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养护网_路基压实度检测试题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7156237 上传时间:2018-04-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养护网_路基压实度检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公路养护网_路基压实度检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公路养护网_路基压实度检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公路养护网_路基压实度检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路养护网_路基压实度检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养护网_路基压实度检测试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路基试验检测技术试题路基试验检测技术试题一、问答题:1、土质路基的压实度试验方法有哪几种?2、路基每一压实层的检测频率是多少?压实层面积不足 200 时至少应检几个点?桥台背后、涵洞两侧压实度检测频率是多少?3、采用灌砂法检测路基压实度时对量砂有什么要求?4、简述灌砂法的试验步骤。5、采用灌砂法检测路基压实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二、计算:已知土的含水量为 8.7%,石灰的含水量为 3.2%,现在配制 1000克含水量为 15.2%,石灰剂量为 8%的石灰土,需要土、石灰、水各多少克?三、案例分析:试分析由于操作失误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操作不当对压实度试验结果的影响(偏大或偏小) 。量砂标定不准,造

2、成量砂密度偏大; 偏大() 偏小()标定粗糙面时由于抖动造成多灌入量砂。偏大() 偏小()挖坑时试坑填料蹦出没及时收回造成试样损失。偏大() 偏小()灌砂时灌砂筒开关过早关闭,试筒及时锥体量砂没有灌满。 偏大() 偏小()含水量试验前试样密度不完全,造成水份散失。偏大() 偏小()路基试验检测技术试题答案路基试验检测技术试题答案一、问答题:1、土质路基的压实度试验方法可采用灌砂法、环刀法、蜡封法、灌水法(水袋法)或核子密度湿度仪(核子仪)法,采用核子仪法时,应先进行标定和对比试验.2、路基每一压实层的检测频率路基每 2000m2检验 8 点,不足 200 m2时,至少应检验 2 点. 桥台背后

3、、涵洞两侧压实度检测频率为每50 m2检验 1 点, 不足 50 m2时 至少应检验 1 点.3、量砂的粒径为 0.300.60 mm 或 0.250.50mm 清洁干燥的均匀砂,使用前须洗净、烘干,并放置足够的时间,使其与空气中的湿度达到平衡.4、(1) 在试验地点,选一块平坦表面,并将其清扫干净,其面积不得小于基板面积.(2) 将基板防在平坦表面上,在基板外围划好定位线,将盛有量砂的灌砂筒放在基板中间的圆孔上,将灌砂筒的开关打开,让砂流入基板的中孔内,直到储砂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关闭开关.取下灌砂筒,并称量质量,准确至 1g.(3) 取走基板,并将留在试验地点的量砂收回,重新将表面清扫干净.

4、(4) 将基板放回原处,沿基板中孔凿洞(洞的直径与灌砂筒直径一至).在凿洞过程中,应注意不使凿出的材料丢失,并随时将凿松的材料取出装入塑料袋中,不使水分蒸发.试洞的深度应等于测定层厚度,但不得有下层材料混入.最后将洞内的全部凿松材料取出,称其总质量,准确至 1g.(5) 将挖出全部材料拌和均匀,取有代表性的样品,测其含水量.(6) 将基板安放在试坑上,将灌砂筒安放在基板中间,使灌砂筒的下口对准基板的中孔及试洞,打开灌砂筒的开关,让砂流入试坑内.在此期间,应注意勿碰动灌砂筒.直到储砂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关闭开关,仔细取走灌砂筒,并称其质量, 准确至1g.(7) 仔细取出试洞内的量砂,以备下次试验

5、时再用.若量砂的湿度已经发生变化或量砂中混有杂质,则应该重新烘干、过筛、并放置一段时间, 使其与空气中的湿度达到平衡后再标定、使用.5(1)打洞必须垂直,避免上大下小或上小下大,使试验结果偏听偏大。(2)必须打穿整个层厚度(3)洞中材料必须无损地放在密封容器中(4)洞中有较大孔隙时, (不规则) ,按试洞外形松施地放入一层柔软的纱布,然后进行灌砂工作二、计算:已知土的含水量为 8.7%,石灰的含水量为 3.2%,现在配制 1000克含水量为 15.2%,石灰剂量为 8%的石灰土,需要土、石灰、水各多少克?配制 1000 克水量为 15.2%的石灰土需要干料为:1000/(1+0.01*15.2)=868.1 克需要干土的质量为:868.1/(1+0.01*8)=803.8 克需要含水量为 8.7%土的质量为:803.8*(1+0.01*8.7)=873.7 克需要干石灰的质量为:868.1-803.8=64.3 克需要含水量为 3.2%石灰的质量为:64.3*(1+0.01*3.2)=66.4 克需要水的质量为:1000-873.7-66.4=59.9 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