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厂房工程详细勘察报告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7155493 上传时间:2018-04-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厂房工程详细勘察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安徽厂房工程详细勘察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安徽厂房工程详细勘察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安徽厂房工程详细勘察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安徽厂房工程详细勘察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厂房工程详细勘察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厂房工程详细勘察报告(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合肥建材地质工程勘察院1xxxx 有限公司新建厂区有限公司新建厂区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勘察报报告告(详详勘勘)编号:20102-11-56 一、概述一、概述(一)(一)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拟建 xxxx 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新建厂区工程包括 1 幢 1 层主厂房,1 幢 3 层宿舍楼和 1 幢 3 层办公楼。建筑场地位于 xx 市潘集区淮潘公路北侧,潘集区工业开发区内,场区占地面积约为 6667 平方米。我院受建设单位的委托,对拟建工程进行详察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建筑物的主要数据和特点建筑物的主要数据和特点见见下表下表(二)(二) 、详勘工作目的、依据及完成工作量、详勘工作目的、依据及完成

2、工作量拟建建筑物的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三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三级,地基复杂程度为三级,确定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丙级。1、本次详勘工作主要目的(1)、查明建筑场地范围内地层结构,地基岩土体均匀性及物理力学性质,提供满足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确定地基承载力;(2)、查明场地地下水埋藏条件及对砼的侵蚀性;(3)、查明场地内有无不良地质作用,若有则提出评价及整治建议;(4)、综合评价场地稳定性、适宜性和地基的地震效应;(5)、对地基基础设计方案及施工提供技术咨询意见及建议。2、本次详勘工作主要依据(1)、工程勘察合同;(2)、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3)、 建筑地基基

3、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物名称建筑物名称地上地上层层数数基基础础占地面占地面积积()基基础础埋埋置置深深度度(m)结结构构类类型型主厂房主厂房1 层层约约 7245,共,共 1 幢幢约约 1.5钢结钢结构构宿舍楼宿舍楼3 层层约约 209,共,共 1 幢幢约约 1.5框架框架结结构构办办公楼公楼3 层层约约 389,共,共 1 幢幢约约 1.5框架框架结结构构合肥建材地质工程勘察院2(4)、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5)、 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2-87);(6)、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3、本次详勘工作外业施

4、工及完成工作量本次勘察钻孔是在甲方指定位置,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相关条款的技术要求进行布孔与施工。共完成钻孔 14 个,其中取土+标贯孔 7 个,静探孔 7 个。野外勘察工作于 2010 年 11 月 18 日开始施工,并于 2 日完成外业工作,所采用的设备是 SH-30 型钻机和 2T 静力触探仪各二台。外业完成工作量如下:a)完成钻孔 14 个,总进尺 124.00 米;,标贯试验 16 次。b) 采取原状土样 16 筒。c)静探孔 7 个,取土+标贯孔 7 个。室内土工计划内成果于 2010 年 11 月 24 日提出,内业资料于 2010 年 11 月26 日

5、全部完成。二、场地工程条件综述二、场地工程条件综述(一)(一)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建筑场区地处于淮河北岸,场地位于 xx 市潘集区淮潘公路北侧,潘集区工业开发区内,场地现为农田。场区地形总体较为平坦;钻孔控制地面标高一般在+19.60+19.83 米,高差仅为 0.23 米。本工程标高为相对标高,假定高程点位于场地东侧道路的中心点处(其位置详见建筑物及勘探点平面位置图上的 BM 点,现场有红漆标识),其假定标高为+20.00 米,各钻孔孔口标高均由此点引测。拟建场区位于淮河北岸二级阶地,地貌单一,属河流冲积相地貌单元。(二)(二) 、地基土构成及物理力学性质、地基土构成及物理力学性质本次勘察

6、表明,在钻探所达深度范围内,场地地层属冲、洪积成因,可分 3 层,拟建场地地基土构成层序自上而下依次为:耕表土层:全场地分布;最薄处为 1.00 米,见于 ZK13 号孔;最厚处为1.40 米,见于 ZK7 号孔;平均厚度为 1.24 米;层面最高处标高为 19.83 米,见于ZK9 号孔;层面最低处标高为 19.60 米,见于 ZK7 号孔;平均标高为 19.69 米;灰黄色,松散,较湿,以粘性素填土为主,上部多见植物根须,局部有小砾石;该层干强度低,低韧性,摇振反应无,切面无光泽。合肥建材地质工程勘察院3粘土层:全场地分布;最薄处为 3.30 米,见于 ZK7 号孔;最厚处为 4.20 米

7、,见于 ZK13 号孔;平均厚度为 3.82 米;层面最高处标高为 18.69 米,见于 ZK14 号孔;层面最低处标高为 18.20 米,见于 ZK7 号孔;平均标高为 18.44 米;浅黄色,硬塑状,稍湿,土质紧密、均匀,含较多铁锰质结核及氧化物条带;该层干强度高,静力触探平均值 Ps=2.89Mpa,压缩模量平均值 Es=14.12Mpa;标贯锤击数实测为N=1214(击);高韧性,中低压缩性,摇振反应无,切面光滑。粉土粉质粘土层:全场地分布;最薄处为 1.30 米,见于 ZK14 号孔;最厚处为 4.70 米,见于 ZK9 号孔;平均厚度为 3.79 米;层面最高处标高为 15.03

8、米,见于 ZK9 号孔;层面最低处标高为 14.26 米,见于 ZK1 号孔;平均标高为 14.62米;粉土与粉质粘土与互层:浅黄浅灰色,较湿,饱和,粉质粘土与粉土互为薄层,粉质粘土为可塑状,多见连通状孔洞;粉土呈中密状,水平层理明显,可见云母碎片;该层干强度中等,静力触探平均值 Ps=4.27Mpa,压缩模量平均值Es=9.68Mpa;标贯锤击数实测为 N=624(击);中等韧性,摇振反应较快,切面无光泽。钻探未穿越该层。(三)(三) 、地下水、地下水勘察深度内地下水类型属上层滞水微承压水型,其中上层滞水主要于、层耕表土中,由大气降雨及生活用水渗入补给,季节性变化明显;微承压水主要赋存于土层

9、之中,由地下水横向越流补给为主。勘察期间钻孔实测稳定水位在地下水埋深 1.101.40 米,标高在+18.32 +18.58 米。 本场区环境类别属类,经现场调查,拟建场区四周无明显污染源,根据我院附近区域地表水及地下水水质分析结果表明,场区地下水、土对钢筋混凝土均有微腐蚀性,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四)(四) 、地基土的胀缩性、地基土的胀缩性地质调查表明,潘集地区部分区域存在膨胀性土,故本次勘察对上部土层取样并进行相关试验,结果表明,该层土自由膨胀率在 45.0%49.0%之间,平均值大于 40%,应判定为具有弱的膨胀潜势。三、三、场场地工程地地工程地质质条件条件综综合评价合评价(一)(一)

10、、场地稳定性、场地稳定性据 xx 市区域地质资料及本次勘察成果表明,拟建场区地基土分布稳定,无不良地质现象,且近代未发现有新构造运动迹象。说明该场地地质构造是稳定的;另据史料记载,xx 地区近代以来未发生过较大的地震,据此判定拟建厂地为稳合肥建材地质工程勘察院4定性场地,适宜进行本工程建设。(二) 、场地与地基地震效应场地与地基地震效应从场地的地质条件及土的强度表明,本场区主要地基土土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平均大于 200Kpa,对应的等效剪切波速 vs在 250500v/s 之间,为中硬类型土。场区覆盖层厚度 dov50.00 米,故本场地可综合判定为类场地。根椐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

11、1-2010)的规定,xx 市潘集区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05g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本场地下伏土层粉质粘土与粉土层中粉土层属可液化土层,但根据该层实测标贯锤击数结合场地地质条件,判别为不液化土层,该土层在 6 度的设防烈度时,为不液化土层,属抗震有利地段。(三)(三) 、场区岩土工程性能评价、场区岩土工程性能评价根据勘察成果资料表明:拟建场区土层埋深浅,且固结度低,不能作为天然地基土使用,应予挖除;粘土层工程性能良好,埋深浅,是良好的天然地基土;土层工程性能一般,是较好的地基下卧层。(四)(四) 、地基基础设计参数、地基基础设计参数A地基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

12、确定地基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根据本次勘察的静力触探试验、钻探、室内土工试验报告综合分析,并结合地方经验,现提供拟建场地各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及压缩模量 Es 如下:层序及土名层序及土名fak(kPa)Es(Mpa)耕表土耕表土未经处理不能作为基础持力层未经处理不能作为基础持力层粘土粘土23014.12粉质粘土与粉土粉质粘土与粉土1909.68B.地基持力地基持力层层与基与基础类础类型的型的选择选择根据对场区内地基土构成及工程性能的分析,建议本工程采用粘土层为地基土,采用条形基础、独立柱基础进行工程设计均可,基础埋深应为 1.301.70米,基底标高应取+17.90+18.39 米

13、。四、结论与建议四、结论与建议(一)(一) 、结论、结论1、拟建场区地貌单一,地基土构成简单,土层分布稳定,无不良地质现象,属类场地,适宜本工程建设。2、根据勘察成果资料表明:拟建场区土层固结度低,不能作天然地基土合肥建材地质工程勘察院5使用,应予挖除;层粘土工程性能好,是良好的天然地基土;层是较好的地基下卧层。3、根椐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的规定,xx 市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05g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4、场区地下水、土对钢筋混凝土均有微腐蚀性,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二)(二) 、建议、建议 1、本场区层粘土具有弱的膨胀性能,故基础埋深应大于 1.50 米,散水坡宽度不应小于 1.20 米。2、基坑开挖时,严禁周边堆土或置重载荷,影响基坑的稳定。3、基础施工时,必须遵守施工规范,若采用天然地基机械开挖时,应予留 0.30 米厚土层,改用人工开挖,对坑内积水可采用简易的集水明排方法排水,严禁土质长时间曝晒及浸泡,以免降低土的强度。4、基槽开挖后,会同相关单位做好地基验槽工作,如发现地质异常,应及时通知我院做好地基补勘工作本本报报告告仅对仅对勘察所控制的范勘察所控制的范围负责围负责。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