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需警惕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7091489 上传时间:2018-04-0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年人需警惕下肢动脉硬化闭塞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老年人需警惕下肢动脉硬化闭塞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老年人需警惕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年人需警惕下肢动脉硬化闭塞(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老年人需警惕下肢动脉硬化闭塞老年人需警惕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感谢附二医院给了我重生的机会”,这是住在血管外科 32 床的邓爷爷康复出院时家人紧握科主任熊国祚主任不停重复的一句话,原来 10 余年前邓爷爷就因为“间歇性跛行”在衡阳以及长沙等多家大型医院确诊为双髂动脉硬化闭塞症,由于受当时的医疗技术的限制,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治疗,症状也越来越重,近年得靠手扶拐杖才能慢慢的挪步,而且每走几步就得停下来休息片刻才能继续行走,可谓“寸步难行”,这次邓爷爷经人介绍来到南华附二血管外科,科主任熊国祚副主任医师带领科室技术骨干戴先鹏主治医师以及申昕、邓礼明医师仔细研究病情、制定手术方案,通过采用介入微创手术,

2、打通了邓爷爷几乎已经完全闭塞的双髂动脉,恢复了下肢血运,手术效果立竿见影,第二天邓爷爷就可以丢掉拐杖走路了,家人喜笑开颜,从而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据熊主任介绍老年人需警惕下肢动脉硬化闭塞。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由于周围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动脉狭窄、闭塞引起的下肢缺血性疾病。根据我国调查报告,60 岁以上人群中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达 79.9,70 岁以上为 100。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 8:1。绝大多数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有长期吸烟史和嗜食肥甘油腻的生活习惯。该病如果不及时正确治疗,可能发生足部或小腿的溃烂或坏死,导致截肢甚至威胁生命,严重损害人的健康。近 10 多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

3、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该病的发病也随之逐年增多,已成为常见的四肢血管疾病之一。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其临床特点,早期主要患脚怕冷、麻木、间歇性跛行(行走一段距离后,血管由于狭窄或闭塞供血不足出现下肢肌肉疼痛、痉挛及疲乏无力,需要休息数分钟后才能缓解再继续行走)、小腿痛胀和肌肉萎缩,病情进行多较缓慢,晚期出现静息痛(严重的下肢供血不足而出现下肢的持续性疼痛,夜间疼痛尤其明显,往往难以入睡,常在睡眠中疼醒)。同时足部皮肤温度显著下降,明显苍白或出现潮红紫斑,肢体的发黑,坏死,患者足部触不到脉搏。得了脉硬化闭塞症怎么办,究竟如何治疗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呢?熊主任还介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包括内

4、科降压、降脂,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药物治疗仅能延缓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病程进展,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的狭窄、闭塞。外科手术干预包括血管内膜剥脱、人工血管置换旁路重建等手术方式,但由于手术创伤大、风险大,尤其不适宜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患、糖尿病的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腔内介入治疗(Deep 微球囊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PTA),通过微创介入手术,患肢可迅速得到血供,静息痛消失或缓解,促进溃疡的愈合,提高救肢率,具有可重复性,是治疗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安全有效的方法。且微创治疗,局麻下即完成,避免了较多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还具有住院周期短,可重复操作的特点,技术成功率和救肢率均较高,最大限度改善患者的血供;最大限度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最后熊主任还提醒我们,有的患者由于行走较长距离后才出现间歇性跛行,因此得不到重视;等到已经出现了肢体坏死了才到医院看病,因而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期,还有很多患者在出现间歇性跛行后,被当作一般的腰腿痛或缺钙而长期误诊,个别患者甚至做了截肢手术。我院血管外科是湘南地区唯一的专业血管外科,在针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的外科治疗方面,可以根据具体病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给众多的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带来福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