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力说课稿(静摩擦力)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7072489 上传时间:2018-04-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摩擦力说课稿(静摩擦力)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摩擦力说课稿(静摩擦力)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摩擦力说课稿(静摩擦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摩擦力说课稿(静摩擦力)(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摩擦力摩擦力第一课时说课稿第一课时说课稿 武威七中 吕申元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程序和说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加以说明我对本节课的设计思路。一、说教材说教材本节课选人教版物理必修 1 第三章第 3 节。静摩擦力安排在重力和弹力之后,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而摩擦力与重力和弹力地位等同,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为以后的受力分析、牛顿运动定律和动能定律奠定了基础,是组成高中物理知识的一块“基石”。 2、说学情说学情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求知欲望比较强;学习了重力和弹力,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会分析简单的现象,但不深入。另外,通过前面几章的学习,学生基本适应了高中的学习方式

2、。由于高一学生的思维具有单一性和定势性,他们容易接受相对形象的滑动摩擦力,而对相对抽象的静摩擦力的方向感到比较难理解,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难点难点是:静摩擦力方向的判定。三、说教法、学法三、说教法、学法为使所学知识能较好的纳入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本节课将综合运用实验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和归纳总结法探究法、讨论法和归纳总结法,启发学生通过现象来探究静摩擦力的规律,加强师生的双向活动。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 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 感受静摩擦力的存在,通过配合实验强化本节重点,让学生在轻松自主的学习氛围中归纳总结静摩擦力的规律,从而实现教学目标。4 4、 说教学程序:说教学程序:基于以上

3、分析,为了使本节课围绕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程序:创设情境、进行新课、巩固应用、思维延伸四个环节。1 1、创设情境、创设情境首先,通过图片展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然后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从而提出本节课题。2 2、进行新课进行新课接着复习滑动摩擦力的条件,做好铺垫。然后通过三个典型的生活例子生活例子,分析并引导学生提出静摩擦力的定义及产生条件定义及产生条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对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有无的判断相对运动趋势有无的判断,学生比较模糊,因此教师引导学生提出假设法假设法,即假设接触面是光滑的,再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静摩擦力

4、方向的判定方向的判定是本节的难点,因此先让学生从定义中进行猜想,再用毛刷毛刷进行演示,视频展示化抽象为形象,便于理解。最后让学生在参与实际的过程中更加深刻的体会到“静摩擦力的方向是沿着接触面,与相对运动趋势相反”这一事实。并总结出静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判断(1)假设法(假设物体间光滑)(2)平衡条件法(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判断)接着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究静摩擦力大小的特点探究静摩擦力大小的特点,首先用弹簧测力计两次拖动木块实验,学生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得到静摩擦力的大小特点。然后利用测量静摩擦力的视频,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强化本节重点。 3 3、知识应用、知识应用通过例题将知识进行应用,利用例题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4 4、拓展延伸、拓展延伸在思维延伸环节思考与讨论:1、受到静摩擦力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吗?2、静摩擦力一定是阻力吗?并通过视频展示使学生有切身感受,从而改变 错误认识。五、说板书设计:我的板书设计通过课件展示,力求内容简明扼要,思路清晰,突出重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