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专题)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文学技术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7113488 上传时间:2018-04-07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765.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专题)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文学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考历史专题)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文学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考历史专题)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文学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考历史专题)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文学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考历史专题)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文学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专题)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文学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专题)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文学技术(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历 年 高考 命 题方向看,多为考查四大发明及其影响或评价古代科技特点,近代落后的原因。具体考查天文历法、建筑、医学、数学等方面的成就的题目较少。本单元学习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成就,把握好 2012 念可能的考查方向:1.考察古代中国有哪些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国粹。2.从世界文明发展角度,这些科技成就对世界文明的进程做出了什么贡献,如四大发明对世界近代史的作用。注意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多样性或多元化规律。3.古代中国能够创造领先世界的科技和灿烂的文化的原因,但到近代为什么远远落后于西方。4要注意用材料分析题的形式考查“科教兴国”“创新型国家”的主题。注意通过比较掌握中国科技发展在古代、近代、

2、现代、当今的成就和特点。5.如何对待我们的国粹,如京剧、中医、国画、书法。 【专题讲解】【专题讲解】知识点知识点 1 1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进程的贡献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进程的贡献【知识归纳】【知识归纳】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了解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发展和演变的过程,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1)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西汉时期已发明植物纤维纸,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制成能书写的纤维纸,称为“蔡侯纸” 。4 世纪传到朝鲜,后来传到越南和日本,又经阿拉伯人传到非洲和欧洲。印刷术,唐朝出现雕版印刷的金刚经 ,它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 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

3、刷术,提高了印制效率,以经济、方便的形式推动了文化的传播。比欧洲早 4 个多世纪,13 世纪中期,传到朝鲜,以后从西域传到欧洲。印刷术传到欧洲后,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同现准备了条件。指南针,战国时期发明了司南,北宋时期发明了使用人工磁体的指南针,并应用于航海,在 12 世纪至 13 世纪初由海路传入阿拉伯,13 世纪传入西欧。指南针为明代航海家郑和远航东非等地提供了条件。就世界范围来说,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火药,其发明与古人炼丹制药的长期实践有关,东晋葛洪的抱朴子仙药中已经提到“火药”,唐代发明火药,唐末火药应用于战

4、争,14 世纪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火药在欧洲的应用与发展,推动世界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为新兴的资产阶级战胜封建主贵族,取得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提供了有力的武器。(2)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四大发明传入欧洲以后,对欧洲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伟大贡献。造纸术和印刷术传人欧洲,廉价耐用的纸张得到普遍使用,欧洲人借鉴中国的的印刷术,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劝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靠冷兵器耀武扬威的骑士阶层日益衰落;火器的进步还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指南针的使用

5、,使西欧人开辟了新航路,西方用殖民征服的方式开始将世界联结成一个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整体。西欧率先进入近代社会,整个世界在其推动下,逐步从古代向近代演变。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四大发明成就影响造纸术中国古代最初把文字刻在甲骨、 青铜器上,后来更多使用竹木简和缣帛做书写材料。西汉时发明了植物纤维纸,但纸质粗糙, 不适于书写。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 制成能书写的 纤维纸。被时人称为“蔡侯纸” 。在古代“四大发明”中, 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 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也最为显著。 成为人类文明史上一项重要发明; 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印刷术雕版印刷术: 目前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868

6、 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是唐朝的金刚经 。活字印刷术: 北宋时期, 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毕昇发明的活字是胶泥 ,此后又出现了木活字。13 世纪出现金属活字。13世纪中期,活字印刷术传到朝鲜 ,以后又从 西域传到欧洲。活字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发展,成为欧洲 “新教的工具” 。 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的出现准备了条件。火药唐代,人们在炼丹制药时发明了火药。最早关于火药的记载见于唐初孙思邈的 丹经 ,称做硫磺伏火法 。唐朝末年火药已用于战争。五代和宋朝时,火药广泛应用。14 世纪初,火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在西方社会产生了巨大震动。 火药把欧洲 “骑士阶级炸得粉碎” 。这三大发明预告

7、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到来。指南针发明及应用: 战国时人们就利用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发明了指南仪器 司南(四大发明中历史最为久远) , 此后又出现了 指南车、 指南鱼。 北宋时发明了使用人工磁体的指南针,并应用于航海。13 世纪传入西欧,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环球航行(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即地理大发现)提供了重要的条件,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思考:四大发明在东西方不同境遇的启示四大发明显示了古代中国高度发达的创造力,其在西欧由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演进做仅关心四书五经,科技发明在中国读书人心目中始终以与功名利禄无关的雕虫小技连在一起

8、而被轻视。因此,科技发明能否发挥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往往取决于包括社会制度、经济水平、思想观念等多种条件的制约。(3)古代中国的科技特点。与西方近代科技相比,古代中国的科技有以下特点:(l)中国古代科技重经验,西方近代科技重实验。中国古代科学是应用科学,经验的总结,缺乏理论探索,没有形成完整科学理论体系。 而西方近代科学把系统观察和实验同严密的逻辑体系结合,形成了系统的科学理论。(2)中国古代科技重实用,西方近代自然科学重理论。中国古代科技实用性强,一般能直接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 却很少能用逻辑方法对这些经验材料进行整理,作出理论概括和分析。西方近代自然科学重理论。(3) 中国古代科技重农业,

9、西方近代科技重工业。(4)中国古代科技重综合,西方近代科技重分析。中国古代科技直接从现象中进行整体理论综合。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西方近代科技善于分析法,把分析的实践上升到科学方法论的高度加以阐明,从而给近代科学理论提供有效方法和明确方向。知识点知识点 2 2了解了解数学、天文、医学、农学、数学、天文、医学、农学、航海航海相关知识相关知识,知道古代中国的科技特点和领先世界的,知道古代中国的科技特点和领先世界的原因原因【知识归纳】【知识归纳】(1)了解数学、天文、农学、医学、航海相关知识。数学时间发明者成就地位春秋战国十进位值制, “人类最美妙的发明” 。世界上最早使用十进位制西汉周髀算经最早

10、提出勾股定理记录圆周率比西方早约 500 年魏晋刘徽首创割圆术、求出圆周率为 3.1416含有近代微积分思想萌芽南朝祖冲之将圆周率的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在世界上领先了一千年天文时间发明者成就世界地位世界上最早使用赤道坐标的国家是中国战国石申石氏星表120 多个恒星位置,世界是最早的星表西汉武帝时期:浑天仪当时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元朝郭守敬革新浑仪为简仪农学农书作者朝代主要内容地位汜胜之西汉混合选种和人工杂交最早见于汜胜之书 齐 民 要术贾思勰北魏人工选种。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还提出了因地制宜、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宝贵思想。农书王桢元代书中的重点放

11、在生产工具的改革方面, 农器图谱占全书篇幅的4/5, 特别重视用机械代替简单工具,后世的农书和类书所记载的农具也大多以它为范本。用水力代替人力和畜力, 对提高生产力起了很大作用。 农 桑 辑要元朝指导农业生产现存最早的一部官修书。 农 政 全书徐光启明代综合介绍了我国传统农学成就,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农学体系, 达到传统农业科学的顶峰系统总结历代经验、参照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博采古今农学大成,达到传统农业科学的顶峰。是一部农业百科全书。徐光启被称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医学类别成就中医学黄帝内经编撰于战国,成书于西汉,是中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医书,奠定中医学理论的基础。伤寒杂病论 由东汉张仲景撰写,

12、论述四诊疗法, 是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张仲景被后世尊称为“医圣” 。东汉华佗是当时的名医,他精通方药针灸,擅长外科手术,发明了最早的麻醉药剂麻沸散,发明了五禽戏最早的体育保健体操。 。针灸疗法是我们祖先独创的治病方法。中药学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著,是中国古代药物学的最高成就。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体现了生物进化的思想,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建筑:中国建筑主要采用砖瓦木料。有万里长城、赵州桥、明清皇宫和陵墓等古代建筑奇观。辽代山西的“应县木塔”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是世界上现存最高大的古代木结构建筑。航海:商代能造木板船;明朝郑和宝船,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木帆船,那时已使用牵

13、星术导航,代表着当时利用天文导航的世界先进水平。商朝时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字走向成熟,唐朝时盛行楷书。汉字形体演变的过程可以分为古文字和隶楷两大阶段。隶书、楷书是正式字体,在这一阶段出现了辅助字体草书和行书。草书最能表达和抒发书法家的感情。演变趋势:由繁到简。2书法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人们注重书法的实用功能,很少追求书法的审美功能。 (2)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这时由隶书衍生出来的楷书、草书、行书,通过众多书法家的努力实践,臻于成熟。从此,书法的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自觉创造书法美成为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

14、形式。书体创立或成熟时间特点书法家及其代表作小篆创 始于 秦代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李斯是著名的篆书家隶书始于秦朝,成熟并通行于汉魏字形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楷书形 成于 汉末, 盛行于唐朝字形方正,规矩严整唐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颜真卿多宝塔碑 、柳公权玄秘塔碑草书起 源于 汉初, 成熟于东晋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变化丰富,奔放跃动 东 晋 王 羲 之 、 王 献 之唐张旭、怀素行书开 始盛 行于晋代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东晋王羲之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唐颜真卿祭侄文稿3绘画的发展演变过程。时代特点代表作品政治、经济背景起源:新石器时代彩陶鹳鱼石斧图 (岩画

15、、壁画)战国时期:萌芽走向成熟的关键帛画人物龙凤图秦汉时期门类丰富壁画、帛画、木刻画、木版画、画像石、画像砖魏晋南北朝(宫廷画)士大夫画家活跃,绘画理论形成顾恺之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杨子华: 北齐校书图士族兴起,“以形写神”隋唐山水画人物画展子虔 游春图 阎立本 步辇图 “画圣”吴道子送子天王图敦煌壁画、雕塑政治统一、经济繁荣两宋宫廷画最活跃阶段,“画学”兴起风俗画突出成为亮点: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商品兴盛、市民兴起,绘画成为商品元明清时期“文人画”王冕墨梅徐渭黄甲图郑板桥墨竹图强调士大夫个性绘画艺术画中有诗中国画:位:是历史悠久的民族艺术形式特点:以自然风景为主要的描绘内容 在题材上,特别讲究布局

16、构图,突破时空限制;在艺术风格上,注重用画面传达出主观情致与神韵,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人物画 、社会风俗画: 清明上河图知识点知识点 4 4概述概述诗经诗经、楚辞楚辞、汉赋汉赋、唐诗唐诗、宋词宋词、元曲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时期的文学特色【知识归纳】【知识归纳】(1) 诗经 :收录西周-春秋的三百多首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特点: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内容古朴,现实感强。地位: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儒家经典(五经)之一。(2)楚辞: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创作的一种新诗歌体裁,亦称“骚体” 。特点: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具有浪漫主义风格。屈原离骚的地位:人们称楚辞体为“骚体” ,文学史上常以“风”(诗经),“骚”并称;对后世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