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若某道次轧制力 P 为 3000t,轧机刚度 K 为 1500t/mm,初始辊缝△S 为 4.5mm,求轧后钢板厚度 h 答案:h=△S+P/K=4.5+3000/1500=6.5mm2.某平辊钢板轧机的变形区长度为 40mm,轧件入口宽度 100mm,出口宽度 110mm,求轧辊和轧件的接触面积? 答案:S接触=L×(B+b)/2=40×(100+110)/2=4200(mm2)3.某轧钢厂全年实际生产时间是 7600h,计划大修时间为 10 天,求该轧钢厂 轧机日历作业率(全年按 365 天计算) 答案:日历作业率=实际生产作业时间/(日历时间-计划大中修时间)×100% =7600/(365×24-10×24)=89.2%4.某一板带轧机咬入角 4.8°,压下量为 1.8mm,求轧辊直径是多少? (cos4.8°=0.9965) 答案:D=Δh/(1-cosα)=1.8/(1-0.9965)=510(mm)5.已知板坯来料尺寸为 220mm×1300mm×10000mm,经热轧后尺寸为 4.0mm×1330mm,求轧后轧件长度、总压下率和宽展系数各为多少?(保留两位 小数) 答案:(1)根据体积不变定律可知:变形前后的体积相等 V 前=V 后 所以轧后轧件长度 L=220×1300×10000/4.0×1330/1000≈537.59(米) (2)总压下率 ε=Δh/H×100%=(220-4.0)/220=98.18% (3)宽展系数 α=Δb/Δh=(1330-1300)/(220-4.0)=0.146.已知轧件入口厚度为 40mm,入口速度为 0.8m/s。
轧件的出口厚度 20mm轧 辊线速度为 1.3m/s,求带钢的速度和轧制时的前滑值 S(忽略宽度) 答案:①求带钢的速度: H0×V0=h×V带钢 则 V带钢=(H0×V0)÷h=40×0.8÷20=1.6m/s ②前滑值 S=(V带-V辊)÷V辊×100%=(1.6-1.3)÷1.3×100%=23%7.对热轧生产的成品钢板进行尺寸测量检验,从检验结果看,在钢板横断面上, 中心位置厚度为 4.0mm,传动侧厚度分别为 3.8mm,操作侧厚度为 3.9mm,求钢 板的楔形度和凸度分别是多少? 答:(1)钢板楔形度 K=│H操作-H传动│=│3.9-3.8│=0.1mm (2)钢板凸度 C=H中心-(H操作+H传动)/2=4.0-(3.9+3.8)/2=0.15mm8.某车间坯料断面是 220mm×1600×10000mm,轧成 4.0mm 的钢带,经测定其 轧制节奏为 2 分钟,求轧机的小时产量是多少吨?(坯料密度取 7.85 吨/米3,轧机利用系数 K=0.9,成材率 b=99%)(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1)坯料单重 G=220×1600×10000×7.85÷109=27.63 吨 (2)机时产量吨5.738%999.063.2760236003600bKGTA9.某 6 架精轧机组,由于 F5 上工作辊掉肉导致成品出现凸起缺陷。
已知 F5 的 上工作辊直径为 600mm,F5 出口板带厚度为 5.4mm,F6 出口厚度为 4.0mm,问 检查成品质量时发现两个相邻的凸起之间的距离 L 是多少?(忽略宽展,保留两 位小数) 答案:(1)F5 机架出口处相邻凸起间距离为 L5 L5=π×D5=3.14×600=1884mm (2)根据体积不变定律,可知 L5×H5=L6×H6 L=L5×H5/H6=1884×5.4/4.0=2543.4mm=2.54m10.已知四辊轧机工作辊的直径为 1200mm,支撑辊的直径为 1600mm在一个道 次中,带钢入口厚度为 80mm,出口厚度为 56mm,试求: 1)道次压下率; 2)变形区长度(不考虑弹性压扁) 答案:(1)mmhHh245680%30%1008024%100Hh(2)mmhRl1202460011.某热连轧精轧机组第一架轧机工作辊名义直径为 760mm,其工作辊最大直 径为 800mm,最小为 720mm,求该架轧机工作辊的最大重车率? 答案:最大重车率=最大重车量/轧辊名义直径×100% =(800-720)/760×100%=10.5%12.某热轧带钢厂为下道工序冷轧生产 3.2×1250mm 的原料,要求卷重为 22 吨, 已知采用的板坯宽度为 1200mm,厚度为 220mm;生产过程中加热炉烧损为 1%, 没有切损,求需要的原料长度是多少(坯料和钢板的密度均为 7.85 吨/米3)?(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1)原料重量为:22.5÷(1-1%)=22.73 吨 (2)原料长度为:22.73÷7.85÷(220×1200)×106=11.0m13.已知来料板坯的尺寸为(厚×宽×长):230×1000×4800mm,经热轧后变成 厚 3.0mm,宽 1050mm,求轧制后带钢长为多少?其绝对压下量和宽展各为多少?答案:根据公式 Δh=H-h、Δb=b-B 可得绝对压下量和绝对展宽量为: Δh=230-3.0=227(mm) Δb=1050-1000=50(mm) 根据体积不变定律 H×B×L=h×b×l 可得轧制后带钢的长度为 L=H×B×L/h×b =230×1000×4800/3×1050 =350476.2(mm)答:轧制后带长为 350476.2mm,绝对压下量为 227mm,宽展为 50mm。
14.已知带钢轧前尺寸(厚×宽)为 3.0×1000mm,轧制后和尺寸 1.0×1000mm, 求其压下率(ε)和延伸率(μ)? 答案:根据公式 ε=H-h/H×100%=3.0-1.0/3.0×100%=66.7% 根据体积不变定律 H×L=h×l 可得 l=H×L/h=3L 根据公式 μ=l-L/L×100%=3L-L/L×100%=200% 答:该带钢的压下率为 66.7%,延伸率为 200%15.已知轧辊的圆周线速度为 3m/s,前滑值为 8%,试求轧制速度 答案:轧制速度:Vh=ShV+V=8%×3+3=3.24m/s16.某热轧带钢轧钢厂在生产过程中发现每隔 3 秒带钢表面出现有规律的凸峰, 相临峰间距为 80m,轧辊线速度为 24m/s,试求前滑值 答案:Vh=80/3=26.7m/s轧辊线速度—度;在轧辊出口处轧件的速—前滑值;—式中:vvSvvvShhh h%100代入具体数据,Sh=(80/3–24)/24=11.25%17.轧辊辊径为 230mm,使用球墨铸铁轧辊,其转速 n=140r/min,轧制温度 1100℃,咬入角 17°30′,试判断轧件能否实现咬入?答案:f=0.94-0.0005×1100-0.056=0.94-0.55-0.07=0.3260140184. 014. 3因为 f=tanβ,所以 tanβ=0.32,β=17°45′,β>α=17°30′,所以 轧件能可靠咬入。
18.在直径为 650mm 的轧机上轧制钢坯尺寸 B=100mm,H=100mm,l=200mm, 第一轧制道次的压下量为 35mm,轧件通过变形区的平均速度为 3m/s 时,试求:(1)第一道次轧后的轧件尺寸(忽略宽展); (2)第一道次的总轧制时间答案:①第一道次轧后的轧件尺寸:L==≈307.7mm;hHHL 65200100②第一道次的总轧制时间:T=L/v=307.7/3≈0.1s19.写出连轧堆拉系数及堆拉率的表达式,并说明在什么情况下堆钢,拉钢 答案:①堆拉系数是堆钢或拉钢的一种表示方法,K 代表堆拉系数:当 K 小于 1 时,表示堆钢轧制;连续轧制时对机组与机组之间要根据活套张力 大小,来控制适当的堆钢系数;当 K 大于 1 时,表示拉钢轧制 ②堆拉率是堆钢或拉钢的另一表示方法,也是经常采用的方法,以 代表堆拉 率时:为正值时表示拉钢轧制,当 为负值时表示堆钢轧制20.已知某公司想设计热轧车间成品库时,要求成品至少存放 5 天以上,每立 方米空间所能存放的原料重量为 2.0t/m3;仓库的利用系数是 0.7,每堆原料的 堆放高度 4.5m;金属投料量系数取为 1;请计算所需成品库的有效面积(已知轧 机的实际小时产量 672.42t)? 答案:所需成品库的有效面积:21.某轧钢车间的一座加热炉,一个班(8 小时)加热出来的合格板坯是 1600 吨, 炉子的有效长度 33.8m,炉子的有效宽度为 13.8m,求炉子的炉底强度? 答案:炉底强度计算公式:炉=A班×1000/8S有效 =1600×1000/8×33.8×13.8≈429kg/(㎡·h) 式中炉——炉底强度,kg/(㎡·h) A班——八小时(班)的总产量 S有效——有效炉底面积,㎡ 若加热炉的有效炉底面积相同,哪个炉子有效炉底强度大,说明哪个炉子加热 快,产量高。
22.已知条件:400mm 窄带钢精轧机,支撑辊直径 400mm,辊颈直径 d 为 260mm,辊身长度 l 为 400mm,轧辊弹性模量 E 为 22×104MPa,轧辊剪切模量 G 为 8.1×104MPa,支撑辊轴承中心线间的距离 a 为 965mm,支撑辊辊身边缘至轴 承中心线间的距离 e 为 278mm,轧制力 P 为 1500Kn.求支撑辊的挠度 答案:支撑辊弯曲挠度为:f 弯=P,带入具体数据,得 f 弯48ED.18P 164484 3323 dDeLaLa=0.1809mm 支撑辊弯曲挠度为:f 剪=,带入具体数据,得 f 剪=0.0558mm 12214. 322dDeLaGDP所以,支撑辊挠度为:F=f 弯+f 剪=0.1809+0.0558=0.2367mm23.剪切机位于粗轧和精轧除磷机之间,用来剪去带坯头尾在粗轧时形成的 “舌头”和“鱼尾”,以防止由此造成的轧卡事故,已知某轧钢车间剪切时间 20s,剪切间隙时间 60s,同时剪切根数 1,剪切机的设定生产能力 707.32t/h,最大卷重 33.64t,问此剪切机能否满足生产需要? 答案:剪切机的实际生产能力:24.已知钢种 Q235F,轧前厚度 25mm,轧后厚度为 12.5mm,轧制温度为 892℃, 工作辊直径 730mm,轧制速度 2.16m/s,求该道变形抗力。
已查得 δ=69MPa,a=0.135,b=0.164,c=2.8)答案:变形抗力经验公式:σs=δ,c bt 100010AAA式中 δ、a、b、c 对每种钢均为常数;平均变形程度:=×△h/H=×=0.333A32 32 255 .12不考虑弹性压扁的变形区长度 l0为:l0=(R△h)1/2=67.5MM平均变形速度=×△h/H=×=16S-1V0lv5 .672160 255 .12所以该道变形抗力为:σs=δc bt 100010AAA把 δ=69MPa,a=0.135,b=0.164,c=2.8 等具体数据代入,得 σs=168Mpa25.1700mm 轧机某轧件 R1 出口厚度为 75mm,R2 出口厚度为 53mm,计算 R2 机 架的压下量和压下率 答案:压下量=75-53=22mm 压下率=(75-53)/75=29.3%26.F1 入口厚度为 40mm,出口厚度为 25mm,上下工作辊辊径为 750mm,求接触 弧的长度 答案:接触弧长度为 L,入口厚度为 H,出口厚度为 h,轧辊半径为 R,则有: 压下量 S=H-h=40-25=15mm 接触弧长度 L=(R×S-S×S/4)-0.5=75.4mm27.已知某轧机刚性系数为 500 吨/毫米,入口厚度 H 为 28mm,辊缝 S 为 18mm,零调时的预压力 P0 为 1000 吨,轧制力 P 为 2000 吨,求出口厚度 h? 答案:h=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