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道路硬化工程施工方案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7124329 上传时间:2018-04-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道路硬化工程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农村道路硬化工程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农村道路硬化工程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农村道路硬化工程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农村道路硬化工程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道路硬化工程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道路硬化工程施工方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施工方法及说明施工方法及说明一、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 本次设计村庄道路硬化 590 米,宽 3 米。路面基层厚度 12cm,路 面面层厚度 18cm。浆砌挡土墙 43 米,高 1.2 米,3 处 18 米涵洞。 二、工程目标二、工程目标 1.质量目标 本工程质量要求市级优良。项目部针对本工程具体情况,不断不充 完善制定详尽、合理的质量保证措施,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2.安全目标 杜绝因施工造成的人员死亡及重伤事故,无机械设备、火灾、重大 器材设备被盗等重大安全事故。 3.文明施工目标 严格按照当地上级有关部门制定的工程文明施工管理规定组织施工, 加强工程情况宣传,加强与政府部门及当地居民的

2、沟通与联系,争取各 界人民的理解与支持,争创开县安全文明施工示范工地。 4.环保目标 确保无等级环保污染事故。 二、编制依据及原则二、编制依据及原则 1、编制依据 1.1 招标文件、图纸、施工合同及甲方要求。 1.2 工程设计图纸及其它相关设计文件。 1.3 国家和行业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设计规范、施工技术规范、质 量验收评定标准,国家及有关部委颁发的现行标准、规范、规程、法规 及政策文件。 1.4 踏勘施工现场所获取的调查资料。 1.5 图纸会审、技术交底获得的资料。 1.6 我单位施工过的多项道路工程(包括维修改建) 、路面、管网工 程中取得的施工经验和施工队伍的整体实力。 1.7 目前我单

3、位可投入本工程的资源。 2、编制原则 2.1 方案优化原则 科学组织,合理安排,优化施工方案是工程施工管理的行动指南。 在施工方案的编制中,对关键工序进行多种施工方案综合比选,从而选 定一种较好的施工方案。 2.2 安全第一原则 在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中始终按照技术可靠、措施得力、确保安全 的原则确定施工方案。必须把安全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万无一失的前提下组织施工。 2.3 优质高效原则 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优质高效。根据我们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 承诺的质量目标,贯彻执行质量管理方针,积极推广和使用“四新”技 术,确保创优规划和质量目标的实现。 2.4 确保工期原则 根据招标文件对本工程的工期要求

4、,编制科学的、可行的、周密的 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实行网络控制,搞好各工序之间的衔接, 实施进度监控,特别要抓住重点控制工序和部位,确保实现工期目标, 满足业主要求。 2.5 科学配置原则 根据本工程的工程量大小及各项管理目标的要求,在施工组织上, 科学配置施工要素,选派有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组织专业化施工队伍, 投入高效先进的施工设备,确保建设资金的周转使用,选用优质材料, 确保人、财、物及设备的科学合理配置。 三、施工组织机构三、施工组织机构 1、项目部部门设置 项目经理部领导班子设置项目经理一名、项目技术负责人一名,部 门设置包括施工管理部、质量管理部、施工技术部、材料设备部、安

5、全 部、财务部、综合保障部等职能部室。 四、施工程序总体部署四、施工程序总体部署我公司长期从事道路、排水与路面工程施工,拥有大量经验丰富 的专业技术人员。为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针对本工程特点,选派了多 名具有丰富施工经验、年富力强的专业人员组成,形成坚强有力的领导 班子。专门调集具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专业队伍,根据施工要求组织 专业化施工。 五、施工准备五、施工准备 1、施工准备 1.1 根据现场考察及施工路段具体情况,本阶段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完成现场临设的建设,人员、机械设备、物资进场,编制实施性施工组 织设计。 1. 2 进行现场调查工作,图纸与现场相结合,确定分段施工范围 和施工、交通

6、组织方法,同时根据交通组织设计完成施工围挡的搭设工 作和临时交通疏导设施的设置工作。 1.3 根据施工计划提出周密的材料使用计划和机械使用计划,并会 同监理工程师对信誉好、质量好的厂家进行考察,确定供货厂家。 1.4 完成地上、地下管线及障碍物详细调查,与管线单位联系进行 管线保护或迁移技术交底,对影响施工的现状管线编制详细的拆改移、加固保护方案,报业主、监理和管理部门审批。 1.5 完成工程施工方案编制和报批工作,办理各分项工程开工手续,为 工程全面开工和顺利进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6 完成道路中桩放样、水准点布设、校核工作。 2、施工现场总体布置 2.1 施工围挡 根据施工招标文件要求,

7、并结合本工程现场条件和特点,进场后, 在设计道路中心线处,沿线全部采用标准统一硬质围挡搭设施工围挡, 将施工区完全封闭起来;施工围挡高度 1.8m,色彩标志整齐美观,围挡 支撑牢固可靠,底部用钢钉或膨胀螺栓铆固,在靠近路口处采用钢板网 状围档,在围挡外侧上设置夜间警示灯、贴反光膜。各封闭区域按施工 部署要求设置施工道路出入口。 2.2 施工出入口 在规划道路起讫点处、各交叉路口设置施工出入口,出入口前按 文明施工规定设立标志牌与工程公示牌。安排 2 名交通协勤人员,负责 现场保卫、疏导交通及出入检查工作。 2.3 临时道路 根据道路附近居民区出入口的情况,对出入口进行硬化、加宽。 施工过程中,

8、派专人对施工区现状路及临时便道进行清洁和洒水养护, 防止扬尘,始终保持场区内道路畅通。 六、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及措施六、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及措施 旧路路基经过多年的运营,沉降已趋于稳定,但路面破损引起的 水破坏等原因,造成部分路基压实度不足,拆除后必须对压实度不足部 分进行处理,处理后压实度按重型压实标准。 1、新建道路路基施工方案 1.1 旧路拆除 因本工程为挖除后重建,故路基挖方基本为挖除原道路结构层。 旧路结构层拆除采用液压破碎锤进行破碎,挖掘机装车,自卸汽车运输。 拆除人行道及附属设施时采用挖掘机装车,自卸汽车运输。 1.2 路基挖方 1.2.1 本工程旧路破除主要采用机械开挖及油锤破除两

9、种方式进行。1.2.2 路基土方开挖时采用机械化施工方法:土方运距在 500m 以 内,使用铲车倒运;运距在 1km 以内,采用 8T 自卸汽车运输;运距在 1KM 以上大体积的土方,采用挖掘机装车、15T 自卸汽车运输。 1.2.3 路基开工前,考虑排水系统的布设,防止在施工中线路外的 水流入线路内,并将线路内的水(包括地面积水、雨水、地下渗水)迅 速排出路基,保证施工顺利进行。1.2.4 对设计中拟定的纵横向排水系统,要随着路基的开挖,适时 组织施工,保证雨季不积水,并及时安排边沟、边坡的修整和防护,确 保边坡稳定。 1.2.5 路槽达到设计标高后,用平地机整平,刮出路拱,并预留压 实量,

10、最后用压路压实,检查压实度。 1.2.6 对于填挖交界处按设计要求挖台阶。 1.3 加宽路基处理 在开挖时应用铁镐进行开凿,保留坚硬的路基,去除疏松的渣料 和附粘在其表面的土块、杂物。开凿后使原有基层应形成新鲜凿开表面 并挖成台阶状,以利新旧基层的搭接。对于直接加铺段的中央分隔带, 去除疏松的渣料和附粘在其表面的土块、杂物后,按设计路面结构分层 铺筑,由于工作宽度较小采用人工手持式施工机具填筑。 2、老路地基处理方案 2.1 板底脱空的处理 施工前对现状路面采用 5 米长的贝壳曼梁测量其主点和副点弯沉; 脱空的评定标准为,现有混凝土板按接缝处主点弯沉小于 0.2mm、差异 弯沉小于 O.06m

11、m 双控,即这两个指标均须满足,旧板不需要处理。若 不能满足,则需要采取处理措施,处理方法为:钻孔灌浆加固。 2.1.1 灌浆孔布置 路面下灌浆深度为 6080cm,污水管顶灌浆孔深为距污水管顶平 均 0.5 米,灌浆孔采取矩形分布,沿路线横向间距 200cm,纵向间距 250cm。在大规模施工前先进行注浆试验,以确定注浆压力、浆液稠度、 浆液初凝时间以及添加剂种类与含量等。 2.1.2 施工工艺: 布置孔序钻孔钻孔冲洗搅浆灌浆封孔养生 2.1.3 施工要求 (1)灌浆孔大小和灌浆专用机械设备的灌注嘴大小相适应,一般 70llOmm。 (2)钻孔的孔位选择在板的四边,距板边 80cm130cm

12、,采用钻孔 机钻孔,为保证施工的连续性,钻孔按确定的孔位提前进行。钻孔要保 持垂直,要穿过水泥混凝土板并进入未经处治的基层。钻孔后用红漆在 板面标注各孔压浆顺序。 (3)注浆顺序要沿路线前进方向先外排,再内排,最后注中间排, 为防止相邻两孔冒浆,采用隔孔注浆。 (4)压浆过程中,压力过大易造成面板拱起断裂等破坏。过小则无 法压满。而压浆机型号不同,压浆时压力表所反映的压力也不同。因此 在压浆前应对压力表进行测定,并在施工现场作试验标定灌浆压力,一 般应控制在 0.52.0MPa 左右。当砼板纵、横缝隙有浆液冒出时,继续灌浆 510 秒即应停止;板底有积水处,积水在浆液压力下从缝隙冒出, 此时需

13、继续压浆,直至浆液冒出 510 秒后停止。 (5)自上而下进行灌浆,为使被灌体更均匀饱和地得到灌注,第一 次灌浆结束后,待凝 2 小时,再进行第二次重复灌浆。 (6)灌浆过程中溢浆的孔应及时用圆状木塞封堵,防止压力过度散 失。注浆孔在灌浆头拨除后也及时用木塞封堵,防止灰浆反流。所有木 塞在灌浆结束后保持 810 分钟方可拔除。并用灰浆或取出的混凝土芯 样将灌浆孔封严。(7)灌浆后残留在路面的灰浆及时清扫并用水冲刷,避免灰浆流入 路面缝隙污染路面。(8)灌浆完成后的板块禁止车辆通行,必须待灰浆强度达到 3Mpa 以上时方可开放交通。 2.1.4 材料的技术要求 (1)灌浆材料选用 425#水泥,

14、粉煤灰中的 Si02、A12O3、Fe203 和 CaO 等含量大于 85%,烧失量不宜大于 4,其它早强剂,膨胀剂根据 实际情况选取。 (2)在相同水灰比情况下,流动性随着水泥与粉煤灰的比例产生变 化。同时,粉煤灰比例也影响水泥浆的后期强度。在相同条件下,水灰 比越大,则浆体的强度会逐渐降低,因此,不要采用过大的水灰比。设 计推荐使用的浆液配比为: 水泥:粉煤灰:水=1:0.5:0.7 由于各种材料性能和被加固层物理状况的不同,应根据“在取得 较大流动性的前提下,尽量保证浆液的强度”的设计原则,通过室内配 合比试验及灌浆试验来具体确定。 (3)一般成浆的浆体流动度在 20 秒左右,膨胀率应大

15、于 25,7 天抗压强度应大于 5MPa。 2.1.5 灌浆试验 (1)大面积施工前,必须进行灌浆试验,以掌握对该场地的灌浆工 艺及各项技术参数,根据面板脱空破坏状况,路基压实度,地质情况等 不同分别选择有代表性的路段进行灌浆试验在确认原定施工工艺和材料 配合比可以满足设计要求时,灌浆试验完毕,否则还将再试,直至达到 要求。灌浆试验应达到下列要求: a 灌浆试验工点不宜少于 5 处,每处不宜少于 4 孔。 b 通过试验段进一步明确满足设计要求的施工工艺及各种参数指标。(2)扩散半径:由于填土的均一性差,其孔隙率、渗透系数变化大, 因而仅用理论公式计算浆液扩散半径显然不甚合理,根据国内类似经验

16、数据暂定 r 值为 1.2m。在灌浆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再作适当的调整。(3)灌浆压力:由于灌浆压力与被加固层的重度、强度、孔隙比、 初始应力、孔深、位置及灌浆次序等因素有关,而这些因素又难以准确 地确定,因而本次灌浆的压力通过灌浆试验来确定。根据类似工程经验 初定为 0.52.0MPa,在灌浆过程中根据不同路段的具体情况再作进一 步明确。 2.1.6 施工质量控制 (1)现场施工员必须认真作好施工记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详细记录每块板的具体位置,错台或下沉高度,钻孔位置。 b 认真填写压浆记录。由项目部派专门技术人员对每台压浆机进行 全程监控。压浆材料的配合比必须准确,并对每个孔的孔号、孔深、稳 定压力、最大压力、始压时间、终压时间、稳压时间、压浆量等进行详 细记录。根据记录,每天整理出当天灌浆面积和用料数量(含人工、材 料、机械等),以便进行经济分析。 c 定期制作灰浆试块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准确掌握开放交通所需的 最短时间。 (2)压浆必须按照一定顺序进行,一般应先压横缝两侧的孔,再 压其它孔,依次向前推移。压浆时对每个孔位的压力和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