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数据采集和传输系统的设计-外文翻译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142795 上传时间:2018-04-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种无线数据采集和传输系统的设计-外文翻译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种无线数据采集和传输系统的设计-外文翻译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种无线数据采集和传输系统的设计-外文翻译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一种无线数据采集和传输系统的设计-外文翻译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一种无线数据采集和传输系统的设计-外文翻译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无线数据采集和传输系统的设计-外文翻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无线数据采集和传输系统的设计-外文翻译(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毕业设计毕业设计( (论论文)文) 译文及原稿译文题目:一种无线数据采集和传输系统的设计原稿题目:The Design of a Wireless Data Acquisition andTransmission SystemCAI Jun,YU Shun-Zheng,LIU Jing-liThe Design of a Wireless Data Acquisition and Transmission SystemJ 原稿出处: JOURNAL OF NETWORKS2009,4(10):1042-1049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外文翻 译1一种无线数据采集和传输系统的设计

2、【摘要摘要】 在现代无线通信领域主要有一些技术为无线传输网络提供解决方法,例如:GSM,CDMA,3G,Wi-Fi。这些方法使得网络能够高效率和高质量的工作,但是成本很高。因此要低成本和在没有基础设施或者基础设施被破坏的情况下推广它们是很困难的。根据这种情况,本论文中数据采集和无线传输网络里的信息终端和无线收发模块的关键部件,是依据 nRF905 收发模块和 51 系列单片机的原理设计而成作为核心硬件,此外,结合目前自组无线网络的技术,可以构建一个短距离无线数据采集和传输网络,这个网络能够提供一个工作在 ISM(工业科学医学)频段的低功率及高性能的数据通信系统。然后提出了一个对无线通信可行的解

3、决方案,这个方案优势在于更强的实时响应,更高的可靠性要求和更小的数据量。通过软件和硬件的调试和实际测量,这个系统在我们的解决方案基础上运行良好,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并且已经成功的应用到无线车辆系统。【关键词关键词】 自组网络;数据采集;传输网络1 简介在现代无线通信里,GSM,CDMA,3G 和 Wi-Fi 因为其高速和可靠的质量而逐渐成为无线数据传输网络的主流解决方案。它们也有高成本的缺点,因此如果广泛的应用,将会引起大量的资源浪费,也不能在小区域,低速率的数据通信中得到提升。多点短距离无线数据采集和传输网络将成为最佳解决方案。此系统支持点对点,点对多点和多点对多点通信系统的发展。短距离无线通信

4、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的网络技术,例如蓝牙,IEEE802.11,家庭无线网和红外。与远距离无线通信网络相比,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基本结构,应用水平,服务范围和业务(数据,语音) 。设计短距离无线通信网络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提供短距离宽带无线接入到移动环境或者制定临时网络,这是在移动环境里互联网更深的发展。短距离无线通信网络最主要的优势是更低的成本和更灵活的应用。本文介绍信息终端(单个器件)的硬件和软件以及多点短距离无线数据采集和传输网络的无线接收模块的设计建议,提供一个低功率高性能的工作于 ISM(工业科学医学)频段的无线数据通信系统。文章剩余部分由如下内容组成:在第二部分,我们描述了无线数据采集和传输

5、系统的通用模块图表,第三部分,我们分析此系统硬件设计的关键技术,第四部分,介绍系统的软件设计,第五部分,展示系统的测试结果,最后我们在第六部分阐述结论和进一步的工作。2 系统实现模型1系统模型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外文翻 译2作为一个点对多点的多功能无线通信系统,它包含了一个中央监控系统和多个远程终端单元(图 1) 。实际上,远程终端单元是一些在移动过程中可互相通信的移动电台。另外,中央监控系统与远程终端单元进行双向通信。在下一部分,设计信息终端和控制中心的软件和硬件上的一些关键部件。2相关模型本论文中的系统是根据 OSI(国际标准组织)中的 OSI/RM 模型里的第一层(物理

6、层)和第二层(数据链路层)而设计的,如图 2 所示。物理层的功能是通过建立电路和专用芯片组完成的。然而通信协议里的数据链路层是由软件来实现的。3 系统硬件设计为了设计,管理和更新的方便,一些硬件单元和节点根据它们的功能和电学特性被划分成不同的模型。本设计以射频收发芯片 nRF905 为核心,以模块搭建设计为指导思想,搭建无线温度采集系统,系统主要由数据采集模块和无线传输模块组成。数据采集模块以数字式温度传感器 DSl8B20 监测温度参数,并将监测的温度参数简单处理后通过 nRF905 无线模块发送到接收端口。无线数据传输模块通过 nRF905 芯片进行数据收发处理,nRF905 芯片的集成度

7、较高,所需的外围器件较少,因此整体的电路设计相对比较简单点。本设计给出其与 MSP430F449 的接口电路设计和接收端通过电平转换芯片 MAX3232 与 PC 机连接。并根据硬件特性及连接设计相应的软件流程,并编写软件。通过相适应的无线传输模块和数据采集模块控制软件的操控,保证整个硬件系统的流畅运作。系统基本结构中包含无线射频收发模块,控制处理模块,通用串行接口模块,数据缓冲存储模块以及多功能电源管理模块等。1收发器和接收模块在数据发送过程中,数据包将被调制到高频然后发送到目标无线射频传输模块,接收过程中,高频信号通过无线射频接收模块又被解调成原始数据包。NRF905 是无线射频收发模块的

8、关键,它的频率是 16 兆赫兹的晶体振荡器。NRF905 可以通过印刷式天线接收无线射频信号,但是为了提高接收机的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这种模块也适用外部天线和滤波器电路。2控制处理模块控制处理模块包含 MCU 和外部电路,有两个功能:一是使所有模块在其控制下协调工作,二是处理和传输从接口来的数据,例如路由处理,数据打包,验证和重传请求。模块的关键部件 MCU 是 51 系列单片机,考虑到工业功能,WINBOND 78LE546 因其在 8 位 CMOS 微处理器里较好的容量特性被而被应用,与 2.4-2.5 伏的宽电压供电,256 比特嵌入式 RAM,16KB Flash EPROM 以及 6

9、4KB 地址空间,四个 8 位标准 I/O 接口,一个标准 I/O 双串行口相兼容。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外文翻 译3SCM 的晶体振荡器频率是 22.1184 兆赫兹,电功率为 3.3 伏适合无线收发芯片里 nRF905 的逻辑水平。它的引脚通过与 VCC 相连受到保护并保持器稳定性。MCU与所有模块的具体连接如表 1 所示。4 系统软件设计系统性能的真实取决于其有效性和合理的软件控制。软件设计是在硬件环境的基础上开发一个无线网络协议,为了到达设计目标,这个协议要有诸如数据传输,冲突避免,错误后重传以及超时重试的功能。整个网络由一个主机和许多分散的终端组成,每个终端必须有一个

10、无线收发节点(此系统支持 Nrf905 单片无线收发器) ,整个无线网络的任何节点都有一个唯一认证地址对应一个唯一认证终端。为了方便起见,每个确定系统的终端无线收发器节点地址都是我们自己设定的 4 字节。为了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协议被设置成停止-等待模式。在数据链路层,发送过程大概如下:首先,数据源发送一个连接请求道数据目标,得到数据源的响应后传输数据。接着,每一次传输都要等待接收方的回应。如果响应正确,另一次的传输才会开始。当所有数据传输完后,数据源将发送一个释放信道请求,当收到接收方的响应后传输结束。接收过程如下:在接收方给数据源响应后将收到数据,然后会发送一个有效或无效的响应,直到收到拆除

11、链路请求。接下来,保存数据且发送一个响应来结束整个过程。5 系统测试任何两个节点之间的通信大都可以通过点对点来测试,因此在系统测试过程中,A 节点和 B 节点之间的通信模型对测试图解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样本,就像图 10。闭环测试电路是通过 PC 带双串口以及两个 RS32 口和通信节点 A 和 B 建立起来的。在一个终端,数据时通过串口测试辅助工具“串口助手 V2.2” 发送,在另一端,监控着返回的数据。数据通过 PC 的串口 A,RS32 口发送,然后数据缓冲,最后成功到达终端无线收发器模块。然而,数据接收过程是 SPI 串口,数据缓冲,然后 RS32 口,最后才是 PC。在本论文中,根据以收

12、发器 nRF905 和 51 系列单片机作为核心硬件的原理设计一个低功耗高性能的无线数据通信系统。提出无线数据通信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这个解决方案适合于强大的实时响应,高可靠性要求和小数据量,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领域,例如数据通信,环境监测和安全保卫系统。我们相信在软件设计进一步精炼和提高以后集成和智能通信协议将会实现。测试过程中,用数字示波器监测通信节点 A、B,RS32 口和 SPI 口的数据传输。在接下来的部分,通过分析来自 MOSI/SCK 和 MISO/SCK 的信息来验证系统的正确性。6 总结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外文翻 译4在本论文中,根据以收发器 nRF905 和

13、 51 系列单片机作为核心硬件的原理设计一个低功耗高性能的无线数据通信系统。提出无线数据通信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这个解决方案适合于强大的实时响应,高可靠性要求和小数据量,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领域,例如数据通信,环境监测和安全保卫系统。我们相信在软件设计进一步精炼和提高以后集成和智能通信协议将会实现。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外文翻 译5The Design of a Wireless Data Acquisition and Transmission SystemAbstractIn the field of moder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here

14、are mainly some technologies that provide solutions to the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network, such as: GSM, CDMA, 3G, Wi-Fi.These solutions make network work with high efficiency and good quality, but still with high cost. So it was difficulty in popularizing in with low cost and at the circumstanc

15、e of infrastureless or infrastructure destruction. According to this situation, in this paper, the key components of the Information Terminal and the wireless receiving modules on the data collection and wireless transmission network were designed with the principle of transceiver nRF905 and 51 series of single-chip computer as the core hardware, besides, combining with the current technology on the Wireless Ad Hoc Networks,a short-rang wireless data sampling and transmission network was putting up,which provide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