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7148459 上传时间:2018-04-0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速公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速公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速公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速公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速公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速公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公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水土保持方案】一、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XX 至 XX 高速公路 XX 至 XX 段位于 XX 省中部的 XX 地区与 XX 地区之间,是国家“7918”高速公路网中(横 12)XX 至 XX 国家高速公路在 XX 境内外的一段,也是 XX 省规划的“678” (六纵 7 横八联)骨架公路网中第二横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东西向运输的重要通道,项目建设是完善国家高速公路网和 XX 省骨架公路网,满足交通量日益增长的需要。对促进我国东、西部经济文化交流,缩小东西部差距,促进沿线各市县经济均衡发展,加速 XX 北,XX 东地区资源开发,实现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XX 合同段起点

2、桩号 K140+000,终点桩号 K146+400,全长 6.4Km。本段内有互通区一处,位于 XX 县 XX 镇,桩号 K141+800-K142+760,连接线 1.232 Km,由互通连接至 G326。全标段共有特大桥 1 座,大桥 4 座,中桥 2 座,涵洞 19 道。桥梁总长度2436.25m。梁型分为连续刚构(65+120+65m) ,装配式连续 T 梁、现浇(单箱三室)等形式。钻(挖)孔桩 296 根, T 梁预制 460 片。桥墩形式多为圆柱式墩,天池特大桥主墩、高墩部分为空心薄壁墩,其中最高墩柱 95m,涵洞形式分别为钢筋混凝土盖板涵和金属波纹管涵。全标段路基挖方为 145.

3、4 万方,填方 137.8万方,强夯 11.53 万平方米。其中最大填挖方段均在互通区,桩号 K181+620.75-K183+291.15,挖方 72 万方,填方 95 万方。【水土保持方案】二、二、方案编制总则方案编制总则2.12.1、方案编制目的意义、方案编制目的意义(1)通过对项目建设区的自然地理、地形地貎、土壤植被及社会经济等资料的收集和调查,特别是对水土流失现状、成因及危害 、水土保持规划及相关水土保持设施的调查分析,为水土保持方案体系的完善以及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做技术准备。(2)通过对主体工程两阶段初步设计文件及图纸的分析,了解工程布局,任务和规模,明确主体工程中已有的具有水土保持

4、功能的措施,并对其合理性和完整性进行评价,对工程扰动、破坏原地表范围的面积进行预测,确定工程建设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面积和数量,为计算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提供依据。(3)通过实地调查,通过预测工程新增水土流失量及其可能带来的危害,为布设具体的水土保持措施和计算水土保持效益提供依据。(4)通过对弃渣来源、数量、堆放场地、堆放高度的分析,为拦渣工程、土地整治工程的布设和选取设计标准进行设计提供重要的依据。(5)通过水土流失预测,确定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和水土流失防治重点,并按照分区布设的原则,采取工程措施、植物措施等相结合的综合防治体系对水土流失进行治理,以达到防治水土流失、美化环境、保障工程建

5、设和运行安全的目的。(6)通过编制合理、可行的水土保持方案,为明确业主责任范围、防治措施和相应措施实施时序提供技术支持和依据,并为水土保持部门进行监督管理提供依据。2.22.2、编制依据、编制依据2.2.12.2.1、法律法规、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水土保持方案】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2.2.22.2.2、规范标准、规范标准1.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 3.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 4.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图 5.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范 6

6、.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定额7.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2.32.3、施工、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问题分析过程中的水土流失问题分析我项目工程主要由路基工程、桥涵工程、附属工程组成。容易诱发水土流失的环节包括:路基填筑、路堑边坡开挖、土石方调运、桥梁基础施工、采挖排弃等。 (1) 我项目所处区域地势起伏较大,为了保持公路的技术标准,局部地段的高填深挖是不可避免的,形成的永久性斜坡面积较大,若在开挖后不及时进行工程或植被防护,在雨水或地表径流的冲刷下极易发生水土流失,因此,水土保持工作重点之一是在防治高填深挖路基边坡发生水土流失。路堑边坡开挖以爆破和机械开挖为主,边坡防护以人工为主。为确保边坡

7、的稳定和防护达到预期的效果,开挖方式应从上而下进行,边开挖边防护。设有挡墙的挖方边坡应进行跳槽施工,即采用间隔开挖,间隔施工挡墙,以免造成滑坡或坍塌。(2)路基土石方调运严格按设计进行,严禁任意取弃。我项目施工断点较多,弃方量较大(约 43 万方) ,高液限土分布较广,为保证路基工程的正常施工,我项目分别在K180+200、K183+500、K185+450、K186+245 处设置弃土场,以存放废弃土方。为最大限度使用弃土场,在地势较低处修建拦栅墙,为保证弃土场弃方的稳定性和防止污染周围环境,在弃土场四周设置排水沟和在内部设置碎石盲沟。为充分利用耕作层剥离土,供后期绿化使用,我项目分别在 L

8、K0+760、K182+950 设置剥离土存放场。【水土保持方案】(3)跨越水体的桥梁基础施工应在枯水期进行,水中的基础工程采用围堰的施工工艺,为了防止土石围堰被河流冲刷而造成水土流失,增加草袋围堰对临时围堰进行防护。将施工废渣、岩浆和淤泥运到指定的弃土场堆放,不得倾倒在水体中。【水土保持方案】三、水土流失预测三、水土流失预测公路建设离不开土石方开挖作业,因施工取土、放坡和不良地质路段的处理改变了沿线的地貎,对工程范围内的植被、土壤和地形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可避免要造成一些新的水土流失,所以客观而较准确地对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形式、原因、程度、危害和水土流失量进行预测,对于制定水土保持方案

9、以及在拟建公路施工和营运期防治水土流失具有重要意义。3.13.1、水土流失成因及类型分析、水土流失成因及类型分析根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及实地调查分析本工程所在地的水土流失成因、侵蚀类型及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该项目建设区水土流失成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气候等;人为因素包括施工开挖、回填、弃渣埋压等因素。3.1.13.1.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我项目所处地段地形破碎,土质松软,雨水充足,常年受雨水的冲刷、溅蚀,项目所在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3.1.23.1.2、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我项目在施工期间除原地貌产生水土流失的各因素外,因工程建设造成新增水土流失的因素主要有:

10、1、工程施工扰动原地貌,破坏、埋压土地及植被造成原地表水土保持功能降低甚至丧失,导致土壤侵蚀加剧而增加的水土流失量。2、工程建设产生的弃土、弃渣的不合理堆放而增加的水土流失和工程建设材料及建筑材料运输途中的损失等造成的水土流失量。3、工程开挖形成的开挖面和填筑形成的一定边坡亦极易产生水土流失。3.1.33.1.3、水土流失类型、水土流失类型根据项目区地形地貌、水文气象等特征,本区水土流失类型主要是水力侵蚀,兼有重力侵蚀和人为侵蚀;水土流失形式主要为溅蚀、面蚀、沟蚀。3.23.2、水土流失预测时段、水土流失预测时段根据我项目的特性和施工布局的特点,造成新的水土流失主要因素是在建设中路基填挖、弃渣

11、及桥台、涵洞施工等扰动和破坏地表,改变了土壤的理【水土保持方案】化性质,致使土壤的抗蚀能力降低,坡体松动。加之各种形式的开挖以及排弃渣石,更加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在公路投入运行后,造成新增水土流失的这些因素,会随着各项工程的竣工以及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效益发挥而逐渐减轻,直至消失或达到新的平衡。综上所述,本工程的水土流失主要集中在生产建设区内,时段上主要发生在生产建设期,所以,本水土保持方案中,水土流失预测的重点时段为工程项目建设期。3.33.3、水土流失预测的内容和方法、水土流失预测的内容和方法根据工程的施工特点以及确定的水土流失预测时段,确定水土流失预测的内容和方法,详见表 3-1。表表 3-

12、13-1 水土流失预测的内容和方法水土流失预测的内容和方法预 测 项 目预 测 内 容预 测 方 法扰动原地貌、破坏土地和植被面积统计工程建设扰动地表、压占土地、破坏林草植被面积和数量现场勘测及收集研究有关资料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和数量调查损坏的梯田、梯土及林草地等水土保持设施面积和数量现场勘测及收集研究有关资料弃土、弃石等弃渣量根据工程施工活动统计土石方开挖量、利用量,弃土、弃渣来源及数量现场勘测及收集研究有关资料新增水土流失面积及流失总量掌握工程建设地表植被扰动情况,了解弃物的组成,堆放位置和形式,预测其水土流失量经验公式法与类比分析法危害性分析预测将要发生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观测与类比分析

13、【水土保持方案】四、水土流失防治方案四、水土流失防治方案4.14.1、方案编制原则、方案编制原则(1)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等有关规定,贯彻执行“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尽量减少施工过程中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2)根据“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重点治理与一般防治兼顾”的原则,采取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做到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耕作措施相结合,治理与开发利用相结合,形成项目建设水土保持的综合治理体系,保证项目在施工和营运期间的安全,控制和减少水土流失,使项目沿线生态环境得到保护、恢复和改善。(3)各项治理

14、措施要符合有关技术规范要求,做到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实施后有明显生态和环境效益。4.24.2、方案编制目标、方案编制目标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总则的要求和国家对水土保持的总体部署,结合拟建公路沿线地形地貎、土壤以及水土流失特点等,确定具体目标如下:(1)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采取措施保护水土资源,尽量减少对植被的破坏。(2)通过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使边坡稳定,岩石、表土不裸露,为公路安全运行服务,避免水土流失对工程本身的危害。(3)对公路两侧及中间隔离带进行植树种草绿化,以美化公路沿线环境。(4)弃土石渣不得占用泄洪渠道和弃置于河床内,通过对弃土场进行综合治理,使工程施工中产生的

15、弃土、石渣得到有效拦挡或利用。(5)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使泥沙不进入沟道、河道,不影响河流的正常功能。4.34.3、建设项目的防治责任范围、建设项目的防治责任范围拟建公路防治责任范围分为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项目的建设区包【水土保持方案】括公路主体工程建设区、弃土场和各类其它临时工程占地等。直接影响区主要指路基、桥梁、施工便道等项目建设区以外因施工而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其直接危害区域。拟建公路沿线地处川东平行岭谷区,根据对地形地貎相似在建公路的类比调查,对于填方路段拟建公路填方高度大于 8米的,路界两侧各 10 米范围作为直接影响区,填方高度低于 8 米的取路界两侧各 5 米范围为直接

16、影响区;对于挖方路段,路界两侧高度均高于路基高程的,直接影响区忽略不计,半填半挖路段,取较矮一侧 10 米范围作为直接影响区,路界两侧高度场低于路线高度的,取两侧各 10 米范围作为直接影响区;路基高程和路界两侧高程相同时,直接影响区忽略不计。同时,跨越河流上游 200 米,下游 200 米也作为直接影响区。4.44.4、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及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及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4.4.14.4.1、水土流失防治分区、水土流失防治分区根据拟建工程的特点,拟建公路水土保持采取分区分期防治的方法,工程建设前期以工程措施为主,因地制宜,辅以生物措施相结合,快速有效地遏制水土流失,后期主要以植物措施和土地整治措施为主,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保证公路施工和未来运行的安全。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分为两个区域,即工程建设区和施工影响区。1.工程建设区包括主体工程防治区、弃土场防治区。(1)主体工程防治区公路沿线征地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