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概论名词解释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7067902 上传时间:2018-04-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概论名词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心理学概论名词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心理学概论名词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心理学概论名词解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心理学概论名词解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概论名词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概论名词解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心理学的科学定义:心理学是采用科学方法研究个体的外在行为及内在心理过程的学问科学方法 三要素 个体行为 心理过程 2.心理学的独特之处(三点)讲究科学的研究方法侧重研究个体关注个体的行为及心理过程 3.心理学在中国的历史境遇(四个阶段)思想启蒙阶段学科成型期学科低潮期重塑辉煌期 4.当代心理学具有较大影响的心理学观点心理动力学:佛洛伊德认为人的行为动力来自个体内部的本能驱力行为主义学派:华生、斯金纳重视具体可操作的变量定义,严格的实验条 件和程序进化论学派:将心理学与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结合起来,试图从物竞天择适者 生存角度来分析个体的心理机能与特点(人于环境)人本主义学派:马斯洛 罗杰斯关

2、注人本身,认为人性本善,人自身就有 积极向上的能动性,人类主要任务就是让自身的潜能得到不断 发展认知学派:关注人的认知过程,因此在感知觉、注意、记忆、意识、言语等有 独特贡献生物学学派:侧重从生物学角度探索行为及心理过程文化学派:关注心理现象与机制的文化共性与差异,为不同地区和民族特色的 心理学研究提供了机遇 5.心理学的主要目标: 描述行为解释行为:预测行为控制行为 6.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理论-基础心理学实践-应用心理学(改善和促进个人、组织、社会的发展与和谐) 7.一个标准的心理学研究需要具有 完善的理论框架标准的心理学研究程序有代表性的样本客观的测量 8.理论框架是心理学研究的背景和前

3、提,任何一个心理学研究都需要一个理论框架支持,理论框架是心理学研究的背景和前提,任何一个心理学研究都需要一个理论框架支持, 理论框架组成理论框架组成 (理论、变量、假设)(理论、变量、假设) 理论理论理论的构建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理论是一个组织起来的 概念集合,他是在观察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将不同的概念和事实结 合起来,由一系列有关各种现象之间关系的命题组成源于过去的理论和研究中的灵感理论来源 建立在个人观察上判断理论好坏标准判断理论好坏标准 准确性准确性-准确预测现象一致性一致性-前后一致简洁性简洁性-简洁明了不复杂普遍性普遍性-解释多种现象不仅仅局限在个别现象变量变量在数量上或者质量

4、上可变事物的属性自变量自变量由实验者直接创造或者设置的差异,决定着行为或心理的变化 变量分为变量分为因变量因变量是自变量造成的结果,是研究者观察或测量的行为变量可靠性可靠性-同一被试在相同的条件下应该得到相近的结果有效性有效性-因变量能够充分代表当时的现象因变量的选择因变量的选择 敏感性敏感性-自变量变化时,因变量应该有相应的变化数量化数量化:因变量应该是可以数量化的 假设假设是一个研究需要验证的观点,是对于一个事件或一种关系的暂时性解释,他是一种 可验证的关于行为的预测或科学猜测科学性科学性 可证伪性可证伪性 假设需要满足要求假设需要满足要求预测性预测性 假设应简单、明了假设应简单、明了9.

5、正式测量必须满足三方面要求正式测量必须满足三方面要求 信度信度_得到的行为数据具有一致性的程度 效度效度能测出所要测量的心理特质的程度标准化标准化数据收集使用统一的一致的程序 10.实验研究实验研究通过控制和操纵一个或多个变量并观察因变量的相应变化以检验假设,从而通过控制和操纵一个或多个变量并观察因变量的相应变化以检验假设,从而 揭示变量间的因果关系揭示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实验研究法的程序 形成理论假设标量的操作化程序标准化选择和安排研究对象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11.实验法的价值在于它对变量的精确控制并能揭示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但是实验法的缺实验法的价值在于它对变量的精确控制并能揭示事物之间的

6、因果关系,但是实验法的缺 点不足为点不足为 a .涉及伦理道德无法直接控制,不能使用实验法b.由于实验法严格控制变量和条件,与现实生活中不免有一定差异,在推广 应用试验结论时受到一定限制方法方法定义定义优点优点局限局限相关研究法相关研究法使用统计方法来检验 两个或更多变量之间 的关系澄清变量之间关系这是 其他方法不能实现的, 允许对行为进行预测不能得出因果关系的 结论实验研究法实验研究法系统的操作一个或多 个变量以观察这种操 纵对所研究的其他变 量的影响对变量严格控制使得研 究者有机会得出因果关 系的结论人工实验环境会影响 被试的行为,无法预 期及控制的变量会混 淆结论,许多变量无法控制和操纵

7、12.观察法的优缺点观察法的优缺点优点优点:在自然条件下进行,不为被观察者所知,他们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较少或没有受 到环境的干扰,因此用这种方法能够了解到各种心理现象的真实情况 缺点缺点: a.观察着偏差b.费时费力c.观察法所提供的资料不充分,难以对各因素间的关系作出推论,观察法 提供的资料只能推测出相关关系,不能推测出因果关系d.观察结果难以进行检验和证实13.神经元神经元 感觉神经元感觉神经元:又叫传入神经元,他把神经冲动从感觉器官传至中枢神经运动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他把神经中枢发出的指令传至效应器官中间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在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中间起联络作用的联络神经元 14.

8、中枢神经系统 脊髓脊髓 脑干脑干脑脑 间脑间脑 小脑小脑端脑端脑方法方法优点优点局限局限观察法观察法在接近自然的条件下观察被试,一 次观察可以得到大量信息记录很难量化,信息的选择会受到 观察着本身的影响,容易有其他因 素影响,不宜重复结果实验法实验法田间简单纯粹,能够控制其他变量, 只使必要的条件发生变化,能看到 自然状态下不易产生的现象,可以 重复试验结果认为制造环境,容易让被试产生的 行为脱离实际情况,费时 对自变 量类型与强度的限制测验法测验法编制严谨,结构合理、定量化程度 高、过程易控制,便于统计处理难于揭示因果关系,灵活性差调查法调查法一次可以收集大量信息,可以了解 调查对象整体的特

9、征不鞥确定因果关系,人们对问题的 回答可能与实际不符,代表性样本 的选取问题个案法个案法可以将个人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 能够尊重个体差异,了解个体的特 殊性,具有实践性记录容易因研究者的主管意识产生 偏差,无法控制环境,难以再现, 对独特个体研究的结论不一定有代 表性,不能确定因果关系脊髓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最低级的部位,出传递信息外,也能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如膝跳 脑干脑干:是脑的最古老的部位,也是维持生命的基本活动的主要机构 间脑间脑: 丘脑丘脑:除嗅觉器官以外其他感觉器官来的神经元都要在丘脑换一个神经元,才能 到达大脑,是除嗅觉外所有感觉的重要中枢,对传入的信息进行选择和整 合,再投射到

10、大脑皮层的特定位置上丘脑上丘脑:参与嗅觉和某种激素的调节下丘脑下丘脑:自主神经系统在大脑皮层下重要的神经中枢,调节着内脏系统活动底丘脑:底丘脑:调节肌张力,使运动能够正常进行 大脑半球以外侧裂中央沟等位界限分为大脑半球以外侧裂中央沟等位界限分为 4 个个 叶叶额叶额叶:外侧裂和中央沟之间 躯体运动功能,中央前回是躯体运动中枢顶叶顶叶:顶枕沟和中央沟之间 躯体感觉为主,中央后回是躯体感觉中枢枕叶枕叶:顶枕沟之后 视觉颞叶颞叶:外侧裂之下 听觉15.大脑两半球功能介绍大脑两半球功能介绍 单侧化单侧化:大脑两半球的解剖结构基本上是对称的,但其功能又是不对称的,这种功能的不 对称称为 单侧化布洛卡区

11、位置:第三额叶回后部、靠近大脑外侧裂处的一个小区 功能:产生协调的发音程序; 提供语言的语法结构; 言语的动机和愿望。 症状:布洛卡区病变引起的失语症常称运动性失语症或表达性失语症运动性失语症或表达性失语症。病人 阅读、理解和书写不受影响。他们知道自己想说什么但发音困难,说 话缓慢费力; 不能使用复杂句法和词法; 自发性主动语言障碍,很少说话和回答,语言有模仿被动的性质。 还可能有另外一种症状,就是病人可以说很流利很符合语法的话,但就 是这些话毫无逻辑,也没有任何意义,人们照样听不懂他在说什么。 与白洛嘉区协调工作的,还有韦尼克区,这是语言理解区割裂脑研究对揭示大脑两半球功能单侧化优势有很大的

12、意义。它为研究大脑两半球功能单 侧化优势提供了实验基础。由于大脑两半球的分离,每个半球就能像一个完整的脑一样独 立地起作用,所以可以单独研究两半球的功能 这一实验进一步表明,对于右利手的人来说,他的左半球语言功能占优势,右半球空间知这一实验进一步表明,对于右利手的人来说,他的左半球语言功能占优势,右半球空间知 觉和形象思维功能占优势觉和形象思维功能占优势 16.内分泌系统和心理垂体腺:在丘脑下,受丘脑控制,垂体前叶:影响生长速度和生长持续时间,并影 响其他腺体 垂体后叶:泌尿、血压分娩和乳汁分泌 肾上腺:是位于肾脏上部,由 肾上腺皮质:肾上腺类固醇肾上腺髓质: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有机体的生理平衡和情绪行为有重要影响甲状腺:气管下端两侧分泌甲状腺素,促进机体代谢,增进机体发育性腺 16.从环境到产生感知觉的过程如下环境刺激感觉刺激选择刺激做出反应解释刺激组织刺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