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轨(闪光焊作业指导书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7151345 上传时间:2018-04-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元轨(闪光焊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单元轨(闪光焊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单元轨(闪光焊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单元轨(闪光焊作业指导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单元轨(闪光焊作业指导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元轨(闪光焊作业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元轨(闪光焊作业指导书(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附件:附件:南疆铁路南疆铁路 PJS2 标段铺架工程标段铺架工程编号:编号:XXXX单元轨焊接施工作业指导书单元轨焊接施工作业指导书(闪光焊)(闪光焊)单 位: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XXXXXXXX 年年 XXXX 月月 XXXX 日发布日发布 XXXXXXXX 年年 XXXX 月月 XXXX 日实施日实施2南疆铁路铺架工程单元轨焊接施工作业指导书1 1适用范围适用范围适用于南疆铁路吐库二线 PJS2 标单元轨闪光焊焊接作业施工。2 2作业准备作业准备2.1 内业技术准备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及技术标准。制定施工

2、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培训,某些特殊工作必须持证上岗。2.2 外业技术准备技术人员上场,及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某些特殊工种持证上岗;施工队伍进场,安排好施工队伍的住宿;施工机械设备及各种小型机具进场及调试。3 3技术要求技术要求铁路等级:I 级;设计速度:160 km/h34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拆除钢轨扣件、安放滚 筒轨端打磨合格轨端打磨检查焊接和推凸焊缝粗打磨探伤(轨底角表面)焊机对位焊前钢轨检查合格正火合格焊缝精打磨探伤(全面探伤)恢复线路合格不合格不合格不合格锯轨头不合格5 5施工要求施工要求45

3、.1 前期准备5.1.1 拆除扣件:拆除待焊钢轨前方长钢轨全部及后方 10m 范围内的扣件。扣件拆除后应摆放整齐。5.1.2 安放滚筒:在待焊钢轨前方长钢轨下每隔 12.5m 安放一个滚筒,使钢轨升起至满足焊接推瘤需要高度,检查轨底与垫板有无干涉,确保钢轨可以纵向自由移动。5.1.3 如需据轨作业,应确保锯切后的钢轨端面斜度不大于0.8m。5.1.4 通过型式检验确定工艺参数,焊接之前调试及保养好焊机。5.2 焊前除锈采用手提砂轮机对轨缝两侧的与电极接触处轨腰及钢轨端面进行除锈打磨。要求表面呈金属光泽,不得有锈斑,完全去除轨腰钢轨标识,轨腰打磨深度不得超过 0.2mm,不得产生打磨灼伤。接头前

4、后各打磨 600mm。5.3 钢轨对位平板车前轮位置在距离干轨带焊轨缝 3m 处进行对位,对位后立即加装铁鞋防溜。利用液压支腿顶升平板车,使其前轮离开轨顶面 6cm-8cm。利用起道机将钢轨顶起,在距待焊断面 1m 左右钢轨轨底敲入斜铁进行钢轨对位,对位应满足预拱度和工作边平行的要求,预拱度按 1.7mm-2mm 考虑。然后利用焊机夹紧两待焊钢轨进5行对轨,对轨过程中应以钢轨顶面和轨头两侧工作边为基准。操作人员必须检查两钢轨是否对正,轨头水平和垂直方向错边不得超过0.5mm。如果没有对正,松开夹钳重新对正。5.4 焊接钢轨对正后自动焊接,顶锻并推除焊瘤,完成钢轨接头焊接后,移动焊轨机推出焊接位

5、置。焊接接头冷却到 400以下方可撤除斜铁,回位钢轨。焊机监控人员应认真观察焊记录,分析每个接头焊接曲线,与型式试验通过时的焊接曲线仔细对比,发现异常及时汇报,不得擅自变更焊机的技术参数。每次焊接结束后要认真填写焊接记录,记录的编号要与现场的焊接接头编号以及机内焊接编号对应上具有可追溯性。焊接接头轨头和轨底,轨底面斜坡的推凸余量不应大于 1mm,其它位置推凸余量不得大于 2mm。焊接后应立即检查焊机钳口部位及钢轨钳口接触处有无电极灼伤,如发现焊接接头灼伤,严重错位推瘤推亏,裂纹等缺陷都应判为不合格。不合格的焊头必须锯掉重焊,锯切长度为焊缝每侧各 100mm。5.5 焊后热处理采用(氧气+乙炔)

6、火焰正火,正火温度采用光电测温仪测量。正火前清除焊缝两侧的焊渣,应在焊接接头不受拉力和焊接接头低于500(轨头表面)时方可正火加热。轨头冷却采用自然冷却或风冷。正火操作应按以下步骤进行:在钢轨下垫上短枕木头将火焰加热器,流量控制箱,乙炔过滤器,乙炔瓶,氧气瓶和冷却水泵用胶管连接;6将正火器架放置在钢轨上,火焰加热器放置在正火机架的导杆上,调整加热器与钢轨表面间隙,使得间隙均匀,对正之后锁定。调整加热器的位置,使焊头处于加热器中心,摆动幅度不小于60mm。启动冷却水泵,调节乙炔瓶输出压力为 0.15Mpa,调节氧气瓶输出压力为 0.6Mpa,调节控制箱乙炔流量为 3.8m3/h,氧气流量为 4.

7、2 m3/h。将氧气流量下调爆鸣点火,点火后氧气流量恢复规定格数,点火摆动频率控制在 60 次/分钟左右。达到正火温度应同时关闭控制箱开关阀,但乙炔比氧气先关数秒。正火加热起始阶段轨头表面中心线温度应在 500以下,加热终了轨顶温度应在 920左右,轨底角表面中心线温度应为 820左右。光电测温仪探头应垂直于被测钢轨表面,每次测量接触时间3s,并记录好起始温度和终了温度。光电测温仪应轻拿轻放,以防探头损伤,若探头污染应及时用酒精清洗。5.6 焊头粗打磨焊头打磨应在焊缝温度低于 200时进行,打磨过程中应保持焊头的外形轮廓,打磨的目的为了除去轨头推凸余量,轨底和三角区的打磨以满足探伤要求为准。应

8、纵向打磨,不允许横向打磨。打磨过程中,不应使砂轮在钢轨上跳动、冲击钢轨母材,不应出现打磨灼伤,不使钢轨表面“发蓝” 。焊接接头非工作面的垂直、水平方7向错边应进行纵向打磨过渡。轨底角打磨尺寸精度要求:不允许打磨母材,不允许磨亏。5.7 焊头精磨精磨之前接头温度应低于 50。打磨前首先检查接头的平直度以确定打磨量,打磨长度不应超过焊缝两侧各 450mm。打磨范围为轨顶面、轨头内侧工作面。精磨后应保持轨头轮廓形状,不应使焊接接头或钢轨产生任何机械损伤或热损伤。精磨后接头表面的不平度应满足焊缝中心线两侧各 100mm 范围内不大于 0.2mm。轨顶面及轨头侧面工作边母材打磨深度不应超过 0.5mm。

9、5.8 检测焊头,不合格的焊头应锯切重焊;质量达标后焊机移位,进行下一单元作业。5.9 线路初锁、焊机移位直线段扣件隔 7 锁 1,曲线段和大坡度段扣件隔 5 锁 1,方便焊机通过和后期锁定焊接施工。6 6 劳动组织劳动组织6.1 劳动力组织方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6.2 施工人员应结合试验段确定的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8每个作业工地人员配备表松、紧扣件4 人安放滚筒16 人轨端处理3 人焊接6 人正火6 人粗磨2 人精磨3 人探伤、检验2 人值班人员3 人队长1 人轨道车司机2 人7 7 材料要求材料要求8 8 设备机具配置设备机具配置主要施工机具及设备主要施工机

10、具及设备序号设备名称型号数量备注1轨道车12焊机K92213内燃机扳手Robel45正火设备16直轨机1调直用7角磨机s3s-ld11-150z3焊接前 1 个、粗磨 2 个8手持式砂轮机s1m-ff-100a2用于焊接打磨轨腰9仿形打磨机RG150-21精磨10起道机4正火 2 个焊接处 2 个11发电机10kw3焊前处理、钢轨拉伸器、初磨及正火各一台912波磨尺SGBM-23焊接、正火、精磨各 113红外测温仪2焊接、正火各 114撬棍1.55m1015装滚筒小车216滚筒10017对讲机718丁字扳手8焊接、正火各 4 把19工具车4用来运输发电机、钢轨拉伸器、正火设备等20光电测温仪1

11、用于正火21探伤仪GCT-8122钢轨拉伸器Robel19 9质量控制及检验质量控制及检验9.1 单元轨节的长度一般宜为 10002000m。在困难地段,单元轨节长度不得小于 200m。无缝道岔中单组或相邻多组一次锁定的道岔及其间线路组成一单元轨节。9.2 单元轨节起止点不应设置在不同轨道结构过渡段及不同线下基础过渡段范围内。应注意左右股单元轨节的接头相错量不宜超过 100mm。9.3 工地钢轨焊接应符合长钢轨布置图,加焊轨长度不得小于12m。9.4 单元轨节起终点的位移观测桩宜与单元轨节焊接接头对应,纵向相错量不应大于 30m。位移观测桩应与电务设备错开。109.5 气温低于 0不宜进行工地

12、焊接,刮风、下雨天气焊接时,应采取防风、防雨措施。中雨、大雨和风力大于 4 级时不应进行焊接作业。9.6 气温低于 10时,焊前应用火焰预热轨端 0.5m 长度范围,预热温度应均匀,钢轨表面预热升温为 3550,焊后应采取保温措施。9.7 承受拉力的焊缝,在其轨温高于 400时应持力保压。9.8 焊后推凸,焊渣不能划伤或挤入母材,推凸余量:焊接接头轨头、轨底及轨底顶面斜坡应不大于 1mm,其他位置应不大于2mm。9.9 钢轨焊接接头应纵向打磨平顺,不得有低接头,钢轨焊接平直度就符合:轨顶面为 0+0.2mm/1m(高出钢轨母材顶基准面);轨头内侧工作面为 0+0.2 mm/1m(凹进);轨底(

13、焊筋)为0+0.5 mm/1m(凸进)。1010安全及环保要求安全及环保要求10.1 安全要求10.1.1 岗前对施工人员进行钢轨焊接操作规程安全教育,增强安全防范意识。10.1.2 作业前检查所有设备是否完好,确认完好后方可进行操作。1110.1.3 所有施工人员上班时必须佩戴上岗证和安全帽等劳动保护用品。10.1.4 现场必须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以防现场出现火灾。10.1.5 焊轨车行进时应在工班长的统一指挥下进行,并做好防溜措施。10.1.6 配电系统应符合“三级配电两级漏电保护”要求,移动式机械的电源导线必须采用绝缘良好的保护套铜芯软电缆。10.2 环保要求10.2.1 现场施工宜按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4001/ISO14001:2004)规定对现场进行环境管理。10.2.2 施工期间所产生的污染物排放和处理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保的现行法规规定和施工图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