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集(表格版_含全部教学反思)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146183 上传时间:2018-04-07 格式:DOC 页数:233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集(表格版_含全部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33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集(表格版_含全部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33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集(表格版_含全部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233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集(表格版_含全部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233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集(表格版_含全部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2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集(表格版_含全部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集(表格版_含全部教学反思)(2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设计者 课题1 1 山中访友山中访友 指导者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词,读通课文,了解作者所访之“友” 。2、抓住重点词语,把握作者把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所传达的感情。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引领学生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教学重点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感受作者对“山中朋友”的深厚感情。教学难点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文章写景状物的技巧,学习运用。课前准备课件:词语、句子教学时间2 课 时 一次备课二次备课教学过程一、导课一、导课大自然有声有色,有情有意。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轻松迎客,寒梅报春这一组课文将带领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

2、声、交流感受。这节课我们学习山中访友 ,读题,让我们去体会作者是如何细心观察大自然,有哪些独特感受,还要体会作者是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这些独特感受。二、字词教学二、字词教学1、引导学生欣赏课文配乐朗读,组织交流:作者去山中访问了哪些“朋友”?2、学生反馈,教师板书。3、自由读课文后,师出示几组词语: 德高望重德高望重 津津津津乐乐道道 依然如旧依然如旧汩汩汩汩 瀑布瀑布 栀栀子花子花 犬吠犬吠 恩恩泽泽细细数数 唱和唱和 旋旋转转 自由读指生读,正音齐读。(注意第三行多音字的读音。 )引导理解词语“恩泽” ,谁来给它找个近义词?你能结合课文将成语补充完整吗?德高望重的( ) 津津乐道地(

3、) 依然如旧的( )三、引入三、引入作者带着怎样的心情去访友,又是带着怎样的心情回来的?1、指名读第 2 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指名回答。2、从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到“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 ,你感受到了什么?3、从这两段的哪些词语中你也感受到了作者的好心情?(品味:一路月色、犬吠、归鸟的环境衬托描写的作用)四、语言训练点四、语言训练点 1 1文文本本内内容容: 啊啊, ,老老桥桥, ,你你如如一一位位德德高高望望重重的的老老人人, ,在在这这涧涧水水上上站站了了几几百百年年了了吧吧?引入:你从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作者和这些朋友的深厚感情?1 一进山,一眼就看到这座古桥(课件:课文插图古桥)

4、 ,老朋友相见,作者是怎样和他交流,心里默默地对他诉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在书上画一画。2 反馈交流。作者形象地把桥比做什么?什么叫“德高望重” ,为什么把桥比做“德高望重”的老人?3 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桥的“德高望重”?4 读着这些词句,想象一下,古桥在几百年历程中,都驮过哪些人,在他的身上曾经发生过哪些事?5 虽然经过岁月的洗礼,可是古桥依然屹立着。这正是“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 (齐读)小结:这就是作者拜访的第一位老朋友。在作者心中,古桥就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作者把老桥当做人来写,把自己对老桥的深厚感情,生动地传达五、语言训练点五、语言训练点 2 2文

5、本内容:文本内容:我脚下我脚下长长出的根出的根须须,深深扎,深深扎进进泥土和岩泥土和岩层层; ;头发长头发长成成树树冠,胳膊冠,胳膊变变成成树树枝,枝,血液血液变变成成树树的汁液,在年的汁液,在年轮轮里旋里旋转转、流淌、流淌。1、你能用你的朗读带大家走进这片熟悉的树林吗?2、怎么样可以称为“知己”?联系第自然段说说。3、既然树是我的知己,那树了解我什么?4、我又是怎样和树成为知己的?想象说话:早晨,我沐浴着阳光,路过树林, ( ) ;傍晚,夕阳西下,来到树林,我( ) 。高兴时,我来到树林, ( ) ;伤心时,我来到树林, ( ) 。作者真的变成树了吗?你是怎么认为?六、语言训练点六、语言训练

6、点 3 3文本内容:文本内容:第第 5 自然段自然段1 自由读。2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你能给句子换个说法吗?3 作者是怎么和山中的一切打招呼的?4 你从作者不同的招呼中读出了什么?5 你是否也有类似的体验?说一说。6、小组合作朗读,感受作者和山中的一切景物和作者的深厚感情。7、想象写话:我和山中的( )打招呼: 教后摘记设计者 课题2 2* * 山山 雨雨 指导者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作者用优美的文字为我们描绘的山林雨景图;积累好词佳句。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山雨的韵味,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之情。3、领悟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山雨的,继

7、续学习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个性化地感悟。引导学生通过自读 自悟,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作者对山雨的情感。课前准备课件:词语、句子教学时 间1 课时一次备课二次备课教学过程一、导课一、导课上节课,我们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课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鉴赏到李汉荣这位作家的新奇浪漫的想象美,体味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这节课,我们再去感受作家赵丽宏笔下的山雨的意韵味,字里行间表达了怎样细致的感情,把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二、字词教学二、字词教学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提醒读准字音,理解生词。水淋淋(水淋淋

8、(ln) ) 啼啼啭啭( (zhun) ) 倾倾吐(吐(t) ) 神奇神奇 优优雅雅 辨辨认认 清新清新 欢欢悦悦 清脆清脆 凝聚凝聚 奇妙奇妙无比无比轻盈:一般是形容女子身材苗条,动作轻快。啼啭:形容鸟婉转地叫。2、认真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山雨的?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自读,做标注)三、语言训练点三、语言训练点 1 1文本内容:文本内容:雨声(第雨声(第 2-5 自然段)自然段)1、自读课文,找找“雨的声音” 。2、出示“沙啦啦,沙啦啦”(1) “沙啦啦”的声音好似什么?给你什么感觉?(2)省略号表示什么?(3)用不同的节奏读读雨声:沙啦 啦 沙啦 啦 沙

9、 啦啦 沙 啦啦(4)一起齐唱,不停地唱这就是音乐出示句子:像一曲无字的歌像一曲无字的歌谣谣,神奇地,神奇地从四面八方从四面八方飘飘然而起,逐然而起,逐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来,由远远而近,由而近,由远远而近而近反复朗读入情境。3、还从哪里感受到雨声如音乐?4、出示:雨声里,山中的每一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块岩石、岩石、每一片每一片树树叶、每一叶、每一丛绿丛绿草都草都变变成了奇妙无比成了奇妙无比的琴的琴键键。 。(1)把什么比作琴键?(2)雨敲打着岩石,发出( ) ;雨拍打着树叶,发出( ) ;雨滴落在绿草上,发出( ) 。5、一起在各种美妙的雨声中自由读读喜欢的句子。四、语

10、言训练点四、语言训练点 2 2文本内容:文本内容:雨色(第雨色(第 6、 、7 自然段)自然段)1、以朗读诗歌的方式多人对读。2、交流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3、这么多的颜色是山林的颜色:墨绿的( ) 翠绿的( ) 淡青的( )金黄的( ) 火红的( )4、这所有的一切,都因有雨而变了色彩,从哪里看出来?出示句子: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在水淋淋的嫩绿绿之中,之中,绿绿得耀眼,得耀眼,绿绿得透明。得透明。(1)说说“融化” 。(2)从句子中读出了什么?5、这样的绿给“我”怎样的感受?出示句子:这这清新的清新的绿绿色仿佛在雨色仿佛在雨雾雾中中流流动动,流,流进进我

11、的眼睛,流我的眼睛,流进进我的心胸。我的心胸。(1)练习缩句(2)讨论交流:绿色流进心胸是什么感觉?五、语言训练点五、语言训练点 3 3文本内容:文本内容:雨后(雨后(8、 、9、 、10 自然段)自然段)1、雨后景色怎样?2、朗读想象: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风停了,雨住了,鸟儿欢快地唱起了歌。1、作者写这些,表达了什么心情?2、感情朗读,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之情。3、练习背诵,积累语言。4、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雨的描写片段。5、再次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山雨的喜爱之情。教后摘记设计者课题3、草虫的村落 指导者 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正确、流利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2、默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品读鉴赏文中的优美句子。3、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以及热爱大自然、关爱小动物的独特情怀。教学重点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课前准备收集资料,制作幻灯片。教学时间一次备课二次备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前导入课前导入1、幻灯片播放(各种各样的昆虫及鸣叫声)2、交流: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教师小结:大自然中有着成千上万个小生命,它们独特的生活方式充满灵性、耐人寻味。让我们跟随着作者的脚步走进草虫的村落,去享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乐趣吧!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大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检

13、查本课生字词掌握情况。3、指名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是否正确,反馈预习情况。4、默读课文,想一想, 在这个“草虫的村落”作者的目光分别到了哪里?(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A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B 学生汇报交流自学情况,教师点拨(幻灯片:看到了:归来的游侠、草虫们的和谐生活、音乐演奏会、勤勉劳动的草虫们)5、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发现这个“草虫的村落”的?(幻灯片:今天,我又躺在田野里,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我的目光追随着爬行的小虫,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 )理解“静谧”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语中你读懂了什么?(幻灯片:“静谧”不但写出了周围环境的幽静,还写出了作者心境非常平

14、静、人很放松。有这样的环境和心情,才使他忘了世界,忘了自己,才会发现这“草虫的村落” ,才会发现草丛中的虫子的快乐天地。我多么得意啊!)课堂小结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跟随着作者的脚步在草虫的村落里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发现了草丛中的虫子的快乐天地。为什么说这是一片快乐天地呢?我们下节课接着学习。第二课时复习导入复习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跟随作者在“草虫的村落”里看到了归来的游侠、草虫们的和谐生活、音乐演奏会、勤勉劳动的草虫们。作者认为这个“草虫的村落”是个“快乐天地”?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请大家自由读,一边读一边画出相关的句子。品读课文,深入探究品读课文,深入探究1、学习 3

15、、4 自然段,从“归来的游侠”中,感受虫儿们的快乐。a 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你看它虽然迷了路,仍傲然地前进着。它不断地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一条路。从中你感受到了这只游侠有着怎样的精神?(勇敢)教师小结:在这位勇敢的游侠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成功者的喜悦,它是快乐的。b 我看见在许多同类虫子中间,一只娇小的从洞里跑出来迎接于远归者一齐欢跃地走回洞穴里去。教师小结:此时此刻,面对同伴的热情迎接,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馨,它是快乐的。2、从“村民的和谐生活”中,感受虫儿们的快乐。 (抓住“驻足痴望” 、 “攀谈地很投机”体会小甲虫们不但同类之间相处得很好,和异类的关系也十分的融洽。他们在这个小天地中,生活得真是其乐融融。 )3、从“音乐演奏会”中,感受虫儿们的快乐。我的目光为一群音乐演奏者所吸引,它们差不多有十几个吧,散聚在两棵大树下面这是两簇野灌丛,紫红的小果实,已经让阳光烘烤得熟透了。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理解甲虫们所在的音乐厅很美,是“天然”的。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动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才能演奏出来的!联系实际,说说你听到过哪些大自然的音乐家演奏出来的音乐。作者认为甲虫的叫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