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后皮肤护理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7073595 上传时间:2018-04-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放疗后皮肤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放疗后皮肤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放疗后皮肤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疗后皮肤护理(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键词关键词】 放射线治疗;皮肤护理;皮肤反应超过 40%的癌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都会接受体外放射线治疗。在接受放射线治疗期间最主要的不良反应为皮肤反应。皮肤反应包括皮肤变化、疼痛、发痒及灼热感等症状,不止造成身体上的生理反应,同时影响日常生活,降低生活质量。一般而言,在开始放疗后的14 周开始出现皮肤反应,一直持续至治疗后 24 周,放疗后皮肤护理主要的目标在于保持皮肤的清洁、舒适,减少因皮肤反应造成的疼痛,预防感染及促进伤口愈合。1 放疗后急性皮肤反应及其影响因素放疗后急性皮肤反应及其影响因素 放疗后造成皮肤基底层的上皮细胞受到破坏,因而引起皮肤的损伤。过去临床上有关急性放射线治疗后皮肤反

2、应的研究,主要根据 Cox,Stctz 与 Pajak(1995)所提出的分线1,Grade 0:皮肤没有变化;Grade 1:皮肤上毛囊清楚可见,有红斑、脱毛、干性脱屑、出汗减少;Grade 2:皮肤敏感或有光亮的红斑,不均匀的湿性脱屑,中毒水肿;Grade 3:除了皮肤皱褶的的外有整合性湿性脱屑、凹陷性水肿;Grade 4:皮肤溃疡、出血或坏死。除了 RTOG 皮肤分级外,常见评估项目包括:患者不适感(疼痛、发痒、干燥)、皮肤状况(皮肤性状、是否水肿)、伤口状况(伤口大小、颜色、分泌物的性状、是否感染)。近几年来,放疗后皮肤反应的相关研究,主要对于皮肤反应的状况描述为包括:局部红肿、干性脱

3、屑、湿性脱屑及溃疡。2 护理护理 2.1 放疗后一般皮肤护理:患者在接受放疗期间,皮肤的一般护理,如避免在局部涂抹化妆品、修剪指甲,避免抓破皮肤,照射部位避免过度日晒、避免衣物压迫束缚或衣服材质过于粗糙摩擦皮肤,头颈部肿瘤男性患者最好使用电动刮胡刀,大肠、直肠患者则可使用温水坐浴,减少肛门及会阴部肿胀的症状。See,Wright 与 Derham(1998)使用 Dermofilm(一种很薄的皮肤保护层,具有水溶性及脂溶性物质)对 50 例乳癌接受放疗的患者研究结果发现,Dermofilm 可减少皮肤疼痛及皮肤反应,其研究结果证实使用 Barrier films 皮肤保护膜或是皮肤保护膜可作为

4、皮肤的屏障,以减少外伤并保持皮肤的滋润。Grham 等人(2004)于乳癌放疗开始 2 周后,2 次/周使用无痛保护膜(NO-sting barrier film)于放疗部位,结果发现疼痛及发痒无显著差异,但是保护膜可减少湿性脱屑的发生及持续时间,是一项可降低皮肤反应呈干性脱屑恶化到湿性脱屑的护理方法之一。2.2 皮肤红肿及干性脱屑的护理:临床上皮肤有红斑和干性脱屑时,护理人员可能根据过去经验个人看法或者传统观念给予患者局部涂抹乳液、乳霜、Vit C 溶液或保湿霜的建议,以减轻皮肤反应所引起的干痒及其他不适反应。但近年来一些相关的研究显示,产品某些成分甚至会造成放疗皮肤反应加剧情形(如石化产物

5、:镁、铝、锌)传统观念中芦荟通常用来治疗皮肤干燥及烧、烫伤,但国外研究发现,使用芦荟胶与否对放疗后患者皮肤反应无显著差异,有些患者甚至出现对芦荟有过敏的现象,虽然也有研究当放射剂量大于 27GY 时,使用芦荟可延缓放疗引起皮肤反应的发生,但也有研究使用芦荟胶的患者造成干性脱屑情况较为严重,尤其在放疗结束三星期后更为明显,虽然芦荟有抗炎效果,但并不具备保湿效果,因此,在放疗期间并不建议使用。过去相信使用类固醇类药膏会改善皮肤发炎及发痒反应,但是近年来,研究发现使用类固醇类药膏虽可减少放疗后皮肤反应,但对于发痒及疼痛则无差异。但有部分学者提出,使用类固醇类药膏时患者会有局部烧灼感,且使用类固醇也会

6、掩盖感染现象,及影响伤口愈合,使用后局部皮肤会有变薄的情形。而凡士林是目前临床上公认不能使用于放疗所引起的皮肤反应,因其较难祛除且在治疗时会增加放疗后反应。2.3 湿性脱屑及溃疡的护理:过去使用爽身粉、滑石粉可使皮肤保持干爽,因此曾建议用于放疗后湿性脱屑,但近期研究显示,这些产品会阻塞汗腺及毛囊且会加重放疗后皮肤反应。同时皮肤若有破损或伤口时二者会集结成块,形成细菌感染的媒介,因此,目前并不建议使用。有报道称使用磺胺类药物,主要作用于细菌的细胞膜,损害细胞膜的机能,引起细胞壁的变形,以达到杀菌的效果,使用时局部皮肤会有烧灼感,出疹、搔痒及疼痛,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二度及三度烧伤所引起的败血症。同

7、时也有报道称磺胺类对于伤口的致菌数与使用生理盐水相较之下效果有限,且会增加皮肤敏感反应,延长伤口愈合时间,建议湿性脱屑的皮肤可在医嘱下使用磺胺类药膏,使用方式如下:先以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再涂抹一层薄的药膏,最后以不沾粘伤口的敷料覆盖,至少换药 1 次/d,以减少伤口感染。而局部使用抗生素药膏可抑制细菌生长,但会刺激皮肤产生抗药性,故目前并无一致看法。3 结论结论 近年来研究显示,伤口在湿润的情况下复原较快。伤口护理产品,主要作用是维持环境的湿润,以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增加患者舒适感,减轻疼痛,预防感染。故在湿性脱屑及溃疡的皮肤反应时,首先应维持皮肤伤口的无菌与滋润,于疗程结束后给予水溶性胶敷料使用,可改善换药所引起的疼痛,同时应注意是否有无细菌感染的状况发生,可观察皮肤是否有异味或不正常分泌物,必要时应进行细菌培养及抗生素以降低细菌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