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管与商贩矛盾现象的调研报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147757 上传时间:2018-04-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6.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城管与商贩矛盾现象的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于城管与商贩矛盾现象的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于城管与商贩矛盾现象的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关于城管与商贩矛盾现象的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关于城管与商贩矛盾现象的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城管与商贩矛盾现象的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城管与商贩矛盾现象的调研报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城管与商贩矛盾现象的调研报告摘要 根据 2014 年滁州学院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要求, 大学生应深入社会,在实践中接受锻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响应国家的号 召,2013 级经济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李闪带领四位同专业的同学赴亳州市,开展城 管与商贩矛盾现象的调研活动,采用问卷调查,现场采访等的调研方法,意在客观真实反映 城管小贩之间存在的现象与矛盾,使众所周知的事情更全面,将不为人知的事情展示出来。 使相关部门能根据我们调研成果,找出缓解城管和小贩之间矛盾的措施与新途径。 关键词:城管、商贩、矛盾现象本质 指导老师:李文玉(滁州学院经济与管理

2、学院讲师) 团队成员:李闪、张文兵、段海阳、何宇凡、李娜- 导论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管和无证商贩之间的矛盾冲突越来越激烈,部分城 管在管理过程中出现执法行为不规范问题以及商贩自身存在的问题,使得社会不和谐的因素 增多,随着中国和谐梦想的提出,当代大学生的激情与中国人民的脉搏紧紧相连,应积极从 基层社会问题入手,关心群众的利益,深入群众内部,这是一个普遍并且应该得到重视的民 生问题。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并分析商贩和城管之间发生的现象原因,深入解读城管不文明 执法和文明执法难的双重现象,商贩生活无保障和占道经营,影响市容的双重现象,正规商 家与商贩之间的问题,以及市民看待城管和商贩所持

3、有的态度和想法。 1、调查内容(一)调查对象市民,正规商家,商贩,城管(二)调查方法现场采访,分析调查问卷,参考文献 (三)调查时间2014 年 8 月 21 号至 8 月 23 号联系城管等相关部门,8 月 24 号至 8 月 28 号在亳州市 新华书店,公园,老年大学,新东方购物中心等十三个地方进行现场采访和问卷调查。 (四)调查目的 1、真实反映客观现象让人们对小贩和城管这两种人群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使人们能够客观的看待问题,从 而影响人们对其他社会问题也能本着“公正,理性,辩证”的态度来看待。 2、研究矛盾产生原因 通过对街头商贩,城管,当地市民,正规商家的调查研究,从社会,经济,法律,

4、政策, 制度,心理等角度分析城管与商贩之间多种现象产生的深层原因 3、提供缓解矛盾的新思路 根据调研结果,为城管能更好管理城市秩序提供一份真实有效的资料。 为规范城管执 法,商贩守法以及群众监督行为提供理论参考,以完善城市管理,使城市变得更加美好。 4、提高重视民生的意识 督促政府等相关部门切实做好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找寻无证小贩产生的原因,使商贩的 生活和城管的权益得到多一些的保障 。 2、分析调查图表 实践小分队走访了亳州市新华书店,公园,老年大学,购物中心,各街道等地方, 对 18 岁以下(包括 18 岁),19 岁至 30 岁,31 岁到 50 岁,51 岁以上(包括 51 岁)的四种人

5、群展开问卷调查,充分考虑到调查对象的全面性。问卷共发放 200 份,收回有效 问卷 196 份。 分析调查问卷的信息如下: (1)针对“您平时会在小摊上消费吗”的答案分析由图分析得: 50 岁以上的人群在小摊消费频率最高。因为 50 岁以上的老人与子女分开住的较多,腿 脚不方便,故会选择在外面的小摊解决了吃饭问题。1 至 18 岁的人群次之,有的小贩会选 择在学校门口摆摊,这一人群学生居多,所以消费频率也较高。19 到 30 岁的青年的频率高 低居第三位,他们多处于工作上的奋斗期,忙于工作,就会选择到小摊上就餐。由此可见, 小贩在一定程度上为市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能解决一些人群的吃饭问题,所以

6、也不能因为 小贩的占道经营,影响市容而一口否定了小贩的存在价值。 (2)针对“您选择在小摊消费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的答案分析由图分析得: 1、41%的市民会因为小摊距离自己近,买东西等比较方便,而选择在那消费。 由此可见,小贩大多在小区旁或闹市叫卖,方便居民购买东西,但也会因为挡在小 区门口而影响路边的交通。 2、25%的市民会觉得在小摊消费的原因是东西美味。经分析可见,小贩为在短 时间内吸引顾客消费,比如卖小吃的小贩会把东西煮的更美味,更能引起过往路人 的购买欲,但也会出现小贩为求东西卖相好看,而违法使用一些化学用品,因此小 摊上的食品安全问题难以保障。 3、有 23%的市民会认为小摊东西便宜

7、。由分析可得,流动商贩沿街叫卖,没有 正规商家需交纳的店面租金,东西会比正规商家便宜,这对于正规商家来说,是一 种不公平的表现。但对于既没有技能又没有创业启动资金的流动小贩来说,是暂时 维持生活的方式。 4、11%的市民会觉得小摊上的东西种类多。对较少比例的分析可知,小贩大多 是将商品放在三轮车上,沿街叫卖,因放置东西的空间有限,所以小贩卖的东西不 会像超市一样齐全。(三)针对“您怎样看待城管对小贩的治理”的答案分析由图分析得: 1、42%的市民支持城管对小贩的治理,经实地调查分析可得,随着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 市民对自己生活环境和质量的要求和也越来越高,小摊上出现的东西质量差,影响市容市貌,

8、 卫生问题得不到保障,占道经营,影响交通等问题也越来越明显,自然会有越来越多的市民 支持城管对小贩问题的治理。 2、36%的市民表示在城管和小贩之间保持中立。经现场采访后分析可得,近年来,随着 城管“柔性执法”理念的大力推广,媒体报道的城管送小贩鲜花劝其离开等新闻进入大众视 线,市民在长时间内接触城管与小贩间的“你追我赶”,也体会到城管工作的不易。所以最近几年,市民对城管的态度不再是“一刀切” ,更多的是面对小贩生活艰难和城管执法困 难时,保持中立。 3、17%的市民反对城管对小贩的治理,认为小贩存在有一定的必要性,不应该遏制小贩 的发展。 4、5%的市民会认为城管和商贩的矛盾现象与自己无关,

9、只要自己不受其害,就不用去 担心。 (4)针对“您认为城管的执法态度怎样”的答案分析由图分析得: 1、32%的市民对城管执法的印象不好,认为态度很差。由此可见,城管执法的公信 力缺失,社会公众对城管执法还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城管的执法态度有待提高,执法 方式应更加文明。 2、31%的市民认为城管在执法过程中,态度一般。经现场采访后分析可见,近年来, 随着城管正面报道的出现,和小贩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开始有很多市民对城管的执法 采取既不抵触也不积极倡导的中庸态度。 3、除去 22%的市民对城管的执法没有关注过,还有 15%的市民认为城管的执法态度 很好,由此可见,城管的执法方式有所改善,文明执法

10、程度提高。 3、城管的双重现象(1)城管“背后的故事” 赴亳州市调研城管商贩矛盾现象实践小分队于 8 月 28 日来到汤陵办事处,跟随着 城管局的王队长,去体验一天的城管执法过程,并进行现场采访。 据了解,当地城管的制服是自己花钱购买,每年制服开销要在 300 元左右。在一线 工作的城管一年 365 天无节假日,随叫随到。他们每天早上四点半左右起床,五点到达 工作点,清走街道上乱摆摊的小贩,为早上车辆顺利行驶做好准备,保证道路畅通。前 几年,社会舆论“一边倒”的同情小贩,排斥城管,多数市民没有意识到城管也是在履 行他的职责,城管也不愿意上班就是为了和小贩打架,这让城管方面一度陷入无助的境 地。

11、当小贩动手打城管时,身为没有任何反击权利的执法人员,只能处于被打的地位。 当还要面临被小贩投诉的情况时,城管只能通过自带手机录下的现场视频才可脱身。所 谓城管,主要是指依法在城市管理领域行使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国务院授 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 权,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十六条)所以,中国大陆的城管没有台湾地区城管开罚单的权利,更没有人身强 制权。 在 80 年代,城建,交通,工商,质检,环卫等多个部门都在对小贩执法,多头执 法导致了效率低下,出现重复处罚,相互推诿等各种乱象。当时

12、有一句俗话说,七八顶 大盖帽管不住一顶小草帽。1997 年国务院开始推行改革试点,将多个部门的行政处罚权 相对集中,委托一个部门来完成,这个应运而生的部门就是城管。城管部门极像一个电 脑回收站,其他单位和部门不愿管的事推给城管,管不了的踢给城管:(周亚鹰, 2012)这是城管工作的真实写照。不少涉及尖锐的社会矛盾,例如拆除违章建筑,清理 非法广告,查处无证养犬等等都归城管管。城管执法中,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保护似乎已经成为了“免死金牌”,我们在随 城管实践时,发现经常出现的情况是,无论其是否真正属于社会弱势群体,当城管执法 时,执法对象通常以“社会弱势群体”自居,并以此为由抗拒城管执法。而这种抗

13、拒执 法往往应具有道德上的优势,为社会所宽容和同情,本身具有正当性的执法行为在强大 的攻势下就显得尴尬。武汉市的一名城管在面对小贩跪地哀求时,立刻与小贩对跪继续 执法。这种现象的频繁出现也越来越显示出城管在执法中出现的无奈。 (2)城管的“黑色地带” 2013 年 9 月 14 日晚,在山东济南市历城区洪楼广场附近城管与小贩发生冲突,小 贩被打成轻微脑震荡,类似的事件多有报道。 现实中,城管与事业单位之间签订合同,并不是在编制。城管执法队伍的成员良莠 不齐,设定门槛的标准也不同。在城管执法过中有时会出现非人性化,不文明的执法手 段,轻则对执法对象态度蛮横,进行辱骂,重则对执法对象拳脚相加,执法

14、对象的人权 和财产会收到有些城管的侵害,得不到应有的保障。暴力执法是城管执法过程中出现的 最严重的问题,这一点为公众所熟知。 4、小贩的双重现象 (一)小贩的“负面现象” 市民若不选择在小摊上消费,原因大概如下: 1、东西质量没保证 流动商贩不像有营业执照的正规商家可以为顾客提供售后服务,以消除顾客的后顾 之忧。所以在小摊上买东西,很容易出现东西不久坏掉,却找不到人来修的情况。 2、卫生问题没保障在路边摊卖食品的小贩,东西很容易吸附马路上的灰尘等脏东西,且为了拥有食品 的卖相好,会向食品中添加化学剂。 3、占道经营没秩序 小贩会把自己的推车放到马路边,这样极易引起道路堵塞,影响车辆通行。 4、

15、影响市容没美感 多个小贩的小推车横放,竖放在马路,广场,公园等地方,整体看起来很混乱,影响了 市容市貌。 (2)小贩的“不易生活” 干起摆摊生意的小贩有些来自农村,有些来自周边的城市,他们面临的问题都类似,一 没有工作技能,二没有创业资金,三没有广阔的人脉,为了暂时维持生活,只能干起成本较 少的小贩生意。 来自异乡的小贩没有当地户口,无法享受到当地的政策优惠,生活也得不到保障。且因 生活贫困,身在异乡,被当地人看不起,易受到歧视。 5、正规商家与小贩(1)二者的冲突 通过现场采访的方式,得知,在正规商家门口摆摊的小贩,一方面,会堵住客人去往店 里的路,影响到商家的生意。另一方面,小贩制造的垃圾

16、会直接留在商家店前,造成店面卫 生问题。而卖类似产品的小贩和商家在一起时,对于商家,是种很大的不公平现象。商家认 为,小贩会因不用付店面租金而拉低同类产品的价格,分流自家的生意,当商家向城管投诉 时,若小贩在没有占道经营的情况下,可以随意买卖。这时,商家只能与小贩进行好言相劝, 让其离自家店面远些。(二)二者的和谐 当正规商家的店前有卖食品类的小贩时,员工会因为“就近原则”在小摊贩那里就解决 了自己的吃饭问题,小贩也乐在其中。 6、总结矛盾产生的原因(一)从城管角度看 1、城管执法方式没有法律保障,只讲执法内容,不讲执法时的法律依据。如,执法时 不出示证件,暂扣物品没有单据可出,不履行告知程序,没有查验身份证的权利等等。没有 严格遵守执法程序就不会文明执法。 2、城管的门槛较低,内部执法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3、大多数城管局领导没有定期对城管人员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强化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二)从小贩角度看 1、来自农村或周边较落后城市的小贩生活无法得到保障,当弱势群体的生存问题与市 容市貌问题发生冲突时,小贩连自己最起码的生理需求都维持不下去时,弱势群体就会作出 激烈的反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