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绥德县延家岔东汉画像石墓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7117039 上传时间:2018-04-0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898.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绥德县延家岔东汉画像石墓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陕西绥德县延家岔东汉画像石墓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陕西绥德县延家岔东汉画像石墓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陕西绥德县延家岔东汉画像石墓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陕西绥德县延家岔东汉画像石墓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陕西绥德县延家岔东汉画像石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绥德县延家岔东汉画像石墓(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侠西绥德县延家贫东汉画像石墓戴应新李仲煊陕西省绥德县辛店公社延家岔村在无定河东岸台地上,南距县城1 0公里,东依山原,村西紧临米(脂)绥(德)公路。画像石墓位于村北5 0米。1972年该大队修造梯田时 发现,1975年作了发掘清理。现简报如下:一、墓葬 形制这座墓上面的土层早被挖去,墓顶暴璐;墓门外因削筑田埂,墓遣遭到破坏,详情不明。墓门向西,方向266。 。墓室用石块砌成,石板的层次属自然形成,颜 色灰蓝或灰红,质较软。画像石亦用这样的石材来雕刻。砌墓的石块经过加工,规整如砖,墓内壁面石缝蚕接严整,惟石块 面向墓外的一侧加工不 细,往往留有尖 角。石块一般厚5一7、长巧一2 3、宽1 2一2

2、 0厘米。墓门外立砌石挡 板封固,墓室四周外装填一层厚约1 0厘米的碎石块,石质与筑墓的石材相同,当是筑墓取石和雕刻画像的下脚料。我们进行清理时,墓 门早已暴露 在外,石大而结构紧凑。墓门和前室平面为 凸字形,从门槛到后室二门之间的立柱长3.9米。前室东接后室,南、北两侧跨耳室,故其四壁均有门道,除前面墓门有门扉外,后室和两耳室仅有门道而无 门扉。前室内在四个门相画石之上,开始砌造墓顶,从四角层层内收,形成攒尖式墓顶,高2.8米,每边长3米。墓顶中央置一块上下两面为正方形,上大下小的楔状“顶心石”,朝墓室的一面雕刻太阳形象。后室平面长方形,东西长3 .6、南北宽2、高2米,拱券式顶,洞口正中竖

3、一断面为长方形的石柱,柱宽0.3、东西厚0 .6、高1.,米,因而将门洞 平分为南北并列的两个门道。两耳室大小一样,南北对称,也作拱券式,长2.2、宽1.2、高1米。墓底铺石板(图一) o二、画像石刻 与石灶由于该墓从发现到发掘清理,时隔三年之久,多次有人进人墓室,致使棺木葬具和尸挡板上部残缺,墓门门相画像石毁失;墓门开启,墓内一米多厚的 淤土曾经翻动;后壁门檐画石中间 8 0厘米长的一段 被敲去,破坏较为严重,幸墓室 结构和绝大多数画像石完好。墓室建筑分墓 门、前室、后室和左右两个耳室。从墓口门槛到后 室后壁 通长7. 5米,前室和左右 二耳室通宽7 .4米,规模不以以以且且皿皿图一墓室平、

4、剖面图(约1 12 00 )1.平面图2.东西剖视图3.南北剖视图第3期一2 33-骨无法辨其形迹,仅见有从棺木上脱落 的紫色漆皮碎片和几枚牙齿。画像石共存二十五 幅,分别安装或浓贴在墓大门和前室四壁。墓大 门由南北两 门侧柱,门相,门槛和两扇门扉组成。门 高1.1、宽1米。门相和门槛上均凿有直径6厘米,深为5厘米的门臼,以纳r飞枢。原装贴在门相表面的一层画像石不存,露.出粗大的方形石条门梁。二门扇中部里侧各有一个安铁环的孔,孔内残存二个铁环。周边刻有素面框栏,内刻朱雀和铺首衔环,朱雀头上戴胜,尾羽三支上翘,末端有 珠毛,昂首举足,两足腾空作跃起状。铺首作兽面,双耳斜竖,额似 山形,怒目飞须,

5、露齿衔环。雀胜、兽口加染红彩,雀身涂红绿色斑点。两个门框各宽。.4 4、高1.1 5米,下部一J- 格内刻人物,上一长格内刻龙虎争斗,外加卷草几何图案花栏,周施素面边框。右门框人象头戴覆盆形帽,穿长袍拥慧而立,龙生双角,虎身纽 曲,皆修身四足,长尾双翼,相向张牙舞爪。左门框人像戴前低后高冠,身着长孺,略向前俯作揖迎状。上一格内容与右门框相对部位同,只是虎在下,龙在上,二者方向相背(图二,1)。前室四壁除四个门洞外,装满画像石刻,画面与墓壁同高,为1.5米。计东、西两图二画像石刻1.门扉及门框画像2.前室西壁门眉画像3.前室西壁门眉与门洞两侧画像4.前室北壁(即北耳室门面)门眉及门道两侧画像5.

6、前室东壁即后室门面)门眉画像6.前室东壁 (即后室门面)画像一2 3斗考古壁各由三幅,南、北壁各由七幅 画石 组成。东西二壁的门相画石特别长,各3.4米,不仅横亘墓室,而且两头长出,深人南 北墓壁内,在其两头长出部分,紧靠画面边框的地方,凿有一道 宽6、深2厘米的竖槽,分别将南北壁门相画像石的东 西两头嵌人,形成一个二形方框。各门相画像石下,均有与其同样厚的 竖刻画像石作立柱,以承载其重量。南北 壁门相画像石下,耳室门洞两侧各立三条画石,中间 的联璧纹题材画石位置错后8厘米,它们东西边栏的一部分叠压在左右旁立的画石下以防别 出移位。各条画像石的后面,紧贴墓壁 和门梁。这样的镶贴结构保证了画像安

7、装牢固,只有在揭掉墓顶后才能从上而下的拆取下来。画像的内容,是摹述墓主生前阔绰的生活情景,象征占有的 财富和对长生升仙 的追求。西壁:门相画面长3、宽0.3 5米(其余三个门檐画面与此同大),内容包括庭院,出行和狩猎三种题材前后关联。庭院在右方,方正规 距的 围墙直与边栏相交,表 明进人画图的仅是主人豪华宅第的一部分。院墙内分隔成前庭、后院和 侧院,中有一宫殿式厅堂建筑,立柱栏杆,清晰可见,人已离去,厅堂空寂,一个穿短袍仆役模样的人持盘迈步从后 院走出,象是来收拾主人用过的食器似的。三裸树冠高出墙外。庭院前面,展 开一行长长的正在 路途奔跑的车队,位在全画中央,长度几占画幅之半。五辆招车和一辆

8、辅车 鱼 贯 而前,挽车的马昂首扬蹄,姿态健美;车队两旁护卫的十多个骑士,策马急驰,神彩飞扬,道边刻 几株树,不太端正,仿佛是被震撼的 晃动起来了。马粗、轮辐,人物须眉、衣纹等细部,难以刻画表现者,则用不同粗细的 墨线勾绘,猫车的窗根涂有殊红色。猎场在画面左端,两边刻层峦叠嶂,山谷里 野鸡、鹿、羊、兔、野猪等惊禽骇兽,在猎手们驰射追逐下,奋 飞狂奔,有的已被射中。跑在最前面 的一只双峰野骆驼,突遇截围的猎手,惊撅秃尾,回头张望,粗大的四肢好象已经痉挛,在胡乱的蹭蹬,活画出这头庞然大 物的笨拙与恐慌。这幅画连接紧密,境界浩莽,描写主人从住宅出发到山林打猎的 全过程,突 出表现了“富者连车列骑,骚

9、贰辐骄”出行的排场,是墓主生前奢侈生 活的真实写 照( 图二,2、3上)o门相之下门道两侧 为鹿、羊画像石刻,南北 对称,高1.巧米,各宽0 .9米。鹿昂首伫立,大眼双翼,短尾长须,身肥体高,生有三叉的双角粗大后翘,长过躯千,悍威而 又神奇(图二,3下左)。羊的盘角也很粗大,各生三个结节,昂首撅尾作奔走状。长须飘拂(图二,3下右)。鹿、羊的背景,是把广阔草原图案 化的蔓草花纹,各种神怪和野生动物 隐现其中,鹿头上方,一长尾怪左腿跨出,右 腿半蹲,对准一头双翼兽张弓待发;以及有鹭鹭叼鱼,飞鹰搏兔和熊、猴、龙、虎等。北壁:即北耳室的门面。门相和门框刻流 畅的卷草纹和与之衔接的几何线条,边框刻 卷草

10、纹,空填乌鸦、山鸡、孔雀、鹤、天鹅及鹿、羊、狐、豹、野猪、猴子等各种禽兽,或飞或走,千姿百态。两个门框外侧,是两幅联壁纹画石,画面正中刻上下排列的三个圆璧,两边各四璧,璧孔甚大,中穿联带成十字形相交,空填卷曲流云花纹。璧涂绿彩,上加若干点白彩谷纹,联带染红色。阴地阳纹,红绿相映,颇具匠心。汉书西域传:“兴造 甲乙之帐,络以随珠和璧”。现实生活中 既有缀璧悬挂风习,墓中此画,大概象征着墓主人是殷 富人 家。更向外,便是立在两边角隅的画石,雕饰猪、凤、鹅、鹿和应龙、翼兽,以卷草纹上下连缀之。三幅画石共宽0.9米(图二,D。南壁:画石布局、大小 与北壁无异,内容也基本一样,穿插在 纹饰中的动物的 种

11、类略有不同。如一角隅石上刻一猿,坐高山上,身修长,头戴山形帽,侧坐吹茂(图三,1)。另一隅石刻猿、狮。猿竖耳,长臂,壮腰,短尾,一第3期一235-图三前室南壁画像石刻1.东角隅刻石2.西角隅刻石臂上攀树蔓,一 臂一足柱地。狮子头圆嘴短,颈披长橄,肩部阔大,细尾扬起弯垂,四肢强健,后掌肥大,前右肢抬起,昂首作吼鸣状,雄狮特点非常显 明(图三,2)。狮产印度、非洲,我国早在 汉武帝时,皇家苑囿里就豢养这种珍贵动物,汉书西域传赞:“距象,师子、猛犬,大雀之 群食于外 囿”。东汉章帝、和帝时外国也 曾贡献过狮子。这 件狮刻画石从一个侧面反映 了汉代中外文 化交流和友好往来。东壁:亦 即后 室门面。门相

12、画石南部中间一段残缺,北半段残长1.5米,由北而南画像内容分为四组。第一组 为一长鲸状物,尾微上翘,上乘二 人,前面一人是戴 重叠尖 角帽子的 细腰御者,一手控驭六楹,一手扶树,后坐一长发妇人。鲸两旁是扬鞭飞驰的三个骑马仕女和尾追的二兽。第二组是三支虎牵引的一 朵云,云尾端两岐 上下卷曲。云上置鼓,鼓面侧置,柱头饰羽葆流苏。御者在前,旁树二旗,应系铭族之类;鼓手在后击鼓。三虎前上方,一人腾空倒立 作燕飞状。第三 组也是乘坐一朵云,前驾三支兔子,坐在云端的猴子一手牵辍,一 手举杆作咳喝驱 赶状。云中坐一长须老者,张弯窿盖,盖上 有树羽状饰物。第四组 为凤、龙,二骑凤仙人各斜扛一长幅,向前翱翔,三

13、条龙紧跟在 后,昂首伸爪作奔腾状,辍绳飘动,旁有流云,可惜残断不全。凡衣饰羽葆铭族 仙树,都刻成随风飘扬的样子,拱托飞翔的快疾 (图二,5)。南段 残石长6 0厘米,刻一宅第,门列双 姻,院内两座房屋一高一低左右毗连,二 羽人姿势半走半飞,房左后墙内有一高大的尖顶楼槽建筑,用墨线勾画出栏杆和上下两 层窗棍(图二,6上右)。画面边栏纹饰中穿插的动物,除两头各一应龙遥 遥相对外,世俗间的禽兽没有了。该幅画石部位 与 出行狩猎画前后 相 对,据建 鼓羽葆,路幅铭族,驾云乘凤来看,断定这 是一幅升仙图。门框,宽各0.45米,下面一格刻人立应龙。北门框内立龙一支前爪执 长戈。上面一格为神话故事,西王母坐

14、高座上,下有大树 托擎,周围云烟缭 绕。南框上面一格刻野兽充斥的群山,一峰突起,两侧各立一人,一手上曲,另一手作采拮状( 图二,6)。太阳与月亮画石太阳画像石倒悬在前室顶 端,正方形,一面朝上,略大,边长3 1厘米,画面朝下,边长2 9厘米,上下厚1 4. 5厘米。素面 边栏内刻圆日和指向四角的箭头,图四1.石灶面石刻2.墓前室顶石刻考古似光芒四射,空填卷云纹(图四,2)。日轮涂殊,上墨画一支乌鸦,伸颈拍翅作飞翔状。月亮石在东壁 门相画石上方正中,与下面的 立柱相对,正方形,边长2 4厘米,厚2 7.,厘米,未加雕 刻,在石面 中央用白彩画一圆月,月内墨画一蟾,月轮周围殊绘许多条头朝内尾向外的

15、纤细小龙。月亮石左右两边装有与其大小相仿的两方石头,上面划有若干道墨 线格栏,格栏内写有文字,可惜清理时字迹相当模糊,无法辨识。石灶是保存下来惟一的一件随 葬品,平放在前室西南角,灶门朝东。平面呈半椭圆形,长2 6、宽 3 0、高1 3厘米。灶面中间挖刻三个锅窝,前面二个锅窝口径稍小。锅旁刻圈首钩,权和瓢、构、帚。灶门长方形(图四,l;图五)。图五石灶延家岔墓尸骨粉碎,所葬人数不得而知,按其形 制和米脂官庄一号墓相同而后 室略大,后者前室葬二人,后室和二耳室各葬一人,共葬五人,应是家族合葬墓。一家人不可能同时死四、五口,因 而很可能是二次葬,或把棺木暂存起来,集到一定时期一块埋人的。再者,这种

16、墓往往不 是孤立发现,而是比较集中的群墓,每墓相距十余米到数十米,方向不完全一致。画像石墓一般都有日月刻石,综观延家岔墓的形制,画像内容和日月位置,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人的 宇宙和阴阳观念。前室红日高悬,象征“阳世”,所以前壁画像内容为人世间的现实生活;墓顶剖面半圆形,顶置太阳,好象与 当时流行的“天圆如张盖”的宇宙学说相符合。月亮在后室门面上方中央,象征“阴间”,画像内容则为死后登仙 幻境。墓主可能是地方官吏或一方富豪。注释盐铁论散不足篇。陕北东汉画 象石刻选集第2 7页,文物出版社,1958年,北京。同上书第82、8 3页。米脂东汉画象石墓发 掘 简 报第7 2页,文物1 972年3期72页。同第1巧页。晋书天文志。盖天说由来已久,最早出现于周代。 三、几点 认识画像石墓,在陕西地区仅见于无定河流域的一条狭长地带,北界在榆林城东北六十公里的大保 当,隶神木县大保 当公社;南达清涧县黄河岸,且与河东山西 离石 县发现的画像石墓属同一类型。据笔者粗略统计,陕北共发现画像石墓 3 0多座,出土画像石四百多幅,但经科学发掘的墓只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