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动物的生活习性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7124814 上传时间:2018-04-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动物的生活习性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动物的生活习性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动物的生活习性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动物的生活习性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动物的生活习性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动物的生活习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动物的生活习性(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小白兔 我家有一只小白兔,雪白的绒毛,胖胖的身体,可爱极了。 这只小白兔有一对长长的大耳朵,它的听觉很灵敏,哪怕有一点动静,耳朵就 会竖起来。它还有两只红宝石似的眼睛,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处闪闪发光。 最逗人的是那张三瓣嘴,吃东西和呼吸的时候,向三面翘开,露出粉红的牙床。小白兔走起路来,一蹦一跳的,因为后腿长而有力,前腿却很短,跳跃的时候, 后腿用力往后蹬,身子随着向前一窜,一下子就蹦出老远。高兴的时候,它还 会用四条腿同时蹬地,头一摆,耳朵一甩来一个空中转体,像一个杂技演员在 表演精彩的节目。有时,它还用后腿支撑着身体站起来,然后,用两只前爪轻 轻地洗脸。多

2、讲卫生呀!小白兔的尾巴像个小绒球,贴在屁股上,跳动的时候, 随着身体一动一动的,要是不小心粘上圆圆的粪蛋,那样子就更可笑了。 我真喜欢这只小白兔! 【点评】 本文描写了小白兔的可爱之处,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小白兔的喜爱之情。开头 从整体上简单地介绍了小白兔的外部特征,接着,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描写 了小白兔的形态特征,着重描写了它的听觉很灵敏,视觉很尖锐。然后,非常 详细地描写了小白兔走路的神态,好像滑稽演员作表演,非常可爱。在描写小 白兔走路的神态时,还穿插着写出了小白兔的生活习性。最后,很自然地得出 “我真喜欢这只小白兔。全文结构严谨,语言精炼,毫无冗肿之感。 【佳作赏析】 猫 星期天上午,

3、我正在家里做作业,忽然听到“咪咪”的叫声。回头一看,啊! 原来是李大伯家的小猫来了。它常来我家捉老鼠呢,有时还用爪子玩妈妈的线 团,线团从床上滚到地下,它还是那么专心地玩,真有意思! 我们全家人都十分喜欢它。有一次,它跳到我家的谷仓,蹲在谷仓里一动也不 动,两只眼睛圆溜溜的,总是盯着一个地方,两只耳朵竖得高高的。我以为它 饿了,正要去拿饭团,妈妈摆摆手,小声说:“别吵。 ”原来谷仓里有一只老鼠, 猫正在聚精会神地捉老鼠呢。过了一会儿,只见小猫“嗖”地向前扑去。接着2“吱”的一声,小猫就叼着一只老鼠向李大伯家里跑去了。 我多么喜欢这只小猫啊!它不知捉了多少只老鼠,为我们除了多少害,使我家 少损失

4、了许多粮食。 【赏析】 这篇作文,小作者通过一连串的动词,如“跳、蹲、盯、竖、扑、叼”等,把 猫捉老鼠时的敏捷动作写得十分逼真。字里行间,表露了“我”对猫的喜爱之 情。可以看出,小作者平时对猫的观察是十分认真、仔细的。 可爱的 (可以是小动物的名字)提示:写小动物一般可以从“整体”到“部 分” ,也可以从“部分”到“整体” 。要抓住小动物的外部特征、静态和动态的 形态特征以及生活习性进行描写,写出小动物的可爱之处,自然表现出自己喜 爱之情。 小鼠性情温顺,易于捕捉,胆小怕惊,对外来刺激敏感,喜居光线暗淡的环境。 习惯于昼伏夜动,其进食、交配、分娩多发生在夜间。一昼夜活动高峰有两次, 一次在傍晚

5、后 12 小时内,另一次为黎明前。 小鼠门齿生长较快,需常啃咬坚 硬食物,有随时采食习惯。 小鼠性情温顺,易于捕捉,胆小怕惊,对外来刺激敏感,喜居光线暗淡的环境。 习惯于昼伏夜动,其进食、交配、分娩多发生在夜间。一昼夜活动高峰有两次, 一次在傍晚后 12 小时内,另一次为黎明前。 小鼠门齿生长较快,需常啃咬坚硬食物,有随时采食习惯。 小鼠为群居动物,群养时雌雄要分开,雄鼠群体间好斗,群体处于优势者保留 胡须,而处于劣势者则掉毛,胡须被拔光。这一现象与因寄生虫性或真菌性皮 炎所致的掉毛相区分。 小鼠对温湿很敏感,一般温度以 1822,相对湿度以 5060最佳。 小鼠成熟早,繁殖力强,寿命 13

6、年。新生仔鼠周身无毛,通体肉红,两眼不 睁,两耳粘贴在皮肤上。一周开始爬行,12 天睁眼,雌鼠 3550 日龄性成熟, 配种一般适宜在 6590 日龄,妊娠期 1921 天,每胎产仔 812 只。 狗的生活习性: 像人类一样,每条犬也有特定的性格。有的犬活泼好动,聪明伶俐;有的犬文 静安详,听从命令;有的犬粗狂强暴,喜好争斗;有的犬则胆小懦弱,反映迟 钝。能够准确地掌握每条犬的性格特征,对于犬的挑选、训练及饲养具有重要 意义。犬的性格的形成与遗传以及周围生活环境的影响有关,其中遗传是很主 要的原因。动物的一切生命活动都是受大脑神经的支配,大脑神经的基本活动 过程表现为兴奋和抑制两种方式,这两种

7、方式的强弱,是否均衡,以及两者相 互转化的灵活性如何,就决定了犬的不同“性格“。 犬的表情变化很丰富,其喜怒哀乐可以通过全身各部的变化毫不掩饰地表现出3来,掌握好犬的情绪变化对于饲养和训练很重要。但是犬的表情变化与人类相 比就显得简单、平凡,而且有的表现非常相似,必须仔细观察才行。比如犬高 兴 的时候耳朵下垂,愤怒时耳朵也下垂;尾巴也是这样,高兴时摆动,愤怒时 也摆动,而高兴和愤怒几乎是两种完全相反的情绪变化,这时我们就必须借助 于犬的叫声、眼神及身体其他部分的状况来综合判断,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把 握住犬的情绪变化。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表情变化: 高兴时的表情 犬使劲摆动尾巴、向高处跳跃,这是最

8、常见的一种表现方式。有时犬也会“笑 “,表现为鼻上堆满皱纹,上唇拉开,露出牙齿,眼睛微闭,目光温柔,耳朵向 后伸,轻轻地张开嘴巴,鼻内发出哼哼声,身体柔和地扭曲,全身的被毛平滑 没有竖起的,尾巴轻摆,与人亲近。 愤怒时的表情 犬在愤怒时脸部表情几乎和“笑“时的表现完全一样,鼻上提,上唇拉开,露出 牙齿,不同的是两眼圆睁、目光锐利、耳朵向斜后方向伸直。一般嘴巴不张开, 发出呼呼威胁的声音,用力跺四脚,身体僵直,被毛竖立,尾巴陡伸或直伸, 与人保持一定距离。如果两前肢下伏,身体后坐,则表明即将向你发动进攻。 恐惧时的表情 尾巴下垂或夹在两腿间,耳朵向后伸,全身被毛直立,两眼圆睁,浑身颤抖, 呆立不

9、动或四肢不安地移动,或者后退。 哀伤时的表情 头垂下,两眼无光,向主人靠拢,并用乞求的目光望着主人,有时卧于一角, 变得极为安静。 如果犬摆动尾巴,身体平静的站立,两眼直视主人则表示等待、期望。如果头 部下垂,耳朵靠拢,躯体低伏,则表示对你的屈从和敬畏。如果尾巴高伸摆动, 耳朵竖起,头部摆动,身体拱曲,有时还伸出前爪,表示与人亲热,要求玩耍。鸭的生活习性: 一、喜水性 鸭善于在水中觅食、嬉戏和求偶交配。鸭的尾脂腺发达,能分泌含有脂肪、卵 磷脂、高级醇的油脂,鸭在梳理羽毛时常用喙压迫尾脂腺,挤出油脂,再用喙 将其均匀地涂抹在全身的羽毛上,来润泽羽毛,使羽毛不被水浸湿,有效地起 到隔水防潮、御寒的

10、作用。但鸭喜水不等于鸭喜欢潮湿的环境,因为潮湿的栖 息环境不利于鸭冬季保温和夏季散热,并且容易使鸭子腹部的羽毛受潮,加上 粪尿污染,导致鸭的羽毛腐烂、脱落,对鸭生产性能的发挥和健康不利。 二、合群性 鸭的祖先天性喜群居,很少单独行动,不喜斗殴,所以很适于大群放牧饲养和 圈养,管理也较容易。鸭性情温驯,胆小易惊,只要有比较合适的饲养条件, 不论鸭日龄大小,混群饲养时都能和睦共处。但在喂料时一定要让群内每只鸭 都有足够的吃料位置,否则,将会有一部分弱小个体由于吃不到料而消瘦。 三、杂食性 鸭是杂食动物,食谱比较广,很少有择食现象,加之其颈长灵活,又有良好的4潜水能力,故能广泛采食各种生物饲料。鸭的

11、味觉不发达,对饲料的适口性要 求不高,凡无酸败和异味的饲料都可成为它的美味佳肴,并且对异物和食物无 辨别能力,常把异物当成饲料吞食。鸭的口叉深,食道宽,能吞食较大的食团。 鸭舌边缘分布有许多细小的乳头,这些乳头与嘴板交错,具有过滤作用,使鸭 能在水中捕捉到小鱼虾。鸭的肌胃发达,其中经常贮存有砂砾,有助于鸭磨碎 饲料。所以,鸭在舍饲条件下的饲料原料应尽可能地多样化。 四、生活有规律 鸭有较好的条件反射能力,可以按照人们的需要和自然条件进行训练,并形成 一定的生活规律,如觅食、戏水、休息、交配和产蛋都具有相对固定的时间。 放牧饲养的鸭群一天当中一般是上午以觅食为主,间以戏水或休息;中午以戏 水、休

12、息为主,间以觅食;下午则以休息居多,间以觅食。一般来说,产蛋鸭 傍晚采食多,不产蛋鸭清晨采食多,这与晚间停食时间长和形成蛋壳需要钙、 磷等矿物质有关,因此,每天早晚应多投料。舍饲鸭群的采食和休息根据具体 的饲养条件有异。鸭子配种一般在早晨和傍晚进行,其中熄灯前 23 小时鸭子 的交配频率最高,垫草地面是鸭子安全的交配场所。因此,晚关灯,实行垫料 地面平养有利于提高种鸭的受精率。 五、耐寒性 成鸭因为大部分体表覆盖正羽,致密且多绒毛,所以对寒冷有较强的抵抗力。 现代科学技术研究表明,鸭脚骨髓的凝固点很低,鸭即使长期站在冰冷的水面 上仍然能保持脚内体液流畅而不使脚蹼冻伤,故鸭在严寒的冬季只要饲料好

13、, 圈舍干燥,有充足的饮水,仍然能维持正常的体重和产蛋性能。相反,鸭对炎 热环境的适应性较差,加之鸭无汗腺,在气温超过 25时散热困难,只有经常 泡在水中或在树阴下休息才会感到舒适。 六、无就巢性 就巢性(俗称抱窝)是鸟类繁衍后代的固有习性。但鸭子经过人类的长期驯养、 驯化和选育,已经丧失了这种本能,从而延长了鸭的产蛋期,而种蛋的孵化和 雏鸭的养护就由人们采用高效率的办法来完成。不过,生产实践中仍有少部分 鸭在日龄过大或气候炎热时出现就巢现象。 七、群体行为 鸭良好的群居性是经过争斗建立起来的,强者优先采食、饮水、配种,弱者依 次排后,并一直保持下去。这种结构保证鸭群和平共处,也促进鸭群高产。

14、在 已经建立了群序的鸭群中放入新公鸭,各公鸭为争配会引起新的争斗,使战败 者伤亡,或处于生理阉割状态,所以配种期应经常观察鸭群,并及时更换无配 种能力的公鸭。合群、并舍、更换鸭舍或调入新成员应在母鸭开产前几周完成, 以便使鸭群有足够的时间重新建立群序。鸭在生理行为发生变化时啄斗会加剧, 如 4 周龄脱换绒羽和肉种鸭 11 周龄性器官开始发育、21 周龄第二性征形成、 2526 周龄开始产蛋等,所以此阶段要加强管理,创造适宜的环境,以缓解和 减少鸭啄斗。 八、定巢性 鸭产蛋具有定巢性,即鸭的第一个蛋产在什么地方,以后就一直到什么地方产 蛋,如果这个地方被别的鸭占用,该鸭宁可在巢门口静立等待也不进

15、旁边的空 窝产蛋。由于排卵在产蛋后半小时左右,鸭产蛋时等待的时间过长会减少其日 后的产蛋量。一旦等不及,几只鸭为了争一个产蛋窝,就会相互啄斗,被打败 的鸭便另找一个较为安静的去处产蛋,结果造成窝外蛋和脏蛋增多。因此,在5蛋鸭开产前应设置足够的产蛋窝。另外,鸭产蛋具有喜暗性,并多集中在后半 夜至凌晨,所以在产蛋集中的时间应增加收蛋次数。 九、其他 鸭喜食颗粒饲料,不爱吃粒度过小的黏性饲料,并有先天的辨色能力,喜欢采 食黄色饲料,在多色饲槽中吃料较多,喜在蓝色水槽中饮水。鸭愿意饮凉水, 不喜欢饮高于体温的水,也不愿饮黏度很大的糖水。观察发现,公母鸭的交配 性能随其年龄增长而降低。所以,生产实践中要

16、充分利用青年公鸭,及时淘汰 老龄鸭。 鸡的生活习性: 1、 抗寒力差。初出壳的雏鸡,体温比成年鸡低 3,要 10 天后才能达到正常 体温,加上雏鸡绒毛短而稀,不能御寒,所以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强,必须依 靠人工保温,雏鸡才能正常生长发育。1-30 天的雏鸡都要保温,并放在清洁卫 生的环境中饲养。30 天以上的小鸡,羽毛基本上长满长齐,可以不用保温。 2、 体温高,发育快。一般鸡的体温在 40.8-41.5之间,所以必须在冬暖夏 凉、通风良好的环境中饲养,另外鸡的消化道短,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发育快, 因此要喂给营养充足,易消化的饲料才能满足需要。 3、 抵抗力弱。特别是雏鸡,很容易受到有害微生物的侵袭。因此,除做好环 境的清洁卫生外,还要做好预防工作。如鸡舍严禁外人进出,环境和笼具要消 毒,各种鸡都要定期注射各种预防针。 4、 易惊群。鸡胆小,特别是雏鸡很容易惊群,轻者拥挤,生长发育受阻,重 者相互践踏引起伤残和死亡。因此,要在安静的地方养鸡。粗暴的管理,突来 的噪音,狗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