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两性的视角看历史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7067882 上传时间:2018-04-0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5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两性的视角看历史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以两性的视角看历史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以两性的视角看历史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以两性的视角看历史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以两性的视角看历史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两性的视角看历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两性的视角看历史(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以两性的视角看历史以两性的视角看历史 读曼素恩缀珍录:十八世纪及其前后的中国妇女 张德安 美国学者曼素恩(Susan Mann)多年来从事中国明清史、妇女史与社会性别史的研究,现为美国戴维斯加州大学历史系教授,代表性著作有缀珍录:十八世纪及其前后的中国妇女 (Precious Record,Women in Chinas Long Eighteen Century)和 张家才女 (The Talented Women of the Zhang Family)。其缀珍录作为海外社会性别研究的一部力作,曾获美国亚洲研究会 Levenson(利文森)奖,被誉为近年来研究中国妇女史和社会性别史最重

2、要最优秀的著作之一,自问世以来对学界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该书“采用的是将妇女放置在这一时期的中心的独特视角, 通过对这一时期江南地区妇女的人生历程、 诗词写作、 劳动、宗教活动以及娱乐等各方面的分析描述,阐释了社会性别关系对于这个时代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变革产生的深刻影响,强调了妇女史与社会性别关系在史学研究中不可忽略的价值”。作者视角新颖、构思巧妙,通过对 18 世纪及其前后(1683-1839)清朝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女子生活的历史记录,于细微处娓娓道来、解读时世,从社会性别的角度对一些重要历史研究观点提出挑战,得出颇具启发意义的见解,同时给人以阅读愉悦。这里笔者借用曼素恩的写作和表述方式

3、,从以下几方面对该书作出评述。 一、 视角一、 视角 与国内学术著作相比, 海外汉学最让人欣赏的无疑是他们新颖的、 独辟蹊径的分析视角,这也是国内学人最值得尊敬和学习的。 从该书的视角上看, 曼素恩是将妇女史研究置于社会性别关系的大框架下去开展史学研究, 从两性比较的视角去解读完整的历史, 而不单纯是撰写女性的历史。这种开阔的视野及其带来研究思路上的创新,不仅仅是对妇女史、女性研究的突破,也是对历史研究方法的突破。 按照作者的阐释, 从社会性别关系的角度, 男人和女人都不应该是孤立的社会组成部分,而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共同反映和创造了历史。 这就摒弃了女权主义和男权主义的狭隘影 Precio

4、us Records:Women in Chinas Long Eighteenth Century,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The Talented Women of the Zhang Family,Berkeley and Los Angeles,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7。 本文评阅版本为: 缀珍录十八世纪及其前后的中国妇女 , 【美】曼素恩著,定宜庄、颜宜葳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年 1 月第 1 版。此处引自出版物封底的内容概述。 2响,因而具有了更宽广的胸怀和视野。而在

5、具体研究中,不再单纯以谁(男性或女性)为中心,而是两相比较,去厘清两性世界中的交集和补集,也许是琴瑟和鸣,也许是各执一词,然而他们阐释的却是那个共同的时代和现实。 作者不仅从两性关系史的角度, 借助女性著作,让我们倾听到了历史中女性的声音, 而且通过这些女性的语言, 描述了当时男女所共有的世界。诚如书中所述, “成熟的妻子则用她们的笔批评这个世界:科举考试竞争的激烈、疾病的残酷与生死的无常,还有无情的丈夫、懒惰的女佣”。这无疑是对男性话语下描述的历史的又一种理解和补充。而对于缠足、婚姻等社会现象,作者也均从女性的角度加以阐释,得出了与以往研究不一样的见解。 这与高彦颐等海外学者的研究有着异曲同

6、工之妙, 也可看做是对高彦颐在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中开创性研究的延续。 二、 材料二、 材料 认真发掘和分析史料,是史学研究的基础。社会性别关系代表着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既拓展了史料的收集视野,丰富了史料来源,也相应地增加了发掘新史料的难度。在缀珍录中,作者以勤勉的治史精神,挖掘到了一些不被以往史学家注意的女性原始材料,包括对传记、诗歌、文学作品(小说)等各种题材资料的使用,并给与了新的阐释和解读。 首先,是将女性的著作和男性的著作相结合,共同作为解读女性世界的材料。作者“利用的最重要的史料均来自于女性作家的作品” ,并将“习见的、由男性书写的史料与妇女自身的作品相参照” ,以便推开“

7、一扇通向中国女性世界的崭新的窗口” 。这也体现了社会性别关系的研究视角以及对材料的挖掘和重新组织。 其次,是将历史中的文学作品等作为拓展的史料运用。如较多地运用红楼梦中的例子,全书累计使用红楼梦注释达 31 处。这里可以看出,随着社会史、新文化史研究的兴起,史学视野的开阔带动了史料的挖掘和利用,只不过在材料的使用方面,海外学者似乎更大胆,在某些方面走到了前面。 第三,作者较多地利用和参考了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并使其融入自己的著作之中,体现了对既有学术成果的驾驭能力, 也从一个侧面让我们看到相关领域的学术进展和研究图景。在充分利用前人研究的同时,作者也强调, “尽管我们总是需要更多和更完备的史料

8、, 美曼素恩(Susan Mann)著: 缀珍录十八世纪及其前后的中国妇女 ,第 145 页。 3但我们也不能忽略对已有的丰富史料以新的方式进行解读” 。 三、 编排和文风三、 编排和文风 从缀珍录中,我们看到曼素恩的叙述和编排手法新颖,标题简洁明了,语言优美精当,其充分运用历史学家的想象力和对零散史料的整合、驾驭能力,还原出一幅幅颇具情节性和故事性的生活画面,使严谨的史学著述更具可读性。该书以人生历程 、 写作 、娱乐 、 工作 、 虔信等章节概括和展现十八世纪中国妇女生活图景,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和历史叙事的味道。如讲到女子刺绣观音像和宗教奉献精神时,作者写道, “儒家的价值、佛教的虔诚、个

9、人的才能和创造力,一切的一切都凝聚在刺绣佛像的针尖上”,除去其细腻的材料分析,语言之优美更令人回味深长。 但是,这种自由的文风也增加了中国读者对主题关联性和逻辑性的理解难度,题目的自由性也使得某些章节主题的概括性并不见得准确。如第五章娱乐 ,一般习惯性理解会认为是女性的娱乐活动,而非男性的“狎妓”娱乐(女性成为被“娱乐”的对象) 。如果真正说出清代女性的娱乐生活,那么第六章虔信中所表述的女性宗教活动或许兼具这一性质。 四、 观点四、 观点 女性角色和社会性别关系是历史发展进程的产物。 作者通过把女性置于盛清时代的语境之中,从女性的角度出发,依据于女性自己的作品来修正在男性视野中固有的偏差,向我

10、们展示了很多新颖的、 乃至颠覆性的观点。 如从包办婚姻导致女子的心灵孤寂来看待中表婚对于缓解婚姻压力的益处、以及主仆关系(建立密切关系或虐待奴仆) ;女子缠足与经济发展及女子自我身份和社会地位的认同( “农户中对缠足的要求与妇女家庭手工业的发展,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 ”) ;女性劳动力价值的体现与溺女婴现象的降低、性别比例的趋于平衡和生育率的提高;妇女对于佛教势力的重要性等等。 这些看似细微的观点又从社会性别关系的角度对“盛清时代”的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研究给予了修正或补充说明。如作者综合女子工作和娱乐的篇章内容,认为 18世纪 “对劳动力的需要提升了女孩子的价值, 女儿作为劳动力和新娘都

11、在增值导致了溺女婴 美曼素恩(Susan Mann)著: 缀珍录十八世纪及其前后的中国妇女 ,第 282 页。 美曼素恩(Susan Mann)著: 缀珍录十八世纪及其前后的中国妇女 ,第 230 页。 美曼素恩(Susan Mann)著: 缀珍录十八世纪及其前后的中国妇女 ,第 207 页。 4现象的减少” 。 “城镇市场和城市的娱乐场所对女劳力(包括对高级妓女和一般娼妇)的需求都大为活跃” ,城镇“开辟了一个雇佣妇女作为家庭务工人员和买卖妾媵的新市场” 。这与盛清时期的人口爆炸、性别比例平衡、经济转型都是有重大关系的。作者也通过对盛清时期女性的研究结论挑战了“中国激进主义者和西方传教士将中

12、国妇女看成被传统文化压迫的牺牲品,直到西方教育和价值观被引进之后才得到解放。 ”等学术论断,通过对历史中女性声音的表达、女子对公共生活的参与,对西方“市民社会”概念在东方的适用性问题、 “公共”范围与家庭和家族的“私人”范围区分问题提出了质疑,她指出, “盛清时期性别关系的历史清楚地显示出, 在当时的中国文化背景下, 在精英阶层的共同话语中是承认妇女的家庭地位的” ,“对于中国妇女的历史记录包括了她们在其间的地位以及她们作为被记录者的意识都显示出一种对家庭生活和共同政治之间具有紧密联系的普遍深入的意识” 。 五、 商榷和质疑五、 商榷和质疑 通读全书,笔者感觉该书在编写和翻译出版的过程中,似乎

13、存在一些谬误和值得商榷的地方。 作者在引言中提到,“对于男人来说, 有机会远避体力劳动是他地位上升的第一个标志。对女人则正相反, 闲暇或得以从体力劳动中脱身的自由, 却绝不是地位提高的标志” 。其实,在笔者看来,女子的闲暇或得以脱离体力劳动,事实上一样是女子地位上升的标志。 (对劳动和不劳动女性的地位, 舆论和事实上也可能存在差距, 在宣传上有强调讴歌从事体力劳动女性的需求。 )就作者所描述的时代,脱离体力劳动的官太太与地主婆的地位总不会比辛勤劳作的农妇的地位低。当然,作者此处的描述可能出于对妇德的肯定和对娼妓的否定,想强调从事体力劳动的女性比娼妓和戏子的地位高,但从话语表述上看还是不严谨、不

14、恰当的。 作者书中对女性心理的一些揣摩是非常细腻的, 但一些分析似乎是有欠妥当, 尤其是对于表述给世人看的女性诗词的二次解读,实际上也是很难把握的。如作者引随园诗话内容: “竹筠女子早卒,自焚诗稿,仅传其宫词云: 中宫宣诏按新筝,玉指轻弹别恨声。恰被东风吹散去,君王乍听未分明。 ” ,由此得出“这个年轻的女孩在很小的时候就对婚姻抱有十分悲观的看法而不愿经历”似乎很是牵强。类似的解读还不乏其处。对诗作作者心理空 参看美曼素恩(Susan Mann)著: 缀珍录十八世纪及其前后的中国妇女 ,第 276 页。 参看美曼素恩(Susan Mann)著: 缀珍录十八世纪及其前后的中国妇女 ,第 280-

15、281 页。 美曼素恩(Susan Mann)著: 缀珍录十八世纪及其前后的中国妇女 ,第 15 页。 美曼素恩(Susan Mann)著: 缀珍录十八世纪及其前后的中国妇女 ,第 142 页。 5间的想象,不可避免地会增加观点的风险。 在写到“刺绣是与高雅的品德联系在一起的一种纯洁的象征”之后,作者又写到“因为绣字与描述女子进行性交的词羞同音, 爱绣一词则是一个暗指淫荡妇女的双关语。 ”这不仅揣测的成分过大,而且在前后也存在逻辑性的冲突。 此外,书中还有些具体的问题。如第三章人生历程讲“已婚妇女经常与他们的女仆建立起密切的关系。 一个年轻女仆可能作为嫁妆的一部分陪伴新娘子从娘家来到婆家, 可

16、能来为新年子照看婴儿。 贵族妇女在女仆的陪伴下度过很多时间, 年轻的新婚妇女尤其需要有个可以推心置腹的女仆听她们倾诉痛苦、寂寞和孤立无援的心情【46】 ” 。 (附注释【46】 :在红楼梦中宝玉对侍女的爱宠,可见袭人的例子。 ) ,该注释与正文似乎不存在任何的逻辑关系。 六、 借鉴和启发六、 借鉴和启发 缀珍录以两性的视角(社会性别关系) ,撰写了一部女性的社会生活史,同时获取对男女共有的所在时世的历史理解。 该书反映了海外学者对中国问题的眼光、 学术视野和学术思路,观点新颖、见解独特。曼素恩对中国史料的挖掘、掌握和利用、对中国问题的深刻而细腻的剖析也不能不让人感叹。她的研究观点、异域视野和分析思路及方法,都对我们国内史学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笔者注意到, 在该书中作者一方面比较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