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防护器材及其他防护器具的使用和管理制度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7073566 上传时间:2018-04-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体防护器材及其他防护器具的使用和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气体防护器材及其他防护器具的使用和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气体防护器材及其他防护器具的使用和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气体防护器材及其他防护器具的使用和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气体防护器材及其他防护器具的使用和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气体防护器材及其他防护器具的使用和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体防护器材及其他防护器具的使用和管理制度(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气体防护器材及其他防护器具的气体防护器材及其他防护器具的使用和管理制度使用和管理制度1. 目的目的为了正确使用气体防护器材(以下简称气防器材)和其他防护器具,防止有毒有害物质对职工身体健康的危害,及时有效的抢救中毒者,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规定。2. 适用范围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气体防护器材及其他防护器具等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的使用和管理。3. 定义定义本规定所称气防器材,系指事故柜、空气呼吸器、过滤式防毒面具、自吸式长管防毒面具及防毒口罩。其他防护器具指安全带、常用电器绝缘工具等。4.设施的维护检修规定4.1 各类职业危害防护设施(防尘、防毒、防噪声、防高温等

2、设备设施)要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部门、装置(专业)要实行定人员,定岗位,定监管责任。4.2 各相关部门、装置(专业)对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应当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和保养,定期监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职业危害防护设施。4.3 发现职业危害防护设备(设施)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查找原因并配合维修工进行修复,使之正常运行有效。5. 事故柜使用规定事故柜使用规定5.1 事故柜内只能存放气防器材和其他防护器具,不得存放其他物品。严2禁在事故柜内放置各种杂品,保持事故柜的干净卫生。5.2 事故柜必须放在指定地点,该地点必须无毒无腐蚀气体,不得靠近高温设备。事故柜要

3、标志醒目,发生事故时能迅速方便的取用所需器材。5.3 气防器材平时存放在事故柜内,只允许在事故状态下抢救人员或处理事故时使用,未经安全处同意不得随意动用.5.4 演习训练需动用事故柜内的气防器材时,事先必须与安全处联系,经允许后方可使用,用后安全处进行检查、充气,恢复备用状态.5.5 不准私用气防器材,因此而造成损坏、丢失、压力不足、药剂失效等情况所产生的一切后果由责任单位承担,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5.6 安全处及各单位安全员要定期对事故柜内的气防器材和其他防护器具进行检查、校验,使器材始终保持备用状态。5.7 凡是用过的气防器材,本单位要及时与安全处联系进行充气、校验或更换。 5.8 事故

4、柜平时要铅封,禁止使用锁头封存。5.9 事故柜必须由使用单位专人负责,并将事故柜纳入交接班内容。5.10 做好事故柜内器材的登记工作,包括器材的名称、数量、购置时间和维修情况。6.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使用规定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使用规定6.1 使用人员要求6.1.1 必须对使用人员进行充分培训、考核,能够正确使用。6.1.2 使用者身体健康,没有职业禁忌症(下列疾病患者禁止使用:肺病、各类传染病、高血压、心脏病、精神病、孕妇及医生认定不适宜的人员等) 。6.2 日常检查6.2.1 检查全面罩的面窗是否清洁、无划痕、裂纹,环状橡胶密封垫无灰3尘、缎类等影响密封性能的因素存在;检查系带、导管、连接处有无

5、松动、断裂。6.2.2 气瓶压力检查。工作压力为 30MPa,气瓶使用压力不低于 21MPa;其他类型气瓶按技术说明书执行。6.2.3 系统泄露检查。打开气瓶阀,观察压力表,待压力表指针稳定后关闭气瓶阀,1 分钟内压力下降应小于 0.5MPa。6.2.4 报警器报警压力检查。打开气瓶阀带压力达到气瓶压力后,关闭气瓶阀;然后缓慢打开冲泄阀,当压力降至 50.5MPa 时,报警器应开始报警,声音应响亮。6.2.5 面罩气密性能检查。佩戴好面罩,用手掌捂住面罩与供气阀连接处,深吸一口气,检查面罩是否有泄露,否则应更换面罩。6.2.6 呼吸性能检查。面罩气密性能检查合格后,打开气瓶阀,将面罩佩戴好,再

6、将供气阀与面罩连接,关闭供气阀上的冲泄阀开关,深呼吸数次,应感觉呼吸舒畅,打开和关闭冲泄阀开关 2 次,开关应灵活,供气阀应能正常打开。6.2.7 空气呼吸器的压力表每年应校验一次。6.2.8 空气呼吸器的气瓶首次使用 3 年做 1 次水压试验;以后每 2 年做 1次水压试验。6.2.9 空气呼吸器的日常维护、保养和校验参照技术说明书执行,空气呼吸器的使用期限按本类型的技术说明书执行。6.2.10 使用单位管理人员每月对空气呼吸器至少检查 1 次,要在登记卡上登记,然后将其放入事故柜内并打好铅封。6.3 佩戴与使用6.3.1 佩戴装具。将气瓶阀向下背上气瓶,通过拉肩上的自由端调节气瓶的上下位置

7、和松紧,直到感觉舒适为止。46.3.2 扣紧腰带。将腰带插头插入座内,然后将腰带左右连接的伸出段同时向两侧拉紧,收紧腰带。6.3.3 佩戴面罩。现放松面罩下方的 2 根颈带和上方的 2 根头带,然后将面罩贴合在佩戴者脸上,戴好面罩,调节面罩位置,收紧下端的 2 根颈带,再收紧上端的 2 根头带,直到舒适为止。6.3.4 检查面罩密闭性。用手掌捂住面罩接口处,通过深呼吸检查面罩密封是否良好,否则调整位置,收紧头带或重新佩戴面罩。6.3.5 打开气瓶阀。将气瓶的阀门打开,旋转至少 2 圈,确保充足的供气量。6.3.6 连接供气阀。先将供气阀的接口与面罩接口合在一起,然后顺时针旋转 90 度,当听到

8、咔哒声即安装完毕。6.3.7 佩戴完毕后,深呼吸几次,激活供气阀,当呼吸舒畅后,方可进入作业区域。6.4 使用注意事项6.4.1 必须 2 名或 2 名以上人员协同作业,事前确定好联络信号。6.4.2 本装具仅用于呼吸系统的保护,在特殊情况下操作时,应另外佩戴特殊防护设备。6.4.3 在使用中因碰撞或其他原因造成面罩错动时,应及时屏住呼吸,以免吸入有毒气体,立即使面罩复位并撤离作业区域。6.4.4 严禁在有毒区域内摘下空气呼吸器的面罩。6.4.5 经常查看压力表,注意余气量,当压力降至 5MPa 或听到报警声时,应立即撤离作业现场。6.4.6 在使用空气呼吸器前,必须按佩戴顺序佩戴,严禁佩戴完

9、毕后再打开气瓶阀。6.4.7 使用过的空气呼吸器应在登记卡上登记并通知安全处检查(校验)5充装。7. 过滤式防毒面具使用规定过滤式防毒面具使用规定7.1 使用规则7.1.1 按头型选择合适的面罩,并针对有害气体的种类,选择相适应的滤毒罐。请注意:唯有 L#滤毒罐带有滤烟层,除能防护毒气外,还能有效地防护毒烟、毒雾、和毒尘。7.1.2 有毒环境中,氧气浓度 18%以下,有毒气体浓度 2%以上的地方,过滤式防毒面具各种型号滤毒罐都不能起到防护作用,应改用供氧面具。7.1.3 在毒区内戴面具时,先停止呼吸,闭上眼睛,戴上后,深吹一口气,然后睁开眼睛正常呼吸,随后,用手或橡皮塞堵上滤毒罐的进气孔,深吸

10、气,若很致密,防护可靠,松开进气孔正常呼吸。如不致密,应立即出毒区调整佩带或更换。7.1.4 在毒区外戴面具,也应经过致密实验动作后,再进入毒区。7.1.5 各型号滤毒罐的有效防护时间,与空气温度、湿度、有害气体浓度有关,还与使用者的劳动强度、肺活量大小等因素有关,必须经过严格检测才能确定是否失效,佩带时嗅到毒气地微弱气味,应立即离开毒区调整佩带或更换。7.2 维护与保管7.2.1 经常使用的面罩如脏污,可用肥皂水或 0.5%的高锰酸钾溶液洗涤,切记使用溶剂,洗后只许阴干,严禁日晒火烤,以免损坏橡胶部件。7.2.2 两次使用的间隔时间若超过一天以上,应将滤毒罐的螺帽拧上,塞好橡胶底塞,保持罐子

11、密闭。7.2.3 储存于干燥、清洁、空气流通、无气味的库房内。7.2.4 启封备用状态的面具,袋内禁放异物,避免磕碰敲击和重压,防止划伤眼镜片,增加呼吸阻力。68. 自吸式长管防毒面具使用规定自吸式长管防毒面具使用规定8.1 导气管使用长度不应超过 20 米,管内阻力一般不超过 20mm 水柱。8.2 工作前将面具与导气管连接好,并将导气管的进气端置于空气新鲜的上风头,将进气口架起要离开地面 10 厘米以上。8.3 进入有毒环境之前要戴好防毒面罩,做 35 次深呼吸,检查排气阀工作是否正常,无窒息感或不适后才能进入有毒有害环境。8.4 当在容器及其他密闭的设备内工作时,必须有 2 名以上监护人

12、员,其中 1 人保证新鲜无毒的空气供给,1 人随时准备抢救被监护者,并规定好联络信号和呼救信号。8.5 监护人要坚守岗位,看好长管,防止长管被挤压和刮破而造成窒息和中毒。8.6 在有毒有害环境中感到呼吸困难、不适或嗅到毒物气味时,要立即撤离现场,进行检查。8.7 使用后的面具、蛇形管应用肥皂水洗净油污,再用清水冲洗,把管内积水倒空,在阴凉处晒干,最后进行气密试验检查,面具要用 75%的酒精消毒。8.8 长管式防毒面具要每月进行 1 次气密性试验,使其处于备用状态。9. 防毒口罩使用规定防毒口罩使用规定9.1 防毒口罩只使用与空气中氧气浓度大于 20%,有毒气体浓度低于 0.1%,对眼部、皮肤无刺激的作业场所。9.2 要根据使用时间定期更换药品。9.3 要根据毒气种类不同,选用不同型号的防毒药剂。9.4 因防毒口罩的滤毒原理、结构与过滤式防毒面具相似,其他注意事项参照过滤式防毒面具使用规定。10. 其他防护器具其他防护器具710.1 安全带使用前要仔细检查,不可“低挂高用”,用后要妥善保管,防止潮湿霉烂使其强度下降。10.2 绝缘手套、绝缘胶靴、绝缘板、绝缘垫、绝缘台等常用电器绝缘工具等要定点存放和设专人管理。10.3 常用电器绝缘工具要按电器安全工作规程中的有关规定,定期进行耐压试验并记录。严禁使用不合格的绝缘工具从事电器作业。11. 附则附则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开始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