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专题五探究题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7125963 上传时间:2018-04-07 格式:DOC 页数:71 大小:6.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专题五探究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2013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专题五探究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2013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专题五探究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2013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专题五探究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2013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专题五探究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专题五探究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专题五探究题(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2013 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专题五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专题五 探究题探究题一、基本考点一、基本考点学科王考点考点 1 1实验探究实验探究(1)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 (2)实验探究的步骤:实验探究 学科王观察 记录 结果 得出结论。学科王(3)观察实验的基本要领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等;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对物质在变化前、变化中和变化后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描述,并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正确可靠的结论。考点考点 2 2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

2、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学科王学科王(1)对蜡烛及其燃烧现象的探究。点燃前:蜡烛是圆柱形的白色固体,有气味,易折断,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燃烧时: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的光亮火焰,火焰共分三层,外焰最亮,焰心处最暗,放出热量,稍后有黑烟产生。熄灭后:熄灭蜡烛时有白烟产生,用火柴去点燃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重新燃烧。(2)对蜡烛燃烧生成物的探究,见表 1-3-2:学科王表 1-3-2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无色液体生成蜡烛燃烧有水生成将上述烧杯取下来正放,迅速往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二二、能力与综合考

3、点、能力与综合考点考点考点 3 3化学实验报告及填写(拓展考点)化学实验报告及填写(拓展考点)学科王学科王(1)化学实验报告的格式。实验名称 。 实验目的 。表 1-3-5实验的内容和装置图观察到的现象学科王结论、解释和化学方程式学科王现象现象或数据科学分析(2)化学实验报告的填写。根据实验现象,做好记录,认真填写实验报告,养成良好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填写时要注意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解释的不同。(3)解答这类题目的一般思路是: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或实验假设)实验步骤、装置实验现象实验现象分析、解释和实验结论。考点考点 4 4科学探究(探究性考点)科学探究(探究性考点)(1)科学探究

4、是学习化学的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 、 “建立假设” 、 “收集证据” (包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等) 、 “获得结论” 、 “交流评价”这样几个基本环节。 (2)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实验方案设计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它必须保证实验的公正性。科学探究是一个合作过程,只有积极参与才能享受到探究的乐趣。三、创新考点三、创新考点考点考点 5 5化学实验设计化学实验设计( (渗透新课标理念考点渗透新课标理念考点) )学科王学科王xK b1 .C om (1)化学实验设计的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安全性、节约性原则;效果明显。 (2) 化学实验设计的内容:

5、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用品;实验装置和操作步骤;实验注 意事项;实验记录;实验结果与讨论。 四四、探探究究题题类类型型1、过程方法类探究过程方法类探究 该类题型的特点是先结合一定的情境提出探究课题,然后针对课题呈现出过程或方法中的一部 分,让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知识,来完善过程或方法中的另一部分。解答时要在充分考虑探究课题的 基础上,根据呈现出的部分过程或方法去加以完善。2、过程方法类探究过程方法类探究 该类题型的特点是先结合一定的情境提出探究课题,然后针对课题呈现出过程或方法中的一部 分,让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知识,来完善过程或方法中的另一部分。解答时要在充分考虑探究课题的 基础上,根据呈现出的部

6、分过程或方法去加以完善。3、全过程类探究全过程类探究 该类试题的特点是对科学探究基本过程进行全方位考察,体现探究学习的全过程。解答时, 要注意结合实践经验和亲自体验,始终围绕提出的问题,用观察到的现象和纪录的数据、事实进行 推理和判断,思维要具有开放性。4、时事类、信息给予类探究时事类、信息给予类探究 一一、选选择择题题: 1 (2013 北京市)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D)2 (2013 广东省)科学贵在创新,以下是对部分化学实验的改进,其中不能达到目的是(B )3.(2013 广州市)通过下列各组对比实验,能得到相应结论的是实验方案实验实验实验结论A 空气 人呼出的气体

7、人呼出的气体全部是CO2B 燃烧需要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C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D铁生锈需要氧气和水4.(2013 佛山市)分别向 a、b 两支试管中加入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的铁片,再向 a 中加入植物油,均 塞上橡皮塞,型玻璃管内为红墨水(开始时两端液面水平) ,如下图所 示,放置一段时间后,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植物油用于隔绝氧气和水 两支试管中的铁片均被腐蚀 型玻璃管两端的液面变为右低左高 型玻璃管两端的液面变为左低右高5. (2013 百色市)下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简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图 1 中的热水只是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B.图 2 中的白磷换成红磷也会有同样的现象 C.图 1 中

8、的实验不能比较红磷和白磷着火点的高低 D.图 1 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6 (2013 邵阳市)小明通过化学方程式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 2:1,但实验 所得数据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 2: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B 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C 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D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相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成功7 (2013 株洲市)用实验比较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最好的方法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AZnSO4溶液 BNaOH 溶液 C稀硫酸DCuSO4溶液 8 (2013 株洲市)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实验

9、结论均正确的一组是冷水品红热水品红蒸馏水铁片铁片加入 20.0g Ca(OH)280.0g H2O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某无色 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该无色气体为 O2B将某气体燃烧,在火焰上方罩一 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 珠生成该气体一定为 H2C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 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无色溶液中一定含 有 H2SO4D将水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烧杯外壁发烫浓硫酸溶于水放出热 量9 (2013 吉林省)下列实验设计方案合理的是( )A用碳酸钾和氢氧化镁制备氢氧化钾B用氯化钙溶液检验氢氧化钠是否部分变质C用氢氧化钡溶液区分硫酸铵、硫酸镁和硫酸钠D用氢氧化

10、钠溶液和浓硫酸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氯化氢和水蒸气 10.(2013 镇江市)按下列装置实验,不能达到对应目的的是A收集 H2 BO2验满 C配制20%的Ca(OH)2溶液 D除去 CO 中的 CO2 11 (2013泰州市)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正确的是 A除去NaCl中少量的Na2CO3杂质,先加入足量稀盐酸,再蒸发结晶 B检验可燃性气体中是否含有氢元素,在其燃烧火焰上方罩上干冷的烧杯,观察有无水雾C实 验测定某矿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先加入硫酸,再比较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 D实验室制备干燥、纯净的氢气,用锌与浓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经浓硫酸干燥后收集12 (2013 苏州市)食品腐败是由于细菌或霉菌

11、在潮湿、有氧、适温等条件下大量繁殖的结果。若要抑制食品中菌类的生长,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A干燥 B密封后高温或低温冷藏C用盐腌渍 D加浓盐酸13 (2013 苏州市)为了验证铁、铜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差异,如右图所示取 2支试管分别进行有关实验,若要观察到现象的显著差异,所用液体合理的是A蒸馏水 B稀盐酸C酒精水溶液 D硫酸钠溶液学科王14. (2013 沈阳市)下图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部分实验装置,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带火星 的木条NaOH 溶液浓 H2SO4CO(CO2)A.充分反应后,向固体中加稀盐酸会产生气泡B.在实验过程中,黑色的粉末会逐渐变成红色C. 该实验的反应原理为 FeO

12、+ CO 高温 Fe+ CO2 D.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尾气可以直接排放到空气中15 (2013 日照市)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经数小时实验后,U 形管 A、B 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AA 处下降,B 处上升BA、B 两处都下降CA 处上升,B 处下降DA、B 两处都不变16. (2013 济宁市)某同学为探究镁、锌、铜、银的活动性顺序,设计如下实验流程:依据该流程设计,下面对物质、的选择合理的是 A. 稀硫酸 硫酸铜 B. 稀盐酸 硫酸锌 C. 稀盐酸 硫酸亚铁 D. 稀硫酸 氯化镁 17 (2013 青岛市

13、)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不能实现的探究目的是( )A甲图中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植物油是否有关B 甲图中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水是否有关C 乙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D乙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与氧气接触18 (2013 雅安市)蜡烛(足量)在如下左图密闭的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瓶内氧气含量 的变化如下右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前瓶内只有氧气 B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C过程中瓶内物质总质量不断减少 D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19 (2013 天津市)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氢 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分

14、别取少 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用下表中的不同试剂进 行实验下列选项错误的是(BD ) 选项所用试剂现象和结论 A硫酸铜溶液出现蓝色沉淀,则氢氧化钠过量 B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硫酸过量 C锌粒有气泡产生,则硫酸过量 D无色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则恰好完全反应20 (2013 昆明市)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 Ag、Fe、Cu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其中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组合是学科王A B C D21 (2013 迪庆州)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烧杯中的热水只起到加热作用B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是因为白磷没有与空气接触C对准烧

15、杯中的白磷通入氧气,热水中的白磷能燃烧D 铜片上的红磷不能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二、填空与简答:二、填空与简答:22 (2013 北京市)化学小组的同学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实验方案如下: (1)步骤中气球鼓起的原因可能是 。 (2)步骤中的操作是 ,其目的是 。 (3)步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本实验的结论是 。 23 (2013 北京市)四硫化钠()固体可替代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反应原理为:。 【实验资料】 受热时,会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少量有毒气体硫化氢(水溶液呈酸性) 。 硫代硫酸钠( )可溶于水,常温下与 溶液不反应。 【实验过程】 取 碳酸钠、 硫粉混合后置于试管中,加热(如图 1 所示,夹持装置已略去) ,制得 Na2S4,反应为 ,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