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阅读训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有效阅读的能力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7156359 上传时间:2018-04-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阅读训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有效阅读的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课堂阅读训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有效阅读的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课堂阅读训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有效阅读的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堂阅读训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有效阅读的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阅读训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有效阅读的能力(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堂阅读训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有效阅读的能力,为此,我们把课堂阅读分为“阅读前期”“阅读中期”和“阅读后期”三部分进行。阅读前的准备:阅读文章之前的准备工作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相关知识,这个阶段如果由学生合作完成,会达到较好的效果。第一步:把学生每两人分成一组,互相告诉对方自己对于要阅读的话题的理解。第二步:让学生看与话题有关的图片。第三步:让学生略读文章的第一段,了解文章大意。第四步:让学生预测文章内容。老师可以让学生阅读文章的开头预测结尾或者阅读文章的中间部分预测开头和结尾。学生可以根据文章的题目、作者或者是关键词等来做出预测。阅读中期的活动:阅读是可以由多人合作完成的,以下的一些活动可能

2、会对你有所帮助。1.跑步和阅读。第一步:把学生按每两人分成一组。每组中的学生 A 坐在教室的一端,学生 B 站在他/她旁边。第二步:把阅读材料粘贴在教室的另一端。给学生 A 一个问题列表。第三步:学生 A 提问学生 B 列表上的第一个问题,学生 B 跑步穿过教室去看阅读材料找到问题的答案,然后跑回原地把答案告诉学生 A。学生 A 提问学生 B 第二个问题,活动循环进行。第四步:最快回答完所有问题的一组获胜。 (老师要在活动中间安排每组的学生转换角色,这样每位同学都有机会练习速读。 )2.将一篇文章剪切成几个部分。这是一个真正练习合作阅读的活动。第一步: 复印一篇合适的文章,将它沿对角剪成四份。

3、第二步:把学生每四人分成一组,每人拿一份剪切后的文章,不能把文章给别人看。第三步:老师给每一组提问几个问题。第四步:每组学生只阅读自己分到的文章片段,通过合作找到问题的答案。3.阅读学生的作文老师可以把学生的作文贴在墙上供他们阅读,让他们猜文章的作者,推选最有趣的文章,还可以选出几篇制作班级杂志。阅读后期的活动:1.对于阅读材料内容展开讨论。2.总结文章大意。3.复习文章。4.学习文章中出现的语言点,如词语搭配。杂志提供给我们丰富的阅读材料,有助于老师开展多样化的课堂活动。以下是作者建议的课堂练习。利用封面:第一步:让学生看杂志封面的图片,猜想和图片内容有关的词语以及文章中有可能出现的话题。第

4、二步:让学生根据封面上的大标题预测杂志中的主要话题。利用整个杂志:老师要限制学生做这项活动的时间,以帮助他们练习略读。第一步:让学生分组浏览杂志,列出各个文章话题的类型。鼓励学生利用标题和图片猜想话题类型。然后让他们根据目录页对照他们所列的话题列表。第二步:把所有主要专题文章的标题写在黑板上,然后口述一些话题与主题,让学生把话题与标题对应起来。第三步: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小测验。选择学生喜欢的文章:第一步:让学生快速浏览杂志,选出他们最喜欢的文章,并将选择理由告诉同组或全班同学。这项活动有助于老师发现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以便日后让他们做阅读练习。第二步:对于水平较高的学生,让他们选择一篇专题文章作为

5、每组的阅读材料。每个组总结文章大意,告诉班里其他同学。为了达到更快更好的阅读效果,老师可以帮助学生在阅读之前和阅读之中练习如下阅读策略。预测信息:在提问学生关于图片、标题或文章格式这些问题时给他们提供暗示,帮助他们预测在阅读过程中将要找到的信息。从上下文找答案:如果学生在理解某个单词或句子的时候遇到困难,鼓励他们通过上下文找到答案。鼓励阅读水平较高的学生通过上下文猜想句子的深层含义。略读以找到文章大意:老师可以给学生 30 秒的时间略读文章,找到文章的主题。这样学生在精读文章的时候就会从整体框架上把握文章。扫读以快速找到具体信息:第一步:给学生一篇内容非连贯性的文章,如菜谱、表格、账单等。第二步:让他们找出某种营养成分比例、数字或时间等内容。第三步:给学生一篇内容连贯的文章,如报纸文章、信件、故事等。第四步:让他们找出一个非常具体的信息。留给他们足够的时间,但是时间一定不要太长,以免学生通读全文来找答案而忽略了技巧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