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板张拉工艺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7152169 上传时间:2018-04-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制板张拉工艺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预制板张拉工艺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预制板张拉工艺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预制板张拉工艺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预制板张拉工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制板张拉工艺(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 张拉工艺3、1 张拉准备工作3、1、1 组织专门的张拉小组,并进行张拉技术及施工安全培训;3、1、2 盖梁段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且满足期龄要求时方可进行预应力施工;3、1、3 清除锚垫板上的混凝土,检查锚垫板与孔道是否垂直,如有偏差用楔形垫圈校正;3、1、4 检查锚垫板下是否有蜂窝和空洞,必要时进行补强;3、1、5 清除孔道内的杂物;3、1、6 在锚垫板上标出锚圈安放位置;3、1、7 计算钢绞线理论伸长值3、2 张拉机具3、2、1 施工前,对所使用千斤顶、油压表进行配套标定,并根据标定后的千斤顶回归方程,计算出各级张拉吨位的油表读数,供张拉使用3、2、2 将千斤顶、油泵及油管等张拉设备移

2、至梁段张拉端组装就绪,排出千斤顶缸及油管内的空气3、3 张拉施工3、3、1 检查管道是否畅通,对锚垫板端密封不良处用砂浆密封;3、3、2 穿束后,将工作锚的锚环套入钢绞线束,按钢绞线自然状态依顺时针方向将穿束端夹片插入,并用小锤轻轻将夹片打入锚环内,然后采用 YDC1500 顶在另一端逐根将钢绞线进行预拉,预拉力为设计强度的 10%,预拉完成后安装千斤顶并与孔道中线初对位,安装工具锚于千斤顶后盖上,精确对中,钢绞线应在工作锚与工具锚之间,顺直无扭结,在另一端锚环内打入工作夹片;为使工具锚卸脱方便,可在工具锚夹片与锚环之间涂少许黄油3、3、3 两端千斤顶主缸同时充油拉至初应力 10%,读表读数,

3、记录任意三根钢绞线的标记位置,作为伸长值的起点;3、3、4 两端同步张拉,至 30%K时,主缸稳压 5min,测伸长值,然后继续张拉,当千斤顶活塞伸出将近最大伸长量时,主缸稳压,持荷5min 测伸长值,大缸与小缸同时回油,将工具锚前移到张拉卡盘密贴位置,插入工具锚夹片,先张拉至主缸稳压时的吨位,再张拉至设计吨位,钢绞线的伸长量误差应在6%范围,如计算伸长量与实测伸长量差值超过6%,则暂停张拉,查明原因调整后继续张拉,合格后打入工作夹片顶锚,完成张拉工作;3、3、5 千斤顶大小油缸回油到零,测量顶锚后的钢绞线向锚内滑移的数值;3、3、6 检查数据,如有疑问,查明原因后重新张拉;3、3、7 切割多

4、余钢绞线采用氧焊切割,对锚具及钢绞线要采取隔离措施,切割处距锚具表面 5cm;3、4 张拉施工质量控制3、4、1 预应力张拉人员必须固定并经过培训,且应在有经验的张拉工长的指导下进行,不允许临时工承担此项工作;3、4、2 每次张拉必须有完整的原始记录,必须有技术人员值班,并在监理在场的情况下进行;3、4、3 两端张拉时要配以对讲机,保持良好的通信联络,张拉完成后,值班技术人员及张拉人员均签字认可;3、4、4 预应力采用引伸量与张拉力双控,以引伸量为主,引伸量误差在 6%范围内,每一截面断丝率不得大于该截面钢丝总数的 1%,且不允许整根钢绞线拉断,严禁在竖向力筋上接电焊地线两端拉力差不大于 10

5、%,可在一端先锚固,再在另一端补足预应力值,进行锚固;3、4、千斤顶在下列情况下应重新标定,严禁将漏油洒在梁顶;使用超过三个月,严重漏油,延伸量出现系统性的偏大或偏小,主要部件损伤等;3、4、张拉前,检查千斤顶内摩阻是否符合规定要求3、5 孔道压浆:预应力张拉后,采用手提砂轮机切除锚外多余钢绞线,然后将夹片处缝隙进行封闭处理,准备压浆浆液选用 C50 微膨胀水泥浆进行压浆前选用干净水冲洗孔道,再用压缩空气吹干,压浆时使用活塞式压浆泵进行压浆从最低孔压浆,压浆过程中和压浆后 48 小时内温度不得低于摄氏 5 度,压浆压力取为 0.5-1.0MPa,压浆缓慢均匀进行,不得中断,直至另一侧的排气孔排出浓浆为止(排浆时间不少于 11 秒),当出浆孔排出浓浆后,封闭出浆孔气孔,并保持压力为0.5MPa,保压时间不得少于 3 分钟压浆完成后,应将锚具周围,包括梁上的水泥浆冲洗干净3、6 锚固按规定进行锚固,锚固后缓慢回油退顶卸顶, 在终张拉完成后按设计要求对锚具进行防锈处理封锚混凝土采用无收缩混凝土,其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封锚前,对锚圈与锚垫板间的交接缝用聚氨酯防水涂料进行防水处理锚穴内四周凿毛封锚混凝土养护结束后,采用聚氨酯防水涂料对封锚新旧混凝土之间的接缝处进行防水处理所用聚氨酯防水涂料符合 TB/T3965 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