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超高层建筑勘察报告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7147833 上传时间:2018-04-0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超高层建筑勘察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广东超高层建筑勘察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广东超高层建筑勘察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广东超高层建筑勘察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广东超高层建筑勘察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超高层建筑勘察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超高层建筑勘察报告(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1 -1.前言2011 年 9 月,xx 国际科技(xx)有限公司和我公司签订了“xx 国际大厦项目”勘察合同,按照建设方项目进度的安排,将本项目分为了东、西两个塔楼分期进行勘察工作,其中东塔楼勘察已于 2011 年 12 月完成,同时还对整个项目场地进行了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放射性氡浓度检测工作并均已提供了相应成果报告。受 xx国际科技(xx)有限公司的委托,我公司此次对其 xx 国际大厦西塔楼拟建场地进行了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1.1 工程概况场地位于 xx 市南山高新区填海六区,北紧临学府路,南距滨海大道约 350m,东距科苑南路约 300m,交通方便(见下图) 。该场地距离地铁

2、 2 号线后海站至科苑站区间隧道较近,红线的西北角点距隧道最近 3.9 m。场地交通位置简图(图中 为勘察场地)场地规划总用地面积为 8148.2m2,地上建筑面积为 9928,地上层数 37 层,设 3 层地下室,建筑总高度为 165.4m;场地设计0.00 为 6.20m,地下室深度为16.30m。建筑物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类型为框架-核心筒,对差异沉降敏感程度敏感,框架柱最大轴力 80000(KN) ,核心筒总重(KN) 。本工程建筑物重要性等级属一级,场地等级属二级,地基等级属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属甲级。 1.2 勘察目的与要求1.2.1 设计单位为 有限公司,其提供岩土工程地质勘察

3、任务书提出的勘察技术要求和内容为:1.2.1.1 查明场地与地基的稳定性,地层的类别、厚度和坡度,持力层和下卧层的工程特征和水文地质情况(勘察期水位和抗浮设计水位等) 。1.2.1.2 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预测地基沉降及其均匀性。1.2.1.3 提供抗震设计需要的场地卓越周期、平均剪切波速值、抗震液化判定、建筑场地类别和地基的地震效应,提供抗震计算需要的三向地震波。1.2.1.4 提出地基、基础和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建议。1.2.1.5 分层取水,探明各层水的腐蚀性。1.2.1.6 应按 GB50021-2001(2009 年版) 、JGJ72-2004 规范的要求提供满足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技

4、术参数。1.2.1.7 现场勘探中如遇特殊地质条件,如陡岩坡、裂缝、破碎带、古河道、淤泥夹层、古墓、溶洞等应适当增加探孔,以对其作详细描述和正确判别。1.2.2 勘察报告中应提供的数据和结论内容为:1.2.2.1 勘探点主要数据一览表;1.2.2.2 岩、土、水试验成果表;- 2 -1.2.2.3 勘探点平面布置图;1.2.2.4 工程地质剖面图;1.2.2.5 工程地质钻孔柱状图;1.2.2.6 基岩顶板等高线图(全、强、中、微风化) ;1.2.2.7 各层岩土承载力特征值及主要的物理力学指标;1.2.2.8 场地地下水及场地土的腐蚀性;1.2.2.9 地下室深度范围的正常地温;1.2.2.

5、10 原有建筑的基础情况;1.2.2.11 场地地震安全评价报告(包括场地卓越周期、建筑场地类别和三向地震波等地震效应) ;1.2.2.12 水文地质情况,场地水土腐蚀性、地下室抗浮水位以及基坑降水方案;1.2.2.13 地基稳定性、基础方案与基坑支护方案;1.2.2.14 可能影响工程稳定的不良地质作用的描述和对工程危害程度的评价。1.3 勘察执行规范、技术标准1)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 (2009 年版) ;2)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3)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4)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6、 (GB/T50123-1999) ;5)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6)行业标准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 (JGJ72-2004/J366-2004) ;7)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8)行业标准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CES99:98);9)行业标准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 87-2012);10)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BJ15-31-2003) ;11)xx 市标准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 (SJG01-2010) 。1.4 勘察方法及勘察工作量本次勘察钻孔布设由悉地国际设计顾问(xx)有限公司确定,西塔楼场

7、地布设勘探孔 57 个,钻孔编号为 ZK1ZK57(其中 ZK6 和 ZK40 两孔在东塔楼勘察期间进行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时已提前完成,对应当时的成果资料钻孔编号分别ZK52 和 ZK19) 。根据勘察技术要求及上述规程、标准,本次勘察选用了工程地质钻探、现场原位测试标准贯入试验和室内水土试验相配合的勘察方法。工程钻探先后使用 10台 XY150 油压钻机,套管及泥浆护壁、金刚石钻具回转钻进、双层岩芯管取芯的钻探工艺。我公司于 2013 年 7 月 3 日进场施工,因受场地临时建筑物拆迁影响于 2013年 8 月 27 日完成野外工作。本次勘察共完成勘察钻孔 55 个,其中控制性钻孔 22

8、个、标贯技术孔及一般性钻孔 33 个;勘察工作深度满足详勘阶段要求,本次勘察累计完成的实物工作量详见下页表 1:1.5 说明1.5.1 本次勘察采用 xx 独立坐标系统,高程为黄海高程系统。1.5.2 报告中所提供的标准贯入试验击数未经过杆长修正。1.5.3 因场地临时建筑物影响,局部钻孔位置作了少量移动。- 3 -1.5.4 场地土层剪切波速及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由广东省工程防震研究院完成,该报告已于 2011 年 12 月提交。1.5.5 钻探完成工作量均由委托单位指定的项目管理公司和我方现场工程师共同量测并签证确认。1.5.6 报告中所提供各种图件,各岩土层分层数据以钻孔柱状图为准,剖面图

9、及等高线图在有孔位置准确,中间无钻孔区域均为相邻两孔间推断资料,可参考使用。勘探工作量一览表勘探工作量一览表 表 1勘察及测试、测定项目单位数量 测量钻孔位置及标高点57 钻探总进尺m/孔5300.43/55 土样件/孔151/30 地下水样组/孔6/6 土腐蚀性样件/孔6/6取样中、微风化岩石芯样件/孔48/8 原位测试标准贯入试验次/孔633/55土工试验件151 水质分析组6 土腐蚀性分析件6试验中、微风化岩石芯样饱和单轴抗压件48 钻孔内稳定水位量测点55 拍摄场地及钻孔岩芯照片张592.区域地质构造条件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广东省陆域一级构造单元属华南褶皱系,下辖拗陷带、断陷区和隆起区二

10、级构造单元,本区域属于华南褶皱系粤中拗陷带东南部。区域性断裂有:走向为北东的压扭性构造体系、近东西向挤压构造体系和北西向扭性构造体系,各构造成体系在本区都有形迹,其中以北东向体系的影响较为显著(详见下页地质构造简图) 。场地位于区域性的“莲花山深断裂带”的南侧,场地内基岩节理裂隙较发育(主要发育一组 500700角斜裂隙和一组大于 800角近直立裂隙) ,岩石多被裂隙切割成碎块状、块状,导致基岩沿裂面差异风化明显,引起场地内主要持力层强、中和微风化岩面起伏变化较大,但主要的第四系残积土体及全风化岩层分布较稳定、连续。自晚更新世晚期以来,xx 市内的构造活动明显减弱,现今仍在活动,但活动较弱,不

11、会发生重大的突发性构造运动,拟建场地处于构造较稳定区。地质构造简图(图中 为勘察场地)- 4 -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3.1 地形地貌特征拟建场地原始地貌主要为沿海滩涂,原始地形在场地内起伏不大,地面时常为海水淹没。现场地已经人工填海整平为陆地,地面大部较平整,孔口标高在4.815.60m 之间钻孔之间,地面高差不太大;地表南侧局部填土堆积较高,孔口标高在 5.6011.97m 之间。 3.2 岩土层结构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据钻探揭露,场地内的地层按成因可分为人工填土层(Qml) 、第四系海积土层(Qm)、第四系残积土层(Qel)和下伏燕山期花岗岩(r52)。现按层序由上而下分述如下:3.2.1 人

12、工填土层(Qml)杂填土(层序号为 ):褐、灰 、灰杂色,松散稍密状态。主要由含砂砾粘性土组成,建筑垃圾砼、砖块 和中微风化花岗岩碎块石 含量在30%70%(最高含量分布在 ZK31 号孔地段) ,多在 35%左右,块径多在115cm,局部微风化花岗岩块石块径可达50cm(ZK22) ;局部夹有淤泥质土(有机质含量在 1.53%2.22%,平均含量为 1.87%)和填砂,不均匀 含少量生活垃圾。土质状态及成分 在不同地段不同深度 极不均匀。该土层为新近堆填,场地内均有分布,厚度为 6.3015.70m,平均为 9.43m。做标贯试验 36次,标贯击数值为 218 击,平均 8.8 击。 (该层

13、厚度详见各钻孔柱状图:附图和人工填土层等厚度线图:附图)3.2.2 第四系海积土层(Qm)淤泥质粉质粘土(层序号为):灰、灰黑色,软塑状态,粘性一般,不均匀含少量贝壳碎片,局部孔下部含石英质粗砾砂约为 30%,含少量有机质(含量在1.46%2.63%,平均含量为 2.19%) 。该层在场地内ZK1、ZK2、ZK4ZK7、ZK10、ZK15、ZK16、ZK18、ZK19、ZK22、ZK26ZK30、ZK34ZK37、ZK41ZK43、ZK45ZK47、ZK50、ZK53 和 ZK55(30 个)钻孔地段分布,厚度为 0.602.70m,平均为 1.27m;层顶标高为-3.93-0.50m,层顶埋

14、深为 6.3015.70m。做标贯试验 14 次,标贯击数值为 27 击,平均 3.8 击。3.2.3 第四系残积土层(Qel)砾(砂)质粘性土(层序号为):褐、褐黄色,可硬塑状态,组织结构全部破坏,由花岗岩风化残积而成,石英质砂砾含量约为 35%,粘性一般;局部相变为砂质粘性土。该层在场地内均有分布,层厚极不均匀,厚度为11.0035.70m,平均为 23.68m;层顶标高为-5.73-1.00m,层顶埋深为6.3016.80m。做标贯试验 320 次,标贯击数值为 739 击,平均 26.5 击。3.2.4 燕山期花岗岩(r52)场地下伏基岩为燕山期花岗岩。勘探深度范围内按风化程度不同由上

15、而下可分为全风化、强风化、中风化和微风化岩带。现分述如下:3.2.4.1 全风化花岗岩(层序号为 1):褐、褐黄、灰褐色,结构基本破坏,尚可辨认,岩石完全风化解体,矿物成分发生显著变化,岩芯呈坚硬土状,遇水手捏可成团。该层在场地内均有分布,层厚极不均匀, 层厚为 2.5027.00m,- 5 -平均 12.73m,层顶标高-39.22-15.85m,层顶埋深为 24.8046.50m。做标贯试验 183 次,标贯击数值为 4070 击,平均 52.4 击。3.2.4.2 强风化花岗岩(层序号为 2):因该层厚度较大,根据其风化后岩芯状态不同将其细分为上、中、下三个亚层,其特征分述如下:强风化花

16、岗岩上层(序号为21):褐、褐黄色,结构大部分破坏,裂隙很发育,岩石风化强烈而解体,矿物成分发生显著变化;岩芯呈砂土状,遇水易散,干钻困难。该层在场地内均有分布,层厚极不均匀,厚度为 6.7044.50m,平均为 23.58m。层顶标高为-52.26-26.00m,层顶埋深为 31.5061.00m。标贯击数均大于 70 击(场地内做标贯试验 99 次) 。属极破碎的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属V 级。强风化花岗岩中层(序号为22):褐黄、灰褐、灰色,结构大部分破坏,裂隙很发育,岩石风化强烈而解体,矿物成分发生显著变化;岩芯呈砂砾土状,遇水易散,干钻困难。该层在场地内ZK1、ZK3、ZK5ZK7、ZK9ZK11、ZK15、ZK16、ZK18ZK22、ZK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