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间《诗经》典雅观之形成及其与西晋雅化诗风之交涉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7065870 上传时间:2018-04-06 格式:PDF 页数:42 大小:1.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魏晋间《诗经》典雅观之形成及其与西晋雅化诗风之交涉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魏晋间《诗经》典雅观之形成及其与西晋雅化诗风之交涉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魏晋间《诗经》典雅观之形成及其与西晋雅化诗风之交涉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魏晋间《诗经》典雅观之形成及其与西晋雅化诗风之交涉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魏晋间《诗经》典雅观之形成及其与西晋雅化诗风之交涉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魏晋间《诗经》典雅观之形成及其与西晋雅化诗风之交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魏晋间《诗经》典雅观之形成及其与西晋雅化诗风之交涉(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國文學研究 第四十四期 2017 年 7 月 頁 033074 臺 灣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1 魏晉間詩經典雅觀之形成 及其與西晉雅化詩風之交涉 錢 瑋 東 提 要 典雅作為中國古代文學批評中風格論之重要範疇,其觀念之建構與衍化,與漢魏六朝人的文學宗經觀,尤其是對詩經之接受和詮釋可謂關係匪淺。然學者對此論題之研議,多僅聚焦在文心雕龍的相關內容,而於魏晉間詩經典雅觀之摶成過程,及其與西晉雅化詩風之交涉關係,似仍未遑細覈。本文的立論即主要著眼於此:第一部分先就魏晉以前的典雅觀念稍作爬梳,確認雅範疇的建立,一方面源自音樂的雅、鄭分判,一方面起於辭賦的文體批評;第二部分則從建安以迄西晉之際的

2、時人論文之語及仿補詩經詩之創作等兩方面,證立文學批評意義上的詩經典雅觀於此時業已成形;最後本文 106.02.25 收稿,106.06.16 審查通過。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班二年級。 中 國 文 學 研 究 第 四 十 四 期 2 34 一節即以此為基礎,重新檢視目前學界對西晉雅化詩風流行原因的探討,冀能從文學批評觀念與文學創作的交涉互進之視角,反思側重於時代風氣之既有論述。 關鍵詞關鍵詞:詩經、典雅、西晉詩歌、雅化、風格論 魏晉間詩經典雅觀之形成及其與西晉雅化詩風之交涉 3 35 The Formation of the view of Shijing-elegant Style i

3、n Wei-Jin Period and its Inter-influence with the Elegant Poetry Style in Western Jin Dynasty Chin Wai-tong Abstract “Elegance“, as an important concept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 its derivative is relating to the perspective of “Revering the Classics” in Six Dynasty, especially the inte

4、rpretation of Shijing. However, the scholars in this area, most of them only focused on Wen Xin Diao Long, and they underestimat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view of Shijing-elegant style in Wei-Jin period, as well as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poetry style in Western Jin Dynasty. The argument of this art

5、icle mainly focuses on: firstly, the autho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Elegance“ before Wei-Jin period, in order to confirm its establishment. It derived from the distinguishment between elegant music and folk music, and the criticism of the Fu genre. Secondly, according to the perspective o

6、f literary criticism, the author demonstrates the view of Shijing- Master student,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中 國 文 學 研 究 第 四 十 四 期 4 36 elegant style was formed between the period of Jianan and the Western Jin Dynasty. This evidence is based on the literatures

7、and the poetry with Shijing style in that period. Finally,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ent above, the author reviews the existing explanation of the reason why the elegant poetry style in Western Jin Dynasty became popular. The existing atmosphere-biased perspectives have been re-explored based on the v

8、iewpoints betwee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literary criticism. Keywords: Shijing, Elegant Style, Western Jin Poetry 魏晉間詩經典雅觀之形成及其與西晉雅化詩風之交涉 5 37 魏晉間詩經典雅觀之形成 及其與西晉雅化詩風之交涉 錢 瑋 東 一、前言 宗經觀念,固為劉勰文心雕龍立說之要旨,然若擴大至六朝文論之總體發展而言,其時各類批評範疇及命題,可謂亦全顯具於對經典的詮釋之中 ;1 不論是對文學效用功能之認定及為文本身價值之獲致,2 或如文體論中以經為源的發生學與譜系學視野,3 皆可見宗經

9、思惟或隱或顯之發用。易言之, 宗經觀念不啻為劉勰所專擅,而應視作多數六朝論文者的共有意識。 六朝文學批評之建立與時人對五經之詮釋接受關係匪淺,而其中復以詩經的意義尤大,至少就詩學及賦學來看確是如此。 詩經 (或詩經學)之1 廖蔚卿: 中國上中古文學批評的一個主題的觀察 , 漢魏六朝文學論集 (臺北:大安出版社,1997 年) ,頁 13。 2 同前註,頁 14-41。 3 詳參吳承學、陳贇: 對文本於經說的文體學考察 , 學術研究2006 年第 1 期(2006 年) ,頁 119-124。 中 國 文 學 研 究 第 四 十 四 期 6 38 進入文學批評領域,舉凡六義 、 言志說、 詩教觀

10、及正變論等,自是其深切著明之例,學者論列已詳,此處毋庸贅述。然此類命題,俱屬於顯性範疇之挪用,即將原為經學領域的術語挪用至文學批評之上。於此尚可追問的是,除了這些明白可見的影響之外, 詩經是否還從其他層面上進入文學批評的視野?我們是否能作如此推斷: 詩經之詮釋既包含了一個從經學文本向文學文本開放的過程,4 則此種文學性之接受,當曾在語言風格層面上潛在地對創作觀和批評觀產生影響? 循此思路,我們不難聯想至劉勰所標舉的典雅及與之相類的雅麗 、溫雅等理想風格。 文心雕龍屢次言及典雅 ,如體性篇論八體之一云: 典雅者,鎔式經誥,方軌儒門者也。 定勢云: 模經為式者,自入典雅之懿。5 凡此俱見典雅之體與

11、取法經典此一標準之間的關聯,至如徵聖篇之名言: 然則聖文之雅麗,固銜華而佩實者也。6 更直以此為文章徵聖宗經之極則。劉勰筆下的 典雅 ,自是指如經典般雍容雅正之風格體性,然既云銜華而佩實 ,則其涵義當同時融攝語言形式與思想內容兩個層次:一方面是修辭之華美,一方面是情感之合道,同時二者又須臻文質彬彬之境,麗而不淫 ,不能過分偏重於一端。7 4 誠然,二者之關係並非絕對, 詩經學在發生之初已顯示了一定的文學詮釋性質,然其至魏晉六朝始蔚為大宗。詳參汪祚民: 詩經文學闡釋史(先秦隋唐) (北京:人 民出版社,2005 年) ;尤其是第四章魏晉六朝詩經文學闡釋的空前活躍之第 二節 詩經的經學解構與文學定

12、位 ,頁 215-220。 5 梁劉勰著,范文瀾注: 文心雕龍注 (臺北:學海出版社,1991 年) ,頁 505、530。 6 同前註,頁 16。 7 王承斌 文心雕龍之典雅論云: 劉勰所說的典雅 ,在思想內容上是和儒家思想相關,但又不限於它,能做到 情深而不詭 、 義直而不回等方面就可以了; 在語言形式上不是學習經典質樸的文風,而是要做到文麗而不淫 ,即語言華美但不 過分。達到這些要求,總體上文質彬彬者,就能稱得上典雅了。見齊齊 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9 年第 5 期(2009 年) ,頁 7。 魏晉間詩經典雅觀之形成及其與西晉雅化詩風之交涉 7 39 從劉勰對這些相關概念

13、之屢次運用及其論述之周延可見,至齊梁之際, 典雅作為文學批評之範疇已告成熟。8 然而,某一觀念的建構、衍化,至摶成為具有普遍意義的範疇,此過程當非批評家的個人天才之舉,其間必有一段較長的歷時因革脈絡。 典雅 範疇既與經典密切相關,尤其對經典的 文學性接受為其形成之不可或缺因素,而魏晉時代又適為文學觀念蔚然勃發之時代,是以,若欲追溯此典雅範疇之摶成過程,魏晉之際自當為吾人考察之焦點。同時饒有趣味的是,西晉詩歌以雅化為其主要特徵,然這種趨勢實在曹魏時已見端倪;9 在此,文學創作層面的 雅化 現象與文學批評層面的 典雅 觀之形成,是否存在交涉互進、相生相長之可能?這假設亦頗值得深思。 本文亟欲解答之

14、問題有二: 詩經典雅觀如何形成?其普遍之內涵及過程之衍化亦宜一併探討,如上所論,我們將聚焦於魏晉間,然應及於兩漢,以明其發展之早期情形,此其一;典雅觀之形成與西晉雅化詩風是否有所關聯?我們將嘗試以前一問題之結論為基礎作初步之闡發 , 此其二 。 應當說明的是 , 典雅體性為取法於經典而致者,原不侷限於 詩經 ,本文以 詩經 作思考之重心,原因亦有二:一為既論及詩歌創作,行文集中於詩經實理所宜然;二為從下文討論可知,魏晉言典雅者每多以詩經為標準,故此為基於文獻事實之8 有關文學批評上的範疇之定義,汪湧豪曾作詳細論述: 範疇指超越於具體物質層面或技術層面的專門名言,是人對客觀事物本質特徵的理性規定

15、。譬如古人論格律的 和諧、精整,結體之遒緊、疏朗,這和諧、精整、遒緊、疏朗才是概念或範疇,而格 律、結體則不是。同時, 範疇是比概念更高級的形式 ,後者是關於一個對象的 單一名言 ,前者則為關於一類對象的綜合性名言 ,具有更大的概括性及更普遍的 認識意義。至如本文所論的典雅 ,就汪氏的文學批評範疇分類而言,其就創作過 程和作品所達到的境界言 ,乃屬於品格範疇 。見汪湧豪: 中國文學批評範疇及體 系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 年) ,頁 4-7。 9 錢志熙云: 西晉時期,文士醉心於典雅的現象是很突出的。從詩歌創作來看,雅化也是一個重要的特點。 追蹤雅頌、 與雅頌爭流的文學思想,就魏晉時代而言,大 概是始於曹植。見氏著: 魏晉詩歌藝術原論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 年) , 頁 269、272。 中 國 文 學 研 究 第 四 十 四 期 8 40 考量。誠然,所謂詩經典雅觀,乃僅就雅 、 頌而言抑或詩三百全什皆然,仍有待文中進一步分析;但不論何者,典雅觀與詩經之關聯最為突出,此點應無可疑。 檀晶西晉太康詩歌研究曾指出: 所謂典雅 ,即典正高雅,它實包含了內容與形式兩方面的要求。而符合此典雅要求的,首推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