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中医临床路径2011[1].10.20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7154065 上传时间:2018-04-0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颅脑损伤中医临床路径2011[1].10.20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颅脑损伤中医临床路径2011[1].10.20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颅脑损伤中医临床路径2011[1].10.2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颅脑损伤中医临床路径2011[1].10.2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头部内伤头部内伤( (颅脑损伤颅脑损伤) )恢复期中医临床路径恢复期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颅脑损伤恢复期的住院患者。一、头部内伤病(颅脑损伤)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头部内伤(TCD 编码:BGU01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颅脑损伤(ICD-10 编码:S06.910)。(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2)西医诊断及分期标准:参照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年)。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头部

2、内伤病(颅脑损伤)中医诊疗方案(试行)。头部内伤病(颅脑损伤)临床常见证候:瘀阻脑络证痰浊上蒙证肝阳上扰证心脾两虚证肾精不足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头部内伤病(颅脑损伤)中医诊疗方案(试行)。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头部内伤病(颅脑损伤)。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康复治疗。(四)标准住院日为35 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头部内伤病(颅脑损伤)的患者。2.疾病分期属于恢复期。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4.有以下情况者不能进入临床路径:重度昏迷、严重脑疝或并发心肌梗

3、塞或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重症感染、严重的糖尿病等。(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七) 入院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2.肝功能、肾功能、血脂、离子六项、凝血功能检查。3.心电图4.影像学检查:胸部正侧位 X 线或 CT、头颅影像学 CT 或 MRI。5.康复评定项目,根据功能障碍,分别选取不同的评定(运动功能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吞咽功能评定、语言-言语功能评定、疼痛评定、认知功能评定)。(八) 治疗方案1康复治疗(1)针刺治疗;(2)灸法;(3)推拿治疗;(4)功能训练;(5)音乐疗法;(6)高压氧治疗

4、;(7)其他疗法:鼻吸药氧疗法、中药外治疗法等。2.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1)瘀阻脑络证:祛瘀生新,通窍活络。(2)痰浊上蒙证:健脾燥湿,化痰降逆。(3)肝阳上扰证:镇肝熄风,滋阴潜阳。(4)心脾两虚证:健脾养心,调畅气机。(5)肾精不足证:补益肾精,充养脑髓。3.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4.内科基础治疗。 5.护理:进行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九) 出院标准1.病情好转,意识状态、认知障碍、情绪障碍、行为障碍、言语功能、感知障碍、感觉障碍、运动障碍等改善。2.日常生活能力(穿衣、进食、转移、行走等)改善。3.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十) 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2.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以及其他系统疾病者,需要特殊处理。3.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并发症,需要特殊处理。4.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时,退出该路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