。他珍惜一滴油,一粒米,一分钱他都不愿意浪费一分一厘。永远保持 艰苦朴素作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爱护公物。不能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 愁来明日忧。要俭办一切事情。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 再生的,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加节制的 开采,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灾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人们的物质 生活比解放前好多了,但与发达的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我们的国家还 不富裕,仍然需要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10、在日常生活当中,有些年轻人就 有铺张浪费的坏习惯,他们专挑高档、名牌的文具相互攀比、炫耀,没有一两 次便又扔掉了。如此的大方,如此的铺张浪费,将来会怎样呢?这种现象是值 得我们大家深思的。代写论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补丁、牛棚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我们看到的是优越的生活环境,一到夜晚,万盏灯火大放光芒,一幢幢大厦顿时披上了宝石镶嵌的衣衫;一条条街道犹如星光闪耀的银河;再加上射灯如探照灯似的来回晃动,而在这闪耀着的美丽背后,又有谁看到了浪费的影子。的确,许多人都会这样认为:生活条件好了,就应该有这样的享受。于是,节约也随之被人们抛在了脑后。节约是无限制的,不仅仅是节约用水,生活中的点

11、点滴滴都可以节约,如节约用电,无需开灯就不开,开了灯要随手关。勤俭节约是美德,更是责任。如果我们再随意浪费,我们的眼泪将化成为世界上最后的一滴水。同时向全社会发出节约行为公约培养节约好风尚 人人行动是保障 夏季空调 26 度 节电效果很显著灯泡换成节能灯 用电能省近八成 随手关灯莫忘记 小处节电有效益少乘电梯爬楼梯 既省电力又健体 家用电器仔细挑 节电省钱都重要家电不用要断电 省电一成看得见 多乘公交和步行 既省能源又便捷购车要买小排量 节油实惠还时尚 注意关好水龙头 宝贵淡水不滴漏洗菜洗脸多用盆 一水多用是窍门 纸张应该两面用 物尽其用见行动物品少用一次性 节省资源利环境 就餐剩余应打包 珍

12、惜粮食显实效垃圾分类不乱扔 便于利用好再生 过度包装要反对 绿色消费益社会勤俭节约记心头 行为公约共遵守节约,实际行动比说任何好话都实在的多。我们每个人都应参与节约行动, “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集大家所有的力量,并持之以恒,才能真正缔造一个 节约型校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再好的良田,如果不勤于耕种,如何能有收 成?同样有了收成,挥霍成性再多的收成都会在转眼间化为乌有。可见要想取 得收获,离不开“勤”与“俭”。只有勤奋才能创造劳动成果,只有节约才能珍惜 劳动成果。勤俭,是生命的呼唤。祖国未来的蓝图,需要我们描绘,民族的理想更需要 我们实现,建设新时代过程中,更应该有我们的实际行动。我们不需要做什么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的大事,平时少用塑料袋,用过的水 尽量保存下来利用对于整个中国来说,根本不算什么,抵不过高级饭店十 分钟耗掉的资源。但只要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张纸、每一粒米做起,人 人付出一点点、一举手、一投足,水滴也能汇成大海,不是吗?万林小学教师:赵骞联系电话 151871610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