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饭店土方开挖细则1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7152317 上传时间:2018-04-0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陵饭店土方开挖细则1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金陵饭店土方开挖细则1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金陵饭店土方开挖细则1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金陵饭店土方开挖细则1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金陵饭店土方开挖细则1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陵饭店土方开挖细则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陵饭店土方开挖细则1(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金陵饭店扩建金陵饭店扩建工程工程监理实施细则(土方开挖工程)(土方开挖工程)内容提要内容提要:专业工程特点监理工作流程监理工作控制目标及控制要点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项目监理机构(章)项目监理机构(章): 专业监理工程师专业监理工程师: 总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 日日 期期: 江苏省建设厅监制2一、工程概况及特点:一、工程概况及特点:1、建设工程名称:金陵饭店扩建工程2、建设工程地点:南京市鼓楼区汉中路 2 号3、设计单位: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4、施工单位:(1)桩基、支护及土方开挖:江西地质工程总公司5、建设工程组成、建筑规模及功能特点:本工程位于南京市新街口

2、中心区西北角,金陵饭店北侧,南至金陵饭店北侧裙房,北至新华大厦,东至中山路,西至管家桥。项目建设规模为总建筑面积约 165270,其中地上主体塔楼 57 层,建筑面积约106127,裙楼 4 层(局部 5 层) ,建筑面积约 17234,地下 3 层,建筑面积约 41909。工程周边环境条件复杂,北侧延安路距离基坑边约 14m,路下有管线,距离基坑约 2.5m 有一电缆箱。新华大厦有 12 层地下室,距离基坑边约 30m。西侧管家桥道路下分布有大量的管线,地下管线与基坑边界的距离约 10m。东侧距离基坑约 4m 处为民国古建筑 6 层新街口邮政支局。基坑东侧约 10m 外为中山路,道路下分布有

3、大量的管线。南京地铁1 号线新街口站珠江路站隧道区间亦从中山路下通过,隧道轨顶高程在-7-8m,洞高约 6m,隧道西侧边缘与基坑边界距离约 15m。6、场地地形、地貌场地原为学校、酒店及商业办公用地,除二期地下室部分原有建筑3物未拆除外,其余建筑物已基本拆除。地形基本平坦,地面高程在10.5812.16m 之间。地形、地貌有两种,分别为阶地和古河道漫滩。7、场地岩土层特性场地处于古河道漫滩与阶地的过渡地带,覆盖层厚度16.934.7m,其工程条件较为复杂,阶地上主要为可塑为主的粉质粘土,土质良好。漫滩上分布有厚度较大的软弱土。各土层分布不均匀,工程性质差异较大。场地基岩岩面起伏变化较大,西南部

4、浅、东北部深,上部为极软岩,下部为软岩。8、基坑开挖深度内土层分布人工堆积土层:填料杂乱,结构松散,密实度差,开挖面不稳定,极易坍塌,透水性较好。1 杂填土:褐色灰色,填料为粉质粘土混有原建筑物基础破除后回填的大量碎砖石和砼块,呈松散状,密实度、均匀性差,粗颗粒含量约 30%50%,局部在 50%以上。层厚约 1.17.7m。分布于整个场地。2 素填土:灰黄色灰色,软可塑,土质不均匀,填料为粉质粘土夹少量碎砖、瓦块,填龄在 10 年以上。层顶埋深 1.13.8m,层厚约 0.52.7m。场地局部地段分布。2a 淤泥质填土:黑灰色,流塑,含腐植物和螺丝、贝壳,有腐臭味。层顶埋深 4.7m,层厚约

5、 0.4m。仅分布于一期地下室北端的 J18孔附近。4漫滩相沉积的软弱土层:1a 粉土、粉质粘土透水性较好,容易扰动,在水头差作用下会产生流砂现象。2 淤泥质粉质粘土、粉质粘土和3 软流塑粉质粘土土质差,开挖易流动使开挖面产生侧向变形和坑底隆起。1 粉质粘土:黄灰色灰色,软可塑,局部塑性较低,切面稍有光泽,韧性、干强度中等。层顶埋深 2.77.5m,层厚约0.53.1m。分布于漫滩范围。1a 粉土、粉质粘土:黄灰色灰色,粉土呈稍密状,粉质粘土为软流塑,土质不均匀,局部为可塑、低塑性,切面光泽反映弱,摇震反映迅速,韧性、干强度低。层顶埋深 2.96.7m,厚度约0.53.2m。分布于漫滩范围。2

6、 淤泥质粉质粘土、粉质粘土:灰色,流塑,局部为软塑粉质粘土,切面有光泽,韧性、干强度中等。层顶埋深 5.19.2m,厚度约1.113.7m。分布于漫滩范围,向东有增厚的趋势。3 粉质粘土:灰黄灰色,软塑,局部可塑,切面稍有光泽,韧性、干强度中等。层顶埋深 13.219.8m ,层厚约 1.211.6m。分布于漫滩范围的底部。阶地上的沉积土层:3 粉土、粉质粘土和中粗砂混卵砾石层透水性较好,在水头差作用下会产生涌砂现象。1 粉质粘土:绿灰褐黄色,可硬塑,局部夹粘土,含少量铁锰氧化物,切面较光滑,韧性中等,干强度高。层顶埋深3.318.5m,层厚约 0.78.6m。阶地范围分布,埋深浅。漫滩范围埋

7、5藏深。2 粉质粘土:绿灰黄褐色,可塑,局部软塑,切面较光滑,韧性、干强度中等。层顶埋深 6.823.5m,层厚约 0.76.1m。分布于整个场地。3 粉土、粉质粘土:灰黄色,粉土呈中密实状,粉质粘土为可塑状,切面无光泽反映,摇震反映中等,韧性、干强度低。层顶埋深9.320.3m,层厚约 0.64.7m。分布于场地西半部,位于地下室底板上下附近。4 粉质粘土:黄灰色灰色,可塑,部分软塑,切面有光泽反映,韧性、干强度中等。层顶埋深 10.125.6m,层厚约 0.48.9m。分布于整个场地。5 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可硬塑,土质不均匀,局部夹粉细砂,切面有光泽反映,韧性、干强度中等。层顶埋深10

8、.533.2m,厚度 0.67.7m。场地大部分有分布。中粗砂混卵砾石:褐黄灰黄色,中密状为主,土质不均匀,局部为可塑粉质粘土混中粗砂、卵砾石,卵砾石含量不均匀,一般在5%25%,局部达到 40%左右,粒径一般在 28cm,局部(场地西南角)大于 10cm,以石英岩、石英砂岩为主要成分,磨圆度较好,呈次圆状。层顶埋深 12.833.9m,层厚 0.34.6m。在覆盖层底部,局部分布。9、基坑开挖深度内地下水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地下水较丰富,涉及到多层含水层。包括:潜水含水层和第一层承压水含水层。第二层承压含水层在二期基坑施工中涉6及到。10、基坑开挖深度与开挖土方量土方工程分两期施工。一期占地面积

9、 10600,地面标高-0.5m。计划土方开挖深度-15.35m,主楼区-17.65m,电梯井-22.45m。一期土方总量约为 165118m。首层开挖至相对标高-2.5m,开挖深度 2m,工作量约为 21200 m。二层开挖至相对标高-8m,开挖深度 5.5m,工作量约为58300m。三层开挖至相对标高-12.5m,开挖深度 4.5m,工作量约为47700m。四层开挖至相对标高-15.35m,开挖深度 2.85m,工作量约为30210 m。11、建设工程合同工期:土方开挖和支撑施工:160 天二、监理工作流程二、监理工作流程1、土方开挖前应充分了解周边各有关道路、管线、等设施特别是东侧地铁和

10、邮局的保护要求。2、组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有关人员对现场环境踏勘摸查,对相邻建筑物的情况了解清楚,对估计有影响的地方作出记录、观测的决定。协助基坑监测单位做好开挖前的监测工作,保存开挖前周边检测点原始数据。3、土方开挖前督促施工单位编制详细的土方开挖的施工组织设计,审查后报基坑支护设计单位和相关主管部门的认可。并督促施工单位组织专家对深基坑土方开挖方案进行论证。方案审查要点:7(1)施工方案应有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2)施工方案应符合施工合同要求。(3)进度计划应符合施工合同总工期的要求。(4)土方开挖顺序的安排是否符合施工工艺、设计的要求。(5)土方开挖和运输机械是否能保证日出土量。(

11、6)支撑围檩等施工材料供应计划、施工人员数量是否能满足土方开挖进度要求。4、施工单位应提前对由建设单位提供的资金、施工图纸、施工场地等条件提出合理要求。5、施工单位在土方开挖前做好外围与相关主管部门协调工作,确保土方开挖顺利进行。 6、土方开挖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逐级反映,对处理结果进行检查。7、土方开挖中应充分重视基坑监测数据,及时将监测数据反映到建设单位与支护设计单位,根据监测数据和设计单位的意见调整施工流程或方案,做到信息化施工。8、土方开挖完毕督促施工单位及时组织基槽验收。9、土方开挖过程中和开挖完毕后督促施工单位及时整理工程资料。三、监理工作控制目标及控制要点三、监理工作控制目标及控制

12、要点1、投资控制8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如实签证工程量,从而达到投资控制的目的。2、质量控制(1)对定位放线的控制根据控制坐标、水准点,按建筑物总平面要求,对施工单位的引测点、控制基线、轴线和水平基准点进行复核。检查施工单位设置的龙门桩、基坑挖土灰线、上部边线、底部边线、水准标志和几何尺寸,采用经纬仪和钢卷尺进行核对。在挖土过程中要定期进行复测,校验控制桩的位置和水准点标高。(2)对土方开挖的控制在开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时空效应规律:遵循分区、分块、分层、对称、平衡的原则,应保证支撑结构先撑后挖,开挖至支撑底标高后及时施工钢筋砼支撑,减少基坑开挖期间无支撑暴露时间、宽度和深度,将基坑开挖造成的

13、周围设施的变形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边坡土及动态土坡的稳定性,基坑内部临时坡体应不大于 1:2,且在土方开挖过程中挖土高差不得大于 2 米。慎防土体的局部坍塌造成主体结构桩位位移破坏、现场人员损伤和机械损坏等工程事故。基坑底 30cm 土方应由人工清除,不得超挖。开挖到位后及时施工砼垫层至支护桩边,随挖随浇,即垫层必须在 24 小时内浇筑完成。基坑内的深坑开挖必须等普遍形成并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后方可进行。桩基承台应逐个开挖、砖砌外模护壁,不得大面积开挖。9土方开挖期间,挖土机械不得碰撞支护桩、力柱桩与支撑,挖土时宜先掏空立柱四周,避免立柱承受不均匀的侧向土压力。

14、如挖土机械需在支撑上行走,必须覆土 500mm 并铺设走道板,架空于支撑上方,但不得在底部掏空栈桥以外的支撑构件上行走与操作。基坑四周及支撑梁严禁堆土或堆载,地面超载应控制在 20KPa 以内。由于机械进出口通道均位于坑边,应铺设路基扩散压力,或设置配筋砼面层,不得在桩墙顶部压顶板上碾压。基坑开挖前应提前两周进行降水,降水面应随基坑开挖的进展逐步加深,确保基坑开挖面无明水。桩顶自然地面及坑内应设明沟及集水井,及时排除雨水和地面流水。基坑开挖期间应每天测报抽水量及坑内地下水位,每日观测水位的变化,如发现水位变化500mm/d 的迹象,应及时通知设计、建设、监理等相关单位,分析原因,查找渗漏点。基

15、坑开挖过程中,对平面控制桩、水准点、基坑平面位置、水平标高、边坡坡度等应经常复测检查。(3)基坑的验收基坑开挖完毕应按照设计图纸对基坑的尺寸和标高进行验收,经检查合格,填写基坑验收、隐蔽工程记录,及时办理交接手续。土方开挖工程质量检验标准(土方开挖工程质量检验标准()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挖方场地平整项序项 目柱基、 基坑、 基槽人工机械管沟地(路) 面基层检 验 方 法主 控1标 高5030505050水准仪102长度、宽度(由 设计中心线两边 量)200 50300 100500 150100经纬仪、 用钢尺 量项 目3边 坡设 计 要 求观察或 用坡度 尺检查1表面平整度2020502020用 2 靠 尺 和楔形 塞尺检 查一 般 项 目 2基 底 土 性设 计 要 求观察或 土样分 析(4)混凝土桩头破除的控制为了保证混凝土桩的质量,桩头的破除过程中要保证桩头平整度和钢筋保护层厚度,严禁超凿。工程桩预留 10cm 使用人工凿除修平。对于低于桩顶标高的工程桩,必须采用比桩身混凝土高一个标号的混凝土进行接桩。接桩的钢筋焊接必须符合有关规范要求。3、进度控制(1)根据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定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工期要求,督促施工单位编制土方开挖施工方案和土方开挖进度计划并进行审查。(2)审核挖土机械、支撑施工材料的需要用量及进场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