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盖板涵_箱涵_拱涵)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154311 上传时间:2018-04-07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3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涵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盖板涵_箱涵_拱涵)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涵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盖板涵_箱涵_拱涵)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涵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盖板涵_箱涵_拱涵)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涵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盖板涵_箱涵_拱涵)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涵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盖板涵_箱涵_拱涵)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涵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盖板涵_箱涵_拱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涵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盖板涵_箱涵_拱涵)(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目 录 一、本方案编制依据: .2二、工程概况 .2三、开竣工日期 .2四、施工机械设备选型 .3五、劳动力组织: .3六、涵洞工程施工工艺框图 .3七、涵洞施工工艺 .5八、质量保证措施 .21九、安全保证措施 .22十、环境保护措施 .292涵洞工程施工方案一、本方案一、本方案编编制依据制依据(一)、 XXX 合同段工程施工图纸。二、国家、交通部、建设部、重庆市现行设计、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及有关文件。三、我单位对施工现场实地勘察、调查、测量资料。四、我单位积累的成熟技术、科技成果、施工工艺方法及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五、我单位可调用到合同段工程的各类资源。二、工程概况二、工程概况XXXXX

2、XXXX 合同段起止里程为 K31+400K37+600,本合同段盖板涵、拱涵、箱涵工程统计见下表。序号工程名称里程11-4.0m5.0m 钢筋砼拱涵 55K31+54021-4.0m4.4m 钢筋砼盖板涵兼人通115K31+82531-4.0m2.0m 钢筋砼盖板涵 K32+01041-2.0m1.9m 钢筋砼盖板涵 K32+03251-4.0m4.0m 钢筋砼盖板涵 55K35+39561-10m 钢筋砼箱涵 K35+67071-2.0m2.5m 钢筋砼盖板涵 K35+76181-4.0m3.5m 钢筋砼盖板涵兼人通 K36+15091-4.0m4.0m 钢筋砼盖板涵 125K36+230

3、101-4.0m3.1m 钢筋砼盖板涵兼人通 K36+509111-4.5m 钢筋砼盖板涵兼机通 K36+986121-1.5m1.5m 钢筋砼盖板涵 K37+215131-4.5m 钢筋砼盖板涵兼机通 K37+223三、开竣工日期三、开竣工日期开工日期:2010 年 12 月 12 日竣工日期:2011 年 5 月 27 日3施工进度计划见附件 1: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四、施工机械四、施工机械设备选设备选型型根据工程特点和总体施工安排,计划投入以下施工机械设备: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挖掘机PC2201.0 m33 台 装载机ZL50G162KW2 台自卸汽车KL9149120T6 台汽车吊

4、25T2 台混凝土送输车HJC5260GJB6 台钢筋调直机GT5-125KW4 台钢筋切断机GQ405.5KW2 台钢筋弯曲机GJ7-402.8KW2 台内燃振动冲击夯HCR702.1KW4 台砂浆搅拌机4 台插入式振动器ZX851.5KW20 个五、五、劳动劳动力力组织组织: :工程名称涵洞工程桩 号K31+400K37+600序号分 工人数备 注1队长22副队长23现场技术负责人24工程师及技术员25专职安全员2现场主要 管理 人员6现场调度27技工106工人 人数8普工80六、涵洞工程施工工六、涵洞工程施工工艺艺框框图图涵洞工程主要施工工艺框图如下:4盖板涵施工工盖板涵施工工艺艺框框图

5、图箱涵施工工箱涵施工工艺艺框框图图测量放样基坑开挖排水基底检查不合格合格 基础换填及基础涵 台钢筋加工及安装设置沉降缝养护养护盖板安装盖板预制洞口及附属工程台背回填测量放样基坑开挖排水基底检查不合格合格 换填及基础底板钢筋加工及安装设置沉降缝养护养护侧墙及顶板洞口及附属工程台背回填5拱涵施工工拱涵施工工艺艺框框图图七、涵洞施工工七、涵洞施工工艺艺(一)、(一)、钢钢筋盖板涵施工工筋盖板涵施工工艺艺施工流程:场地清理测量放样基坑开挖自检、报检合格基础砼钢筋及模板安装自检、报检合格基础砼施工自检、报检合格涵台钢筋及模板安装自检、报检合格涵台砼施工自检、报检合格盖板安装自检、报检合格涵洞洞口工程及涵

6、洞防水自检、报检合格竣工1、施工准、施工准备备基坑开挖前由测量班用全站仪对涵位进行准确放样,测放出基础的准确位置并初步控制标高并引出护桩,以便进行基坑开挖。待基坑放样完成并复核无误后进行基坑开挖。开挖采用挖掘机进行挖土,自卸汽车测量放样基坑开挖排水基底检查不合格合格换填及基础涵台钢筋加工及安装设置沉降缝养护支立拱圈模板、 对称浇筑砼洞口及附属工程台背回填护拱养护养护养护6进行运土,人工配合进行余土外运及基坑处理工作。开挖时用水准仪控制开挖标高,当开挖到设计标高 20 cm 以上时采用人工开挖并进行基底处理,严禁超挖。开挖时按设计要求放坡。待挖至设计标高并平整完毕及自检合格后报请项目部质检工程师

7、检验。由测量班复测标高并定出准确的基础平面位置。最后报请专业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基坑开挖至设计底部以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测基底承载力,应不小于设计承载力,如不满足承载力要求,则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原材料进场必须经实验室检验合格之后方合进场,按要求堆放。水泥要求必须采用业主准入指定厂家水泥,严禁采用小厂水泥、杂牌水泥。砂要求采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颗粒洁净砂。碎石要求采用颗粒级配均匀,质地坚硬,含泥量小于 1%的碎石。原材料应有足够的存量,保证同一结构物混凝土颜色基本一致。2、基、基础础及下部及下部结结构施工构施工( (1)、模板的制作及安装)、模板的制作及安装A、模板制作

8、:钢模板宜采用标准化的组合模板。组合钢模板的拼装应符合现行国家规范标准。各种螺栓连接应符合有关标准。钢模板及其配件应按标准的加工图加工,成品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B、模板安装: 模板与钢筋安装工作应配合进行,防碍绑扎钢筋的模板应待钢筋安装完毕后安装。安装侧模板时,应防止模板移位和变形。基础侧模可在模板外设立支撑固定。浇筑在混凝土中的拉杆,应按拉杆拔出或不拔出的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小型结构物,可使用金属线代替拉杆。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时 ,若发现模板有超过允许偏差变形值的可能时,应及时纠正。模板在安装过程

9、中,必须设置防倾覆设施。 ( (2)、)、钢钢筋的加工及筋的加工及绑绑扎扎7A、钢筋的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应将表面油渍、漆皮、淋锈等清除干净。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其中光圆钢筋加工前应做冷拉处理。B、钢筋的焊接: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杆件中的钢筋接头,不宜绑扎。普通混凝土中直径大于 25mm 的钢筋,宜采用搭接焊。钢筋在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经实验室检验合格后方可正式焊接。焊工必须持考试合格证上岗。钢筋接头采用搭接或帮条电弧焊时,宜采用双面焊缝,双面焊缝困难时,可采用单面焊缝。钢筋接头采用搭接电弧焊时,两筋搭接端部应预先折向一侧,使两焊接钢筋轴线一致。接头双面焊缝的长度不应小于 5d

10、,单面焊缝的长度不应小于 10d(d 为钢筋直径)。受力钢筋焊接或绑扎接头应设置在内力较小处,并错开布置,对于绑扎接头,两接头间距离不小于 1.3 倍搭接长度。电弧焊接和绑扎接头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应小于 10 倍钢筋直径,也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C、钢筋骨架和钢筋网的组成及安装:对于预制钢筋骨架或钢筋网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模板拼装时应按设计图纸放大样,放样时应考虑焊接变形。钢筋拼装前,对有焊接接头的钢筋应检查每根接头是否符合焊接要求。钢筋的交叉点应用铁丝绑扎结实,必要时,可用点焊焊牢。应在钢筋与模板间设置垫块,垫块应与钢筋绑紧,并互相错开,非焊接钢筋骨架的多层钢筋之间,应用短钢筋

11、支垫,保证位置准确。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对已装好的钢筋及预埋件进行检查,确保其位置正确无误。 ( (3)、混凝土施工)、混凝土施工A、混凝土搅拌:混凝土于拌和站统一生产,拌制混凝土配料时,各种衡器应保持准确。对骨料的含水率应经常进行检测,雨季施工时,应增加测定次数,据此调整骨料和水的用量。混凝土拌和物应拌和均匀,颜色一致,运至现场不得有离析泌水现象。混凝土采用罐车进行混凝土的运输,使浇筑工作不间断。并使混凝土运输到浇筑地点时仍保持均匀性和规定的坍落度。因运距较远混8凝土运至浇筑地点后应在罐车内再次搅拌 12 分钟后,再进行混凝土施工。严禁使用不合格的混凝土进行

12、施工。 B、混凝土的浇筑:凝土浇筑前,应对支架、模板、钢筋、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符合设计及施工要求后方可浇筑。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应清理干净。模板如有缝隙,应用海棉条或双面胶填塞严密,模板内应涂刷脱模剂(不得使用废机油等油料)。混凝土浇筑时,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振捣不能漏振和过振。混凝土浇筑应按一定的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成上层混凝土。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不宜超过 30。浇筑应连续进行,如因故必须间断时,其间断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确定,宜留置在结构受剪力和弯矩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混凝土裸露面及时进行修整、抹平,待初凝后再抹第二遍并压光或拉毛,当裸露面面积较大或气候不良时,应加毛毡进行防护,但在开始养生前,覆盖物不得接触混凝土面。基础施工时,按设计要求在顶层上插接茬筋,且在涵台施工前须将基础与涵身接触面凿毛。( (4)、混凝土的养生及模板拆除)、混凝土的养生及模板拆除浇筑完成后,应在初凝后尽快覆盖和洒水养护,覆盖时不得损伤或污染混凝土的表面,混凝土在有模板覆盖时,应在养护期间经常使模板保持湿润。养护标准以经常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为主,养护天数不少于 7 天。模板拆除:模板拆除应按设计要求的顺序进行,设计无要求时,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