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水利计算复习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148006 上传时间:2018-04-0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50.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文水利计算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水文水利计算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水文水利计算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水文水利计算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水文水利计算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文水利计算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文水利计算复习(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程水文水利计算复习工程水文水利计算复习 填空选择填空选择 1. 地球上的水以汽、液、固汽、液、固态三种形式存在于自然界的空中、海洋、陆地空中、海洋、陆地 中。 2. 空气中的水汽凝结需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即要有吸附水分的微粒微粒, 以及使 空气湿度达到或超过饱和达到或超过饱和状态。 3. 使暖湿空气达到饱和主要靠空气强烈上升强烈上升运动引起的绝热绝热冷却。 7.水循环的外因是太阳辐射和地球的重力作用太阳辐射和地球的重力作用,内因是水具有固、液、气三态水具有固、液、气三态 互相转化的物理特性互相转化的物理特性。 8. 水循环的重要环节有蒸发、降雨、下渗、径流蒸发、降雨、下渗、径流。 9. 河流

2、的水资源之所以源源不断,是由于自然界存在着永不停止的水文循环过水文循环过 程程。 10. 水文循环过程中,对于某一区域、某一时段的水量平衡方程可表述为某一某一 区域在某一进入的水量减去流出的水量,等于该时段该区域蓄水量的变化区域在某一进入的水量减去流出的水量,等于该时段该区域蓄水量的变化。 11. 一条河流,沿水流方向,自上而下可分为河源、上游、中游、下游、河口河源、上游、中游、下游、河口 五段。 12. 河流某一断面的集水区域称为流域流域。 13. 地面分水线与地下分水线在垂直方向彼此相重合,且在流域出口河床下切 较深的流域,称闭合流域闭合流域;否则,称非闭合流域非闭合流域。 18. 在闭合

3、流域中,流域蓄水变量的多年平均值近似为零零。 19. 对流层内,与降水有关的气象因素主要有:气温、气压、风、湿度,云度气温、气压、风、湿度,云度 等。 21. 按暖湿空气抬升而形成动力冷却的原因,降雨可分为对流、地形、锋面、气对流、地形、锋面、气 旋旋雨。 22. 冷气团向暖气团方向移动并占据原属暖气团的地区,这种情况形成降雨的峰 称为冷锋。 23. 暖气团向冷气团方向移动并占据原属冷气团的地区,这种情况形成降雨的峰 称为暖锋暖锋 。 24. 对流雨的特点是雨强大、降雨范围小、降雨历时短雨强大、降雨范围小、降雨历时短。 27. 我国年降雨量年际变化很大。年降水量越少的地方,相对于多年平均情况来

4、 说,其年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越大越大。 28. 计算流域平均雨深的方法通常有算术平均法、泰森多边形法、等雨量线法算术平均法、泰森多边形法、等雨量线法。29. 降水量累积曲线上每个时段的平均坡度是时段平均雨强时段平均雨强,某点的切线坡度 则为瞬时雨强瞬时雨强。 30.流域总蒸发包括水面蒸发、土壤蒸发、植物蒸散发水面蒸发、土壤蒸发、植物蒸散发。 33. 流域的总蒸发主要决定于土壤蒸发、植物蒸散发土壤蒸发、植物蒸散发。 36. 土壤中的水分按主要作用力的不同,可分为吸着水、薄膜水、毛管水、重力吸着水、薄膜水、毛管水、重力 水水等类型。 37. 毛管悬着水是依靠毛管力毛管力支持的水分,悬吊于孔隙之中,并

5、不与地下潜水水面 接触。 38. 降雨初期的损失包括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缺水量、蒸发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缺水量、蒸发。 39. 河川径流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产流、汇流产流、汇流过程。 40. 河川径流的成分包括地面径流、壤中流、地下径流地面径流、壤中流、地下径流。42.某一时段的降雨与其形成的径流深之比值称为径流系数径流系数。 43. 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水量称为流量流量。 44.流域出口断面的流量与流域面积的比值称为径流模数径流模数。 45. 流域出口断面的洪峰流量与流域面积的比值称为洪峰流量模数洪峰流量模数。4. 流域面积是指河流某断面以上地面分水线所包围的水平投影面积地面分水线所

6、包围的水平投影面积 6. 山区河流的水面比降一般比平原河流的水面比降大大 7. 甲乙两流域,除流域坡度甲的大于乙的外,其它的流域下垫面因素和气象因 素都一样,则甲流域出口断面的洪峰流量比乙流域的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早 8. 甲流域为羽状水系,乙流域为扇状水系,其它流域下垫面因素和气象因素均 相同,对相同的短历时暴雨所形成的流量过程,甲流域的洪峰流量比乙流域的 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晚 9. 某流域有两次暴雨,除暴雨中心前者在上游,后者在下游外,其它情况都一 样,则前者在流域出口断面形成的洪峰流量比后者的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晚 10

7、. 甲、乙两流域除流域植被率甲大于乙外,其它流域下垫面因素和气象因素 均相同,对相同降雨所形成的流量过程,甲流域的洪峰流量比乙流域的峰现时峰现时 间晚、洪峰流量小间晚、洪峰流量小 11. 甲乙两流域除河网密度甲大于乙的外,其它流域下垫面因素和气象因素均 相同,对相同降雨所形成的流量过程,甲流域的洪峰流量比乙流域的峰现时间峰现时间 早、洪峰流量大早、洪峰流量大 12. 某流域两次暴雨,除降雨强度前者小于后者外,其它情况均相同,则前者 形成的洪峰流量比后者的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小 13.日降水量 50100mm 的降水称为.暴雨暴雨 17. 暴雨形成的条件是该地区水汽来源充足

8、,且有强烈的空气上升运动该地区水汽来源充足,且有强烈的空气上升运动 21. 因地表局部受热,气温向上递减率增大,大气稳定性降低,因而使地表的 湿热空气膨胀,强烈上升而降雨,称这种降雨为对流雨对流雨 26. 地形雨的特点是多发生在迎风面的山坡上迎风面的山坡上 27. 影响大气降水和蒸发的四类基本气象要素是气温、气压、湿度、风气温、气压、湿度、风 33. 即将降雨时,该处近地面的气压低、湿度大气压低、湿度大 38. 对于比较干燥的土壤,充分供水条件下,下渗的物理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它们依次为渗润阶段渗润阶段渗漏阶段渗漏阶段-渗透阶段渗透阶段 39. 土壤稳定下渗阶段,降水补给地下径流的水分主要是

9、重力水重力水 41. 决定土壤稳定入渗率 大小的主要因素是土壤特性土壤特性 42. 降雨期间,包气带(也称通气层)土壤蓄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之后,其下 渗能力为稳定下渗率稳定下渗率 43. 河川径流组成一般可划分为地面径流、表层流、地下径流地面径流、表层流、地下径流 45. 形成地面径流的必要条件是雨强大于下渗能力雨强大于下渗能力 46. 流域汇流过程主要包括坡地汇流和河网汇流坡地汇流和河网汇流 47. 一次流域降雨的净雨深形成的洪水,在数量上应该等于该次洪水的径流深等于该次洪水的径流深 48. 不同径流成份的汇流,其主要区别发生在坡地汇流过程中坡地汇流过程中 49. 河网汇流速度与坡面汇流速度

10、相比,一般前者较大前者较大 53. 某闭合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950mm,多年平均径流深为 450mm,则多年 平均年蒸发量为 500mm 54. 某流域面积为 500km2,多年平均流量为 7.5m3/s,换算成多年平均径流深为 473mm 55. 某流域面积为 1000km2,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1050mm,多年平均流量为 15m3/s,该流域多年平均的径流系数为 0.45 56. 某水文站控制面积为 680km2,多年平均年径流模数为 10 L/(skm2),则换 算成年径流深为 315.4mm 58. 某闭合流域的面积为 1000km2,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1050mm,多年平均蒸发

11、量为 576mm,则多年平均流量为 15 m3/s 60. 水量平衡方程式 (其中 P、R、E、 分别为某一时段的流域降水量、径流 量、蒸发量和蓄水变量) ,适用于闭合流域任意时段情况闭合流域任意时段情况 61. 流域中的湖泊围垦后,流域的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一般比围垦前增大增大 62. 流域中大量毁林开荒后,流域的洪水流量一般比毁林开荒前增大增大 63. 某闭合流域一次暴雨洪水的地面净雨与相应的地面径流深的关系是前者等前者等 于后者于后者 64. 我国年径流深分布的总趋势基本上是自东南向西北递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65. 流域围湖造田和填湖造田,将使流域蒸发.减少减少 67. 土层的包气带是指地面

12、到地下潜水面之间的土层地下潜水面之间的土层 68. 下渗率总是小于、等于下渗能力小于、等于下渗能力 69. .田间持水量可以转化为.蒸、散发水量蒸、散发水量 70. 某流域(为闭合流域)上有一场暴雨洪水,其净雨量将.等于其相应的径流等于其相应的径流 量量 10、正态频率曲线中包含的两个统计参数分别是均值均值 x 和均方差和均方差 。 12、皮尔逊 III 型频率曲线中包含的三个统计参数分别是、均值均值 x ,离势系数,离势系数 Cv,偏态系数,偏态系数 Cs。 13、计算经验频率的数学期望公式为 P=(m/n+1)*100% 14、供水保证率为 90%,其重现期为 10 年。 16、重现期是指

13、事件的平均重现间隔时间,即平均间隔多少时间出现一次事件的平均重现间隔时间,即平均间隔多少时间出现一次。 17、百年一遇的洪水是指大于等于这样的洪水在很长时期内可能一百年出现一大于等于这样的洪水在很长时期内可能一百年出现一 次次。 18、十年一遇的枯水年是指小于等于这样的年径流量在很长时期内可能小于等于这样的年径流量在很长时期内可能 10 年年 出现一次出现一次。 19、设计频率是指洪水或暴雨超过和等于其设计值的出现机会洪水或暴雨超过和等于其设计值的出现机会,设计保证率是 指供水或供电得到保证的程度供水或供电得到保证的程度。 20、某水库设计洪水为百年一遇,十年内出现等于大于设计洪水的概率是 P

14、 = 1 (1 0.01)10 = 9.6%,,十年内有连续二年出现等于大于设计洪水的概率是 P=1/100*1/100=0.0001。 27、对于我国大多数地区,频率分析中配线时选定的线型为皮尔逊皮尔逊型分布型分布。 28、皮尔逊 III 型频率曲线,当 x、Cs 不变,减小 Cv 值时,则该线变缓变缓。 29、皮尔逊 III 型频率曲线, 当 x、Cv 不变,减小 Cs 值时,则该线中部上抬,中部上抬, 两端下降两端下降。 30、皮尔逊 III 型频率曲线,当 Cv、Cs 不变,减小 x 值时,则该线下降下降。 31、频率计算中配线法的实质是认为样本的经验分布与其总体分布相一致认为样本的经

15、验分布与其总体分布相一致。 32、相关分析中, 两变量的关系有完全相关,零相关,统计相关完全相关,零相关,统计相关(相关关系相关关系)三种 情况。 34、在水文分析计算中, 相关分析的目的是插补延长系列插补延长系列。37、水文分析计算中, 相关分析的先决条件是两变量在物理成因上确有联系两变量在物理成因上确有联系。1、水文现象是一种自然现象,它具有既具有必然性,也具有偶然性既具有必然性,也具有偶然性2、水文统计的任务是研究和分析水文随机现象的统计变化特性统计变化特性 9、偏态系数 Cs0,说明随机变量 x 出现大于均值出现大于均值的机会比出现小于均值的机会比出现小于均值x的机会少的机会少x10、

16、水文现象中,大洪水出现机会比中、小洪水出现机会小,其频率密度曲线为正偏正偏12、在水文频率计算中,我国一般选配皮尔逊 III 型曲线,这是因为经验表明该经验表明该线型能与我国大多数地区水文变量的频率分布配合良好线型能与我国大多数地区水文变量的频率分布配合良好13、正态频率曲线绘在频率格纸上为一条直线直线 14、正态分布的偏态系数 Cs = 0 15、两参数对数正态分布的偏态系数 Cs0 20、无偏估值是指无穷多个同容量样本参数的数学期望值等于总体的同名参数无穷多个同容量样本参数的数学期望值等于总体的同名参数值值22、皮尔逊 III 型频率曲线的三个统计参数、Cv、Cs 值中,为无偏估计值的x参数是 x23、减少抽样误差的途径是增大样本容量增大样本容量24、权函数法属于单参数估计,它所估算的参数为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